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884

  说着,他便定睛打量刘銮伟的反应。
  徐辅仁先是语焉不详,转脸又把这刘銮伟喊了进去,而且他也不提查案,只说是有什么要问的,尽管问刘銮伟便是——这分明是有些话不方便直言,想要借刘銮伟之口点醒自己。
  故而孙绍宗出门之后,就拿自己与牛家的恩怨试探刘銮伟,左右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即便表错了情也无伤大雅。
  却只见那刘銮伟一愣,随即脸上便流露出些许同情之色。
  看到这神色,孙绍宗心下就是一沉,刘銮伟如今是戴罪之身,说不得转眼就要丢官罢职、甚至是充军发配。
  可他听说自己与牛家有旧怨,竟然对自己露出了同情之色,这岂不是表明,自己现在的处境其实比他还要凶险?!
  一时间孙绍宗也顾不得再旁敲侧击了,忙道:“看刘府丞的这意思,莫非认定未来继承大统的,必是忠信王无疑?”
  “卑职可没这么说!”
  刘銮伟唬了一跳,忙把头摇的拨浪鼓也似的,不过随即想到自己反正也是前途渺茫,实在没必要般小心翼翼的,于是压低嗓音道:“大人只知道忠信王娶了勇毅伯的妹妹,却怕是不晓得,义顺王世子娶的,正是勇毅伯的亲侄女!”
  “这怎么可能?!”
  孙绍宗顿时瞪大了眼睛,昨儿他和大哥推演的时候,还觉得若是义顺王一脉能顺利继嗣,会是对孙家最有利的局面,这怎得一转眼的功夫,又和牛家扯上了干系?
  他不由脱口质疑道:“义顺王世子娶的,不是通政司左通正齐家的女儿么,怎么会是勇毅伯的亲侄女?”
  “这您就有所不知了。”
  刘銮伟两手一摊:“四十多年前,齐家上代家主跟随牛老公爷远征漠北,结果因伤绝了子嗣,牛老公爷就把自家嫡出的孙子——也就是勇毅伯的同母弟弟,过继给了齐家。”
  顿了顿,他又道:“倒也不能怪大人您孤陋寡闻,若非之前听阁老提起这段往事,卑职也万万没想到,这齐家和牛家竟有如此渊源。”
  该死、该死、该死!
  这岂不是说,无论广德帝最后选择了忠信王还是义顺王,牛家都是稳赢不输的局面?!
  孙绍宗心下禁不住一阵狂躁,不过马上又竭力冷静下来,仔细斟酌着眼下的困局。
  首先,徐阁老八成已经怀疑到了牛家头上,否则完全没必要,旁敲侧击的告诉自己,牛家与义顺王的关系。
  而他这么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逼自己不得不咬死牛家,‘查出’牛家在幕后策划龙根案的‘证据’……
  不对!
  就算查出是牛家所为,对徐阁老而言,怕也没有多少实际的好处,甚至一旦事情败露,又没能把牛家置于死地的话,还会召来牛家的拼死报复。
  届时,等待徐阁老的,恐怕就不仅仅是引咎辞职那么简单了。
  那他又为何要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莫非……
  这是出自广德帝的授意?!
  那广德帝的意思,究竟是真想要和牛家,乃至于和太后、太上皇拼个你死我活,还是想捏住一些‘莫须有’的把柄,好逼迫太上皇让步呢?
  如果是前者,自己死咬牛家倒也还值得,说不定还能博一个从龙之功。
  可若是后者,若两家一旦达成妥协,自己这过河卒子恐怕就要变成弃子了,届时如果牛家迁怒起来,广德帝可未必会出面死保……
  特娘的!
  这朝堂上的争斗,实在是让人头大的紧,尤其这些大佬们,既要逼别人做过河卒子,偏又不肯把话说的清楚明白!
  罢了!
  左右已经到了这份上,不如干脆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一个出奇制胜!
  就算最后自己失败了,好歹也算是下棋人之一,而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
  这般想着,孙绍宗立刻向刘銮伟打听道:“刘府丞,却不知那李氏如今可还安好?”
  刘銮伟显然不太适应这种跳跃性的说话方式,愣怔了一下,才连忙道:“那李氏就被关在后院,太子爷上午清醒过来的时候,曾经下令要杀了她泄愤,不过却被徐阁老给拦住了。”
  “那能不能带本官去见一见她?”
  “能能能!大人既然是钦点的查案人之一,自然是想见谁就见谁!”
  刘銮伟说着,就一路把孙绍宗引到后院之中。
  说是被关在后院,其实却是在后花园一座假山环绕着的密室之中。
  一进门,就见几个太监围拢着一张方桌,正愁眉不展的议论着什么。
  眼见刘銮伟领着孙绍宗进来,这几个太监却并没有要起身相迎的意思,反而带着些不耐烦的呵斥着:“刘府丞,您怎么又领了人来,这前前后后有五六回了吧?”
  看样子,这几个太监并非是太子府的内侍,否则对刘銮伟断不会是这等态度——就算是戴罪之身,他好歹也是这府里的大总管,当场处置几个内侍,还是不成问题的。
  果不其然,面对那几个太监的呵斥,刘銮伟上前陪笑道:“诸位上差,这位大人可不比前面几个,乃是陛下钦点的顺天府孙治中……”
  “咦?!”
  孙绍宗的名头,倒比刘銮伟的好用多了,那几个太监纷纷起身好奇的打量着他,嘴里啧啧称奇的道:“早听说顺天府有个‘孙神断’,今儿咱们几个倒真是赶上了,也罢,咱们就瞧瞧你究竟是怎么个‘神断’法。”
  若换了平时,孙绍宗说不定还要跟他们虚与委蛇一番,可眼下波及到皇统之争,孙家这条小船随时都有可能倾覆,他那还耐烦跟几个小太监多费唇舌?
  因此把脸一沉,不客气的喝道:“大胆!本官是奉旨问案,你等何许人也?未得本官允许,怎敢在旁边干扰本官查问案情?!”
  那几个太监见他这般态度,一个个都是红头胀脸,尖着嗓子就待与孙绍宗争执。
  然而孙绍宗不等他们开口,又道:“本官如今添居北镇抚司千户,你等若是有什么不满,尽可在回宫之后去戴指挥那里告状!”
  一句话,那几个小太监顿时偃旗息鼓了。
  能在此时,被派驻到太子府负责看守人犯,他们自然不是没有根脚,可再有根脚,难道还能比得上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不成?
  听孙绍宗搬出了戴权,他们彼此对视了几眼,便也只好蔫头耷脑的向外走去。
  那刘銮伟倒是个识趣的,看孙绍宗这架势,显然是要单独审问人犯,也不等孙绍宗开口,就连忙跟着那几个太监一起出了密室。
  等到那伪装成石头的铁门缓缓关闭,孙绍宗的目光,才落在了南墙上——准确的说,是被锁南墙上的李氏身上。
  这李氏此时正被五条锁链,紧紧扣在墙上——大约是为了防止她自尽,那墙面上还专门贴了一层软垫。
  另外,她嘴上也套着件精巧的口器,使得两排银牙无法合拢。
  不过李氏牙齿之间的缝隙也忒小了些,如果这就是平时太子常用的款式,那这位太子爷的口径恐怕……
  怪不得一口就被咬断了呢!
第441章
套路
  眼下可不是为太子那小口径兵器,沉【xing】痛【zai】哀【le】悼【huo】的时候。
  孙绍宗的目光稍稍上移,落到了李氏那一双翦水秋瞳上,身为义忠亲王的宠妾,又是风尘女子出身,李氏原本的姿容自是无可挑剔。
  但她毕竟被囚禁了三年,又在这方寸之地丝毫不得自由,难免肤色苍白、皮肉松弛,十成美貌到如今也不过余下了六七分颜色。
  唯独这一双眸子仍是灿烂夺目,与孙绍宗对视时非但没有半分畏缩,反而透着鄙夷与嘲弄,就好像被锁在墙上动弹不得的,其实是孙绍宗一般。
  与李氏对视了半晌,孙绍宗这才开口道:“在那‘嚼头’上做手脚的内侍,已经承认是受了义忠亲王余党的指示。”
  李氏的表情骤然,身子猛然往前一挣,直扯的几条铁链哗哗作响。
  看来果如刘銮伟在路上所言,她还不晓得这些消息。
  等那哗啦作响的动静停息下来,孙绍宗又道:“将太子断根消息四下里传播的人,也已经抓到了,他们也都自称是义忠亲王的余党。”
  “呜!”
  李氏将头摇的拨浪鼓一般,嘴里含糊不清的叫嚷着,红嫩的舌头上下翻飞,直搅弄的口水四溅,又有一丝银线顺着她下巴缓缓滴落,淋淋漓漓的沾湿了衣襟。
  瞧她听到对义忠亲王不利的消息,便激动成如此模样,孙绍宗心下倒对这位悲催的‘穿越者前辈’,愈发的好奇起来。
  要知道义忠亲王比广德帝还要大了几岁,如今已经是奔六十的人了,而这李氏再怎么看,也不会超过二十五岁。
  到底是什么,让一个青春貌美的女子对半百老者,产生了至死不渝的感情?
  “眼下的形势对义忠亲王极其不利,所以你必须得活着,而且要好好活着!”
  孙绍宗一边自顾自的上前,摘下了李氏嘴上的嚼头,一边继续道:“否则他们众口一词,这罪名肯定会落在义忠亲王头上——陛下本就忌惮义忠亲王,再加上这断子绝孙之仇,届时即便有太上皇出面,怕也保不住他。”
  李氏先闭上嘴巴,用力的吞了一口唾沫,然后蹙眉的打量了孙绍宗半晌,质疑道:“你是什么人?方才那番话又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
  孙绍宗转身把那嚼头搁在了方桌上,顺势扯过条长凳,一屁股坐了上去,好整以暇的道:“我必须在这里消磨些时间,又实在想不出和你有什么好聊的——左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听一听你和义忠亲王相识的过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