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884

  果然如此。
  孙绍宗心下又是一声暗叹,面上却挤出些惊愕之色,随即忙单膝跪地拱手道:“下官孙绍宗,参见裘指挥!”
  这一声裘指挥,只喊得裘世安骨头都酥了大半,忍不住哈哈笑道:“好说、好说,这也是戴伴伴体贴我,临走特地……”
  他把话说到一半,才猛然惊觉起来,忙收住了话头。
  但只凭这半句话,就足够孙绍宗推演出个大概了。
  首先戴权失势是真,却并没有失宠,只是处于某种原因,必须离开大周朝的权力中心罢了。
  否则裘世安未必会以戴伴伴恭称,更不会将戴权的举荐挂在嘴边儿上。
  不过……
  这逻辑似乎有些说不通啊。
  既然戴权并未失宠,又为何要被流放呢——以他地位身份而言,只要离开皇宫,就与流放无异。
  这事儿真是愈发的古怪了!
  孙绍宗陷入逻辑混乱之际,那裘世安却已经调整好了心态,将之前的得意收敛了大半,正色道:“你没几日就要出征了,就算有什么要求,也该走兵部的章程——这突然递牌子进宫,莫不是咱们衙门里出了什么差池?”
  “差池倒没有。”
  孙绍宗忙道:“反倒是有个好消息,要向指挥大人禀报。”
  先将杨立才的话大致复述了一遍,他又道:“因陆镇抚连着几日都没有露面,这事儿又实在耽搁不得,所以下面人才呈报给了我。”
  听到孙绍宗提起陆辉时,裘世安眉眼间露出些轻蔑与幸灾乐祸,等到孙绍宗说完之后,便笑道:“这倒是给洒家送了个头彩。”
  说到这里,他伸手把玩了几下腰间的玉佩,忽然又道:“陆辉这些日子怕是另有重用,不过白莲教的案子也不好耽搁,看来也只能另选人主持了——却不知孙千户你这里,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这倒省的孙绍宗主动开口了。
  他装模作样的寻思了半晌,这才道:“就因这案子,前不久咱们北镇抚司才查出个内奸,以卑职之见,最好莫让旁人再胡乱插手进来。”
  裘世安显然也知道内奸一事,因此赞同的点了点头。
  孙绍宗便又继续道:“而眼下经手之人,刨去下官和陆镇抚,当以试千户赵嘉义为首——这赵大人是陆镇抚从江南带回来的心腹,只可惜前些日子卷入了内奸一案,在牢里蹉跎了些日子,不久前才终于洗脱了清白。”
  听说赵嘉义是陆辉的心腹,又曾经卷入过内奸一案,裘世安不觉皱起了眉头,迟疑道:“他既然在牢里蹉跎了些日子,这其中恐怕有些手尾不太清楚吧?除了这赵嘉义之外,可还有别的人选?”
  孙绍宗早知道他不会选择赵嘉义,只是一开始越过赵嘉义这个试千户,直接推荐杨立才,有些于理不合。
  而且也容易让裘世安怀疑自己私心太重,所以才先把赵嘉义祭了出来。
  此时听裘世安果然否决了赵嘉义,孙绍宗忙又道出了杨立才的名姓,进而解释道:“此人的才干虽然稍有不足,但却素来是个稳重老实的,断不会给指挥大人惹出什么麻烦。”
  裘世安意外得了这指挥使的差事,虽也向尽快干出一番事业来。
  但白莲教的案子,早在他接手之前,就已经抓完了大头,再怎么往下深挖,也不过时锦上添花,还容易让人觉得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因而对裘世安而言,纯属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所以才干什么的,自然比不得稳妥来的重要。
  于是他当即点头道:“如今这年头,能有个稳重的就不错了。”
  想了想,他又向孙绍宗笑道:“也罢,既然是你推荐的人,洒家也给他个好彩头——回去告诉他,也不求这案子办的如何漂亮,只要顺顺当当的,别闹出什么幺蛾子,洒家保他年内官升一级!”
  这人情可真是给大了!
  早知如此,就该推荐贾善尧的……
  罢了。
  贾善尧一直在火药局,临时改弦易辙,恐怕也不太合适。
  眼见该禀报的也禀报了,答应的人情也送出去了,孙绍宗就准备告辞,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
  谁知裘世安却有些依依不舍,似乎是没享受够指挥使的威风。
  墨迹了好半天,临了他才忽然又想起一桩事儿来,笑道:“也是巧了,洒家有个消息,正琢磨着派人去知会荣国府一声,左右你跟他们家是姻亲,不妨就替我跑一趟吧。”
  说着,他贴上来压着嗓子道:“昨晚上万岁爷传了贤德妃去乾清宫,你让那一家老小,都安生把心放回肚子里吧。”
第576章
传讯
  步出玄武门,回头瞧瞧那黑洞洞,还真是让人不由生出了世事无常的感慨。
  当初被传召进宫时,原以为受那通灵宝玉牵连的,会是贾元春以及荣国府,谁曾想最后翻车的却是戴权和陆辉。
  果然是一入宫门深似海啊!
  暗暗叹息了口气,孙绍宗自拴马桩上解了缰绳,翻身上马扬长而去。
  一路无话。
  到了荣国府一打听,贾宝玉却并不在家中。
  这倒也正常,他中午才跟着薛蟠等人去自己府上混赖,以那几人的脾性,能早早散了才怪呢。
  想必这会儿,不定正在哪儿花天酒地的呢——而且必定是薛蟠做东,谁抢他跟谁急。
  虽然门房说贾琏正在家中,但孙绍宗犹豫片刻之后,还是选择了直接求见王夫人。
  贾琏那态度转变的,实在是让人有些无法理解,因而孙绍宗觉得,还是与他先保持一定的距离比较好。
  两家本就是世交,如今更已然成了亲戚,再加上王夫人如今年近五旬,孙绍宗主动求见虽有些唐突,却无碍于礼法人情。
  在前厅里侯了约有一盏茶的功夫,周瑞家的便急忙忙赶了过来,把孙绍宗引到了后院。
  等到了当初贾宝玉挨打的那个偏厅左近,却见那大门外正有几人翘首以待。
  这为首的自然是王夫人,但她身边却还并肩站着个雍容的妇人,却不是久违的薛姨妈还能是谁?
  眼下已入深秋,薛姨妈却依旧未曾放弃最爱的低胸宫裙,只是在肩头、脖颈处,又裹了件杏黄色的披风。
  那披风与宫裙之间,约莫形成了个半尺许见方的菱形,将两团莫可名状之物框在当中,反倒愈发让人生出:窥一斑而欲知全豹的冲动。
  阿弥陀佛!
  孙绍宗低头暗自念了一声佛号,勉强将那景致驱除出脑海,一边顺势行礼,一面揣摩着王夫人突然摆出这副阵仗,到底是为了什么。
  若是没客人在,王夫人迎出来也倒还罢了,但既然薛姨妈也在,她合该侯在屋里,等着自己这个后生晚辈进去见礼才对。
  “快起来、快起来!”
  王夫人忙不迭伸手虚扶了两下,眼见孙绍宗起身,便急着往里让道:“二郎快进来说话。”
  这……
  虽说她这年纪,自己这个岁数,应该也不会有人误会什么,可这热情劲儿,却还是大大超出了正常范畴。
  “伯母不必如此客套。”
  孙绍宗嘴里谦虚着,心下却对王夫人的言谈举止展开了分析。
  等到了花厅之中,再三辞让了座位之后,不等王夫人再开口,孙绍宗将这一路上的所闻所闻,同王夫人的反映结合起来,心中也大致有了些推测。
  于是他抢着开门见山道:“伯母,您可是安排了人手,在宫门口打探消息?”
  “你怎么知道?!”
  王夫人吃了一惊,但想到孙绍宗素来的表现,也便释然了,只苦笑道:“我那女儿自从到了景仁宫里,每三五日必有书信传出来,可这一连过去七八日,却音讯全无。”
  “不得已,我才派了几个人去宫门口候着,想着一有消息就快马加鞭的送来。”
  “方才刚得了禀报,说二郎你进宫办事儿去了,可巧前后脚你就到了咱家。”
  她虽然治家也还算有些才干,对外面的事儿却是接触甚少,女儿在这紧要关头,一连数日没有音讯,早急的没了章法。
  又觉得孙家毕竟是姻亲晚辈,自家儿子也多承孙绍宗点拨,所以干脆把心里的焦躁,一股脑倾诉了个痛快。
  临了,她才想起正事儿来,忙问道:“二郎出了宫就来咱家,可是得了什么要紧的消息?”
  “伯母莫要急。”
  孙绍宗笑道:“小侄这里还真有个好消息要转告给府上——裘世安裘总管说了,昨儿贤德妃去了乾清宫侍寝,让您只管把心放肚子里就是。”
  王夫人听了这话,却是有些不明所以,蹙眉道:“乾清宫?不是在景仁宫么,怎得又去了乾清宫?”
  看来她压根就不知道,宫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巨变。
  不过这也正常,贾政这一外放,荣国府里连个正经做官都没有,消息渠道自然也就闭塞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