表小姐(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251

  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
  像她三哥,和韩氏蜜里调油的,韩家又准备帮他三哥换个地方了。
  她面无表情地走着。
  王晞和常珂则加快了步子,两人很快就到了分岔口,互道了句“明天见”,就各自走各自的了。
  常凝这才拉了常珂,道:“听说她要嫁到镇国公府去了,是真的吗?”
  常珂怎么会拆王晞的台,她装做惊讶地道:“我不知道啊!你是听谁说的?大伯母不是拘着你在屋里做绣活吗?没想到你消息比我还灵通。”
  “是吗?”常凝被常珂说的有些不敢确定了,她喃喃地道,“我也只是听了一耳朵,或者是听错了。不过,施珠嫁过去了日子过得怎么样?上次还听说她回来了,不过很快就回去了。她有没有说初几来家里拜年。”
  初二走娘家,初三走舅舅家。可通常娘家和舅舅家都不太拉扯得太清楚,送节礼的时候都说一声,商量好,别人家也好准备招待客人。
  常珂道:“我怎么知道啊!王晞的事我还是第一次听到呢!”
  常凝皱了皱眉,没再说什么,回去却问侯夫人:“镇国公府来送节礼的时候那婆子没有说施珠初几过来吗?”
  永城侯府好歹也算是施珠的娘家了。
  永城侯夫人听着不高兴地道:“你这难得出去一趟,又是谁在你耳朵旁说了些什么?施珠来不来与你何干?”
  常凝就是想知道王晞是不是真的要嫁给陈珞了。
  没有正式下聘之前,她就是问她母亲,她母亲也不会告诉她,还不如问施珠。
  她不悦地道:“我都不能问一声了?”
  侯夫人知道自己的这个女儿倔强,她要是不说,还指不定她会去问谁,说不定还会闯出什么祸来,干脆道:“她今年不过来拜年了,说是前些日子吹了风,受了凉,一直没有好。就是今年年底的宫宴,她都不参加了。”
  陈璎以镇国公长子的身份都不够格出席年三十的宫宴,何况是施珠。可陈璎这不是长公主的继子吗?国礼不够家礼凑,施珠也就有了资格。
  常凝“哦”了一声,道:“那娘要派人去看她吗?要送些药材过去吗?”
  侯夫人不耐烦地道:“我还不知道这些礼节?你管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旁的,不要你操心。”
  常凝气冲冲地走了。
  侯夫人望着自己女儿的背影直摇头。
  这可怎么好?
  自己还是太娇惯她了。
  别人都不问施珠,只有她还惦记着施珠。
  施珠那哪里是生病了,分明是被禁足了,连这些事都分辨不清楚,到了婆家怎么过日子。
  看来还得给她配个精明的婆子陪嫁过去才行啊!
  侯夫人想想就觉得心累。
第228章
立春
  可儿女的事还不是让永城侯夫人最累的,最累的是今年送来的年节礼。
  金陵的大姑奶奶知道王晞在京城,今年派婆子来给永城侯府送年节礼的时候,特意给王晞单独送了一份。这人参燕窝、山珍海货都好说,可还私底下送了一匣子的黄金过来。
  大姑奶奶或许是怕这一匣子黄金出什么纰漏,或者是想瞒着其他房头的人,礼单是单独写的不说,还是单独交给她的。
  她也是一时犯了糊涂,把礼单带回内室,让侯爷看见了。
  今年她的三子和四子都安排在了龙骧卫,五子则安排在了五城兵马司,刚进衙门的新人,可不得四处打点打点吗?
  侯爷往年来有些冰敬炭敬的,可今年皇上和庆云伯闹得厉害,官员调动频繁,要打点的地方骤然多了起来,那点冰敬炭敬哪里能够,可不就手头有点紧吗?
  侯爷就商量着先把这匣子黄金挪用了,等把年过完了,节礼收上来,再补给王晞好了。
  她也不知道怎么脑子一抽,居然就答应了。
  谁知道今年的年节礼虽说多了三位小姐未来夫家的,可收的没有花出去的多,完全不够把那一匣子黄金补上的。如今已是大年二十九了,要是再不把这一匣子黄金补上,以王晞的精明劲儿,肯定知道她挪用了。
  不,就算她这个时候补上,她恐怕也猜出是自己挪用了。
  可这个时候补上总比年后补上体面一些吧?
  侯夫人不由长吁短叹。
  潘嬷嬷脸羞得通红,给侯夫人出主意:“要不,当几件首饰?到时候再去取回来。”
  侯夫人直摇头,道:“首饰当了,二小姐出阁的时候怎么办?”
  她还准备悄悄的送女儿几件首饰压箱底的。
  潘嬷嬷没有办法,道:“要不,我们就跟王小姐直说了,就当这钱是借给我们的。让她宽限些时日,我们年底了一定还。”
  侯夫人苦笑,道:“怕就怕大姑奶奶过了年会回京省亲。”
  潘嬷嬷大惊失色,道:“不会吧?”
  大姑奶奶据说和家里罅隙颇深,自从出嫁之后,就再没回来过。就是年节礼,她主持中馈后也没有添减,和从前一样,半点好处也没有给娘家。侯爷和太夫人缄默不语,连个抱怨都听不到,侯夫人早就在心里在琢磨,大姑奶奶和家里怕是还有她不知道的裂痕。
  “你看她对王小姐的这热乎劲。”侯夫人担心地道,“王小姐来的时候她就说得了闲来看王小姐。要说这是客套话,你看从前她可曾说过这样的话。何况明年一开春,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都要出阁了,她虽对府里的爷们不怎么样,可对几位小姐却好,就大小姐出阁的时候,要不是她让人带一匣子黄金来,大小姐的婚事哪能办得那么体面。可你再看家里的爷们成亲,大姑奶奶可曾多送过一缕丝?
  “我要是她,肯定会回来看看。”
  那他们挪用王晞黄金的事,可就丢脸丢到金陵府去了!
  而且还会让侯夫人和大姑奶奶的关系恶化,甚至觉得是侯夫人做主挪用的这黄金,毕竟这些黄金都给几位少爷用去打点上司和安抚同僚了。
  “真是头疼啊!”侯夫人抚额。
  潘嬷嬷心里也不好受,道:“要是太夫人没有把体己的银子送给施珠就好了。怎么也能从太夫人手里挪用一些。”
  “可不是!”侯夫人颇为无奈地道,“但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潘嬷嬷这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似的。
  侯夫人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如今也只能拖得一天是一天了。”
  潘嬷嬷苦笑,道:“但愿大姑奶奶今年不回来。”
  这件事就还可以拖一拖——大姑奶奶的年节礼送到了,侯夫人最迟明年五月份,江南那边的铺子收益上来了,就可以缓口气把这笔钱堵上了。到时候就说是大姑奶奶送来的,说不定王晞还会以为是大姑奶奶送的端午节礼节。
  潘嬷嬷就提醒侯夫人:“要不要写封信去向大姑奶奶道谢。”
  “应该,应该!”侯夫人连声道,想着自己居然把这件事都疏忽了,又忙道,“王家表小姐练的是什么法帖,找个写字写得像的。”
  潘嬷嬷应诺,转身就去忙这件事了。
  侯夫人呆呆的坐在床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甚至寻思着,自己的日子怎么就过成了这个样子呢?
  王晞当然不知道侯夫人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她从太夫人院里回来,该吃吃,该喝喝,年二十九的晚上好好地洗漱了一番,全身抹上了玫瑰花露,用杭绸裹着好好地睡了一晚,早上起来的时候皮肤白里透红,洁净如玉,香喷喷像尊玉雕的美人,她顿时心情都比平常高兴了几分,不紧不慢地用了早膳,梳了头,换了过年的新衣服,这才约了常珂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正用山西的老陈醋沾了吃着鲮鱼饺子。
  见两人进来,问她们吃过了没有,还让施嬷嬷去给两人端饺子,道:“你大姐让人送了十几条尺长的大鲮鱼,你们也跟着沾点光。”
  王晞心中不以为意。
  她特别不能理解京城人,有什么节日或者是值得庆贺的事不是吃饺子就是吃面,做个蟹黄狮子头、蒸个梅干菜扣肉它不香吗?
  但她还是尊重永城侯府的习惯,和常珂各吃了四个饺子,这才坐下来陪太夫人说话。
  太夫人看见她们就想起了施珠,眼里含着几分期盼地道:“也不知道施珠好点了没有?这大过年的,怎么就感冒了呢?这一感冒,宫里的宫宴肯定就参加不了了。她这第一年进门,这么重要的事都不能参加,肯定有人说闲话的。”
  侯夫人正好进门,听着胸口发闷,想着自己这段时间忙前忙后连个歇脚的工夫都没有,她忍不住撩着帘子走了进去,道:“瞧您这话说的,她又不是旁人,就算这次团年宴她不能参加,元宵节不是有灯会吗?过了元宵节,宫里一般还会安排踏青,她有的是机会进宫面圣。您与其担心她,还不如担心我,我这一进宫,又饿又冻的,还不知道会遇到些什么事呢!”
  去年她就差点冻着了,回来连喝了好几副药才好。
  太夫人不说话了。
  侯夫人趁机向太夫人辞行——她要去宫里参加宫宴了,家里的事也暂时交给了太夫人。
  太夫人就在那里唠叨:“这一个个的,也不知道是真不好呢?还是装不好?我七老八十了,还得管着家里的庶务,有哪个像我这样的命苦。“
  往年侯夫人进宫参加宫宴,都是由二太太暂代中馈的。今年二太太听了韩氏的劝,装病推了这差事。侯夫人就想让三太太管着。三太太却能力有限,有心无力,管了几天家觉得累得不行,甚至有意出了点账目上的问题,这才能脱身。
  只好让太夫人又重新管起来。
  常珂和王晞都没有吭声。
  在帘子外面听到响动的常凝和常妍却快步走了进来,常凝笑道:“祖母若是觉得太累了,我来帮您跑跑腿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