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1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1/884

  香菱嫣然一笑,捂着小腹道:“瞧老爷说的,奴婢哪有这般娇气……”
  “我说有就有!”
  孙绍宗不容置疑的说着,却小心翼翼把她拉到床头坐好,又道:“这不是有人伺候着么,你在旁边瞧着便是。”
  说着,便趿着鹿皮靴子下了床,配合两个小丫鬟,把那衣服披挂整齐,又外罩了一身深蓝色的官袍。
  穿戴的差不多之后,他正琢磨着要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好让脑子冷却冷却,却忽又想起一事。
  于是忙从床头的衣架上,把那酒气四溢的衣服扯下来,从袖筒里翻出个护身符,往香菱面前一递,道:“昨儿回来的时候,我瞧那广源寺还亮着灯火,就让张成进去求了张平安符。”
  说着,孙绍宗略有些尴尬的挠头道:“本来是该老爷我亲自去求的,可那时候实在是走不动了,你要是觉得不够诚心,那就等下次……”
  话还未说完,香菱便已经把那护身符夺了过去,捧在手心里喜笑颜开的道:“不用麻烦老爷了,奴婢就喜欢这一个!”
  昨晚上老爷喝的酩酊大醉,半路上还能记挂着去求个平安符,只这份心意在香菱看来,已然是再‘诚心’不过了。
  却说洗漱完毕之后,孙绍宗领着香菱回到后院,与阮蓉一起用过了早膳,又宣布家中的大事小情,都暂时先交到石榴、芙蓉手里,这才坐上马车赶奔府衙。
  一路无话。
  等到了刑名司里,就见赵无畏领着两个捕快,早在那堂屋门口恭候了许久。
  孙绍宗一边自顾自的往里走,一边随口问道:“怎么样,那忤逆的案子走访的如何了?”
  “回老爷的话。”
  赵无畏愤愤骂道:“那胡家夫妻俩个,当真不是东西的紧,也难怪胡老头会告他们忤逆了!”
  “是么?”
  孙绍宗在那书案后一坐,揉着太阳穴道:“具体都打听到了什么,给本官仔细道来。”
  其实按照他的本意,亲自过去查访一番,才是最稳妥的做法。
  但官场自有官场的规矩,坐到这正五品治中的位置上,若还是像以前那样事事亲躬,又怎能体现出官阶品级的‘金贵’之处?
  话归正题。
  却说那原告名为胡大柱,今年已是六十有三,膝下只有一个老生儿,名唤胡景生——也就是本案的被告人之一。
  根据赵无畏等人的探访,这胡景生降世时,因其母已经年近四旬,虽是顺产,却终究元气大伤,没能熬过那个冬天。
  此后这胡老爹便独自拉扯儿子过日子,辛辛苦苦二十年,好不容易盼着儿子成家立业,哪成想这胡景生竟是个白眼狼,成亲不久就与胡老爹大闹了几次。
  初时胡老爹还勉强忍耐着,只关起门来自力更生。
  但去年入冬以来,他身子骨儿便有些不利索,生活一时难以自理,结果被夫妻两个百般的刁难不说,剩菜馊饭更是吃了一箩筐。
  前几日他身体刚刚好转了些,便把被褥拿出去晾晒,谁知竟又被儿媳妇兜头泼了一盆泔水!
  胡老爹被气的忍无可忍,这才一纸诉状告到了顺天府。
  碰~
  “当真是岂有此理!”
  孙绍宗本就初为人父,对这种忤逆不孝的事儿,最是敏感不过了,再加上宿醉未褪,便忍不住提起醋钵大小的拳头,直接将那书案砸成了两段儿!
  那笔墨纸砚连同各种公文四下里乱飞,只惊的那两个捕快咂舌不已——要知道那公案可是半寸厚的老木头,即便用斧子去劈砍,也很难做到一刀两断。
  赵无畏毕竟跟他久了,倒还显得镇定些,一边招呼两个手下把那公文重新收拾好,一边宽慰道:“大人息怒,这狼心狗肺的东西既然已经被告了忤逆,您只管重重的判他个死刑便是了。”
  “胡说!”
  孙绍宗发泄过后,倒又恢复了些清醒,瞪眼呵斥道:“如今还没审问清楚,怎么能提前定下他的死罪?!”
  顿了顿,又问:“这胡景生没成亲之前,与父亲的关系如何?”
  “这个……”
  赵无畏略有些支吾,他身后某个捕快立刻接口道:“听说原本父子俩的关系就不是很好,这胡景生死活不肯继承家里的早点摊,为这事儿闹了两年,最后那早点摊还是被他给转卖了。”
  “那这胡景生又是以何为生的?”
  “给人做二掌柜!”
  赵无畏这次答的倒是挺快:“他拿卖家产的钱,在一家杂货铺子里入了股,如今在里面给人家做二掌柜,日子过的也还算滋润。”
  “那他的妻子为人如何?”
  “泼辣的很!听说在那一带是出了名的刁蛮,与人吵嘴从不输阵!”
  孙绍宗又盘问了不少细节,有些赵无畏等人也是语焉不详,不过总的来说,以这两夫妻一贯的风评,虐待老人几乎是没跑了。
  这要搁在现代,也就是个普通的民事纠纷,惩罚手段不外乎就是强制儿子,支付一定数额的赡养费用罢了。
  但这事儿搁在大周朝却没那么简单,毕竟这年头最讲究‘孝道’,一旦忤逆的罪名坐实了,胡景生重则凌迟处死,轻也要流放千里。
  既然涉及到人命,又是新官上任第一案,孙绍宗自然要谨慎处置。
  故而即便他心里已经有了判断,却还是将几个语焉不详的地方一一指出,然后又把赵无畏等人派了出去,让他们继续打探清楚,免得百密一疏。
第214章
堂审忤逆案【中】
  正月十九。
  细雪飘零、天寒地冻。
  刚刚过完上元灯节的街道上,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狂欢之后的萧瑟与疲软,唯独只有顺天府大堂外,却是人头攒动摩肩擦踵。
  那一个个男女老少缩着肩膀、抄着双手,脚下踢踏舞似的乱跺,却仍舍不得移动分毫,全都伸长了脖子、瞪圆了眼睛,直勾勾的向着大堂里张望。
  “来了、来了,青天大老爷来了!”
  忽的,也不知谁嚷了一声,众人便都鼓噪起来,若不是守门的秦大爷眼疾手快,把那净街鞭甩的山响,说不得便有几个冻坏了脑袋的憨货,直接扑进大堂里去了。
  引起如此骚动的不是旁人,正是新上任治中老爷孙绍宗。
  这年头娱乐活动甚少,那富贵人家倒还罢了,总能寻到一些消磨时间的法子,但老百姓们却常年处于‘饥渴’状态,故而几段蹩脚的故事、一些不入流的笑话,也能做到口口相传奔走相告。
  眼下突然听说,孙绍宗这等断案如神的青天大老爷,‘活生生’的就要升堂问案了,这谁能不想一睹为快?!
  于是呼呼啦啦过来能有好几千人,把半条街都给堵严实了——也幸亏这年头官府威慑力足够强,否则分分钟就能发生冲击府衙的闹剧。
  却说孙绍宗踱着官步自后堂出来,眼见那大门外群情激动,心下忍不住也有些诧异与自得。
  想他当初在现代时,破获的案子何止如今的十倍?
  可受到如此热烈追捧,却当真是破天荒头一遭。
  稳了稳心神,他端端正正的,往那明镜高悬的匾额下一坐,眼见林德禄也在陪审的位置上坐定,便拿起那三尺惊堂木,在公案上不轻不重的一摔,口中朗声道:“升堂!”
  赵无畏忙跟着喊了起来:“老爷有令,升堂问案!”
  “威~武~!”
  伴随着拉长了的威武声,十二根水火棍同时在地上敲打着,直至那一家三口被带进来,乖乖的跪倒在堂前,才算是暂时告一段落。
  只见那胡老爹须发皆白、骨瘦如柴,胡景生夫妇却颇有几分富态,尤其那小妇人,明知今日要升堂问案,竟还涂脂抹粉的打扮了一番,将那五分颜色拔高到了七分。
  看罢这三人的模样,孙绍宗便板着脸,明知故问的喝了一声:“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小人胡大柱——”
  “小人胡景生——”
  “民女胡林氏——”
  “见过青天大老爷。”
  要按正经的规矩,还有一大堆脱了裤子放屁似的公式问话,不过孙绍宗实在懒得依葫芦画瓢,再加上这些规矩,也只是惯例而不是条例。
  于是他便一股脑的都省了,直接问道:“胡景生,你父亲在诉状上告你与妻子忤逆不孝,平日常以剩菜馊饭投喂,待其如同猪狗一般,可是事实?”
  胡景生忙喊冤道:“老爷,那饭菜馊掉也不是小人故意为之,实是因小人夫妇在外忙碌……”
  啪~
  孙绍宗把惊堂木往桌上一摔,沉声问道:“我只问你,这些可是事实!”
  胡静生吓的一激灵,两只眼睛正与孙绍宗鹰鹫也似的眸子撞了个正着,只唬肝都颤了,忙俯下身畏畏缩缩的回了句:“回禀老爷,确……确有其事。”
  孙绍宗又把目光投向了那胡林氏:“胡林氏,你公公在诉状上言称,你故意将他晾晒的被褥,泼上泔水来羞辱他,可有其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1/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