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82

  李蓉面色不动,等着裴文宣出招,裴文宣站到李蓉身边来,手持笏板,一言不发。
  敌不动我不动,裴文宣不出声,李蓉便开始想其他事儿,她在脑海中将今日可能发生的事儿都顺一遍,正想着,就听裴文宣先坚持不住,开口道:“殿下没有什么想问微臣的么?”
  “嗯?”李蓉回神,听裴文宣这么问,果断道,“不想问,没兴趣。”
  裴文宣:“……”
  李蓉继续神游四方,裴文宣忍了一会儿后才道:“可微臣想说。”
  “我知道拦不住你,”李蓉叹了口气,“说吧,不说我怕你憋死。”
  “殿下这话,”裴文宣不咸不淡,“已经快把微臣憋死了。”
  “要不你再憋憋?”
  李蓉真诚提议,裴文宣忍不住了,他直接道:“我觉得苏容卿对你别有用心。”
  “真的吗?”李蓉声音毫无波澜,“我好开心。”
  “李蓉,”裴文宣叫了她的名字,“我说正经的,苏容卿对你太好了。”
  李蓉听裴文宣说话,也不再同他玩闹,她听着太监宣朝的声音,看着大臣鱼贯而入,平静出声:“裴文宣,你知道苏容卿和你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
  裴文宣不说话,他顺着李蓉的目光,看向晨光下那些神色或忧或喜、或麻木或张扬的大臣,听李蓉淡道:“他比你心狠。”
  “家族,荣耀,传承。”他们两个人落在远处青年身上,晨光下的青年,身着绯红色官服,手执笏板,举止优雅规整,气度清贵高华。他跟随在人群中,拾白玉阶而上,步入代表着一国权力漩涡的大殿。
  “这是苏容卿一生所背负的东西,在这些东西之下,他自幼所学,便是克制,冷静,隐忍。”
  李蓉的声音有些遥远,飘忽中带了几分怜悯和隐约的相惜。
  “他不会拥有你所以为的情绪。”
  “他不会因为感情对我好,”李蓉说得格外冷静,“他所看重的不是我,而是川儿。这一点,我时刻记得,而你,”李蓉抬眼看他,凤眼似如古井寒潭,克制又冷静,在这种绝对的“静寂”之下,便带了几分让人逃脱不出的引人美丽,她一字一句强调,“也需记得。”
  作者有话要说:  裴文宣:“我爱的人太冷酷了,我感觉我可怜、弱小、无助”
第31章
落幕
  裴文宣看着李蓉,
长久没有说话,
李蓉不由得笑了:“你一贯话多,
怎么不评价几句?”
  裴文宣双手握着笏板自然垂在身前,低头轻笑了一声,
李蓉挑眉:“你笑什么?”
  “殿下,”裴文宣笑着看向她,
“这么多年,您还是可爱得很。”
  李蓉有些茫然,
便就是这时,
大殿中传来太监宣召的声音:“宣,平乐公主,
裴文宣,
入殿——”
  听到这一声宣召,两人立刻正了神色,对视一眼之后,
便一前一后步入大殿。
  大殿之上,宁妃和杨泉的父亲、杨家的执掌者杨烈一起跪在地上,李明坐在高座上,看着两人走进来,李蓉和裴文宣目不斜视,
上前跪到宁妃边上,朝着李明见礼。
  “平乐,”李明让两个人起身来,平静道,
“之前让你主审杨家案,你查得如何?”
  李明的问题,李蓉是不敢答得太透彻的,太透彻太聪明,倒怕李明起疑。于是李蓉笑了笑,轻咳道:“这事儿是裴大人协助儿臣办案,他会说话,我不大会,让裴大人来说吧。”
  “裴文宣。”
  “微臣在。”
  裴文宣站出来,李明看着出列的年轻臣子,缓慢道:“前些时日,你被状告谋杀富商拓跋燕,最近这个拓跋燕又活了,到顺天府状告状,说杨家派人追杀他,你可清楚?”
  “禀告陛下,”裴文宣恭敬道,“此事还请容微臣细禀告。”
  “说吧。”
  “两月前,平乐公主在郊外别院设置春宴,杨泉想要与公主殿下结亲,故而在公主回宫路上派人伏击,想英雄救美,以蒙蔽殿下。微臣回府路上察觉杨泉意图,为救公主,与杨泉起了冲突,而后为太子殿下所救,太子将在下与公主一起带入宫中,微臣面见圣上,圣上悯臣受惊,特意派人护送微臣回府,不想杨泉因微臣破坏他的计划怀恨在心,竟胆大包天,于微臣回府路上设伏刺杀,微臣情急之下,失手杀了杨二公子。”
  “陛下得知杨泉如此胆大行事,特派平乐公主为主审、微臣协助、苏侍郎督查,联手彻查杨氏,我等领命,微臣立案彻查后,便得人暗中写信,揭露杨氏在西北所作所为,言及,杨氏多年来,一直通敌卖国。”
  “你胡说!”
  杨烈听到这话,朝着裴文宣大吼起来,裴文宣面色不动,李蓉站在一旁,笑眯眯摇着扇子,看着裴文宣淡声继续道:“按照此人所说,戎国苦寒,至今刀剑仍旧多为铜制,不过一蛮夷小国。是杨氏为稳固自己地位,与戎国达成协议,每年秋季,戎国便派兵来犯,杨氏要兵要粮,要到之后,再与戎国平分,假作战争,实为演戏,多年来大大小小的捷报,都不过是戎国拿钱,配合杨氏演戏……”
  “黄口小儿!”
  杨烈激动得站起来,李蓉见得杨烈动作,手中金扇“唰”的捏紧,厉喝出声:“跪下!”
  她这一声叱喝铿锵有力,倒将杨烈惊得清醒几分,他咬了牙,又跪下来,裴文宣淡淡瞧他一眼,继续道:“此乃一家之言,但既然有如此风言,微臣自然要去查证,微臣听闻,华京之中有一外域商人拓跋燕,多次购买过杨家文物,于是微臣便向公主请示,一起去找这位拓跋燕查案,到了拓跋燕府中,微臣盗取了拓跋燕府中与杨氏相关交易往来记录的账本,发现这些年来,杨氏光是从这个拓跋燕手中所获取的钱财,就为数不菲。这拓跋燕所购买的杨氏出手的古玩,远超正常价格,明显不是普通交易,于是微臣顺藤摸瓜,又找兵部查证,将所有账本流水对照、相关人员一一排查审问。”
  “此事或许传入了宁妃耳中,”裴文宣看向宁妃,宁妃跪在地上,神色不动,裴文宣转过头去,继续道,“为消除证据,他们杀害拓跋燕,并嫁祸到微臣和平乐公主头上,同时,杨烈得知自己府中家眷被困,便设计杀害了当时前线主将,而后递上辞呈,威胁陛下。”
  “陛下,”裴文宣抬起头来,神色郑重,“如今西北前线十年账册、兵部账本、拓跋燕手中账本均已对账完毕,拓跋燕流转到杨氏府中的钱财与时间,和兵部、前线账册中所记载的账本均能吻合,加上拓跋燕等人口供,足以证明,这些年来杨家在边关中饱私囊一事。”
  “他们为什么能留下这么多钱,如今前线回报中,戎国有进攻过程中为什么有大量我大夏之兵器?种种证据加起来,可知当初报信之人所说,的确无疑。”
  “杨家所作所为,欺君枉法,害国害民,上不尊天子,下不顾百姓,通敌以欺我大夏,陛下,”裴文宣跪下,叩首道,“如此大罪,杨氏不可留啊!”
  裴文宣一番话说完,满朝文武皆惊,众人呆呆看着跪着的杨烈和宁妃,许久后,李明开口出声:“杨烈,你可还有话说?”
  杨烈跪在地上,他低着头,想了许久,嘲讽一笑:“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宁妃,”李明看向宁妃,淡道,“你呢?”
  宁妃听着李明的话,她抬手撑着膝盖,姿态优雅站了起来。
  “事已至此,陛下问这些,又有什么意思呢?”
  宁妃扬起头来,看向李明:“杨家犯了什么罪,那不都是陛下的意思吗?陛下需要杨家,杨家就在边关,厮杀半生。如今陛下觉得杨家碍着陛下,想将扶肃王,杨家就通敌卖国欺君枉法,哈……”宁妃笑起出声来,“好笑,好笑至极!”
  “杨婉!”
  李明厉喝出声:“你放肆!”
  “我放肆?!”宁妃抬手指向李明,厉喝出声,“你李氏逼我至此,还容不得我放肆?!我告诉你们,”宁妃转头,看向朝臣,“我杨氏之今日,就是你们之来日……”
  “来人,”李明冷声下令,“将这个疯女人拖出去。”
  说着,士兵就冲了上来,去拉扯宁妃。
  宁妃将门出身,奋力挣扎起来,竟然一时拉不出去,她一面推开士兵的拉扯,一面扑向李蓉:“李蓉你这个傻子!他早就想废了李川!他给你指婚的这些男人,没一个是好的!他恨不得把你和亲出去,让你死在外面,你还敬他爱他……你们李氏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士兵拉扯着宁妃,宁妃仿佛是拼了命一般,往着李蓉的方向扑过来。
  裴文宣不着痕迹挡在李蓉身前,李蓉静静看着宁妃,神色平静如死,宁妃嘶吼着,尖叫着,直到最后,在她从头上拔出金簪那一瞬间,李明大喝出声:“杀了她!”
  刀剑猛地贯穿宁妃的身体,也就是那一片刻,裴文宣下意识抬手挡在了李蓉眼睛之上。
  鲜血溅上裴文宣挡在李蓉身前的袖子,李蓉手握金扇,垂下眼眸,漠然不动。
  她的视线可以看到宁妃的血在大殿之上浸润开去,一路蔓延到她跟前。
  而后她听见有人拖着宁妃出去的声音,她突然开口:“慢着。”
  所有人看向她,就见她用金扇按下裴文宣挡在他眼前的手,看着似如猪狗一般被人拖着出去的宁妃,冷静道:“世族天家,不得辱其身,取担架白布来,好好抬出去。”
  说着,她脱下外衫,走到宁妃身前,盖到了宁妃身上。
  没了片刻,外面的人抬着担架过来,将宁妃抬上担架,盖上白布,抬着端了下去。
  裴文宣走到李蓉身后,看向杨烈,只道:“杨将军,认罪否?”
  杨烈抬起头来,他用浑浊的眼静静看着李蓉,许久后,他叩首下去,低哑出声:“微臣知罪。”
  这句“微臣知罪”,昭告了杨家彻底的落幕。
  李明缓了片刻后,颇有些疲惫道:“带下去吧,接下来的事移交刑部,杨氏一族全部收押,念在其祖上有功于朝廷,留个全尸,赐鸩吧。”
  “微臣……”杨烈颤抖着出声,“谢过陛下。”
  杨烈领罪之后,便被带了下去,李蓉和裴文宣也一起退下,到了门口时,杨烈一个踉跄,裴文宣伸手扶住他,杨烈抬起头来,静静看着这个将他全族置于死地的青年。
  “你知道你在做什么吗?”
  他哑声开口:“年轻人,刀不是那么好当的。”
  裴文宣神色平静,他抬眼看向杨烈:“那杨将军,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杨烈有些听不明白,裴文宣扶着他走出去,淡道:“我读过杨将军年少的诗,杨将军曾经写,‘白马领兵刀向北,横扫天关报国恩’,将军还记得吗?”
  杨烈神色恍惚,片刻后,他苦涩笑开:“竟有人还知道这些。”
  “年少有志,为何不继续下去呢?”
  裴文宣抬眼看他,杨烈摇了摇头:“一个人,是捞不干净泥潭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