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2132

  “哈哈!”几人又皆是笑了起来。
  是啊,结果已经注定了,王康怎么可能赢啊!
  而就在此刻,内堂的评审已经开始!
  李济同身子沉重的走到王康二人的桌上把两人所写的策论拿上。
  不怪他如此,王康写了不过半个小时就离开,能写出什么?
  “我们四人交叉看吧!最后定论,如何?”正文公开口道。
  “自当如此!”李济同应道。
  两份策论放在面前,不看内容第一眼就能看出不同,董乾所写整齐工整,行距,字距完美如一,如是印刷出来……
  而王康的就不敢恭维了,除了能认出是什么字,其他的就算了吧!
  “哈哈!”看到这一幕,洛川南笑着道:“我还是先看董乾吧!至于王康的不看也罢啊!”
  确实没必要看啊,因为肯定写不出什么,说不准就是乱写一气,题不对意。
  说着他拿着董乾的看了起来。
  而李济同则是低叹了口气,将王康所写拿了起来,看看他是写了些什么?
  字迹虽显的杂乱,但好歹每个字都能认出,李济同点点头,这个败家子能做到这一步,已经不容易了。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看完第一段,李济同顿时一怔,这开篇部分写的很好,切入点也堪称完美,这个意思也很好理解。
  现在人民的祸患究竟在哪里呢?在于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
  这种祸患现在看不出来,但是将来会看出的。现在不给它想办法,那以后就有无法挽救的危险了。
  乍一看似乎有些题不对意,但细想却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先从宏观方面论述。
  李济同来了兴趣,又是立即看了下去,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
  还涉及到了老赵皇?李济同顿时一凛,谁说王康不懂时政的,连这些都是清楚。
  他有预感,王康或许又要给他一场震惊了!
  李济同一眼不眨,逐句看下,那眼睛也是越来越亮。
  文笔老道,论点详细,策略言明,通篇其实只说了一个观点策略,建议全民备战!
  这属实是一个大胆的策略,但仔细读下来,举例种种,令人不得不信服。
  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
  这是最后一句,全篇完毕!
  好!真是好!
  假如使一般百姓都对军事熟习,他们知道还有对手存在,那么一定能够打破他们的坏主意又压下他们的骄气。利和害的界限,难道不是很明白吗?
  这完全就是点睛之笔!神来之笔!
  读之令人不觉心生豪气!
  完美,真是一篇完美的策论!
  李济同激动的神情,让其旁的正文公看到,不觉心生疑惑,好奇的问道:“此篇策论,写的如何?”
  李济同深吸口气,压住内心的激动,将手稿给了正文公道:“我先不言说,还请正文公看后评定!”
  如此镇重?正文公接了过来,也是看起,如李济同一般,只是第一段就将他吸引,不觉沉迷了进去……
  
第一百六十四章
这怎么可能?
  正文公一字一句看着,虽然王康的字不怎么样,但好在不影响阅读,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注意这些了,而是完全被其文的内容吸引!
  建议全民备战!
  这篇策论不可畏不大胆,但仔细想想却是一条很好的计策。
  现今的赵国就如同是年迈的老人,没有朝气,没有奋进,小富即安的思想严重。
  人们乐于享受,只知道安乐却不知道危难,能享受安逸却不能劳累吃苦。这就是现在的国内情况。
  而这篇策论很清楚的就点了出来,他还说明,这种祸患现在是看不出的,但是将来就会看出来的。
  现在不给他想办法,那以后就无法挽救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是如此!
  而在接下来,又详细的论证了这一点,巧妙的是,在文中将天下形式,比喻成人的身体。
  王公贵人用来保养身体的措施,难道不是很周全吗?而他们平日常常由于病多而苦恼。
  至于农夫平民,终年勤劳辛苦却未曾生病。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农民平夫时常劳作活动,而王公贵族只懂的安逸享乐。
  在这里,隐喻了老牌贵族的腐朽,精妙,难以形容的精妙。
  而接下来,又由此引到了天下大势,如今赵国每年向周边的强大国家,魏国,甚至是蛮夷奉送财务以求平安。
  但在文中却是说明,奉送的财务有限,而人心的贪婪索取却是无尽,这样的结果就是战争必来!
  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不是我国进攻他国,就是他国侵犯我国。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有战争就需要兵卒,而只懂安逸的城民,面临战争如何能打得了仗,如何能打的了胜仗?
  这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接下来,就是策论的核心了,由此引出来观点,建议全民备战!
  以此激发民众的进取之心,要时刻保持着危机感,以此为机使得已经老迈的赵国重新散发朝气,重新走向强大……
  这就能解决一切根源问题!
  正文公深吸一口气,满脸的凝重,这篇策论是真正的治国方针。
  他为官一生,比所有人都理解这篇策论的深度与重要。
  很难相信,这不过是一个年仅十八,刚算成年的人写出。
  而且他此前还是阳州城的超级败家子。
  谁说他不懂时政?他比所有的人都明白,而且也了解的更加彻底,不但是了解,应该说是通透!
  很多朝廷命官恐怕都看不透这点,即使看出也写不出……
  正文公下意识的看了眼王康曾坐过的座位,此刻那里已经无人……
  若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自监督,他根本就不相信,这是仅半个小时就写出来的。
  他不是败家子,而是有大才!
  正文公一点点的回忆,从来到阳州城比试开始,最先看到的富阳小报,又有其上那首名为“有的人”的特殊诗。
  到比试开始,他始终在给着所有人震惊与奇迹!
  作画之比中,他又以一种新奇的画法,作出一副莲画绽放图!
  哪怕是有着小画圣之称的杨修文,也被他的光芒掩盖!
  然后又是这篇策论,当所有人都不看好之际,他又措不及防的给了人一巴掌!
  富阳伯,你生了个好儿子啊!
  正文公感叹道。
  “正文公怎么了?为何这副神情?”已经看完董乾策论的洛川南开口问道。
  “让我来猜一猜?”洛川南笑着道:“是不是那败家子只是胡乱写一气,让你生气了!”
  “说到这里我也是有所怒意。”
  洛川南接着道:“好歹也是各方关注的封地之争比试,如此严谨的事宜,那个王康却当是玩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