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2132

  “科学技术研究?”苏哲疑惑,这个明显偏现代的词汇,他还无法理解。
  “哦,你可以理解为专业性人才。”
  王康解释道:“简单讲,盖一间屋子,你觉得简单吗?”
  “其实不简单。”
  王康自顾自的道:“这里面就需要很多人的配合,很多专业性的人才,最初的设计……”
  “我们要建造怎样的房屋,民建,还是其他?民建又是多少人住,有多大的建筑面积,又有多大的使用面积?”
  “这个屋子怎样能住的最舒适……设计完成,开始施工建造,需要打地基,需要泥工,瓦匠,需要工头指挥,需要有人监督,需要验收……”
  “这每一步,都需要专业的人来做,最终这个房子建成。”
  王康沉声道:“建房子是如此,一个封地的发展也是如此,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各色的人才!”
  “这也是我办学的目的,为我新奉县,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的封地,才是我需要的封地!”
  “才能让新奉县成为我富阳伯爵府崛起的基石!”
  王康这一番话,再次给了苏哲极大震动。
  一个建房子的理论,基本已经表达清楚,细思恍然。
  苏哲有些明悟。
  毫无疑问,这些都是相当先进的思想,不止是打破常规,更是结合实际。
  大有作为!
  虽然生在腐儒之家,但苏哲并不是迂腐之人,相反他很善于变通。
  又很好的保留了君子之风。
  而这也是王康看重的原因。
  他讲这么多,就是要给苏哲指一条路引,让他明白自己真正的想法。
  才能更好的实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来自前世的王康,更明白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他才会如此上心。
  良久,苏哲才是开口叹道:“外界传言表哥只会败家,投入巨资建设一个贫瘠之地,最终只会败光家产,一事无成……”
  “曾在家中,也多有听到,说表哥不懂学识,不识大字,只会花钱败家,有失门风……如今看来,倒是他们眼拙……”
  “只是拙见而已。”王康笑着道。
  “不,表哥刚才这番理论,已经非是治封地之计,而是治国之策!”
  苏哲沉声道:“一个建房理论,由浅入深,多少人能知,又有多少人能懂,若是外公能知道表哥这番作为,也定然会叹服不已!”
  “外公?”王康冷笑一声,“还是算了吧,外公思想如朽木,不训我大逆不道,就算少高香了!”
  王康对母亲那边亲戚,外公一家并无好感,大儒之家,腐儒一套,受外公影响,至始就看不起他们家。
  当初父亲与母亲的结合,就受到不少阻挠,起因是看不上父亲是经商之人。
  士农工商,商在最后一位,地位低下。
  王康记得很清楚,他在幼时去过外公家那边,就备受奚落……
  听了此言,苏哲尴尬一笑,他也明白,族内对王康的评价,开口道:“表哥安心,此次你要大婚,我母亲,还有舅舅们,都会过来的。”
  “到时他们见到你,定会大吃一惊,有所改观!”
  “舅舅们也会来?”王康惊道。
  “当然了,姨娘已经给写信了,我来之前信自己送到,说不定现在已经出发了。”
  王康微微皱眉,外公那边的人,跟他们可不是一路,这来了,说不定又会生出什么事。
  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王康将之暂时放到一边,又道:“刚才我也说了许多,你看如何?”
  被问到此,苏哲镇重道:“本来表哥让我负责办学,我还有所顾忌,不过在听完表哥之言,倒是来了兴趣……
  “这也是我自身学习的机会,我一定会做好,不过,还需要表哥多多指导!”
  闻言,王康也很开心,他拍着苏哲的肩膀笑道:“指教谈不上,咱们兄弟二人共同讨论,让世人看看……”
  “嗯!”
  苏哲重重的点头……
  
第三百七十七章
编著教材,张敖亲来
  确定下由苏哲负责教育后,王康便开始编著教材。
  这个教材是将作为新学所用,为此王康还专门召集,成立了教材编著组。
  他是有着前世的经验与想法。
  但具体还要结合当下时情,因地制宜。
  编著组由王康亲任组长,并有苏哲,骆宾,刘保同等这些阳州书院学子组成。
  大家汇聚,集体讨论……
  暂定的主要课程为,语文,算术,科学,地理,语文则是包含现时经义,文章,诗词,策论,当然教材中,是去其糟粕,只留精华。
  繁文儒墨,全部去除。
  选取经典,重在讲解如何发散思维,理解其意,而不是生搬硬套……
  算术,也就是数学。
  在这其中,王康将前世的一些精简方式编入,并引入了阿拉伯数字,简单,方便。
  还有加入了珠心算的课程……
  科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王康做了一番解释后,大家才是明白,这是一个涵盖,会在教材中,加入一些日常所见,但又解释不通的事情,会在其中参杂简单的,物理,化学等知识……
  编著持续了两天三夜,才是结束订稿,交由富阳小报那边排版印刷。
  而在这期间,新学的教务组,也开始安排。
  并且在新奉县成立教育部,由苏哲担任部长,并兼任新学的校长。
  一切都走向系统化,正规化。
  新的学校,王康早已经安排建设,目前也快完成。
  在这几日的筹备中,每日一个时辰的启蒙教育也初显成果。
  三字经,在新奉县广泛传播,人们在干活之余,闲暇之余,口口背诵。
  因其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不止是在新奉县,甚至在周边的阳州城,都有传播。
  它的影响,逐渐深远,引起广泛关注,书生学子,也参与到讨论中。
  蒙学第一书,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阳州书院,蔡禾宣布将此引用为书院必学。
  这样使得王康的名字,也因三字经的传播,再一次火爆。
  算上早前的生僻字,又加上三字经,王康已经有两篇,成为书院必学。
  这可是难得的殊荣。
  若是老学究所作,大家也能理解,但这却是一个败家子所作,让人不由生出一阵荒诞之感……
  外界的纷杂,王康不予理会,他还奔波在新奉县各处,安排着建设事宜。
  各区的规划建设都已经开始。
  在今天,新奉县县衙,也将拆除,将要在原址上,新建办公大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