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13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8/2132

  思绪闪过。
  王康冷声道:“羊毛出在羊身上,燕国他们坑了我们一次,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等我去了齐国,一定给找补回来。”
  “还有那个慕容昭,我看他的皮是又痒了!”
  看着王康发冷的表情。
  方胤和公孙胜也是暗自心惊,慕容昭再不济,也是一国之君,也只有这位,敢这样说了吧……
  
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世袭罔替!
  这二人终于是明白为什么赵皇一直心念着让王康出使齐国,也一直在说是最合适的人选。
  恐怕也只有他,能够压得住那些人,为赵国争取来更多的利益……
  简单聊了几句之后,王康又开始看起了这些战报。
  很显然赵皇肯定是派去了专门的人去前线记录战情,并有严格的制度,而避免隐瞒的事情发生。
  这些战情都极尽详细,记录完整,可不是正常能够做到。
  这样做就有利于能够及时了解战况,并且还在后方设立了专门的参谋机构,根据战情制定战略方案……
  可以说是相当的严谨了。
  王康看的也很详细,这些战情不只是在文字上,更能体现出很多。
  通过这些,在王康的脑海中就能勾勒中战况,也能分析发现出很多问题。
  公孙胜说的没错。
  五皇子姜承化的战略决策并没有问题,整体属于稳中求胜,很多地方还有亮眼之处。
  关键是东临行省原属赵国的城民百姓态度模糊,甚至还在帮助楚国。
  这一点很出乎意料,也有些不可思议。
  并且还能得知一点。
  楚军的正规军很厉害!
  楚国实行的并不是郡县制,而是分封制。
  皇帝将土地封给王室子弟,功臣等,这些受分之人皆称诸侯。
  当然这种制度又有严格的规定,诸侯要服从皇帝的命令,并为皇帝为国家镇守疆土,随同作战,缴纳贡赋,定期朝觐述职等。
  而在各诸侯国,又以卿大夫,士等进行分封。
  这样就行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
  实际说起来,这种形式比赵国贵族制的弊端更大,并且也更加的封建。
  但这种制度,在楚国进行的还不错,诺大的地域,就是用这种方式实现统治。
  每一个诸侯国的实力都很强。
  当然这也需要中央有极大的权威,才能进行统治。
  而这样层层分封制度,也有一个很严重的弊端,最底层的人身份很卑微,近乎奴隶,受人欺压剥削,而无法享受好的生活优待。
  像王康麾下的谋士欧阳文就是最底层的人,所以他离开了楚国,到处游历……
  就是这么一种古老封建的制度,却成就了一个大陆上最大的国家!
  很深刻的说明了,存在即是道理。
  楚国民风彪悍,尚武之风盛行,最底层的人有两种方式改变命运,一为文,二为武。
  学文入仕走官途。
  这是相当艰难的一条路,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昂贵的费用,在这个时期,学习知识文化,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二便是习武。
  普遍来说,就是入伍参军,建立军功获得封赏。
  很显然,这样的人很多。
  这就导致楚国的军队庞大,并且皆是精锐。
  正规军是相当厉害的。
  了解了这些信息,也让王康明白,这场仗恐怕并不容易。
  六国联盟貌似合离。
  而他们的进攻实际上是在侵犯各诸侯国,他们自然会全力应对,两相比较就出现了差距。
  齐国派来赵国的督军是八皇子高殷。
  高殷跟王康是至交好友,有这一层关系,他跟姜承化的配合也很好,内部不会有问题,关键就是外部,现在他也回去了齐国,要参加六国联盟……
  王康一一看着,分析着有用的情报,一直持续到快要晚上才是结束,有的战情,他甚至都看了不止一遍。
  就这样,将这些东西全部记下,并且他还要来了其它各国的攻占区情报等,也进行了详细了解。
  事无巨细。
  这些东西在六国会谈时都能用的上。
  了解的越多也越有发言权,才能让别人重视你。
  王康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
  这些情报为了防止泄密,并不能带回去,有严格的保密制度。
  王康相信一但对楚战情公布出去,这就相当于是给热情的民众泼了一盆冷水。
  这是会出问题的。
  接下来的几天,王康也没耽搁,每日都来军机处了解。
  这样过了几天,凯旋之师终于回京。
  平西军,五峰军,风安军,武树军,阳汉军,骁胜军,几大军团都来到了上京城,接受检阅封赏。
  实质上,属于朝廷的也只有武树军三支。
  这几支军队回京,也掀起了新的高潮,并且举行了盛大的封赏仪式。
  不过让人们期待的平西大元帅王康并未露面,让人们不由遗憾。
  这时,王康将要出使齐国的消息传了出来,他是为此事做着准备……
  而民众一直议论关心的对王康的封赏也终正式尘埃落定。
  封王康为安国公。
  有安邦定国之意。
  这个封号可是相当的厉害了。
  在赵国的历史上,被封公爵的屈指可数,之前有一个定国公,现在出现一个定国公。
  这本没什么,也是在人们的预料之中,因为王康的功绩也足矣达到获封的标准。
  一个公爵可能都不一定服众。
  但若是在这前面再加四个字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世袭罔替!
  是的!
  赵皇的分封并不是普通的公爵,而是世袭罔替!
  世袭罔替跟世袭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是指世袭次数没有期限,并且是承袭原有爵位,后者则是完全相反。
  世袭次数有限,并且是降位承袭。
  也就是说,安国公这个爵位,永远属于王康,及其后代子嗣,只要赵国存在,家族永远存在!
  一个定国公府倒下了,又起了一个安国公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8/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