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282

  裴文宣好事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笑道:“你和他如何商量的,今日竟还参奏了太子?”
  “他参奏了太子,柔妃就会找上他。”
  李蓉顺着裴文宣的话往下顺过去,笑着道:“我再陪他演几场戏,得了柔妃的信任,他寒族出身,和苏容卿本身就是对立的,有他在,柔妃和苏容卿的结盟,便成不了了。”
  “殿下做得很聪明。”裴文宣夸赞道,“没有苏容卿,柔妃便不足为惧,柔妃和肃王垮了,单凭一个苏容卿,除非他打算谋反,否则无论如何,他也赢不了太子殿下。”
  “我是这样打算。”
  两人说着,便走到月老庙的石桥尽头,李蓉看到路走到头了,笑着道:“事情我也说完了,我就先回去了。”
  裴文宣应了一声,李蓉摆手道:“走了。”
  说着,李蓉便提步上了石桥。
  周边人很少,石桥下水映明月,流水潺潺。李蓉刚踏上石桥的位置,就听裴文宣叫住她:“蓉蓉。”
  李蓉回过头来,看向裴文宣,裴文宣静静看着她,许久后,他抬起手来,指了指自己,又在自己胸口画了个圈,然后抬手指了指李蓉。
  李蓉看得明白,这是他用手语表达的,我喜欢你。
  李蓉静默了一会儿,轻轻一笑:“知道啦。”
  裴文宣缓慢笑起来,便看李蓉如鸟雀一般轻盈跨过石桥,而后小跑着消失在他的视线里。
  李蓉刚刚离开裴文宣,暗卫便从周边墙上跳了下来,跟在李蓉身后。
  李蓉脸上失了笑意,只道:“让人分别盯着裴文宣和苏容卿两个人的人,有任何异动立刻告诉我。”
  暗卫应声,李蓉回了酒楼,换上自己的衣服,好似就是在酒楼吃了顿饭一般下楼上了马车,往着公主府回去、李蓉一个人靠在马车上,好久后,她重重舒了口气。
  李蓉的人很快便有了回应,赵重九将消息递了过来:“裴大人也在查苏容卿。”
  “苏容卿的人怎么回事?”
  李蓉皱起眉头,打开赵重九带回来的消息,赵重九跪在地上,一五一十道:“拒卑职探查,苏容卿打从今年年初,就为来京赶考的书生做这些提供衣食住行的照料。普通的书生住在殿下见过那些大院。但如果是有冤情,就会单独住在另一套别院。”
  李蓉静静听着,周起眉头:“他找这些人做什么?”
  “暂且不知,但有一点很有意思。”
  “嗯?”
  “裴大人的人,混进了这群人里。”
  李蓉没有言语,她笑话着赵重九的话。
  苏容卿在收集告状的,裴文宣不仅没有理会,还让她不用理会,甚至还派了人手在这里面和稀泥。
  那么这批人被聚集起来,大概率不会是个小事。
  李蓉静静想了一会儿,心里大概有了盘算。
  赵重九等着她,许久后,她终于想明白。
  “快,”李蓉赶忙道,“将崔玉郎给我叫回来!”
第128章
人间(一更)
  崔玉郎是在晚上来的。
  他来得颇为曲折,
几次绕道换装,
确认没有人跟踪之后,
被赵重九带着翻了公主府后院的墙,几乎是没有一点声响的进了李蓉的屋。
  李蓉早和赵重九通过气,
知道崔玉郎要来,便没睡下,
只卸了发髻,点灯等在屋里。
  等到夜里,
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
李蓉斜卧在小榻上,抬眼开去,
就见崔玉郎推门进来,
他知道夜里私见李蓉不妥,便没有了平时吊儿郎当得模样,跪到地上恭敬行礼,
眼都不抬,低声道:“微臣见过殿下。”
  “叫你过来,是有些急事。”
  李蓉声音很淡,崔玉郎没有出声,李蓉缓慢道:“我把督查司交到柔妃手中之事,
需得加快些。”
  “殿下这样说,可是有什么变故?”
  “你先去做,最好在三日内。”
  崔玉郎想了想,低声道:“微臣明白。”
  这事儿崔玉郎和李蓉早有准备,
第二天清晨,李蓉到了督查司,才到门口,就看上官雅急急迎了上来,低声道:“今日督查司来了个书生,说是进京赶考的名额被人换了,我把人留下了。”
  李蓉点点头,同上官雅一起走进督查司,上官雅压着声:“不知道这书生是怎么想的,顺天府不跪,刑部不跪,就跪到了督查司门口来,他这事儿不好查,怕是要出华京……”
  “无妨。”
  李蓉抬手,止住上官雅的话,同她一起进了屋中。
  书生正诚惶诚恐接着茶,见李蓉来了,他赶忙起身,跪在地上道:“见过殿下。”
  “你是孙闻?”
  李蓉径直开口,这就是崔玉郎好友的名字。
  对方赶紧道:“是,正是草民。”
  “状纸拿来了?”
  “已经写好了。”
  “行吧。”
  李蓉点点头,让上官雅去收了他的状纸,直接道:“给他五两银子,先出华京,华京护城河上,有一个名叫三爷的老叟,你上他的船,让他载你离开。半路靠近漳县时船会沉下去,你跟着三爷游到岸边,会有人接应你们,你先躲一阵,再听安排。”
  孙闻早已经得了崔玉郎的安排,行礼之后,便由人带着退了下去。
  孙闻一走,上官雅立刻凑了上来:“你这是卖什么关子?”
  李蓉拿着孙闻的状纸认真看着,慢悠悠回她:“你很快要换东家了,好好准备着吧。”
  听得这话,上官雅想了想,便明白过来:“督查司你要放一放?”
  “苏容卿最近办了个客栈,让进京参加科举的考生都住在里面。还特意寻找了来告状的考生,你说他是图什么?”
  上官雅皱起眉头,她有些想不明白。
  科举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走个过场,那些普通人家的子弟考入朝中,也不过只是为了寻一些人来帮着做事儿。
  朝上总有一些脏活累活儿没人干,科举的作用也不过在这里。对于上官雅这样天生顶尖贵族而言,实在琢磨不透苏容卿在这事儿上大费周章的意义。
  李蓉看她一眼,知道她不懂。
  如果她不曾见过后来寒族崛起后科举制的影响,也不知道今年所谓龙虎榜在后来朝堂中涌卷起来的风云,她大约也不能明白。
  只是她知道,自然也就明白裴文宣和苏容卿争的关键在于何处。
  “苏容卿要做的事情,第一是收拢人心。”
  “倒也是他苏氏会做的事儿。”
  毕竟布粥这种事,就是苏氏开的头,其他大家族见风评好,才跟上的。
  “其次么,”李蓉看着状纸上的事,声音放低了些,“上次的事,苏容卿不会完。”
  上官雅动作顿了顿,她抬起头来,看向李蓉。李蓉平淡道:“陛下夺了他刑部尚书的位置,又赐我和裴文宣和离,便是谁都不打算信,那陛下一定会有下一步动作。苏容卿的目的,是要夺了川儿的根基,此次他把这么多告状的书生都找出来,你觉得他要做什么?”
  上官雅没说话,李蓉笑起来,给了她答案:“这个案子,他要告。”
  “目的呢?”上官雅皱眉,李蓉将手点在桌上,“你觉得,如果这个案子出来,陛下希望谁来办案?”
  上官雅瞬间明白了,她抬眼看向李蓉:“太子?”
  一旦李川办这个案子,科举的案子虽然不大,但所对峙的,却是世家利益。
  李川因为李蓉的督查司,已经和世家有了间隙,如果再亲自为寒族出这个头,那和世家的关系,便进一步割裂开来。
  寒族如今还未形成气候,如果李川当真和世家割裂,李明又没有给予李川足够的信任,那李川的政治资本,就只剩下一个上官家。
  可如果李川不接这个案子,甚至于因为李川不接案子,导致这个案子得不到一个公正的审判,那李川作为太子的贤明,也会在民间大大降低。
  “那如今就剩下两个办法。”
  上官雅快速道:“要么,就让这个案子干脆告不上去。”
  “要么,”李蓉接了话,“就要让这个案子,落到其他人手里。”
  如今能办这个案子的官署,无非御史台、刑部、大理寺、督查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