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6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0/884

  想到这里,忠顺王立刻吩咐道:“你这狗才先起来吧!”
  周谟见惯了他喜怒无常的模样,却哪敢就这么起身,反而又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瓮声瓮气的道:“小的罪该万死……”
  “行了!”
  忠顺王不耐烦的道:“现在还说这些有什么用?还不赶紧带齐了人手,去把那道衍翻出来!”
  说到这里,他郑重叮咛道:“记得,活要见尸、死要见人!”
  周谟闻言愣怔了一下,随即就明白这话并不是说反了,而是让他灭口之后,再把尸首带回来的意思——总之,就是不能留一丝痕迹。
  既然还要用自己追杀道衍,想来自己这条命应该是保住了。
  这下周谟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忙赌咒发誓的表示,自己这次一定不会辜负王爷信任。
  再三保证之后,他这才辞别了忠顺王,在府里召集了百余名壮丁,又以王爷的名义,传话给城防营左右指挥使、顺天府府尹贾雨村等官员,命他们协助缉捕盗走王爷秘宝的‘贼道人’。
  且不提周谟在外面如何忙活。
  却说忠顺王等他离开之后,沉着脸默然许久,这才缓缓的吐出句话来:“既然你自己都说罪该万死,那本王也只好成全你了。”
第705章
两个和尚
  迎客来。
  一座稍显简陋,生意却极其红火的酒肆。
  因酒肆主要的客源,皆是附近的贩夫走卒,所以平素一到饭点儿,这酒肆大厅里的吆五喝六之声,就足能传出二里地去。
  可初八这日早上,小店里却显得清静了许多。
  人倒没少几个,主要是平常高谈阔论的老主顾们,都不约而同的压低了嗓音——而造成这等局面的,则是一老一少两个和尚。
  这两个和尚真要说起来,倒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模样,最多也就是那小和尚生的俊俏些。
  而他们面前也只是两盘素菜,并无犯戒逾礼之处。
  可问题是,这座酒肆是开在清虚观正门附近的!
  就算佛道两家纷争未显,这两个和尚跑到清虚观门口吃吃喝喝,总也有些不合时宜之嫌。
  然而面对众人的纷纷侧目,那两个和尚却是怡然自得,就着一壶刚沏好的高末,慢条斯理的品尝着饭菜。
  眼见得一碗阳春面见了底,那年幼些的小和尚放下筷子,笑着品评道:“这道酸辣笋干果然有些门道,怪不得曾被‘血目神断’赞不绝口。”
  那大和尚却不曾应他,默默将吃完了自己碗里的汤面,起身同店掌柜结了饭钱,这才转回身合十道:“阿弥陀佛,此物虽然滋味鲜美,却不是我等出家人应该贪恋的——徒儿,随为师上路了。”
  说着,便保持双掌合十的姿势,径自向门外走去。
  那小和尚闻言,立刻也收敛了笑容,将桌上放着的包裹搭在肩头,也双掌合十的跟了上去。
  两人一前一后,年长的宝相庄严,年幼的俊俏不凡,虽是行走在这道教昌盛处,引得无数路人侧目,却也并无哪个敢搅扰阻拦。
  眼见出了清虚观左近,两名僧人身边这才少了窥探的视线。
  “师父。”
  那小和尚紧赶几步,悄声问道:“咱们接下来去哪儿?”
  “自然是在京城里四处游览一番。”
  年长的和尚笑道:“难得又降下了这等瑞雪,你我师徒又不缺盘缠,若不趁此逍遥快活一番,其不辜负了我佛的美意?”
  那小和尚听他这般说法,脸上闪过些担忧,几次欲言又止,却终究不敢质疑老和尚的决定。
  就在此时,前面的老和尚突然停住脚了步,望着不远处一个身穿单衣的乞儿,悲天悯人叹息道:“善哉善哉,京师首善之地,竟也有这般可怜之人——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听了这话,那小和尚一张俊脸,越发的纠结了。
  “徒儿。”
  那老和尚抬手一指,毅然吩咐道:“你去施舍些铜钱与他,好歹让他撑过这个的冬天。”
  小和尚闻言踌躇了半晌,终于还是凑了上去,从腰带里翻出半钱碎银子,丢到了那小乞儿的破陶碗里。
  “谢谢大爷、谢谢大爷!”
  那乞儿见是如此厚赐,当下喜的跪倒在地,约莫是太过激动,掌心都被陶碗割开道口子,鲜血喷涌而出,转瞬间就染红了半只手掌。
  可这乞儿却恍若未闻一般,继续激动的叩头谢恩。
  眼见他狗也似匍匐在自己脚下,那小和尚脸上满是不屑,口中却吩咐道:“拿去淘换些旧衣裳,免得冻出个好歹来。”
  说着,转头回到了老和尚身前。
  等到两人重新上路的时候,那小乞儿仍旧在叩首不已。
  却说师徒两个又行出一段距离,小和尚却又站住了脚,迟疑道:“师父,这……这好像是去大理寺的路吧?”
  “正是去大理寺的路。”
  那老和尚慢条斯理的道:“为师早就听说,这大理寺的景致乃是众衙门之首,如今既到了这附近,不去瞻仰一下,岂非是过宝山而不入?”
  “可那孙绍宗……”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压制了所有的杂音,师徒两个再次默然上路。
  ……
  大理寺。
  熬过半个多时辰勾心斗角、全无营养的晨会,右少卿李文善脚步沉重的出了花厅,正待回自己的官署清静清静,后面孙绍宗就赶了上来:
  “李大人、李大人请留步。”
  李文善应声停住了脚步,缓缓转回身来。
  见孙绍宗笑盈盈的模样,他心下益发的不快,忍不住直言批评道:“孙大人,虽说你主动招揽案子,也是为了咱们大理寺考量,可再怎么也不该提都不提一句,就直接越过廷尉大人,呈报到陛下面前!”
  虽然将‘剜心案’转交给大理寺负责的公文,到现在也还没下来。
  不过刚才孙绍宗在晨会上,却主动‘提前’点出了此事,捎带透露了未来一段时间里,可能要尊奉皇命制定‘军婚条例’的消息。
  这自然引起了魏益强烈的不满。
  虽说大理寺少卿,按朝廷律例是有资格单独面圣奏事的。可这说都不说一声,直接越级上访,一个蔑视领导的罪名,总归是跑不了的。
  两人因此在晨会上,很是针锋相对了一场。
  而李文善虽是个有名的好好先生,对这等‘坏规矩’的事情,却向来深恶痛绝。
  方才强忍着没有参战,此时单独相对,却是忍不住开口指责起了孙绍宗。
  孙绍宗依旧和煦的笑着,将两手一摊道:“李大人怎得也冤枉起我来了?我这次进宫面圣,实是为了部下张安之死,因这是出自私心,自不好先在衙门里讨论。”
  “至于那大兴县魏捕快的案子,也是因此而牵扯出来的——这一点,李兄应该也是清楚的。”
  李文善经这一提醒,也顿时回忆起来,好像孙绍宗当初,为了那张安一案找自己疏通时,的确曾提到过什么掏心挖肺的疑案。
  当下态度就稍稍和缓了些,不过口中仍是批评道:“即便如此,孙大人也该注意言行举止,廷尉大人毕竟主政多年,再怎么……”
  “大人、孙大人!”
  就在此时,左寺正唐惟善忽然慌里慌张的找了过来,离着老远就嚷道:“有两个和尚被人杀了,弃尸在咱们左寺的乌篷船上!”
  乌篷船?
  不会是前几日自己用过的那一艘吧?
第706章
横死的‘和尚’
  细雪飘零。
  一艘乌篷船孤零零的在湖畔荡漾着,那棚顶的帆布,似是用了有些年头,东一块西一块的钉了不少补丁。
  可即便如此,也有些遮不住那蒿草、燕泥,裱糊而成的内衬。
  这显然并非孙绍宗用过的那只,甚至都不可能是大理寺的船——看来唐惟善也只是听人说了这事儿,并未前来验证,就急着过去禀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0/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