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1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5/2132

  卢召开口道:“您也很难。”
  确实很难。
  要面临过冬的问题,现在王康都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
  他已经尽最大的努力了。
  “战后利益的划分,越国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而没有得到地域方面的分配,其实是有些吃亏的,但我会从其他方面补偿,我已经跟赵皇商议好了……”
  王康开口道:“你回去跟将士们说清楚,别让他们有了不好的想法,我谁都不会亏待。”
  “您这就见外了。”
  “该有的还是要有的。”
  王康沉声道:“回去准备吧,三日后出发。”
  “是。”
  卢召离开了。
  在王康的一系列安排下,补发的军饷及军需粮草快速到位。
  同时,卢召也从召降的楚军中挑选出了精锐补齐十五万,王康还调拨了大批战马。
  当初因为王康一言,夏颜淳就派兵而来,回去的时候自然也要完整。
  他们归途要经过赵国,不过王康已经跟姜承离说好了,保证畅通。
  突然要回国,让很多人都不知所措。
  在这方面王康没有隐瞒,而是直接说明。
  他们需要动力。
  知道这个消息后,很多人都着急了。
  他们本身就是越国士兵,国家有难,责无旁贷。
  以最快的速度,从动员开始以及筹备,只用了两天,在第三日的清晨,大军出发了。
  王康亲自出城相送至五里之外。
  现在他最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是送行,可还是一次接着一次。
  “陛下,他们带走了大批的军饷粮草,我们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在旁边的郭祖德低叹了口气。
  在他看来,完全没有必要这样……
  “有什么难的?”
  王康开口道:“这拿走的,我们就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拿回来。”
  “哪里?”
  “东楚的诸侯国……”
  
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纯粹的谋士!
  “东楚的诸侯国?”
  郭祖德微微一怔,随即恍然。
  推恩令开始推行,过去几天的时间,不断发酵,据说现在东楚已经混乱,原本铁板一块的各诸侯国此刻都自顾不暇,子嗣闹腾的厉害,分裂严重。
  而这个时候,也正是王康下手的最佳机会。
  东楚是唯一未经受战火的地域,他们的军队虽然被项临天征调了,但因未受战争侵扰,他们依旧保持了正常的生产耕种,也就是说,现在的东楚很富裕,并且诸侯国都有自己囤积的粮仓。
  王康要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富救贫,宽救急。
  通过分配调控,让更多人活下来。
  但诸侯王们肯定不会吐出来,现在就可以了。
  诸侯国混乱,经过分封诸侯国瓦解,而接受了朝廷的控制,这就很容易了……
  思绪闪过。
  郭祖德内心不由得感叹,这位陛下太厉害了,走一步看三步,这些诸侯王跟寿春的那些大贵族一样,也是倒血霉了……
  “对了,温漳哪去了?”
  周青开口道:“前几天就来求见了,那个时候您顾不上见,就将他安排在了驿馆,等候您的召见。”
  “让他去皇宫,我去见见。”
  “是。”
  王康知道温漳留在寿春了,但这几天事情太多。
  送走了越军,总算是能得点空闲。
  他又立即回了皇宫,温漳已经在奉先殿候着了。
  奉先殿是王康办公的地方,类似于姜承离所在的垂拱殿。
  其实只是个普通的场所,面积不大。
  这原本是一个大的宫殿,王康将其更改为中枢政务机构,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枢密院都设立在这里。
  这是为了集中统一管理,也方便王康召见主要官员,及时商议重大事项……
  “前几天太忙了,没顾得上,朕可没有晾着你的意思。”
  王康看着温漳笑着问道:“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
  温漳态度很端正。
  他已经离开了奉国,并且别无选择。
  “好,那朕先对你提个要求。”
  “请陛下明示。”
  “忘掉奉国吧,也忘掉项百川,从现在起你就是大秦的臣子,忠于朕,也忠于朝廷,你明白吗?”
  “明白。”
  温漳没有丝毫犹豫的应声。
  作为高明的谋士他最清楚,这其中最大的忌讳就是一心不能二用,从他留在寿春那一刻起,他跟奉国就没关系了……
  “你知道推恩令吧。”
  “知道。”
  温漳神情复杂,正是推恩令让他站在这奉先殿,也让他对这位陛下发自内心的钦佩。
  “推恩令虽然发布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肯定会有阻力。”
  温漳点了点头。
  这是不可避免的。
  “朕准备交给你一个差事,任命你为钦差前去东楚,负责督促推恩令的执行。”
  听到此。
  温漳变色大变。
  他曾是奉王身边谋士,他的声名在东楚极大,甚至还代东楚诸侯王们来跟王康谈判。
  转眼间,他就成为钦差,前去督察推恩令的执行情况。
  这必定是个艰难的差事,也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尤其还是他这样的复杂背景。
  这算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5/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