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名侦探(校对)第6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8/884

  嗯……
  还是先看看世子登场的效果如何再说吧,如果还可以的话,或许自己可以顺势而为。
  如果世子登场失败,或者引得皇帝雷霆震怒,那这事儿不用说也没戏了。
  到时候,自己拿这个理由搪塞贾雨村,应该就能糊弄过去了。
  ……
  却说孙绍宗拿定主意之后,又等了约莫半个时辰,才见那三扇大门开了两扇——这就已经是了不得的荣耀了,毕竟一般情况下,文武百官只能从两肋的掖门进出。
  却说随着‘呜呜’的牛角号声,早就得了吩咐的官员们,立刻分成了左右两排,分别在吏部尚书与礼部尚书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说起来,自穿越以后,这还是孙绍宗头一回经午门进入皇宫——以前不是走玄武门,就是走西华门。
  故而他倒略有几分好奇,一边随着队伍前行,一边四下里扫量着。
  过金水桥、穿昭德门,就见太和殿前的平台上,早已布置的花团锦簇。
  正对着太和殿大门的位置,更是起了座两丈来高的戏台,此时那台上台下熙熙攘攘,穿红披绿的好不热闹。
  这些都是宫里养的伶人,水准那自然是没得挑。
  不过今儿的主角却不是他们。
  那太和殿两侧的石头围栏里,还站了不少的宫女太监,也都是锦衣彩带盛装打扮,显然也是要参与演出的。
  如果仅仅是宫女太监,自然也当不得主角——再说若只是这些身份卑贱的,也没必要刻意与伶人区分开。
  故而一见这阵仗,孙绍宗就猜到宫中嫔妃必然也在其中。
  果不其然,稍稍离得近了,就瞧见了一张熟面孔——和贾元春一起在景仁宫待孕的荣妃。
  其实除了这荣妃,孙绍宗出入宫廷的时候,也曾选选的见过另外几名妃子,可这人山人海,实在不好分辨。
  唯独这荣妃生的娇小,却又挺着一对儿‘凶器’,远远的就跟探照灯似的晃眼,想不注意都难。
  孙绍宗默默的行着注目礼,心下更是忍不住揣摩起了这荣妃此时的心情。
  尤其是在看到,居中的十六扇屏风前面,品字形的摆着三张桌子,孙绍宗就更觉得这女人可悲又可怜。
  原本同在景仁宫待孕,名份上虽然也有高地,待遇上却没有什么差别。
  可现如今,她在两侧等着以色娱人,贾元春却几乎获得了等同于皇后的地位。
  即便是特大号的凶器,也抵不过子宫武器啊!
  眼见已经快要入席了,孙绍宗正准备从容妃身上收回目光,却冷不丁又瞧见个熟人——太子妃!
  太子妃也要参家表演?
  虽说彩衣娱亲,也是古已有之的事情,可是在这个敏感的节骨眼,让太子妃抛头露面的……
  难道皇帝已经打定主意,要收回太子的名分了?!
第776章
寿宴之上【中二】
  虽说这次进宫赴宴的,最低也是从四品的官员。
  但孙绍宗的座次却并不低,堪堪算是挤进入中前场,离贵宾席也只有几步之遥。
  这是因为大理寺乃五寺之首,而六部里又没有四品的职务,所以他在四品之中,差不多可以排在前五之列。
  能与他比肩的,也不过是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以及国子监祭酒等寥寥数人。
  这些都是顶级的轻贵文职,一般只有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才能担任。
  孙绍宗这样的糙汉子夹杂在里面,说是鹤立鸡群也罢,说是鱼目混珠也成,反正除了刚开始的几句寒暄,孙绍宗这两百多斤的分量,就被他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孙绍宗倒也乐得清闲,端了杯半温的茶水,有一搭无一搭的抿着,默默回忆着方才转瞬即逝的画面。
  那应该就是太子妃没错。
  不过仔细想想,她虽然被几个舞姬围着,身上却是一席雍容华美的宫装,不似是要登台献艺的样子。
  可她既然不准备登台献艺,跑去和几个舞女厮混什么?
  而且远远的虽然看不真切,却依稀能辨别出,她是在紧张的叮嘱着什么。
  难道说……
  孙绍宗脑中忽然灵光一闪,转头望向正北方的戏台。
  “孙少卿。”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阴柔的嗓音忽然传入耳中,孙绍宗下意识的抬头循声望去,就见个弓着脊梁的小太监,正巴巴在身后打量自己。
  “孙少卿。”
  眼见孙绍宗回头望来,那小太监又欠了欠身子,和煦却并无半点笑意的道:“陛下口谕,让您去文昭阁见驾。”
  见驾?
  孙绍宗不由微微一愣,他虽然早就知道朝廷绝不可能,对前两天发生的事情不闻不问。
  可相比今天要举行的寿宴,他那点事儿实在算不得什么。
  这时候召见他,岂不是舍本求末?
  心下虽然不解,可皇帝下旨召见,谁敢怠慢分毫?
  孙绍宗忙自蒲团上起身,拱手道了声‘有劳公公’,然后跟着那小太监,赶奔位于东南方的文昭阁。
  这文昭阁,平日是用来保存文书典籍的,不过因为离着太和殿比较近,临时改成了周转、中继之所。
  在寿宴正式开始之前,皇帝就先在这里同皇室宗亲、内阁辅臣们闲话家常。
  却说孙绍宗刚到那文昭阁门前,就又意外的撞见个两个熟人。
  前面那人,昨儿还赖在自己家中;后面那人的名姓,则是刚被贾雨村念叨过十几遍。
  而这两二人此时此刻,正门神似的站在文昭阁大门两侧,一个怒目相视咬牙切齿;一个目光游移又透着委屈。
  这俩人怎么凑在一处了?
  孙绍宗迟疑的放缓了脚步,却还是惊动了他们,那委屈的当下喜形于色,也顾不得是在宫中,扬声叫道:“二哥,你怎么过来了?!”
  这人正是贾宝玉!
  而他对面那怒发冲冠的中年男子,则是皇后的亲弟弟赵国舅。
  赵国舅本来见到孙绍宗,也张开嘴想要打招呼来着,可听贾宝玉叫的亲切,当下冷哼一声,沉着脸没了言语。
  啧~
  这厮醋劲儿还不小!
  孙绍宗越发的感到无奈,眼下正是太子要极力稳住局面的当口,偏身边这一个两个的,不是轻视武官,就是胸无城府、喜怒溢于言表。
  人家诸葛亮保阿斗的时候,好歹还有几个得力干将可用呢。
  而这老几位却……
  唉~
  心下感叹着,孙绍宗急忙用眼神示意,让贾宝玉不要凑过来搭话,免得进一步刺激到赵国舅。
  然后又不偏不倚的站到了门前,静等着小太监进去通禀。
  期间贾宝玉几次欲言又止,那赵国舅更是冷笑连连,孙绍宗却只当没瞧见一样,垂手而立。
  好在这尴尬的场面,并未持续太久——没多会儿的功夫,那小太监就折了回来,将孙绍宗引进了殿内。
  谁知一进门,却发现这又是个尴尬地界。
  就只见殿内左右排开,分列着十来个人,多数都是躬身而立,却也有那么几个端坐在高背椅上。
  坐在左首的是两个生面孔,不过看那梁冠冕服应是皇帝的两个弟弟,义顺王与忠信王无疑。
  这老哥俩之间倒没什么,要命的是对面的两个——居于首位的忠顺王,以及坐在次席的北静王。
  这俩可就是老冤家了,互相之间的仇怨,远胜门外那俩‘国舅’。
  又搭上那居中的主位上,并不见皇帝的踪影,场面之尴尬可想而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8/88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