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2132

  老黄只是一个缩影,在此刻,不少外来人都起了这种念头。
  这也是王康的目的,颁发勋章,一来是为了贯彻他始终的思想,付出就有收获。
  二来,也是为了激发城民百姓的荣誉感和向心力,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是精神文明建设。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是重要。
  看着下方一道道热切的目光,王康知道,此次的效果已经达成。
  他抬手横压,顿时场面又安静下来。
  聂中行大声道:“现在由康少爷,为各位获得荣誉者,颁发勋章!”
  他的声音落下,从另外一侧,走上来几个清丽女子,这几个都是王康从伯爵府带来的侍女,充当司礼。
  她们手中皆是举着托盘,来到受表彰的人前。
  王康来到一人之前,此人脸色苍白,还是被人搀扶,一看就知道是受过伤的人,他的年纪三十朝上。
  “康少爷!”
  见到王康,他忙着就欲行礼,被王康阻止。
  “不必多礼。”王康笑着从旁边侍女的托盘拿起了一枚勋章。
  这勋章是他命铁匠特殊打造,通体圆形,有婴儿手大小,外面为银白色,正中有着缩小的富阳二字。
  接着外圈是一行用金纹鎏刻出的四个小字,杰出贡献。
  在右下角则是王康二字,代表着由他颁发。
  勋章的顶端中间,穿插着一根红黄相间的宽绳。
  王康拿起,给面前之人挂在脖子上。
  这人神色激动,难以自制。
  “刘二喜,新奉县安家皂村人氏,年纪三十有二,在抵抗山洪中,不顾自己安危,死保防水工事……获得二等荣誉勋章。”
  在一旁聂中行高声做着讲解!
  之后王康又来到下一个人前,也是同样将勋章,给其颁发挂上。
  “赵铁柱,新奉县人氏,从下暴雨开始,未等组织,一人拿着铁锹,挖沟防水,连干一天一夜……获得二等荣誉勋章。”
  “贾斌,安义县人氏……”
  听到这个人们顿时一惊,“怎么回事,连安义县的人都有?”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康少爷只看功绩,不问出处,一视同仁!”
  这也是王康有意作为,就是要给其他不是新奉县的人做出一个榜样来。
  他王康不会有地域区别,只要来了,就一视同仁。
  新奉县地广人稀,想要有更大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人口进驻,在这里安居下来。
  王康此举也是给别人一种引导。
  尤其是安义县,作为新奉县的邻县,是最适宜不过的了。
  接下来,他就准备开展一系列福利政策,让更多的人来新奉县……
  颁发任在继续,每个受勋之人都是激动澎湃,王康此举,毫无疑问又开创先河。
  更进一步的笼络了人心,提高了凝聚力。
  这就使得聂中行,骆宾这些官员疑惑,康少爷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多金点子。
  每一条都是作用极大,意义深远。
  获得荣誉勋章的共有近三十人,依次颁发,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颁发完毕,获勋之人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走下了台,王康又讲了几句,鼓励大家,而后他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了另外一处……天罗驻地。
  因为太忙,他已经挺长时间没去那里,此次去也是袁延特别相邀,因为有一个很重要名字,需要他来命名……
  
第三百三十一章
匕附,暗卫成立!
  天罗驻地,便是天罗部所驻扎的地方。
  当初王康收服袁延,其带着整个绿林众山匪投靠,改名天罗,为王康手下,专行暗杀之事。
  那时,王康便在新奉县寻了一个村庄,将其安顿。
  这个村庄是在山间,位置隐蔽,暗中哨岗不知几何,前段时间,李清曼还专门来此,布了一些暗阵。
  为何如此?
  一来,这里是天罗部的大本营,比较特殊。
  二来,王康的所有核心生产都是在这里进行,比如说火药,还有专门建造的武器作坊。
  这个村庄现在经过经营,各种设施已经完备。
  王康到这里,是因为之前他命袁延专门精训的一批人已经成型。
  这批人是从所有天罗部中,通过比斗,精选,淘汰等机制,选拔而出。
  又袁延亲自训练杀手技巧,又经过李清曼特训。
  他们中武道最次的也是三流高手,精通暗杀,潜伏等……
  并且,他们都装备着,由王康设计,用精钢制成的新式装备,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杀人机器。
  每一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
  当然,这样的人不会多,也仅有九十二人。
  不过现在只剩下了八十九人。
  因为之前执行爆破任务时,就是从他们之中选出的三人,两死一伤。
  袁延请王康来,就是让他检阅,并为这支队伍亲字命名。
  王康到来时,袁延已经将他们集结在一片空地上。
  “大首领!”
  见到王康到来,这些人都是齐声行礼,单膝跪下,整齐划一。
  王康并没有惊讶,因为在训练他们之时,就已经给他们灌输了统一的思想。
  这是一种洗脑式的训练。
  这也是王康想要的效果,成为他的死侍!
  “起来吧!”王康沉声道。
  随后所有人都起来,他们排成整齐的队列,皆是身穿黑衣,站在这里,自带一种气势。
  给人一种强烈压迫感。
  “康少爷,这些有的是我原有部下,有的是收拢的一些江湖游侠。”
  在一旁袁延解释道:“他们中大部分是三流高手,二流高手也有几个。”
  王康明白,这是对于习武之人的一个等级划分。
  不入流,三流,二流,一流。
  在这之上,便是宗师!
  武道高绝,能够开宗立派,这样的人物每一个都是声名鹤鹤,任谁都得慎重对待。
  而王康连不如流都算不上,因为他没有任何的武道基础。
  如李清曼,李御遥便是一流之上,宗师以下,在这之间的武道高手。
  能在这个年纪,达到如此程度,都是天资绝卓之人……
  思绪一闪而逝,王康看着面前整齐划一的八十九人,心中也是很满意。
  这时袁延又是道:“他们共有八十九人,共分九队,其中有九人成一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