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3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6/884

  “也没什么。”
  阮蓉摇了摇头,却又幽幽叹道:“眼见便是我爹的生日了,这许久也没个消息传过来,实在是……”
  也是,这大半年了,都不见茜香国有消息传回来,连孙绍宗派去送信的家奴,也是一去不复返——孙绍宗也曾琢磨过,会不会是阮良顺那里出了什么差池。
  不过这番心思,自然不能对阮蓉明言,因此他在床上与阮蓉并肩坐下,揽着她那纤腰柔声道:“我估摸着,兴许是半路上遇到了什么天灾人祸——不如明儿你再修书一封,我谴人重新送去茜香国,正好也能和程日兴他们一起南下。”
  “这……这是不是太麻烦……”
  “哪有什么麻烦的。”
  孙绍宗道:“平日里好吃好喝养着这些仆人,不就是为了使唤么?”
  “那我这便修书一封!”
  阮蓉这才欣喜的起身,因天气炎热,干脆也懒得穿衣裳,只披着件小衣,赤着两条欺霜赛雪的长腿,到那桌前翻出了笔墨纸砚。
  眼瞧着她肉隐肉现的伏案书写,又将个臀儿高高翘起,孙绍宗心下不由生出许多燥意,凑过去将爪子搭在上面,嘿笑道:“你可要在信里好生跟岳父提一提,咱们是何等的恩爱,免得他还以为我欺负你了呢。”
  感觉到那爪子不安分的游曳,阮蓉忙侧身避开,讪讪道:“老爷怕是要忍一忍了,妾身今儿有些不方便。”
  得~
  这刚起了兴致,就撞见免战牌了!
  孙绍宗垂头丧气的回到床上,正准备喊芙蓉进来伺候着梳洗一番,却听阮蓉又道:“老爷先养精蓄锐,过了明儿差人把那尤二姐接来府上,您在龙马精神也不为迟。”
  她终于主动提及这事儿了,看来家书还真是没白写!
  孙绍宗心下暗喜,面上却不好表现出来,只道:“什么早一日晚一日的,一切凭你做主便是。”
  “呸~”
  阮蓉啐了一口,哂道:“这许久没提此事,老爷心里怕是早埋怨上我了吧?”
  说着,又从抽屉里翻出个几封书信,丢到孙绍宗怀里,道:“这是那尤二姐送来的,老爷且仔细瞧瞧,我到底是不是那专会拈酸吃醋,半点儿容不得人的!”
  孙绍宗接过来,在灯下一目十行的看了个大概,却原来自从望江楼相聚之后,阮蓉便一直在帮尤二姐布置新房,又把香菱母亲那小院改了样式,也免得她们互相起了干戈。
  尤二姐在信里更是大赞阮蓉,一口一个姐姐,叫的极是亲热。
  孙绍宗看罢,不由对阮蓉愈发疼爱,于是又不管不顾的痴缠上去,待阮蓉以免战牌相拒时,便腆着脸求些纤手弄梭、啖精竭炙的把戏……
第403章
乞丐保甲制
  苦闷了一个多月,终于又下雨了!
  莫说靠天吃饭的农民喜不自胜,便连顺天府里官吏们,瞧着也都比往日欢脱了几分。
  只孙绍宗因昨儿与阮蓉折腾到了后半夜,到了衙门里便有些萎靡不振。
  好在昨儿已经把公务处理了个七七八八,如今倒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于是孙绍宗便干脆在廊下支起一把逍遥椅,边聆听雨声、边闭目养神。
  正在似睡非睡之间徘徊,却听有人踩着水花匆匆到了廊下,在自己身边转了一圈,便又进到了厅里与孙承业说话。
  不多时,那人便又踩着水花匆匆去了。
  “怎么。”
  送走那人之后,孙承业也到了廊下,刚待开口呼唤,就听孙绍宗懒洋洋的问道:“韩府尹遣了人来,是有什么要紧的公务,还是又要开会了?”
  却原来他方才,也早眯着眼睛瞧见来人是谁,只是懒得理睬对方罢了。
  孙承业忙道:“还是‘核查蓄奴’的事儿,如今城中的商贾,已经大致筛了一遍,接下来便要轮到官宦人家了——所以府尹大人希望先总结一下经验教训、议论议论功过得失,看看可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
  说到底,还是怕下面不知轻重,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的显贵。
  不过这倒也正好,经过这一轮排查,孙绍宗也的确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准备先在内部讨论一下,然后再上奏朝廷。
  于是他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又吩咐孙承业取出了蓑衣,便自顾自朝着内堂行去。
  谁知道了内堂,却见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个小吏抄手在立在门后。
  眼见孙绍宗从外面进来,那小吏忙躬身道:“好叫治中大人知晓,因贾府丞嫌这屋里闷热,空废了这场好雨,便改在后院凉亭里议事了。”
  啧~
  这倒真是随意的紧。
  孙绍宗无奈,只好又折了回去。
  半路上同卫若兰撞了个正着,便领着他一起赶赴后院。
  路上两人也没什么好说的,眼见到了凉亭左近,卫若兰这才忽然问了句:“孙治中,前日你提及的‘陶朱金贝’一事,如今可有什么进展?”
  这冷不丁一问,还真白孙绍宗给难住了。
  即便忠顺王没有交代,孙绍宗也不会傻到把消息透露给卫若兰。
  可卫若兰又是刑名司里的二把手,若是胡乱敷衍,他回去只消稍加对照,就不难瞧出破绽。
  略一犹豫,孙绍宗便装作为难的道:“倒是查出了些眉目,只是……”
  一边说着,一边故意偷眼打量卫若兰,嘴里又吞吞吐吐道:“只是如今还未能查个清楚明白,又或许的确是我杞人忧天了。”
  “是么?”
  听孙绍宗这般回答,卫若兰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个不知是玩味还是鄙夷的笑容,道:“哪还真是可惜了呢。”
  可惜?
  这厮是希望自己和北静王正面对上,好捡个便宜呢,还是有其它的想法?
  孙绍宗心下揣度着,但毕竟是心有顾忌,所以也不好追问什么,便与卫若兰各怀鬼胎的,到了那凉亭之中。
  见他二人赶到,贾雨村便哈哈一笑道:“有道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巧这青梅酒刚刚煮好,孙治中与卫通判便到了。”
  青梅煮酒?
  这文化人就爱搞点小资情调。
  孙绍宗、卫若兰脱掉蓑衣,又与众人见礼之后,便也分别落座——因是个六角亭,三个堂官、三个通判各自据一角,倒也颇为和谐。
  唯有那陈志创待遇差了些,不好与众位上司齐平,只能搬来个小马扎,坐在那铜炉左近,美其名曰替众人煮酒,实际上热的跟三孙子仿佛。
  等到各自分了一杯热腾腾的青梅酒,又装模作样的饮了一轮【其实烫的根本喝不下去】,韩安邦这才扯到了正题。
  “诸位大人。”
  就听他朗声道:“经过这些时日阖府上下的通力合作,城中商贾之家蓄奴的情况,已经大致排查清楚了。”
  “不过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故而本府特地召集大家,先议一议之前的得失,看看可还有什么可以借鉴,需要改进的地方。”
  孙绍宗捧着杯青梅酒,靠在围栏上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等到韩安发言结束之后,却是立刻接口道:“其实这次能提前完成对商贾的排查,多亏了卫通判兢兢业业勤勉办差。”
  卫若兰听他夸赞自己,正待谦虚几句,谁知孙绍宗忽然又话锋一转,道:“不过先是‘神仙散’一案,紧接着又是核查蓄奴,卫通判也实在是辛苦至极,实不宜再继续奔波劳碌。”
  卫若兰面色顿时往下一沉,正想反驳这卸磨杀驴的言辞,谁知韩安邦、贾雨村、傅试、赵立本等人,却不约而同的点头称是,表示合该让卫若兰好生休养生息一番。
  如此一来,卫若兰退居幕后便成了定局,再分辨也是无用,只把他恼的额头青筋直跳,却又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为何突然就变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这些日子里,卫、仇二人那雷厉风行的效率,固然令人侧目,但那横行无忌的行事风格,却更是唬的众人心头乱跳。
  如今眼见就要查到各级官吏身上,正是需要稳重的时候,大家伙如何还敢让他们放手施为?
  孙绍宗也正是瞅准了这一点,才主动提及此事,让卫若兰又不大不小的吃了个暗亏。
  却说孙绍宗头一个提议,几乎是全票通过之后,他却又从袖袋中,取出几页薄纸来,抖开了道:“另外,经过这些日子的排查,下官发现那些被拐卖的奴婢,竟有三成是被乞丐、或者打扮成乞丐的歹人掳来的。”
  “有鉴于此,下官又简单统计了一下,历年来城中乞丐犯下各种案件,发现其比例一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团伙作案的几率,远超一般的普通百姓。”
  “因此下官准备上奏朝廷,在咱们顺天府试行乞丐保甲制。”
  “乞丐保甲制?”
  韩安邦闻言便皱起了眉头,质疑道:“先不说此事与蓄奴核查无关,单凭乞丐们居无定所这一条,怕就不方便实行保甲吧?”
  所谓保甲制,其实是一种连坐制度,由官府出面把民间百姓编成人数不等的保甲,一旦其中有人获罪,整个保甲都要受到牵连。
  因此为了不被同保甲的人连累,民众便会自发的进行互相监督。
  不过那都是左邻右舍之间,才好做到的事情,而像乞丐这样流动性极强的人群,似乎并不适合进行这种操作。
  “府尹大人有所不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6/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