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校对)第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251

  两人重新说起乔迁的宴请来。
  照常珂说,只请了吴二小姐和陆玲、潘小姐就行了,薄府的六小姐那边多半说的是客气话,未必会过来,打个招呼就行了,她愿意来就来,不愿意也不勉强。
  照着王晞的脾气,她不会请薄家六小姐,可她答应了陈珞帮他打听陈璎的婚事,这些小姐们就很有必要认识一番。不要说薄家六小姐了,像襄阳侯府的几位小姐,也得下个帖子才是。
  两个人就吃着王晞厨娘新做的绿豆糕,商量着要请的人。
  王晞就觉得心情有些烦躁。
  冯大夫那里事情还没有着落,大掌柜那里答应帮陈珞请个幕僚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打听陈璎的婚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偏偏施珠那里明天还要宴请富阳公主,施珠早些日子就放出话来,这是个认识京中贵女的好机会,永城侯府的小姐们都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捧个场,不管是对自己的婚事,还是出阁之后的人脉都有好处,她就想着到时找个借口蹲在自己小院子里避暑。
  想到这里,她想起了刚才常珂和她说的话,不由好奇地道:“二小姐的婚事是什么时候定下来的?怎么没有声张?是刚刚说定还是已经要下定了?”
  刚刚说定常有反复的时候,不作声倒说得过去。若是已经定了下定的日子,这婚事就不可能更改了,还不说一声,下定的时候没有人去看热闹,两家的面子上都不好过,这就有些不太寻常了。
  常珂原本就是来跟王晞说这件事的,被王晞的左一碗冰凉粉,右一碟绿豆糕闹得,倒把这件事给忘了。
  她忙压低了声音,凑到了王晞的耳边轻声道:“是大姐的婆婆帮着做的这个媒。那户人家姓黄,公公虽只是个六品的武官,却也是武举出身,家资不菲。和二姐订亲的是他们家的次子,据说小小年纪已经是武举人了。大伯母非常的满意。大伯父和祖母也都没有说什么。倒是二姐闹了好几次。只是大伯母铁了心要让二姐嫁过去,没正式下定之前,估计不会大肆宣扬。”
  王晞没见过永城侯府的大小姐,不知道她是个怎样性子的人,对于这门亲事自然也不好说什么。
  和永城侯府相比,黄家的门第也的确低了一些。
  可永城侯和太夫人都没有吭声,不免让人多想。
  王晞问了问黄家的二公子长相如何,多大的年纪,家里还有些什么人之类的话。
  常珂有的答得出来,有的答不出来,不过,她倒说起一件事:“黄家据说是做米粮生意起家的,据说他们家早年和庆云侯府还有生意往来,所以才赚得盆满钵满的,要不然,他们家一个跑漕运的,也不可能让子孙读书习武,当官坐府了。”
  王晞心中一动。
  常珂长在侯府,自然不知道生意上的事。
  她却是耳濡目染。
  之所有盐引这个东西,就是因为从南往北,通过漕运往九边运送粮食损耗太大,才将这些粮食都放给了商贾,那些商贾自己承担运粮的损耗,然后拿粮食到九边换了贩盐的凭证,到盐运使那里兑换官盐,贩卖给百姓。
  这其间,不知道有多少文章可做。
  若那黄家当年搭上的是庆云侯府,赚了个盆满钵满倒也不稀奇。
  只是这样一想,只怕庆云侯府赚得更多。
  王晞想到本朝有位国舅,靠着以次充好倒卖兵部的军袄大赚特赚的事。
  相比这位国舅爷,庆云侯府的手段显然不知道高了多少。
  王晞把从她身边蹿过的香叶一把捞起,撸了撸猫儿的下巴,逗得香叶瘫了肚皮冲着她“喵喵”地乱叫,她这才道:“那庆云侯府做了两任的国舅,在京中就算不是最富那位,只怕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倒是。”常珂有些意外王晞会说这些,她点头道,“他们家的人会打仗,我祖父说,只有打仗才是最赚钱的。你看清平侯府,那么多人,可他们家每个姑娘出阁都有五千两银子的陪嫁,儿子成亲是三千。仅在京城的祭田就有一千多亩。所以他们家的人折损的厉害,但说风凉话的人也不少。”
  王晞愕然,道:“庆云侯府人会打仗?”
  那他们家的银子到底是做生意来的?还是打仗来的?
  常珂笑道:“你不是应该奇怪为何他们家的姑娘出阁是五千两银子的陪嫁,儿子成亲才三千吗?”
  王晞不以为然,道:“姑娘家原本就生的苦一些,我们家姑娘出阁的陪嫁也是高于儿子成亲的,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常珂汗颜,道:“我还当只有清平侯府是这样,没想到你们家也是这样。但我长这么大,也就只遇到了你们两家,其他人家,也不说其他人家了,就说我们家,姑娘出阁公中只出五百两银子,儿子成亲却是一千五百两。”
  王晞直笑,道:“你这才多大,以后见的事多着呢?慢慢就不稀罕了。”
  常珂点头。
  却不知道她余生虽长,可也只碰到了这两家。
  当然,后来她自家和王晞不算在其中,她总觉得她和王晞都是亏得了王家的。
  她说起庆云侯府的事来:“薄六小姐原籍在甘肃,薄六小姐的高祖父曾经在清平侯府吴家的麾下当过游击将军,因军功累官至山东总兵。薄小姐的曾祖父则是武举出仕,在五军都督府做了个主薄,这才领着全家在京城定居。孝宗皇帝的时候,薄家六小姐的姑祖母才有资格被选入宫,先是美人,后是嫔妃,最后被立为皇后。
  “薄家这才一跃成为当朝显贵的。
  “可薄家扬名立威,却不是靠着国舅爷的身份。
  “薄六小姐的祖父也是武举出身,那年清平侯府在金川和番兵交手,连折了七员大将,丢失十城。皇上大怒,派了薄六小姐的祖父去问责。谁知道薄六小姐的祖父去了之后,和清平侯一起被番兵围了城。
  “薄六小姐的祖父气得不行,夺了清平侯的帅印,临时换将,不仅突破出城,还在朝廷没有派出一兵一卒之时连夺六城,直接把番人赶到了吐番城下,被先帝封了征西大将军。
  “吐番人这么多年都未进犯中原,就是薄六小姐祖父的功劳。
  “不过是当时清平侯府声威正隆,薄太后又被封为了皇后,薄家人为避嫌,没有张扬,很多人不知道金川一战实际上是老庆云侯做的总兵。
  “老庆云侯也是因为这一战受了重伤,病了好几年,还是去了。
  “薄六小姐的父亲也是因此稳稳地在五军都督府站住了脚跟。
  “因而清平侯府的遇到了庆云侯府的总有些怏怏然不得劲的模样。”
  常珂说到这里,呵呵地笑了几声,这才继续道:“我祖父活着的时候常唠叨薄家,说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老庆云侯狡猾奸诈,谁知道他是打到吐番城下还是血洗吐番王庭,要不然薄家为什么这么有钱?
  “可我觉得,我祖父肯定是嫉妒老庆云侯厉害,能封妻荫子还能弄得到银子。
  “薄六小姐的两个叔父都有个世袭的四品指挥使官职,他其中一个叔父还中过武举人呢!”
  难怪皇上不敢随意发难。
  王晞依着香叶的意思,帮香叶挠了挠肚皮,直把个香叶美的“呼噜噜”眯着眼睛要睡着了,她这才把猫儿递给了照顾它的小丫鬟,对常珂道:“如果是这样,二小姐的这门婚事还不错啊!那户人家是次子,她不用管家,正好投了她的脾气。”
  常凝这脾气,的确不适合当长媳。
  常珂道:“只是不知道黄家如今还和庆云侯府来往不?但我大姐是个稳当的,她婆婆给二姐做媒,她应该知道。她既然知道了,那就肯定不会让常凝吃亏。我也不知道常凝闹什么闹。
  “我要是大伯母,也得把她拘在屋里不让她出来。
  “要是她在富阳公主面前说了些什么不合适的话,反而更丢脸。”
  王晞也这么觉得。
  两人嘀嘀咕咕地说着话,太夫人身边的施嬷嬷笑盈盈地提了个食盒,装了七、八种点心过来了,说是太夫人让她过去用晚膳,见常珂也在这里,顺水的人情,也请了常珂,只是那话说的有些言不由衷。
第94章
借冰
  常珂也是从小低眉顺眼长大的,这点察颜观色的眼力还是有的,她自然委婉地拒绝了,还在施嬷嬷走后悄悄地对王晞道:“祖母为了让施珠好好地接待富阳公主,家里大小的事都为此而让着步,今天叫你过去用晚膳,未必是件好事,你可要多个心眼。”
  王晞感激地朝她点头,和常珂商量了个差不多的名单,就交给了白术,开始写请帖。
  她还准备去太夫人那里也提一句,看能不能明天不去晴雪园。
  应酬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还是只能奉承不好得罪的人,太难受了。
  王晞觉得她这么想是因施珠而迁怒富阳公主,可谁让她和施珠的关系不好呢?
  她换了身衣裳就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那里摆了一席家常宴,没看见施珠,常妍和二太太却在。
  “哎哟,表小姐过来了。”二太太一反往常和王晞只是点头之交,热情地和她打着招呼不说,还让自己贴身的丫鬟去给王晞奉茶点。
  这情况不对啊!
  王晞在心里琢磨着。
  难道太夫人叫她来不是为了施珠的事而是二太太找她有什么事?
  她面上不显,笑盈盈地坐下来,谢了二太太,还主动地和常妍拉着家常:“我有些日子没有看见三姐姐了,三姐今天穿的这件衣裳真漂亮,瞧这花纹,井字格里绣宝瓶,墨绿色配了鹅黄色,应该是今年杭州那边的新样子吧?”
  常妍笑吟吟地和她寒暄:“王家表妹好眼光,上次我在银楼重新打了支蝶恋花鬓花,别人都没有看出来,只有王家表妹看出是新样式了。我看这京里除了薄家六小姐,就数王家表妹的眼睛尖了。”
  王晞呵呵地笑,和常妍母女打着太极,抱着“你不动我不动”的道理,喝了两盏茶,吃了一块点心,等到施嬷嬷指使着丫鬟婆子把菜都上上来了,还没有人提为什么让她过来用晚膳。
  她也只当不知道,挑挑捡捡地按着自己的喜好吃了一顿饭,大家移坐去了西间喝茶。
  等大家坐定,二太太把今天的菜点评了一番,终于朝王晞开了口:“今年皇上不出城避暑,弄得原本赏给我们家的冰也没了。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日子也越来越难过了。这不,潘家老安人就有些不好了。
  “潘小姐是低嫁,我这做婆婆的还不得巴结着点。
  “前几天我就向太夫人要了点冰送去了潘家。
  “潘家也不是那没有礼数的人家,不仅让人送了些时令的果子,还让人送了两支人参,几包天麻,几包何首乌,几匹湖绸贡段过来了,我都让送到了太夫人屋里。
  “只是有一桩,潘家的人问,能不能再帮他们家老安人弄点冰,好歹把这个夏天对付完。
  “我是没办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2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