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凡间来(校对)第8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1/2519

  人同此心,一场大战就此爆发。
  “那边开战多久了。”许易问出了心中的焦虑,他生怕那帮家伙争抢的激烈,导致洞穴中的典籍破损。
  皇玄机道:“有些时候了,不过先生放心,他们便再是疯狂,也并不敢损坏典籍。”
  “知道了,多谢玄机兄相告。不出意外,一个月后咱们便可以出发了。”说罢,许易结束了通话。
  半盏茶后,他已遥遥望见太平山,山峦之上,三道人影正疯狂的相互攻伐。战斗极为激烈,半山腰山亦有数百人分作三伙各自交攻。
  许易神念放出,强大的神念,展现了惊人的控制力,瞬息让混乱的战场宛若凝固了一般。
  神念扫过,以断开的墓碑为圆心,方圆五十里内,一切皆印在心海之中。念头一动,一道声音同时映射在数百人的心海中。
  “谁取了此墓穴的典籍,都给我交出来,必有奖励,若不交者,后果自负。”
  心海中的声音方罢,便有十数人的脚底出现了书本断页。文字典籍,此类,正是大战中被各人所哄抢去的山阳老人墓穴中的文字典籍。
  没有人心存侥幸,许易展现的手段,超乎了场间众人的想象,说是神仙术法也不为过。
  面对此等人物,任何人都提不起反抗之心。更何况他们拼死冲杀,抢夺典籍文字,为的也不过是拿去向许易邀宠卖好。
  此刻正主赶来,取走了典籍文字,结束了冲杀,真是再好也没有。
  许易念头一动,将所有的文字典籍尽数摄入手中,朗声道:“此间景象我已记下,谁人交与了我典籍,我已知晓,都各自退散。想要好处的都去找皇玄机备案,稍候自会下发,定不叫尔等失望,都退去吧。”
  当此关口,他哪有心思去处理眼前的鸡毛蒜皮,草草打发了好研究山阳老人留下的典籍文字才是正题。
  许易如是安排,众人哪敢有二话,身上的禁锢一消,皆如惊弓之鸟,转瞬散了个干净。
  许易便在墓穴洞口坐了,取出搜罗的文字,细细研读。他怀着患得患失的心情,看的极慢,这一坐便从正午时分坐到了夕阳西下。
  合上最后一本典籍,许易站起身来,长长叹了口气,难掩心中的失望。
  他已确信,这些典籍文字,的确都是山阳老人所留下,不少关于肉身修行的论述,文字精妙,见解深刻,算得上绝妙好文。
  只是又过千年,这些论述绝大多数都成了修行界世所共知的道理,并无什么出奇之处。
  许易正待起身离开,回眸一扫,但见凄绝的斜阳掩映下,断碑掩映在枯黄的茅草中,墓室洞口衰败的杂草、滚滚乱石,已将整个墓室破坏殆尽。甚至可以想象,若干年后,此洞穴说不准便成了狐丘鼠穴。
  许易心道:“山阳老人,一代先哲,光耀千古,遗泽万代,严格算起来,他许易也曾沾过山阳老人的光。”
  “他岂可让一代先哲,因己之累落得如此下场!”
  许易便要用神念取走山阳老人盛放尸身的棺椁。
  他神念才朝洞穴中扫去,立时便感受到一种朦朦胧胧的阻碍。
  先前,他神念覆盖此间,并未及细察,此刻神念延伸进洞穴,立时体察到了这种朦胧的阻碍。
  念头一转,他便明白了,定然是一种防御感知探查的阵法。这在古墓之中颇为常见,若不用相当程度的伪装,凭借感魂强者的感知能力,搜罗古墓并非难事。
  许易稍稍增强神念,立时便将那朦胧的阻碍穿透,神念完整的覆盖了整个洞室。
  墓室不大,沿着长达十余丈的窄道直直通进了山腹。墓穴只有半亩见方,用砖墙隔做了两间,一间停放着棺椁,一间布置着香炉书架古琴等物。停放棺椁的那间并未遭到破坏,而布置书架的那间却已遍地零散杂乱不堪。
  许易念头扫过,并未查看到任何异状。满地狼藉无一可用之物,显然都经过了细细搜罗,棺椁是最简单的青石棺椁,内里一具残尸已仅剩了枯骨。
  许易催动神念将棺椁覆了,正待挪出洞室来,许易察觉到一点细微的怪异。
  寄存棺椁的墓室,四面墙壁上却有细微的异样,神念扫出,如刮起一阵飓风,飓风飚落,四面墙壁上的积灰落尽,竟现出大片的文字。
  墙上的积灰堆积千年,早已将浅浅的文字尽数覆盖,精妙的感知根本无法察觉异处。
  而是许易用神念拖动棺椁之际,震动细细的微尘落下,露出了一缕蛛丝马迹,许易才觉出异状。
  惊讶过后,便是强烈的欢喜,他身形一闪,出现在了洞室内,一颗明珠放出,满室顿现光明。他连忙朝四面墙壁瞧去,才入眼,许易便发现这是一篇类似笔记的札记。
  札记中记录的是两个人的对话,才一瞧清那两人的名讳,许易心中便掀起了巨大的波涛。
  一人唤作青松子,一人唤作苍舒,据笔记中的记录,青松子乃是山阳老人的师尊,这段对话发生之时,山阳老人正在一旁恭谨奉茶。
  之所以许易才看了个开头,便如此震惊,是他陡然想起了大越武史上著名而又神秘的青苍问对。
  整个大越武史以及各家私人笔记对青苍问对都有过近乎阿谀的渲染,无限拔高。
  更有甚者,扯到了关系人族是否存在,修行是否会繁荣的高度上来。
  但是青苍问对始终不曾真正流传下来,便连最正统的大越武史上记叙的也只有只鳞片爪。
  但是,单只这只鳞片爪,便深刻解析了魂与魄的关系。
  在如今看来,墙壁上的青仓问对,关于魂与魄的认识只是寻常。
  可若再细想,在青苍问对之前,却无人能将魂与魄的关系用简洁有力的文字一阵见血的指出。
  便足能证明这两位先哲是何等的才华横溢,震撼当世。
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心和希望
  意识到自己撞见的可能是此界武史上留下传奇身影——始终不曾显露真容的青苍问对,许易兴奋之余,心中又起了隐隐的担忧。
  他生怕所谓的青苍问对讲述的道理,都是如魂与魄这般在千年前发人深省,千年后已为世人尽知的修行常识,若真如此,他就太失望了。
  压下微微起伏的心潮,许易一路阅览了下去,他看的极慢,足足两个时辰,才将四面墙壁上近万言文字悉数览毕。
  心头沉沉不知是何滋味,很遗憾,青苍问对并没有解决他目下所遭遇的困境。
  正如他所担心的那样,所谓的青苍问对,绝大部分内容在千年后的他来看,都显得太过青涩简单。
  当然,许易并不会因此而否定两位伟大的先哲,反倒心中对这二人的天才敬佩无比。
  唯因二人的论证无一不深刻精准,便连一些明显超越当时时代的猜想,在如今都被彻底证实为正确。
  却说,虽然许易对青仓问对失望了,但他也并非是毫无所得。
  尤其是青苍问对中的最后一对,便是两位哲人关于虚实之间的探讨。
  其中谈及了灵台气海这些虚器,与五脏六腑经络头颅这些实器之间的关系。
  两人的问对极有针对性,有些方面也令许易茅塞大开,其中苍舒回答的两点让许易印象尤为深刻。
  其一,便是苍舒认为人体本身便是一个虚与实、阴与阳有序结合的完整生命体,所谓的气海灵台是天然存在的。并不是因为感悟了阴魂便成就了灵台,更不是因为冲破了丹田便化出了气海。灵台和气海,并不因为修行本身而改变,只是因为修士的修行让灵台和气海易于为修士所感知。
  其二,气海和灵台这两大虚器,依托于血肉之躯存在,而又独立于血肉之躯外存在。说依托是因为生死魂灭,七魄散尽灵台气海也便自然湮灭。说独立于灵台气海,乃是因为此二者的存在,并不因肉身的伤害而毁坏。
  其中青松子对此第二点持怀疑态度,而苍舒反驳之际举了个有趣的例子。
  苍舒举例说,倘若一人阴魂受到重创,那时他的灵台会因为他的阴魂损伤而变得摇摇欲坠吗?
  倘若一人深受重伤,七魄将亡,那他的气海会在七魄灭亡之前随时崩塌吗?
  青松子默然不能答。
  “默然不能答”五字,乃是山阳老人札记中的原话,道尽神髓,显然山阳老人认为,青松子亦为苍舒的这番妙答所折服。
  总而言之,虽未得获自己想要的,但许易对整篇青苍问对的评价极高。
  不仅因为整篇青苍问对充斥着审慎的思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更重要的是整篇问对中的论述和预测几乎都得到了证实,展现了两位先哲超越时代的惊天智慧。
  唯独一点,许易认为贤明如这两位先哲也照样出现了失误,那便是苍舒关于气海论述的第二点,认为气海不会在七魄消亡以前而自崩散。
  这是个明显的错误。
  因为他本身便是反驳此点的活生生证据,除却他以外,整个修行界有多少人被仇家毁去气海,修行终止,皆是明证。
  念头到此,许易脑海中陡然一道闪电划过,他重重一拍大腿,脱口道:“未必如此!”
  他陡然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出现了一个致命的盲点。
  这盲点便是,而今的修真界充斥着大量的气海被毁的修士,难道苍舒所处的那个时代就没有气海境修士吗?
  气海境又非是感魂境,乃是修行的极为基础的境界,即便苍舒所处的时代更为古老,修行资源更为荒凉,但当时是否出现大量的气海境,照样是可以推测的。
  这一点在二人的问对中,以及山阳老人的笔记中都得到了呈现。
  从山阳老人这些典籍文字中,已经在集中的论述凝液境、感魂境的修行成果和法门。反过来也证明了气海境即便在苍舒所处的时代,也是极为寻常的。
  既然如此,苍舒怎会不知世上有人被毁去气海,修行废止?若是苍舒知晓,为何又会发如此言论呢?
  以整篇问对中苍舒所展现出的审慎和严密,许易绝不相信苍舒会不关注世间大量充斥的实证。
  即便苍舒真的疏忽了,青松子为何不以此反驳他,难道青松子也在同时疏忽了这个问题?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1/251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