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5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6/884

  呸!
  这货压哪里称得上是英雄。
  不过瞧着气色,怕还真就没几天好活了。
  孙绍宗原本还想着,先给这勇毅伯来个下马威,免得他不自量力,提出一些非分要求。
  可如今瞧这风烛残年的模样,却不由把那心思全都收敛了——倒不是可怜这牛继宗,而是怕他一口气喘不上来死在这儿,平白给自己招惹麻烦。
  “下官见过伯爷。”
  不卑不亢的施了一礼,却久久不见回应,倒是那肩舆上的喘息声一浪高过一浪,风箱似的,还杂着各种破音儿。
  “爹?您不要紧吧……”
  那牛仲达原本趾高气昂的侍立在一旁,见了这情形,顿时慌了手脚,正要上前探问究竟,勇毅伯却忽然转头对他低喝了一声:“滚、滚出去!”
  牛仲达愣了一下,这才嘀嘀咕咕愤愤不平的出厅门。
  这一声低喝,也似乎是打通了勇毅伯的喉舌,就听他一字一句的问道:“既有旨意下达,缘何还不升堂问……问案?”
  果然是来催问案子的!
  不过……
  孙绍宗却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儿。
  当然,这份狐疑并不会妨碍,他说出早就准备好的托词:“伯爷也该晓得,此案时隔两年再审,许多线索已经不可考了,本官自然要重新翻阅案卷,整理证据……”
  “有什么好整理的?!”
  勇毅伯牛继宗猛地支起脖子,须发皆张的喝道:“事实俱在,就是那姓卫的小畜生,害了我儿的性命!你赶紧判他个千刀万剐,才是正理!”
  一口气吼完之后,他又颓然的倒了回去,呼哧呼哧的气喘如牛。
  不会真死在这儿吧?
  孙绍宗警惕的打量着勇毅伯的面色,口中却仍是不慌不忙的反问着:“勇毅伯说笑了,若真是事实俱在,此案又如何会久拖不决?”
  牛继宗又瞪了过来,满眼的愤恨之色,许久之后,才咬牙切齿的道:“太后她老人家……”
  “二爷、二爷!”
  恰在此时,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呼喝,听那嗓音,却正是孙绍宗的车夫张成。
  他就算不知这屋里是谁,也应该看得见满院子豪奴,却怎得还敢如此大呼小叫?
  难道是家中出了什么意外?!
  一想到这里,孙绍宗却哪还顾得上什么勇毅伯、什么太后的,随口告了声罪,也不管牛继宗什么反应,就推门到了外面。
  到了外面院里,就见张成被几个牛家的豪奴围住,正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对峙着。
  见孙绍宗推门出来,张成立刻撇下那几人,小跑着到了近前,附耳道:“二爷,昨儿诓骗咱们那婆娘,又找上门来了!”
第677章
接踵而来【中】
  昨儿的种种内幕,孙绍宗自然不会向旁人透露,因而在张成看来,那夏金桂就是个胆大包天的女贼。
  如今这贼人竟又主动找上门来,也难怪张成会如临大敌一般。
  而孙绍宗听他禀报,就知到事情八成已经有了眉目,否则夏金桂也不会这么快,就又找到官衙来。
  想到那长腿王妃之前几次三番的挑衅,是何等的嚣张跋扈目无余子,如今却免不得要拜倒在自己胯下,一股邪火就直往孙绍宗脑子里冲。
  可他毕竟不是那等精虫上脑,就完全不管不顾的主儿——呃,至少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没错——冲动之余,也担心那夏金桂一转脸,便又把自己给卖了。
  故而他按捺住性子,吩咐道:“你且去告诉她,本官这里有贵客登门,暂时不便与她见面——那说好的礼物,她若是已经准备妥了,就先带去积水潭南岸的‘龙王庙’左近候着。”
  张成领了吩咐,又回头瞪了那几个牛家豪奴一眼,这才匆匆的去了。
  孙绍宗目送他离去,也忍不住在那几人身上略一扫量,然后转身回到了厅中。
  勇毅伯牛继宗,依旧是那副风烛残年的样子,但在孙绍宗眼里,却是愈发的可疑起来。
  以牛家如今岌岌可危的处境,如此高调的找上门来,本就已经不合常理。
  偏那勇毅伯牛继宗语带威胁不说,连下面的家奴,也是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在这大理寺中,孙绍宗的车夫前来禀事,哪里轮得到他们阻拦?
  前后几桩疑点凑在一处,怎能不让孙绍宗心生警惕?
  然而……
  这两年间牛家的党羽早已星散,北镇抚司方面,也是从未放松过对牛家,及其亲朋故旧的监控。
  如此高压态势之下,孙绍宗也实在想不出,牛家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心下狐疑着,孙绍宗口中告罪道:“劳勇毅伯在此久候,真是失礼的紧。”
  “哼!”
  牛继宗从鼻孔里挤出一声冷哼,随即又接方才的话头,威胁道:“此案太后她老人家极是关切,孙大人可要想清楚了,千万不要自误!”
  这老头……
  该不会真的病糊涂了吧?
  若换成是两年前,他搬出太后的名头唬人,或许还有些效果。
  可近两年间,明眼人都能看得出,太上皇与太后疏远了许多,太后的权势自然也因此大为缩水。
  若非如此,卫若兰一案又怎会久拖不决?
  故而这话如今听来,实在是可笑的紧。
  当然,太后毕竟还是太后,该有的尊重总还是不能免的。
  孙绍宗把手往紫禁城的方向一拱,肃然道:“劳烦勇毅伯回禀太后,下官既受朝廷重托,就绝不会徇私枉法!”
  这话明着冠冕堂皇,暗地里却是在嘲讽牛继宗——四九城内外,谁不知道‘龙根案’以后,太后就再没有召见过娘家亲戚。
  然而勇毅伯牛继宗,却似乎没有听出孙绍宗话外之意,艰难的点了点头,冷笑道:“你既然知道轻重,老夫也不多说什么了——来人啊、来人啊、来人……”
  “牛公子,令尊有请!”
  他那干涩的呼喊,愣是没能传到外面,最后还是孙绍宗等的不耐,扬声将那牛仲达叫了进来。
  勇毅伯牛继宗到此,也似乎彻底没了精气神儿,示意儿子到了近前,咬耳叮咛了两句。
  那牛仲达立刻喊进了几个家奴——正是那几个扛着门板的——就见他们把几块板子拼在那肩舆上,又四下里罩上了轿衣,转眼的功夫,就把个肩舆改成了四抬大轿。
  “孙大人,咱们后会有期!”
  随即那牛仲达松松垮垮的拱了拱手,便带着家奴扬长而去。
  孙绍宗依照礼数,一直送到门口,又站在台阶上,目送那轿子前呼后拥的转入正街,这才蹙着眉头回到了官衙之中。
  牛家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自己要不要先行知会北镇抚司,对牛家多加提防呢?
  一路琢磨着到了左寺衙署,见柳湘莲又按常例,去整理统计那殴斗档案了,他便悄没声的褪去了官服,径自赶奔左寺官衙的西北角。
  前几日四下里巡视,孙绍宗就发现这荒僻的角落里,长期泊了一只乌篷船。
  此时赶到近前,果见那船正随着水波荡漾,岸边上插着一支两丈长的撑杆,船头还挂着副蓑衣斗笠。
  再往里看,不大的船篷里五脏俱全,煮茶、佐酒的器具一概不缺,甚至还有折叠的棋盘、琴台、以及笔墨纸砚等物。
  这大理寺的官吏,可真特娘的悠闲!
  若在平时,看到这套泛舟湖上的标配,孙绍宗肯定气不打一处来,但今儿却顾不得管这许多。
  看看四下无人,船上也积了些灰尘——显然打从自己赴任之后,就再没人动过这船——孙绍宗便麻利的解了缰绳,披挂起蓑衣斗笠,将那撑杆往岸上轻轻一点。
  丈半长、四尺多宽的乌篷船,似离弦之箭一般射入了湖中,没多会儿功夫,便劈波斩浪的行出数里之遥。
  眼看那龙王庙就在前面不远,孙绍宗便又将撑杆挂在船舷上,任那乌篷船沿岸漂流。
  此时正值初冬时节,那湖面上并无多少船只往来,清风徐徐、一望无际,倒真让孙绍宗有些后悔,来的时候太过匆忙,忘记带几瓶烧酒上船饮用。
  好在也没让他等上多久,那正主儿就悄然登场了。
  只见前后三辆马车沿着堤岸缓缓驶来,负责驾车的却不是男子,而是几个膀大腰圆的仆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6/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