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3/884

  自己又没做过正儿八经的父母官,刑名司倒是被自己牢牢掌控了,可要说从里面批量孵化官吏,那纯属是痴心妄想。
  就在孙绍宗疑惑不解的时候,贾雨村身子微微往前一探,道:“这天下各府调任京城的官吏数量,金陵向来稳居榜眼之位,老弟可知这状元又是哪个?”
  “莫非是津门府?”
  这其实并不怎么难猜,在那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干得再出彩,事迹传不到天子、重臣耳中,又有什么鸟用?
  而津门府占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一旦有了业绩口碑,自然比旁出更容易获得升迁调任。
  不过……
  孙绍宗又忍不住苦笑道:“可津门府的官吏升迁,又与我有什么相干?”
  “原本是不该有什么相干的。”
  贾雨村摇头失笑道:“可老弟年初那一场大闹,在津门府留下的赫赫威名,却未必比我在金陵两任知府打下的根基差上多少。”
  “更何况,津门府的知府月前刚刚调任,新任知府正是老弟的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
  孙绍宗闻言忍不住脱口道:“项毅升任津门知府了?!”
  当初在津门认识的朋友里,能称得上是生死之交的,只有项毅一人——贾善尧虽然也跟着一起出生入死过,却是上下级关系,算不得生死之交。
  数月之前,因那津门府同知赵梧桐,被查出是在朝鲜使节面前,揭露周儒卿一案的幕后元凶,已然被革职查办带回了京城,所以项毅就顺势调到了津门府,代替赵梧桐出任津门府同知。
  当初项毅还为此,专门写了一封老长的书信,向孙绍宗大倒苦水,说是自己好端端的沧州府二老爷,硬是被调去省城做了三孙子。
  谁成想这才几个月的功夫,他竟然就升任津门知府了!
  啧~
  说起来那周儒卿一案,明明是自己立下的功劳最大,结果到现在却只有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看来这年轻有为,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孙绍宗心下正郁闷着,就听贾雨村笑道:“没错,正是项大人接任了津门府知府一职。”
  “如今直隶总督之位暂由阁老遥领,直隶省的一应政务,皆由承宣布政使司衙门暂掌,而这位布政使苏大人,老弟应该也不陌生吧?”
  自然不会陌生!
  那厮当初首鼠两端,坐视周儒卿携款叛逃,直到最后关头才在项毅的催促下入场,实在是有过无功。
  只是当初孙绍宗重伤之下,行动都难以自理,生怕一旦把那厮逼急了,会弄个鱼死网破,于是才不得不在联署的奏章里替他遮掩了一二,还分润了些功劳给他。
  也正因此,这苏大人非但欠下了孙绍宗的人情,还被他捏住了把柄。
  这般想来,津门一地省府两位主官,都与孙绍宗有非同一般的关系,再加上当初拿下总督周儒卿,当街斩杀提刑按察使立下的威名,这津门府倒还真是他横行之地。
  尤其京师与津门府比邻而居,一旦有什么事情,也不至于鞭长莫及……
  看到孙绍宗目光闪烁,似有意动之兆,贾雨村又笑道:“结党营私虽不可取,但为官一世若无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党相助,却又怎能稳稳立足于朝堂之上?”
  “老弟在津门府早已经立下赫赫威名,又与布政使、知府颇有交情;而能得圣上钦点参与太子一案,又足见是简在帝心前途不可限量。”
  “这‘威’与‘势’已然齐备,此去津门府,只需选那青年才俊示以恩义,便可顺势在津门府立下一杆大旗。”
  “以后只需时时关注津门府官场动静,对津门府的官吏恩威并施,何愁出身津门的官员,不以老弟马首是瞻?”
  “再有,老弟身边若有合适的人选,也不妨先放到津门府去厚植根基……”
  “若能做到人不在津门,津门却处处闻得贤弟之名,日后这朝堂上也必然会有贤弟一席之地!”
  别说,听了这一番远景规划,孙绍宗还真被他说的热血澎湃起来。
  当即躬身一礼,道:“果然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孙某今日受教了。”
  “哈哈……”
  贾雨村哈哈一笑,摆手道:“不过是些经验之谈罢了,若非老弟没有出任过地方官,怕是早就烂熟于胸了,哪里用得着哥哥我多此一举?”
  说着,他又起身郑重的还了一礼,道:“昔日也是老哥眼皮子浅,竟执意在这顺天府里争权夺利,实在是可笑之极。”
  “如今想来,我若与老弟同舟共济,区区一个顺天府又算得了什么?!”
  呵呵~
  这话也就是听听罢了,眼下若不是为了坐稳府尹之位,他又怎么可能会向孙绍宗极力示好?
  不过在津门府培植势力的主意,倒也的确有几分可行性——孙家眼下要想在朝堂上发展壮大,缺的并不是上层关系,而正是中下层的根基。
  尤其前几日贾政临行前,还略带醋意的透露了一个消息:皇帝近日极有可能,会给孙绍宗加封个直隶布政使司左参议的官职。
  这左参议虽然不过是从四品,但在布政使司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人物,非但可以过问、置评直隶省的任何政务,还有考评地方官吏的职权。
  虽说孙绍宗日后的主要差遣,恐怕仍是掌管顺天府的刑名,但有了这左参议的官职,再参与津门府的事情,也就名正言顺了。
  而且不出意料的话,便宜大哥在年底之前,就会常驻津门府练兵,届时与津门府也会有不少的牵扯。
  只要操作得当,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顺势笼络人心应该不成问题。
  另外……
  听贾政那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还是想撮合自己薛宝钗。
  若是能与薛家联姻,顺势扯上薛蟠的老丈人,吏部尚书王哲的虎皮,办起事儿来就事半功倍了——忠顺王的名头,拿来唬人那是极为好用,但要拉拢人却似乎差了些含金量。
  “贤弟?贤弟!”
  正琢磨些有的没的,就听贾雨村疑惑的呼唤起来,孙绍宗这才想起,自己还没回应他的好意,忙起身一躬到底:“兄长方才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愿!兄长如今春秋正盛,就已是三品在望;小弟虽不才,年内换一身红袍却也是手到擒来!”
  “你我二人未来的前途,又岂是区区顺天府就能限制的?与其为蝇头小利而彼此内耗,何如你我二人携手并进,日后也好与人在朝堂争锋?!”
  贾雨村听得这话,登时一副激动非常的模样,起身趋前几步,将孙绍宗扶起,用力攥着他的手腕,目含热泪道:“贤弟!”
  孙绍宗可没这说哭就哭的本事,只好反攥了回去,也颤声道:“兄长!”
  咦?
  这戏码好像有些熟悉?
  好像以前就曾经上演过来着……
  砰~
  孙绍宗正一边在心底吐槽,一边努力装出激动的模样,房门却忽然被人重重推开,一个小吏慌慌张张的冲了进来,激动的叫道:“府丞大人、治中大人,出……出出出……”
  “滚出去!”
  贾雨村见这大好的‘抒情气氛’,竟然被他给搅了,直气的愤然怒斥了一声。
  谁知那小吏却不肯乖乖从命,反而使劲咽了口唾沫,又大声道:“出……出出出大事了!”
  看他似乎连尊卑、前程都顾不得了,贾雨村和孙绍宗对视了一眼,齐声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速速道来!”
  “是……是卫通判!”
  就听那小吏激动道:“卫通判昨日趁着休沐,与朋友一起出城秋猎,竟不慎……不慎……”
  听他又打起了磕绊,贾雨村忍不住追问道:“卫通判到底出了什么意外?!”
  那小吏却把头摇的拨浪鼓一般,又结结巴巴的道:“不是……不是卫通判出了意外,是他不慎……不慎把勇毅伯的儿子,给射……射死了!”
  什么?!
  孙绍宗和贾雨村顿时惊了个瞠目结舌。
第468章
铁网山打围
  这里边水很深啊!
  根据那小吏打听到的消息,这勇毅伯牛继宗家的长子,是在护送母亲上香之后,回城途径铁网山脚下时,被路旁山林里飞出的利箭射中了咽喉,当场气绝而亡。
  因那箭杆上明晃晃刻着个‘卫’字,而且材质形状,也和卫若兰箭壶里剩下的一模一样——就连卫若兰的贴身小厮,也承认那箭的确是自家主人不慎射偏,才飞出林中误杀牛公子的。
  而与卫若兰一同狩猎的几个勋贵子弟,却又力证他那一箭的力道中规中矩,按理说就算能穿过密林,也绝不可能隔着五十几步远射死牛公子,所以认定这其中必有蹊跷之处。
  总之……
  这案子绝不会只是一场意外那么简单,八成仍是‘龙根案’的延续,甚至极有可能是出自广德帝的报复。
  如此说来,信阳王的事儿说不定只是个幌子——先用一个看似阳谋的手段,把牛家将注意力吸引到了信阳王妃身上,反手却杀了牛家的儿子泄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3/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