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败家子(校对)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2132

  还有一些人在暗中嘲讽,果然是瞎胡闹,科考是所有考题同时下发,自己安排时间,一般考生都能控制自己,一科一科的做,在一科做完之后,才会做下一科,因为若看到后面有自己不会的,会影响思路,也难免会不时的想,反而影响其他的发挥,但这一次不同,考题发下时,人们都是先所有看一遍,因为这次改制了,大家都好奇,跟以前有什么不同,朱检也是如此,他先看了经义,第一眼便很宽心,因为题并不多,只有五道,这个可是减了不少量,而后他又看题目,两极分化,里面所出的经句,有的是特别熟悉,有的是比较生僻……
  但若细思,就会发现这些选题,很有针对性,而后,他又看了试论,微微皱眉,并不是说有多难,而是所考的面比较广,接下来,便是策论!
  毫无疑问,对于科举里的第一重项,从乡试开始便有此科,州试,省试,甚至殿试,陛下亲考,所考的也只是策论,朱检打开了考卷,很简单,只有短短的几个字,自己取题,自己出论!
  这……
  朱检当时就傻眼了,历来科举,还从未有过这样的出题,让考生自己取题,自己出策,看似简单,实则是相当的难!
  朱检不由的抹了把额头渗出的冷汗,他知道,这次的科考,恐怕不会像所有人预料的那样简单……
  接下来他又翻看了明字,这又是什么题?
  填空,解义这些还算正常,可这判断题,又是什么鬼?
  还有名文赏析,阅读理解……这又是什么鬼?
  他来不及多看,又打开了明法,明法所考的便是本国律法,这个在之前科举中,也有考项,不过只是穿插,单科,这还是首次出现,作为考生又要入仕,朱检已经背诵了赵国大部分的律法,可以说是做足了准备,但在看到明法题时,他又是傻眼了!
  只见其中一题是这样,全州灌阳一带连着一片荒山灌阳的蒋姓,倚仗自己是个大族,就想据为己有,全州的人不依,于是聚众斗殴。
  蒋姓共同商议,打死人一起抵命,被人打死,大家共同赡养他的家属。后来就有蒋姓打死了全州的人。
  告到官府,死者的亲属说凶手是武举某,武举某仗着没有证据,拒不招认。县令将他革职严讯。
  这天晚上,邀集全僚会审,让武举某跪在案上严刑审讯。
  到了半夜,武举某汗如雨下,忽然,县令盯着他的脸指出了证据,武举哑口无言了。
  请问:县令指出的证据是什么,按照律法,武举某该判什么罪,又依照哪条律法?
  类似的题很多,提出一些案例,让你分析,并不是单考对律法的认识,还有运用……
  朱检已经彻底慌了,他忙得又翻开罪后一科明算,更是直接脸黑了,只见其中一题是这样,私塾里,教书先生举办了一场算术竞赛,共有题二十道,做对一道得五分,不做不得分,做错一题,倒扣二分,第一问,王小二每道题都做了,却只得了五十八分,他做错了几道题?
  第二问,王小五得了六十四分,他做错的题和没做的题,一样多,王小五做对了几道题?
  我哪知道他做对了几道题,我只知道,我一道题也不会!
  朱检真的是快哭了,这算什么?
  还有,八个数字八,如何使它的和成一千?
  一口井七米深,有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白天爬三米,晚上往下坠两米米。问蜗牛几天能从井里爬出来?
  诸如此类之题,简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朱检内心哀嚎,谁说今年科考简单的?
  谁说由那王康主持科举,科考简单的?
  与此同时,整个考场,所有考生,都有同样的想法,任你曾是有多大的文名,多高的才能,都是傻眼了,都想要骂娘了,这是什么题!
  完全是不按套路出牌啊!
  偏重这么大的策论,出的是开放题,自己取题,自己出策!
  这个考较,看似简单,其实极难,光出题,就是一个难点,必须要有深度,还要出彩,而那明算,明法更是过分,谁能答的上来?
  哭了,都快哭了!
  这谁出的题啊,简直是丧良心啊!
  人们第一时间,脑海中涌出了两个字,王康!
  也只有他了,除了他会出这样的题,不会再有第二个人!
  是这样,一定是这样,这个天杀的啊!
  一众考生哀嚎遍野……
  
第五百零九章
怀疑的对象
  是他,这题一定是他出的!
  一间考棚里,董乾紧咬着牙,纵然是他身具才学,也被这题搞懵了,北疆行省,义倾侯刘章
之子,刘云逸,翻看着考卷,满脸愕然……
  以他的身份是没必要来参加科考的,堂堂一省总督之子,还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吗?
  当然不用!
  那他来是为了什么呢?
  是因为王康!
  出身富阳伯爵府,鼎鼎大名的败家子,当今赵皇的新宠……
  如此种种,让他早就引起赵国所有权贵的关注!
  他只是好奇,想来见识见识,仅此而已……
  蓦然,他突然笑了,这题有意思,叶知白,来自于玄武城!
  他除了出身差点,其他什么都不差,他来到京都,也是为了王康,他想要知道,到底是什么人,能让玄武城的娇女,都迷恋不已,玄武城中至今都在流传,说是张纤纤去了趟阳州,跟王康关系纠缠不清,还怀有了身孕,现在不知去向,是因为总督大人放不下脸面,安排到别处养胎去了……
  总之流言蜚语,各种说的都有,叶知白一直爱慕着张纤纤,但从未表露过,他自觉自己的身份,跟总督之女差太多,在看到这份考题之后,他有些狐疑了,若真是王康出的,那此子,并不是外界传的那般不堪,光是策论的开放题,就不知高明许多……
  江州,莱州……
  各地考生,此刻都各起心思,有人见之惶惶发抖,更有种难以下笔的感觉!
  完了,这次科举,肯定是要考砸了!
  考场一时响起各种唏嘘,哗然之声!
  “肃静,肃静!”
  监考官恰时的厉喝,而王康此刻却是会心一笑,他当然明白考生此刻的想法,我就是要考哭你们……
  巡视时,来到一个考区,恰好兵部尚书吴之荣在此,科举监考也是分主次,王康是负责科举的主官,自然也是监考主官,如宴立群,纪宁等人是监考副官,这个主官,并不好当,因为若科举发生重大意外,是有连带责任的,三年前的那场舞弊事件,虽然没有查出原因,但监考主官,副官等都被赵皇裁撤,这也是沈元崇为什么要给王康挖坑的缘故……
  吴之荣此刻坐在监考桌后,手里拿着的也是一份考题看着,见到王康走过来,他狐疑的问道:“这题是你出的?”
  “大部分是我。”
  王康又问道:“吴大人觉得如何?”
  吴之荣摇头不语,但其内心却是震惊非常,作为兵部尚书,他当然是有着很高的眼界,自然能看出这份题,是很有水平的,题式新颖,又有针对性,有专业性,无论从各方面讲,都是一种很好的改制,他有些明白了,为什么陛下要力排众议起用此子了,确实是有些能力,这份考题,翰林院那帮老儒,绝对不可能出,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固化了,虽然是如此想着,心中也有赞赏,但他还是没给王康好脸色,到现在女医送尚书,还在京中流传,让他大失脸面……
  吴之荣冷哼一声,便没有在搭理他,而王康反而像是没有自觉的在他身边坐下,王康诚肯道:“吴大人,我有一事要向请教您。”
  “没时间,也不知道!”
  咦,这小老头,还挺记仇的,“吴大人,真的有很重要的事情。”
  听到此,吴之荣直接起声,冷声道:“我要去巡视了。”
  王康在他身边低声道:“考题已经泄露出去了。”
  “你说什么?”
  闻言,吴之荣猛然回头,“真的。”随即王康将昨夜的事情说了出去,“我已经安排人去找那个翰林官李虎,并且扣押,还找了锦衣卫去调查他昨天跟什么人见过,现在还没消息。”
  王康沉声道:“不过我估计,考题已经泄露出去了。”
  吴之荣再三问道:“你确定?”
  “十之八九!”
  “这事目前我只跟您说过,现在说出去,恐怕会引起杂乱,而且也怕打草惊蛇!”
  闻言,吴之荣深深的看着王康,考题泄露,那是为了什么,肯定是作弊,而听这个意思,王康是要抓出来,真是好大的胆子,别人知道这事,恐怕早已经慌乱不堪……
  这时,他也知道王康为什么要找他了,三年前,发生的那场大规模舞弊事件,事后赵皇震怒,下令彻查,当时,正是他和刑部尚书,蒋申表为主官,王康问道:“三年前,那场舞弊事件,是您和蒋大人主持,我想了解一些具体案情。”
  “你怀疑,他们是一伙人?”
  “对。”
  吴之荣问道,“依据呢?”
  “感觉。”
  吴之荣摇头道:“感觉?你这太可笑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213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