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18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2/2132

  屈青雄匍匐在地面,老泪纵横。
  可他的求饶,不会让王康有丝毫的动容。
  “既然已经开始了,你觉得我还会停止吗?”
  屈青雄,景兆兴猛然一怔,满面的绝望。
  是啊,怎么可能停止呢?
  三大家族都不是普通的家族,家族人丁兴旺,分支众多,势力盘根错节,既然已经开始,那就是有了仇恨,肯定是要斩草除根,不留隐患……
  “那你总要告诉我,我们犯了什么罪,就算是我们有这样的诉求,也不至于让你如此吧?”
  “你们有罪,也无罪。”
  王康开口道:“我只是想要完成项临天没有完成的事情,彻底废除贵族制……”
  几人顿时哑口无言。
  至于昭云廷,早已经昏死了过去。
  一波接着一波,这场杀戮还在继续,就像王康所说的那样,既然已经开始了,那就要杀个彻底,杀个干净!
  至于为什么要选在这里,选在大庭广众之下,就是告诉所有的城民百姓,朝臣官员,贵族士卿,他才是主人,谁若不识抬举,只有死路一条……
  人太多了,鲜血层层覆盖,凝固在一起,那种气味在风的吹拂下,似乎弥漫全城,这刺鼻的味道,也让所有人猛然惊醒!
  寿春已经换了主人,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但必须要接受这个现实……
  今天,注定是难忘的一天,也被人们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被称为是寿春流血日!
  也是今天,彻底确立了王康的统治地位!
  三大家族倒台,那些围观的普通民众,却莫名的有种快感。
  这三大家族,控制着太多的资源,压迫着普通民众,而今终于结束了。
  寿春的天变了,大楚也变了。
  杀戮持续到了深夜还没有结束,毕竟这几个家族太大了,涉事人员太多,其家族的财富也都被一一搜刮,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不过已经不重要了。
  交待好一切,王康便返回了皇宫,他找来了项临天的嫡长子,项瑜。
  项临天子女十三人,这似乎是所有君王的共性,项瑜是最长着,若不出意外,他将会继承皇位。
  而三大家族的诉求,也是让他继承。
  王康打量着他,眉语间还有跟项临天不少相似之处,但气质完全不同,作为一个亡国君的子嗣,他维诺,惊恐,惶惶不安,这些情绪都表露在了脸上。
  知晓了今日的杀戮,他不敢再抱有任何的期待,在王康的这种注视之下,他更是身子颤抖不停。
  “大人,我错了,我不做皇帝了,求大人您能够扰我一命,我别无他求,只求您能够放我们一条生路,哪怕是普通人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项瑜慌忙跪了下来。
  “本来我是准备把你们都杀了的,但是我还是决定放你们一条生路。”
  王康低沉道:“皇帝你就不要想了,去安心做个诸侯王吧,这已经是我最大的仁慈了……”
  
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当务之急!
  王康还是心软了。
  按说是不应该这样的,像这种皇室后裔更应该彻底根除,防止他们有复辟之心……
  或许是看到了项瑜眉语间有项临天的影子,或许是他曾经答应过项临天不会大开杀戒。
  三大家族,毕竟是外人,跟项临天的族人还不同。
  心软就心软吧,王康有能力,有信心压制住他们,而且他虽有称帝之意,可还是不想做一个冷酷无情的帝王,那样就不是他了……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项瑜如蒙大赦,慌忙应声。
  这确实是最大的仁慈了,按照他原本所想的能够留一条命就已经很好了。
  这位真的是太狠了!
  简直是令人闻风丧胆。
  现在都能活下来,还能做个王,那真的是太好不过了。
  “不过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给你这个机会,你就要抓住,别搞事情,明白吗?”
  “明白,当然明白。”
  项瑜当然知道王康说的是什么意思。
  “好,你先退下吧,具体怎么安排,会告知你的。”
  项瑜退下了。
  王康在宫中专门寻了一处宫殿,将他们安置其中,生活的很好,只是没有自由,不能跟外界接触。
  三大家族的事情已经交待清楚了,会有专人处理,这也算是为现在,为以后消除一个重大隐患。
  而眼下,还有一个必须要处理的问题,并且迫在眉睫!
  当初攻打寿春时,原本计划五路大军齐攻寿春,除去萨纳尔率领的草原骑兵,其余四路分别攻打一个关口要塞,但因为项临天的计划,使得马仁必须要去救援姜承化那一路,也因此原本马仁要攻打的西南铁门关不得不放弃!
  这座关口要塞,也是有十万驻军的。
  而今,王康攻占寿春,稳定大局,他们这点兵力也改变不了局面,被困在关口不敢外出,这是其一。
  其二,也是类似的情况。
  是位于寿春东部的武胜关,他们没有面临战火,但也有六七万的守军。
  这两部分是大楚最后的兵力。
  按照王康的预想,能够和平解决是最好的,毕竟是成编制的军队,能够留下来,也是极好的。
  若他们趁机逃离,那王康还得派兵清除,这又是巨大消耗。
  他已经派出了使臣前往招降,希望能有好的结果,若还是不行,那就只能打了……
  在等着消息的同时,王康也开始接见原属大楚的朝臣官员。
  楚国官制跟赵国不同,但职能大概相同。
  其实现在留下的官员已经不多了,姬无常走的时候就带走不少人。
  说是他的门生,其实都是太常教的人。
  作为太常教的大本营,寿春有很多太常教的教众在此为官,占据着重要职位,也构成了大楚官场的中间力量。
  太常入世为官,这本身就是他们的路。
  大楚并没有完整成熟的为官体系,也没有赵国那般举行科举选拔制度,因为楚国的文化教育覆盖面太差了,出去转一圈,十个人里面,有八个文盲,还有两个是贵族士卿阶层。
  他们在官员选拔任用方面,更像是察举制,而这种制度也给了太常教发展最大的土壤,使得他们有用武之地。
  确实也改变了些风貌,总比那些贵族出身的子弟要强很多。
  不过这部分人,已经都跟随姬无常走了。
  还有些老臣,随项临天而去,现今留下来的已经不多。
  基本上,整个官场体系已经崩塌。
  王康的当务之急,是重建体系。
  在他的手下,擅长军事者相当的多,但战争结束,就需要重新建设,经济复苏,民众日常生活等,这些都需要文臣。
  而这方面,恰好是王康的短板,这对他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人是不可能都杀光的,都杀光了你用谁?
  比如现在,王康就必须要启用这些大楚的官员,这其中的问题,可就复杂了。
  人很多,但有才能的人不多。
  王康见的第一个人是郭祖德,这是目前还在的最高官职,他曾是大楚朝廷主管军政的司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2/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