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884

  若是依着她自己,怕是早瘫在地上动弹不得了。
  但司棋在一旁虎视眈眈的,又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她的未来着想,贾迎春便也只能咬牙苦撑。
  这套入门动作,对于一般的年轻女子而言,其实并不算太难——可谁让贾迎春身娇肉贵呢?
  平日里的待遇再怎么不如旁人,也甚少有需要她亲自动手的事情,再加上她肌肤丰腴不逊于薛宝钗、王熙凤,只是身高略逊一筹而已,因此这做起各种动作来,重心便总是难以保持平衡。
  也幸亏绣橘一直在旁边小心照应着,否则单是胸口撞大石的戏码,就不知已经上演几次了。
  眼见第四组动作做完,贾迎春便跌坐在那秀墩上,直喘的峰峦乱颤,一颗颗细密的汗珠,更是止不住的顺着那白玉锁骨滑落。
  眼见她那雪白的内衬都湿了一片,绣橘在旁边心疼的求情道:“司棋姐,要不就先做四组吧,你瞧把太太累的,这要是有个好歹……”
  司棋摸出那‘求子秘方’,目光在‘量力而行’四字上略略停留了片刻,这才点了点头。
  不过随即她又板着脸道:“今儿就算了,太太明儿最好自觉些,好些动作都做错了——你也晓得,您以后如何,可就全看这方子成不成了。”
  贾迎春虽是半点力气都没有了,却还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昨晚的独守空闺,以及今天上午的强烈对比,已经让贾迎春彻底明白,今后想要在这府里立足,靠家世、靠美貌统统没用,只有生下一儿半女傍身,才是万全之计。
  司棋见她乖巧的应了,便让绣橘扶着她进屋,把那湿漉漉的衣裳换了。
  然后司棋自顾自的出了院子,喊来在附近当值的婆子——孙绍祖为了隐瞒未曾洞房的事实,特地把这后院所有人都撵了出去,只留下了主仆三人。
  理由么,自然是贾迎春喜静不喜闹了。
  这么扯淡的理由,若是在旁人家里,怕是早逼得侍妾们一哭二闹三上吊了,但在孙绍祖素来的高压之下,却是风平浪静,没有半个敢跳出来质疑的。
  不过也正因如此,贾迎春主仆要想交代些什么事情,就必须要从院子外面喊了人来才成。
  却说司棋喊过那婆子,正准备让她去通知厨房把午膳送来,就听前院一阵吵吵嚷嚷,似是出了什么是非。
  司棋心下好奇,便顺带托那婆子去打听了一番。
  那婆子领命去了,先去厨房里招呼了一声,随即就紧倒腾几步,循着那动静到了东跨院附近,影影绰绰的,便见一红袍玉带的大官儿,正在那里愤愤的喝骂着什么。
  而那大官儿身前还跪着一人,只可惜离得远了,瞧不清楚究竟是谁。
  婆子还待凑近细瞧,却早被四下里的佣人拦住,扯到角落里呵斥道:“你这婆子疯了不成?院里那可是吏部天官王大人,若被你胡乱冲撞了,咱家大爷非活剐了你不可!”
  “吏部天官?”
  那婆子被唬了一跳,她便是再没见识,也晓得‘天官’是吏部尚书的别称!
  可堂堂吏部尚书跑来这里骂街,却又是为了什么?
  便在此时,二管家赵仲基匆匆而来,老远便呵斥道:“都散了,该忙什么忙什么去!”
  那些没身份的,自然便准备乖乖闪人,有几个老资格的家仆,却是嬉皮笑脸,想要让赵仲基通融通融,好把这热闹看个全套。
  只是还没等他们开口,一个雄壮高大的身影便从转角出闪了出来,唬的众人忙撒丫子跑了个干净。
  “二爷。”
  赵仲基忙迎上去,小心的道:“王尚书正在气头上,您看是不是待会儿再……”
  孙绍宗摇了摇头,大步流星的赶到了那东跨院门外,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便哈哈笑道:“王尚书大驾光临,鄙府上下真是蓬荜生辉啊!”
  那王尚书勉强还了一礼,面上却仍旧阴沉似锅底一般。
  孙绍宗心下愈发的疑惑,这于谦究竟做了什么,竟惹得这王哲如此恼怒,不顾身份的找上门来痛骂。
  于是他便小心翼翼的试探道:“大人似乎面有怒容,可是我这不成器的侄女婿,做了些什么出格的事儿?”
  “出格?哼!”
  王哲把袖子往身后一卷,愤愤道:“你不妨自己问问,他在那殿试的策论一卷,究竟写了些什么!”
  策论?
  听到这两个字,孙绍宗心里便是咯噔一声,原本他还以为是这师徒俩闹了意见呢,可既然是‘策论’,那就必然涉及到朝政时局!
  这小子平日稳稳当当的,不会是在殿试时,突然就放了大招吧?!
  孙绍宗把视线挪到了于谦身上,心下便又凉了半截,自己揣测貌似不会有错了。
  “对不住了十三叔。”
  就见于谦恭敬的冲孙绍宗磕了个响头,面上却是一片肃然:“小侄心中积了些郁郁之气,实在是不吐不快——但廷益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会连累叔父与尚书大人!”
  “呸~!”
  话音刚落,王尚书便啐了于谦满脸唾沫:“老夫眼下还没死透呢,有什么事情也轮不到你来扛!”
  就见他蹭蹭蹭的在院子里转了几圈,一扬下巴道:“这次殿试的头甲和二甲你是别指望了,准备做个同进士吧!”
  说完,他转身向外便走,眼见到了门口,忽又停了下来,回头冲孙绍宗道:“放心吧,这事儿应该牵扯不到你们兄弟头上!”
  没等孙绍宗做出反应,老头便又倒背着手扬长而去。
  啧~
  这老头果然是个护犊子的。
  这一点从他对待女儿的态度上,其实就可见一斑了——幸亏于谦早就成亲了!
第277章
投资未来
  顺顺当当的把贾迎春娶过门,孙绍宗又在家休息了一日,便重新恢复了朝七晚五,府衙孙府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
  而这次再到了府衙,那卫若兰倒是并未避开,只是与孙绍宗碰面时,那脸上少了几分锐气,多了几分郁郁之色。
  孙绍宗自然依旧是和气的紧,好好‘勉励’了他几句,便又分派下了几件费力不讨好,却又推拖不得的公务。
  于是此后几日里,那卫若兰手下的六个师爷,便忙的昏天黑地,连卫若兰这个甩手掌柜,都不得不耐着性子,亲自批阅公文案卷,自然也就抽不出手脚,来寻孙绍宗的麻烦。
  就这般风平浪静的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到了二十四下午,孙绍宗处理完手头的公务,正逗弄薛蟠送的学舌鹦鹉,便见程日兴匆匆自外面进来,一副受惊不浅的样子。
  孙绍宗把那喂鸟用的细长木勺,往旁边的架子上一放,随口问道:“怎么,又出什么大案子了?”
  “这……倒也没什么大案子。”
  程日兴支支吾吾的道:“就是什刹海左近,有两家人因为宅基地起了冲突,昨儿傍晚稀里糊涂的干了一仗,当场死了个年轻后生——仇检校、赵捕头排查了大半日,都没能弄清楚是谁杀的,怕是要请东翁升堂明断了。”
  啧~
  这种在混战中稀里糊涂的死法,事后最难查出真凶,如果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证据,估计也只能是赔钱了事。
  怕就怕那死的是富户,打死人的却是赤贫无产阶级。
  孙绍宗一边想着,一边便轻车熟路的下令道:“通知仇云飞把案宗和询问记录整理好,尽快给我誊录一份过来。”
  “让赵捕头加派人手,悄悄的把人盯紧了,看看有没有畏罪潜逃的——另外再让林德禄派几个书吏,摸查一下双方的家产状况如何。”
  等程日兴一一应了,孙绍宗略等了片刻,见他并无继续开口之意,便笑道:“怎得,去考了半个月的进士,就跟我生分了不成?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便是。”
  这话说着轻轻巧巧,听的人却得好生掂量掂量。
  故而程日兴面色数变之后,先鬼祟的出去将大门反锁了,这才返回来小心翼翼的道:“东翁,眼下外面都在风传,说您那侄女婿在殿试时所做的策论,颇有犯言直谏的意思,惹得陛下龙颜大怒,连御书房的桌子都给掀了!”
  这事儿果然还是传开了!
  其实那天王尚书愤然而去之后,孙绍宗便把于谦喊到屋里,仔细盘问了一番。
  至于盘问的结果么……
  孙绍宗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于谦是没有政治觉悟呢,还是太有政治觉悟了!
  他在那殿试的策论一卷中,大笔如掾的列出了数条罪状,痛斥朝廷两度远征高丽,好大喜功虚耗国力,致使如今国库空虚,无力威服四夷。
  表面上虽然说的是朝廷,可实际上句句都是在影射太上皇!
  在一般人看来,这般行为简直就是在作死!
  毕竟太上皇虽然退位了,却仍是大周朝的至尊,如此明目张胆的,抨击太上皇最引以为傲的功绩,这不是作死又能是什么?
  但孙绍宗综合朝堂上的信息,仔细分析推敲过后,却觉得于谦这与其说是作死,不如说是在牺牲现在、投资未来!
  大周朝眼下的外部环境,确实是在逐年恶化之中,朝鲜使团被逼改走海路,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与太上皇当年两征高丽、泰山封禅虚耗国力,以及退位后眷恋权势,与广德帝互相掣肘的行径,是绝对脱不开干系的。
  然而眼下在位的毕竟是广德帝,他又碍于子不言父过的规矩,不好把真相公注于众,于是只能默默忍受‘对外软弱,坐视胡人肆虐’的名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