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251

  王晞怎么好把她大嫂拖下水。
  金氏却很坚持,还道:“就是你大哥来了,也会这么办。别的事嫂嫂都能依你,就这件事,你得听我的。”
  王晞没有办法,只好把周嬷嬷还给了金氏,还让把青绸也带着去了黄寺庙。
  解五小姐这边住进了黄寺庙,等了一天也没有等到王晞,心里不禁暗暗伤神。想着自家的人都要痛下杀手,怎么能指望着别人家救她?何况救她也许会付出不菲的代价,以她目前的情况她又付不出来,别人凭什么冒这个险。
  只是她再也不想在那个家里呆下去了。
  包括她哥哥解逢。
  要是她能逃过这一劫,她会把这件事告诉他哥哥,免得没有证据,像他哥哥这样长在外院的男丁根本不会相信她说的话。
  她哥哥也算是这个家里最出色的子弟了,她希望他哥哥能摆脱解家的这些人,有个光明璀璨的前程,不要再被家里利用了。
  解五小姐把丫鬟倒给她的茶水悄悄地倒在了屋里用来供花的梅瓶里。
  可惜那梅瓶不大,再往里倒茶水恐怕就要溢出来,被人看出端倪来了。
  她坐立不安,愁得不行。
  旁边的客房传来一阵喧嚣之声,她听那动静,应该是隔壁有人住了进来。
  不一会儿,就有嬷嬷端素糕过来,笑盈盈地对看管她的嬷嬷道:“我们是昌平县的,听说这里求子特别的灵验,我们家太太特意来住几天。听庙里的师傅说,你们家的小姐是过来给长辈祈福的,我们家太太说,难得遇到这么有孝心的人,遇到了就是缘分,特意让我送些家里做的点心过来,请您和你们家小姐尝尝。”
  那婆子听着心头起恨。
  哪里来的乡下婆子,也不知道上了谁的当,求子居然求到这里来了?
  她皮笑肉不笑地道:“你们乡下人也太闭塞了些,你们这是听谁说的,求子不是要去红螺寺吗?怎么求到这里来了。赶紧换个地方,还能少花几两银子。”
  说完,“啪”地一声就关了门,差点吓得那嬷嬷把点心掉地上了。
  金氏听了回音,寻思变脸变得这么快,怕是解五小姐身边服侍的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她心中不安,干脆亲自上门,对来开门的嬷嬷表明了身份,还道:“我家那小姑子也是个糊涂的,来京城这么长的时候了,什么也不知道。既然你们家小姐对京城周遭这么熟悉,正巧碰到了,我得请你们家小姐帮我谋划谋划才是。”
  那嬷嬷不敢拦金氏,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她进了门。
  解五小姐在屋里听着,眼泪都差点落下来,好不容易才强忍着心酸去见了金氏。
  金氏自然和解五小姐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晚上还请了解五小姐过去帮她抄经文。
  这样住了三、四日,解家的人一直没有机会动手,偏长公主那边又派了人过来,说是有话要问解五小姐,襄阳侯府没有办法,先把解五小姐送去了长公主府。
  至于长公主,还真让王晞猜对了。
  去年她大意,出了点事,陈珞当不知道,她也就装聋作哑,把这件事给糊弄过去了。若是平时,就算是出了解五小姐的事也没什么,与她又没有什么关系,可如今她今非昔比,陈珞要成亲了,她也是要做婆婆的人,就不能有什么不好的传言落到她的头顶上。
  她无所谓,但陈珞和王晞还要做人。她的孙子玄孙辈还要做人。
  陈珞去她那里说了一声后,她立刻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长公主不仅把解五小姐接到了长公主府,还把襄阳侯府侯夫人叫来斥责了一番:“我不知道你们家是怎么想的,既然这媒是我做的,你们就得好生生地把人嫁过去。你们也不要跟我说什么与你们没关系,只要她的婚事在婚前有什么波澜,我一律找你们家负责。
  “你们要是觉得我的话当不得真,我马上就去请了庆云伯府的伯夫人过来好好说叨说叨。
  “别的事我不敢说,可若是你们家这边出了什么事,庆云伯府也能出什么事,这肯定是能保证的。”
  襄阳侯府现在嫁得最显赫的就是成了庆云伯世子夫人的大姑奶奶了,娶得最好的就是解逢了。
  要是因为长公主之故让嫁到庆云伯府的大姑奶奶有了什么闪失,襄阳侯府可就亏大了。
  襄阳侯太夫人立刻就改变了主意,甚至对侯夫人道:“嫁就嫁吧!她做出这样的丑事,宋家只怕也是不得已只好娶了她,她就算是嫁过去了,能有个什么样的好。正好让家里的小辈都看看,不听老人言,随随便便就找个人嫁了,就算有资格能出席长公主寿宴的,也未必就是个好东西。”
  原本她们就是要拿解五小姐杀鸡儆猴的,目标达成就行了。
  襄阳侯夫人委婉地道:“宋家那边,我会想办法递话过去的。”
  就算是解五小姐嫁了过去,也不会让她安生的。
  襄阳侯太夫人微微颔首,道:“还是你深得我心,总能和我想到一块儿去。”
  没几天,解五小姐就回了襄阳侯府备嫁。
  解五小姐对帮过她的人感激不尽,想着自己还在狼穴,此时搭上去只会害了别人,遂整日足不出户,一心一意地准备着认亲的鞋袜,很快就到了出阁的日子。
  襄阳侯府明面上是不会亏待解五小姐的,三十六抬陪嫁,那也是满满的,手都插不进去。
  宋家的祖宅在京郊,三十几亩的大院,五路五进,宽敞得很,可到底也只是普通的乡绅人家,摆宴的酒席鸡鸭鱼肉都有,用盆装着,也只是胜在量大。
  却是周边上好的宴席了。
  等三朝回了门,解五小姐就随着宋有到了京城,住在一个租的三间小院里。
  她收拾好住的地方,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王晞。
  望着穿着细布襦衣,戴着鎏银首饰,脸上却有红润光洁的解五小姐,王晞一时间还以为自己认错了,朝解五小姐的身后看了看。
  解五小姐掩了嘴笑,主动地和她与金氏打招呼。
  王晞这才敢确定眼前的人是解五小姐。
  三个人坐下来说着话。
  解五小姐觉得她们姑嫂都是知情人,也就没有隐瞒,直言道:“大恩不言谢,你们对我的帮助,我说再多都不足以表达万分之一。要是你们不嫌弃,还请把我当个小妹子,两家能有来有往的,平时也能给嫂嫂做些鞋袜,报答一二。”
  王晞觉得不用这样亲热,金氏却很喜欢解五小姐,道:“这也是我们的缘分,你得了闲,就来家里坐坐,我是多半时间都在家里的,你想来,准能碰上我。”
第240章
香消
  解五小姐连连点头,这才把自己的事说了个清楚明白:“……我祖母搭了那杨三太太的话,我就知道这件事不想办法推了,就算是这次黄了必然还有下次,没有这家还有那家。我当时心里气糊涂了,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外院……遇到宋公子正在训人,让人别乱跑,这样的场合,别说出风头了,能不出错就是好的了。我觉得他这个人不错,就试着和他搭上了话,问他愿不愿意帮帮我。”
  说到这里,她面红耳赤的,可见当时并不像她说的这样简单。
  她赧然地道:“这才有了后面的事!并不是我算计他,也不是他算计我,说起来,是他帮了我。”
  王晞和金氏面面相觑。
  解五小姐感激她们的救命之恩,对她们推心置腹,也就觉得没有什么不能说的,遂忍着羞道:“没想到阴差阳错的,居然结了门好亲事。”然后又道,“虽说宋家家底单薄,没什么人才,可宋家的人老实本份,没有那么多野望,过日子却是极好的人家。我也是在富贵中打过滚的人了,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日子,别人羡慕,我却觉得拘谨,还不如就嫁了宋家,脚踏实地的,心里有谱,干什么也心安。”
  这就看各人的选择了。
  不过,正如解五小姐说的那样,别人觉得是苦日子,可她却甘之如饴,那就是好日子。
  金氏是高嫁,对这样的心情更有体会,她不由握了解五小姐的手,欣慰地道:“你能这样想就再好不过了。就算以后有什么不如意的,也要想想这日子是你自己选的,你就得想办法把它往好走下去了。再说了,家里这么多亲戚,还怕没有个帮衬的,总归是比别人家的日子要好过的。何况姑爷相貌堂堂,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解五小姐脸红得更厉害了,连连点头,在王家做了半天的客,这才打道回府。之后常来常往的,和金氏成了知交,这都是后话了。
  王晞和金氏送走了解五小姐,天气看着一日比一日炎热,换了薄衫,就要开始准备秋衣了。金氏想着王晞今年年底不嫁,明年开春了一准要出阁,除了帮王晞准备衣饰,还得帮新姑爷也提前准备好了,不然临到婚期,一桩事赶着一桩事,哪里有还空准备这些。
  她干脆招了花想容的师傅在家里准备衣衫。
  薄六小姐听说,特意来看了看,还给王晞带了一个消息,说是薄明月的婚事定了下来,是礼部一位侍郎家的小姐,祖藉金华,相貌十分出众,他们家太夫人一看就非常的喜欢,薄明月见了也觉得好,合了八字,正准备下聘。
  薄家正是多事之秋,这个时候定亲,怕是与朝堂上的事有关联。
  王晞在心里琢磨着,见到陈珞,少不得要问几句。
  陈珞笑道:“你想想礼部管着什么,就知道他们家为何要娶一位礼部侍郎的小姐回家了。不过,这位小姐颇有才名,我是听说过的,配那薄明月应该也还相当。”
  礼部管着礼乐教化。这嫡庶之事,常由他们来定夺。
  二皇子“嫡长”名义被非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皇子的生母是皇上结发元配。若想辩解,就得寻求古礼。正是礼部要管的事。
  王晞见事情如自己所料,也就把它抛到了脑后,只问陈珞:“这凉面的味道如何?我没用山西的老陈醋,而是用了苏州那边一家老字号的米醋。可合你的口味。”
  陈珞道:“我就说今天的凉面比平时的爽口。这米醋比陈醋的味道好。”
  “那是因为你口味淡。”王晞笑道,“我大哥就喜欢陈醋。”
  可他这样说之后,她就知道如何改进家里菜谱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了半天的闲话,还商量着薄明月订亲陈珞要送些什么做贺礼。而陈珞见王晞半点也不知情的样子,心中大定,真心实意地恭贺薄明月定亲,全然不想自己怎么绞尽脑汁给庆云伯府悄悄递话的事,决定在惯例之外再给薄明月添点东西,让薄明月早点娶亲才好。
  很快,薄家就去女方家下了聘,王晞却迎来了个好消息——她祖父母和父母一道,已从蜀中出发前往京城,九月中旬就会到。
  王家的人都很高兴,王晞更是整个夏天都在和金氏收拾家中的房屋,不要说薄家的事了,就是永城侯府那边常五爷和常六爷定亲,她也只是去了礼没去人,倒是过了六月初六,施珠突然病逝的消息传来,让王晞愕然了半天,心有戚戚焉,去了常珂那边,问她会不会去镇国公府上香,到时候也代她去给施珠上炷香。
  谁知道常珂却有了身孕,并没有去国公府的打算。
  王晞喜出望外,瞧着常珂还没有显怀的肚子瞧个不停,还道:“我听人说要三、四个月才能看出是不是怀着孩子,你这就告诉我了,不要紧吗?”
  “你又不是别人。”常珂才刚诊断出有了孩子,永城侯府那边都还没有去报信,王晞先登了她的门,她抿了嘴笑,“可见你来的正是时候。”
  王晞连连点头,忙问她:“你有没有什么不舒服?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吃的?我回去就让人给你做。孩子几月份出生,家里请了绣娘做衣服,正好顺手,我让她们帮你准备些东西好了。你是要襁褓还是要斗篷、棉袄?等到了冬天,你应该就要生了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