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2132

  在老者旁边,一人抚着他坐下,这时陶然在王康耳边低声道:“连大人就是那天撞盘龙柱死的那位,曾是翰林院侍读学士……”
  “这位是黄裕,侍读学士。”
  听到此,王康才是恍然大悟,原来恩怨是由此而来,难怪这黄裕出口喝骂,王康摇了摇头道:“连大人是自己要撞,我又没有逼他,干我何事?”
  黄裕难以置信的看着王康,“你……你竟然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他又转向宴立群质问道:“宴大人,如此之人,你还留在礼部?”
  不是我要留,是陛下要留啊,宴立群内心叹息,可这话又怎么说的出,他只得无奈劝谏道:“此事已经过去,陛下已有定论,逝者已矣,还望黄大人宽心啊!”
  “宽心,我如何能够宽心!”
  “留着这种劣子在朝为官,祸乱朝纲,法度何在!”
  听着这左一句又一句的言辞,王康颇不耐烦,宴立群看到此,忙得开口道:“王康的情况比较特殊,他是陛下亲任,我也……”
  他是不得不这样说了,他可是知道王康的嘴有多厉害,若真开怼,怕真能把黄裕气死,这个暗示已经很明显了,王康是陛下的人,我管不了,其实在场之人又怎能不清楚,先前那么声势浩大的谏言,赵皇只字未提,做了冷处理,这就足矣说明一切,黄裕微微一滞,而后摇头低叹,“陛下百般圣明,怎么……”
  “黄大人,今日咱们齐聚是商讨科举试题,现今人员到齐,还是开始吧。”
  宴立群说着还给王康打眼色,让他不要胡言,看到此,王康摇了摇头,还是忍了下来,毕竟宴大人平时对自己照顾还是挺多的……
  “那咱们就言归正传。”
  宴立群定了定开口道:“春季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早已结束,省试即将开始。”
  “省试由我礼部协同翰林院主持,现今我们要尽快把科考内容定下,再出试题。”
  “今日召集各位来此,也是主做商议,有翰林院学士,参政知事,还有我礼部各司郎中,大家集思广益。”
  宴立群话音落下,又有一人开口道:“此前我们已经上报一些规章,但陛下皆是不满,也不知圣意为何?”
  “科举是选拔官员的重要途径,理应严整,但现今科举制度不善,贵族门阀严重,徇私舞弊现象严重,我看我们应该着手在这方面把控。”
  “我赞同蔡大人的说法,至于科考内容,还是按照往常来吧,毕竟是延习多年。”
  人们都开始了讨论,王康则是一直在听着,并未发言,现今赵国的科考大致分为县试,州试,省试,殿试,只不过时间上,跟前世有些差异,州试一般是在春季进行,当然在这之前,还有乡试等,经过州试的选拔,称为举人,如董乾这般,就是举人,在高一级,便是由礼部主持的省试,也叫进士试,进士试很难,所考复杂,着重贴经,墨义和诗赋,但在王康看来,这种形式的科考弊端很大,实际意义并不重,现在赵皇也有发现,才要推行改制,但又没有具体的方向,才造成现在这个局面,他虽然清楚,但也懒的发言,一来是他人言轻微,二来,他是不想趟这浑水。
  “如此我们便暂定,科考内容还是延习之前,贴经,墨义,诗赋等,在科考规矩上,制定严格措施……”
  礼部右侍郎韩勤换总结道:“具体措施可以糊名誊录,避免徇私舞弊,诸位还有什么意见,可以再提。”
  曹尚正附和道:“内容方面没什么问题,延习多年。”
  这时陶然小心开口道:“陛下曾言要注重实用性,各位大人是否在斟酌斟酌?”
  闻言,曹尚正似想到了什么,开口道:“王康,你也是我礼部四司之一的主官,其他三位郎中,都说了看法,你呢?”
  饲祭司郎中附和道:“对啊,王大人也应该提几句啊。”
  不过他在说时,眼中却尽是不屑,很显然,此人是站曹尚正那边,“我们刚才所说他能否听懂,都还是未知,还提意见?”
  “据说他曾是声名狼藉的大败家子,陛下提恩任其为官,却不知恩典,藐视朝廷法度。”
  “斗字不识,还妄谈科举,真是笑话!”
  曹尚正这一提点,却是将原本的话题转移,一众人奚落言语,能在此列的无一不是学究,经过一番磨砺升迁,而王康如此年纪,与他们同坐在此,这本就让很多人心里不平衡,加之又对他有很深见的,这便开始,“如此看来倒是我糊涂了。”曹尚正装作一副恍然的样子,“也是,我问他这个做甚,他虽然是官,但最擅长的可是混迹度日,心思都在研究女人身上啊。”
  “哈哈!”
  这一句让人们都是忍不住发笑,近日来王康又起了一个妇女之友的名声,曹尚正就是以此嘲讽,听到此,王康再也难忍,他目光落在曹尚正身上直接道:“既然曹大人让我提点意见,那我便说一说。”
  “哦?愿闻其详?”曹尚正一副看笑话的模样,王康冷笑着道:“我的意见就是,你们先前所定的科考内容,不但完全偏了,而且都是废话……”
  
第四百八十四章
多昧古今,学而无用!
  先前听到曹尚正质问,宴立群就生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而现在更是心里猛然一跳,这个小子,又要胡说八道了……
  黄裕吹胡瞪眼怒喝道:“出去,给我滚出去!”
  “商讨科举事宜,是朝中大事,理应严谨,参与之人,更是要具备文学素养,但却让此子混迹,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对,宴大人,若不将此子驱逐,田某恕难从命了。”
  “对。”
  周边厉喝声更起,宴立群也忙得开口道:“王康,在坐都乃饱读学士,休得胡言!”
  “还不收回,给各位大人致歉?”
  “致歉?谁稀罕他的致歉?”
  曹尚正目的达成,这正是他想看到的局面,虽是内心自得,却装着一片愤怒之色,“啪!”
  他猛然拍桌站起,“竖子胡言,你连科举是什么,恐怕都是不知,还大放厥词,科考内容,古传至今,由来已久!”
  “也是我们所有商议的结果,你竟然直说我们完全走偏,都是废话!”
  “你还不快点给我出去!”
  “对,快出去,省的污了老夫的眼!”
  “我为什么要出去?”
  面对一众指责,王康淡淡道:“你们以为我真想在这里啊,听你们相谈,我还没说你们污了我的耳。”
  “你……”
  “宴大人,这就是你礼部之人!”
  宴立群也觉得这话有些过了,在场都是翰林学士,朝廷大员,如此说话,太刺耳了,未等宴立群开口,王康先道:“宴大人可要给我做主啊,是曹大人让我提的意见。”
  “这番召集相谈,本就是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既然问我,我提出自己的意见,有何不可?”
  “你明明就是胡言,还说提意见?”
  曹尚正冷哼一声,“那你便说说,若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等必然上书陛下,治你的罪!”
  “对,你说说,我等哪句是废话?”
  王康环视一众,大多都是冷眼相向,只有两人默不作声,他内心冷哼,本不愿参与此事,但这几人一直相逼,也罢,就与你们说道说道,思绪闪过,他看着曹尚正问道:“在这之前,我倒是想问问曹大人,举行科举的意义是什么?”
  “科举自然是选拔官员,为我朝廷征得人才。”
  曹尚正不耐道:“你连这都不知,还说什么?”
  “科举是文官的选拔制度!”
  王康接着道:“因以分科考试选举官员,故称科举!”
  “那又何为官?何为士?”
  王康自问自答道:“参政理务,为官!”
  “择优录取为士!”
  “官是管理者,自然应该选拔有能力,有才干的人。”
  “官者当如是:厚敦、合群也。”
  王康这一句话,让不少人都是下意识的点头,“厚敦”与“合群”是为官的两个标准。
  “厚敦”就是要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搞假而空的事情,要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合群”,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不脱离群众,要亲民、爱民、忧民、乐民……
  众人微思,就明白其中之意,都是讶然的看着王康,他竟然还有如此见的?
  曹尚正略微不自然的道:“你说这,跟科举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
  王康笑着道:“那我们说回科举,既是选官,自然是要选拔人才,有治政之能,这没错吧。”
  “可诸位刚才所谈的科考内容,是考什么呢?偏重明经,墨义,诗赋……”
  所谓明经是什么呢?
  考的就是背书,打开四书五经任意一本,任意翻开一页,盖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后让补全这一行后边的几个字。
  然后随意挑一句话,让考生解释其中的意思。
  还有写文章,写什么文章都有严格的要求,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甚至每一句声调都有严格要求……
  王康想着又是道:“那我请问诸位,这种考试有什么意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