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凡间来(校对)第10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9/2519

  时日尚早,许易便想回归淮西府的天下第一门,看看晏姿。
  许易如今身家已丰,拼着折磨灵石,一路传送,不过半日工夫,便跨越数百万里,到得淮西府的府治霸邺城中。
  故地重游,许易却没生出多少感慨,到底在此间待得不久,远不会如大越之界那般,生出游子故乡的感触。
  许易再度变化了容貌,不惊动任何人,他如今的修为在这淮西府,恐怕便是府主出手,他也无惧。
  刻意遮掩身份,果真波澜不惊地出了霸邺城。
  冷阳峰,崖高月冷,霜华深重,许易悄悄潜入,直行动洞府前,才被倚在亭柱边的老蔡察觉。
  幽冷的月华下,老蔡鸡皮满面,形容枯槁,宛若将朽之木。
  见得陌生面孔的许易,有些惊慌。
  许易招呼一声,老蔡这才醒悟,立时笑得满面鸡皮都绽开了,直搓手道,“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许易冲他一笑,吩咐他去将赵无量唤来。
  得了许易的吩咐,老蔡越发高兴,颠颠去了。
  望着老蔡远去的身影,许易心头没由来一阵悲凉。
  他似乎一目望尽了老蔡的一生,非是因他修行大进,觉凡夫如蝼蚁。
  而是他从老蔡的身上看到了自己。
  茫茫天道之下,自己和老蔡有多大区别呢。
  也许只是叶上露水,和阶上露水的分别,叶上露水站得虽高,日头一出,终究都会湮灭。
  立在亭中许久,思绪越发悠远,忽的,许易微微一笑,摇摇头,暗道:长生不可期,仙道幽渺渺。我又何必想得太远,寻到秋娃和夏子陌,如果可能,把冰火兔送回家乡,此生已算圆满。
  不知觉间,许易心头的执念忽然消逝,这根神经一松,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许久不曾有进步的神念,忽的又通达了不少,神念挥洒,似能通晓领域内的众生心意。
  当然,他非是生了他心通的本事,而是一种明悟,一种玄妙的预兆。
  许易小心地把握这种预兆,不消片刻,便又有了新的理解。
  这种预兆,若说是玄学上的预测术,并不为过。
  他似能冥冥中感知一丝天意,若此刻,让他在闹市区,摆摊测字,凡夫俗子前来,他真有把握十测十准。
  而若是有修士前来,这种明悟却随着修士的修为的强弱,而不断衰减。
  这种感觉很深刻,却言谈不出。
  此刻,他神念覆压三百余里,笼罩之人,不下万计,能产生强烈明悟的,也只有如老蔡一半的凡夫。
  这种神念催化的明悟,目下看来,并没什么作用。
  但这种领悟天心意志的体验,却颇为玄妙,许易宛若新得了玩具的孩童,不断体验,乐此不疲。
  一炷香后,老蔡引着一人近前,不是赵无量,却是方掌事。
  而此点,早在方掌事到来前,许易已通过这种奇特的明悟,提前侦知了。
  可惜,这种明悟和预兆,局限性极大,到了凝液境的修士,这种明悟和预兆,便接近于消弭了。
  在老蔡引着方掌事到来前,许易便换回了本来面目。
  久别相逢,方掌事竟行大礼参拜。
  许易扶起他道,“都是老朋旧友了,何必多礼,看老方你这架势,在衙门里待得如鱼得水。”
  年余不见,方掌事红光满面,竟还生出了些许官威,气度大非往常。
  方掌事道,“吃水不忘掘井人,没有掌门您的面子,哪有我的今天,掌门之恩,老方铭感五内。”
  他借着许易的光,攀上了韩副司座,一年两迁,如今虽未混上一身星服,却也掌握核心衙门的实权,在这霸邺城中,也是一方字号,岂是当初一个商会的下游掌事可比。
  叙罢别情,许易问起了关心的话题。
第七十二章
晏战
  一听之下,许易大喜过望。
  原来,老蔡招呼方掌事,而非是赵无量,只因眼下赵无量根本不在霸邺城中。
  原来,在他的天量资源供应和晏姿的勤奋精修下,如今晏姿已突破至了感魂中期,只差一张地魂符,便能冲击阴尊之境了。
  目下,赵无量正带领天下第一门的核心力量,会同天下第一门的晏副掌门,正在争取一张地魂符。
  弄清事由,盘算着距离晏姿取地魂符的日子,还有近十日,许易便也不着急去寻晏姿汇合,便在冷阳峰中住了下来。
  在他想来,让晏姿独自出去闯荡一番,也是好事。
  他给得再多,也不如晏姿自己搏击风浪,成长得快。
  许久不见,既然见面,许易少不得备些见面礼。
  方掌事和老蔡都有份。
  在许易看来,都是些寻常物什,譬如轻体丹,三转回春丹。
  在方掌事和老蔡处,都是延年益寿的无价之宝。
  打发了两人,交代了掩藏他回归的消息后,许易便正式闭关了。
  他要潜心参悟“三五七剑”。
  这篇术法,他越参悟,越觉玄妙。
  尤其是在当下,他体内经络石化,只剩了手阳葵经一条经络畅通,诸多术法不得使用,研习这“三五七剑”,便显得尤为关键。
  “三五七剑”的数术核心,他已弄通,关键的功法思想和难度节点,也基本参透领悟。
  余下的便是要不断演练,从生疏到熟练,从初窥到通领。
  而这一步,对阳尊修士而言,难度甚至不逊于领悟功法要点,把握关窍。
  道理实在简单,因为真元的有限性,让这种演练,很难在短时间内,不停重复。
  往往一套玄功,一名阳尊修士从初探到领会,可能只需数日乃至数十日。
  而要想融会贯通,操纵自如,却往往需要经年的工夫。
  有的甚至因为真元的局限,导致无上功法,最终难以炼化入手。
  对许易而言,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他如今周身经络几乎尽皆石化,但气海中的无量真元却安然存在。
  虽只手阳葵经一条经络畅通,幸好这条经络构成了完美的闭环,足能够他演练“三五七剑”。
  转瞬,便是八天过去了,许易精气神大异简直如换了个人。
  经络石化之际,他真是处处小心,时时在意。
  实力的弱化,带来的自然是强烈的不自信。
  才将这篇“三五七剑”,融会贯通,许易心中便掀起了滔天豪情。
  短短八九日工夫,将一篇极难的真元类功法融汇贯通,说出去,必是奇闻,而许易却真实做到了。
  无量之海容纳的天量真元,在研习功法的试错功效上,简直天生自带光环。
  九天时间,他试验了将近千遍,成功之后,又重复了数百遍。
  换言之,有这无量之海在,天下功法,他只需弄通弄懂,便基本接近大功告成。
  当然,他目下修成的也只是这“三五七剑”的皮毛。
  非是他领悟不到,而是白长老给出的只是一层皮毛。
  后续功法,根本没有推出。
  这日一早,许易一夜安眠,用罢老蔡按晏姿标准,精心伺弄的早餐,便即启程离开,直寻晏姿去了。
  拼着灵石受累,半个时辰后,许易见到了晏姿。
  一个宽阔的演武场周围,人身鼎沸,旌旗如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9/2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