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17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8/2132

  项文虽然是这样说着,但笑容半分不减。
  这样的性格反而让人觉得很有好感。
  “我很好奇的是你是从哪里找来了二十万金?”
  项泰很疑惑。
  在之前,他要用这笔钱来收买项起军中的人,令其在关键时刻响应,带动情绪。
  而项文竟然做到了,在两天之内,给他带了过来。
  “我找组织要了十万金。”
  “组织?”
  “哦。”
  项文解释道:“就是地网,大人麾下的一个组织。”
  “那另外十万呢?”
  这是王康问的。
  “借的。”
  “借的?”
  项泰皱眉道:“你找谁借的?”
  “香河城的董日新。”
  “董日新?这是香河城的大族,跟项之荣有点关系,他为什么要借你钱?”
  项文解释道:“我跟他说我有渠道,能够从寿春走私到粮食,需要一笔钱来完成交易,我答应他运回粮食给他分一半。”
  “他就答应了?”
  “答应了,我项文在商界还是有点声名的。”
  “人才!”
  王康知道看他说的轻易,想必是费了不少口舌,关键还忽悠成功了……
  “我现在想该怎么还这笔钱。”
  “还什么?”
  王康笑着道:“我给你派一队人,你带着去抄他的家!”
  “多谢大人。”
  “你是不是就等着这句话?”
  项文挠头道:“真是什么都瞒不住大人。”
  “哈哈!”
  王康笑了起来。
  香河城顺利的拿下,他的心情也很好。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利了,这不是第一次拿下敌城,该怎么处理都很有经验。
  一边对城中富家大族进行查抄,另外一边则是对民众安抚,一切都进行的有条不紊。
  项泰接受了王康的命令。
  城外的降卒,都交给他了,他也迅速开始了整编。
  项泰本身极具声名,他又是楚国人,并没有遇到太大的抵触,整编进行的也很顺利。
  按照王康的要求。
  是走是留,给了他们极大的自由。
  这无疑是又刷了一波好感,有不少被强征来的人,担心家中情况离开了。
  但同样,也有不少留了下来。
  这兵慌马乱的,就算是离开又能去了哪里?
  还不如留下来,有个保障。
  最终各占一半,算上项泰原有的兵力,总数相加有十六万余。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也自然会给后勤带来沉重负担,只好又以考核的名义,刷走万人,凑了个整数。
  王康也亲自给这支军队定了新的番号,起义军……
  
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讨楚檄文!
  这是一个很俗的番号,也很普通,但却很有蕴意。
  起义,是王康给楚民灌输的一种思想。
  在严格的层层分封制度之下,楚民逆来顺受,从来没有想过敢于反抗。
  现在王康就给他们带这个头,改变他们的思想。
  该站起来了,该反抗了!
  激发人心!
  而这个番号也会给他们带来最大的激励,并且王康有意让这支起义军成为表率。
  将来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
  这就是目的!
  很明显,项泰就成为了表率人物,在起义的最前列。
  他虽然被废了,但这并不妨碍他的影响力,将来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重新整编的起义军,整体的气势更以前完全不同,因为他们已经有了目标!
  推翻大楚,建立新朝,解救更多受苦难的民众!
  这就是大义!
  项泰没有多耽搁,立即对其展开严格的训练,通过选拔考核,设立将官。
  这些事情王康都没有插手,没有派人过去,全权交给了项泰。
  正像他说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这支起义军,正在快速的改变风貌,相信他们将成为一支具备完整战斗力的正规军。
  同一时间。
  王康也在香河城进行着相关整合。
  最关键的当然是粮仓。
  这给了王康惊喜。
  平国是一个老牌诸侯国,前任平王项福,辈分高,资历老,平国虽不是一个强国,但也在中游位置,积累深厚。
  尤其在战时,项之荣不但把各地守军抽调到香河,同时也到处纳粮。
  粮仓堆积,有不少陈年积谷都发霉了!
  这给王康也带来了及时的补充。
  随着战线的不断深入,补给线漫长,而且还是冬季,后勤补给困难。
  战争进行多年,后勤压力很大。
  这也是赵皇姜承离坐镇后方,王康才无后顾之忧。
  如今又扩军了,又增添了不知多少嘴。
  愁啊!
  兵少愁,兵多还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8/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