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剑灵旗(精校)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178

上官飞凤道:“我和此人并不相识,但他知道是我,一定会欢迎我的。”
卫天元道:“哦,那人是谁?家住何处?”
上官飞凤道:“瘦西湖北面是不是有座观音山?”
卫天元道:“不错。”
上官飞凤再问:“观音山上是不是有座大明寺?”
卫天元道:“不错。不过,大明寺是以前的名称,现在叫做平山堂。名称虽然不同,古庙仍是古庙。但你要找的人不会是和尚吧?”
上官飞凤道:“大概不是。”
卫天元说道:“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为何说大概不是?”
上官飞凤道:“因为我现在还未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到了平山堂附近才能知道。你暂且不要问我,问我我也无法作答。”
卫天元笑道:“我知道你神通广大,好吧,反正哑谜不久就能打破,我跟你走就是。”
上官飞凤笑道:“我从未到过扬州呢,请你带路,我跟你走。”
卫天元笑道:“带路是我,把舵却是你。我那句话也没有说错。”
他把疑团暂且抛开,带领上官飞凤沿湖步行。瘦西湖名实相副,水流弯弯曲曲,每过一弯,水面愈来愈小,似至尽头,但转过弯来,又是细水流长。卫天元道:“如果你是乘舟游湖,更能领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不过湖边有许多名胜古迹,在岸上步行游览,也有它的好处。”
他一路指点名胜古迹:那边红楼水榭花木争辉的地方是“香影廊”,是明末清初诗人王渔洋的诗社,折而向西,经“歌吹亭”,“卷石洞天”,是约一百年前的名画家郑板桥和李骅的作诗绘画之处,过“虹桥”北行,可以通往湖中心的“五亭桥”。这“五亭桥”形如莲花,桥下有十五个洞,“在月圆之时,每洞皆有月影,金色晃漾,景色罕有。”卫天元说。
上官飞凤笑道:“这许多名胜古迹还是留待将来慢慢地浏览。”
卫天元道:“好,那么咱们走快两步。”
过了“五亭桥”,北上就是观音山了。到了山路的尽头,卫天元道:“此处名叫蜀岗,岗下有个天下第五泉,岗上那座寺庙,你看见没有,那就是平山堂了。”
上官飞凤道:“好,现在可以走慢一些了。”
卫天元一面走一面讲解:“听说这座古庙在唐代就有了的。当时有个非常出名的和尚做这间庙的主持。”
上官飞凤道:“这老和尚是不是法号鉴真?他是曾经东渡扶桑(即今日本),在彼邦宏扬佛法的?”
卫天元道:“原来你早已知道这个寺的来历。”
上官飞凤道:“家父虽然不是佛门弟子,但鉴真和尚却是他佩服的古人之一,我这才知道鉴真和尚的故事的。不过,为什么大明寺后来改名平山堂,我就不知了。”
卫天元道:“平山堂是因高与江南诸山相平而得名。据说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苏东坡曾先后在寺中读书,平山堂这个名字就是苏东坡改的。如今寺门还悬有他写的对联呢。”
说话之际,他们已经来到了平山堂。上官飞凤读那副对联:
万松时洒翠
一间自流云
上官飞凤道:“苏东坡是风流才子,这副对联也写得洒脱。”
卫天元道:“我认识庙中的一个和尚,我要借宿倒是不难,不过,和尚的庙宇,可是不能让女客留宿。”
上官飞凤笑道:“你放心,我要找的那个人不是和尚。”
平山堂后面有几座建筑,似是富贵人家的别墅。上官飞凤道:“我只知道这个人是住在平山堂附近的,却不知是哪家人家。”
卫天元道:“反正不过几家,咱们逐一去问。”
上官飞凤道:“用不着这样费事。”当下拿出一支笛子,轻轻吹了起来。
过了一会,只听得有一家人家,有铮铮淙淙的琴声传出来。上官飞凤就走去扣门。
大门打开,一个有三绺长须、文人模样的中年汉子出来迎接。
上官飞凤和卫天元走进去,他关上了门,这才发问:“请恕晚生眼拙,似乎未曾见过两位。不知——”
上官飞凤笑道:“你不用这样文绉绉说话了,你不认识我,也该认识这面灵旗吧?”
那中年汉子见她拿出灵旗,吃了一惊,连忙行参拜之礼,说道:“原来是大小姐驾到,属下公冶弘参见。这位朋友是——”
上官飞凤道:“他是我的朋友卫天元,外号飞天神龙,想必你该听过他名字吧?”
公冶弘心想:“原来江湖上那些流言果然是真的。他是主公未来的爱婿,我可不能怠慢于他。”于是说道:“卫大侠名震江湖,我虽然孤陋寡闻,也是久仰大名的了。请卫大侠上坐,属下参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1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