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327

晋阳公主细细地打量着李丰满口中所说的这个国子监生。
身材弱清瘦,精神饱满,两只眼睛神色如电,清明灵动。
面容上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长相还说得过去,年岁看上去也不是很大,似乎还未及弱冠,这么年轻就考进了国子监,如果不是骗人的话,那么此人的才学一定很好。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晋阳公主很清楚,每年招收的生员数量有限,仅有三百人,而且大多都是贵族子弟,寻常百姓根本就无缘进入。
这就更加加深了晋阳公主心中的怀疑,贵族子弟,又有几人会短缺财物?又有几人会甘心在一酒肆之中被人呼来喝去?
这很不正常!
这个魏元忠如此隐忍,如此费尽心机地潜伏在太子哥哥的身边,必然是心有所图!
只是她有些想不通,太子哥哥现在已是废太子,早在半年前就已被父皇给贬为庶民,发配到这黔州之地,可谓是一朝丧失了往日所有的荣光,寻常人只要眼睛不瞎,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还来投靠招惹于他,那样只会惹祸上身,不利于将来的前程。
可是这个魏元忠到底是为什么?
李丰满失忆,忘却了以前的所有不开心,现在已然彻底改变心态,开始全新生活,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哪怕是经商、务农,开酒楼,办菜园,从事一些贱业,也总好过以前那种浑浑噩噩的颓废状态。
一个没有野心的废太子,才能够安然度过余生。
在晋阳公主的心中,李丰满现在的生活状态,才是最好也最安全的生活状态,她不希望有人再别有用心,试图把太子哥哥再度拉回争权夺利的是非圈中。
所以,晋阳公主很警惕眼前这个看上去一脸无害的魏元忠,国子监生的身份太过敏感,他不应该出现在此时的太子哥哥身边。
哪怕他并没有什么企图,也真如太子哥哥所言,他的出现只是一个意外,晋阳公主也绝对不能让他继续呆在这里,他的存在,即使什么都不说什么也不做,也会给太子哥可带来种种不好的猜忌。
李丰满缓缓退出教室,魏元忠随后也轻身走出,到了门外,躬身向李丰满施了一礼:“见过东家,见过四小姐!”
李丰满轻轻点头回礼,晋阳公主神色一动,轻声问道:“怎么,这位先生认得奴家?”
魏元忠眼鼻观心,低头颔首,恭声回道:“学生并不曾见过小姐,只是今早来时听老管家提醒过一句,说是府里来了一位四小姐,是东家的嫡亲妹妹,让我莫要在东院随意走动,免得冲撞了尊驾。”
“方才见四小姐与东家携手而至,而小姐看着又十分眼生,所以学生猜测,您当就是东家的小妹,四小姐。”
晋阳公主眉头一展,问道:“听说你是上一届的国子监生,此刻不在长安致学,为何会沦落至此?”
你一个好好的国子监学生不在学校好好呆着,出来瞎溜达什么?
“这个”魏元忠面现尴尬,小心地抬头看了李丰满一眼,轻声向晋阳公主道:“实在是因为囊中羞涩,在东家的酒肆中吃饭却无钱结账,所以只能以劳抵资,慢慢还债!”
“不就是一顿酒饭么,还用得着你一个国子监生这么为难?”晋阳公主不由向李丰满嗔怪道:“大哥,你也忒小气了些,一顿酒菜而已,直接给他免了不就是了,又何必这般为难人家?”
李丰满一阵苦笑,这个小妹倒是慷慨,“小妹你有所不知,这厮可没有他表面上看上去这么老实本分,你知道他一顿饭吃了为兄多少钱吗?”
晋阳公主惑然抬头,李丰满定声道:“十贯,他整整吃了我十贯钱的酒菜,结果却只拿出了几十钱来付帐,这天下间可有这样的道理?”
“学生惭愧!”魏元忠面色羞红,躬身而立,不敢抬头。
当初他本来只是想要坑那两个朋友而已,没想到最后反而是他自己掉到了坑里。
“十贯钱?!”晋阳公主亦是一惊,诧然扭头向魏元忠看来,心里更觉这厮是在故意而为,“那么多菜,你吃得下吗?”
晋阳公主久在宫中,却也知道钱财的重要性。而且身为公主,她每个月也能从内侍监领取一定的例钱零花,做为日常的打赏所用。
虽然晋阳公主并不怎么关心自己的例钱,也从没有亲自去领取过,可是她也隐约记得,她每月的例钱也不过才八百而已,就这还是父皇对他异常偏爱,特别多许了三百,其他的那些姐妹,可是仅有五百。
所以她才会感到很是惊诧,这个魏元忠竟然一顿饭就吃掉了她们近两年的例钱,实在是太奢侈了!
“四小姐误会了。”魏元忠插声道:“十贯钱,其实也就才六道菜而已,学生当时甚至尚未饱腹。”
言外之意,不是某吃得多,而是你兄长家的菜太贵。
李丰满老脸一黑,狠瞪了魏元忠一眼,这厮端是不老实,在老子面前也敢耍心眼儿,良心大大的坏了。
见小妹再次迷茫地向他看来,李丰满淡笑道:“别听他胡言,咱家的酒菜虽然确实比外间贵了一些,但绝对是物超所值。更何况为兄可是明码标价,在点菜之前他们可是都知道菜价几何。”
“兜里没钱却还非要打肿脸充胖子,非拣最贵的菜点,这能怪得了谁?”
晋阳公主暗中乍舌,不管怎么说,十贯钱六道菜,也太贵了些,大哥确实有些坑了。
不过明知道是坑却还非要往里去跳,这个魏元忠岂不是问题更大,说是没有别的目的,谁能信?
于是,晋阳公主便很违心地向李丰满求情道:“大哥,看他也是一个老实本份的人,而且又是国子监生,留在这里当个伙计实在是有些不太合适,日后也难免会遭人口实。不若这样,他欠下的那些钱,我替他还上,大哥这就把他放走,如何?”
“这个嘛”李丰满轻笑道:“咱们兄妹之间还提什么钱不钱的,既然小妹心善,不忍见人落难,我这个做兄长的岂有阻拦的道理,不就是十贯钱么,为兄还损失得起。”
说完,李丰满冲魏元忠挥了挥手,道:“小魏啊,都听到了吗,你今天可算是遇到贵人了,我小妹心善为你求情,从今之后,咱们之间的债务一笔勾消,你现在就可以回去了!”
“东家不可!”
魏元忠直接就急了,我在这里混得好好的,每天不止有书读,还能免费吃上美味佳肴,凭什么要走?!过了这个村,我上哪再去找这么好的店去?
别人需要花费十几贯甚至二十贯才能吃到的饭菜,他在知味轩的后厨可以随便吃,哪怕很多都是当日卖不掉剩下的,他也已经很是知足了,做为一个十足的吃货,他怎么会舍得这么匆匆离去?
说好的要吃足五个月,一天也不能少!
“大丈夫行走于世,岂能吃他人嗟来之食?!”魏元忠瞬间圣人附体,大义凛然道:“自己欠下的债,哪怕是割股卖肉也要自己还上!四小姐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请恕学生不能接受!”
大气凛然,铿锵有声,连李丰满听了都忍不住想要给他点赞。如果不是当初这厮曾不止一次地想要赖帐,中间还不止一次地耍过小心眼儿,就凭他现在的表现,李丰满说不定还真就信了他的邪。
第159章
晋阳公主的震惊
李丰满不信,而且他也已然猜到魏元忠不愿离开的原因。
经过这近一个月时间的相处,对于这位老祖宗李丰满已经是多有了解,腹有诗书但却不是那种只知道读书的呆子,他有他的聪明与狡猾之处,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他都会习惯性地给自己留下一条或是几条后路。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聪明且不失圆滑的国子监生,其实是一个十足的吃货。
当初他带人来吃霸王餐,本身就目的不纯,坑他的那两位同伴只是其一,最主要的应该还是想要尝一尝当日知味轩提供的那些美食。
甚至最后两位同伴跑路,他自己掉坑里的时候,也没见他有多么紧张慌乱,先是亮出了国子监生的身份想要确保自身不被挨揍,再又是百般推脱,想尽了办法想要逃脱惩罚。
最后若不是被李丰满点出了他真正的根脚,甚至连他的真名及具体的家庭住址都给点了出来,他也不会这么老实地答应在知味轩当一个小伙计。
现在,这个吃货祖宗明显是看上了知味轩的员工福利,在后厨吃上瘾了,所以才不情愿这么离开。
“这个书生果然大有问题!”
晋阳公主看魏元忠的眼神都变得有些不对了,越发认定,魏元忠这么死乞白赖地呆在这里不走,指定是没安什么好心,不得不防。
“魏公子误会了,奴家这么做并不是在施舍与你,而是不忍心见你一个国子监生留在此处平白浪费光阴,耽误了学业。”
晋阳公主继续劝说:“这样好了,这十贯钱就当是我大哥借你的,待日后你手中宽裕了,可以派人再送来。如果你实在是过意不去,再多加两贯利息,想来我大哥也不会介意。”
“不不不不,无功不受禄,平白无故的,我怎好借你们的银钱?”魏元忠连连摆手,“再说,我觉得这样就挺好,通过自己双手赚来的钱,我用着才踏实。”
“四小姐就不要再劝了,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在这里做够五个月的伙计,不把那十贯钱的欠账给补上,我绝对不会离开!”
嗯,死也不离开,谁要是再提替我还钱的事,我就跟他急!
为了能够吃足五个月,魏元忠也是拼了,油盐不侵,死活都不愿意离开。
晋阳公主彻底无语,这个魏元忠果然不是省油的灯,这样都撵不走,看样子是铁了心的要赖在太子哥哥的身边了。稍后一定要提醒一下太子哥哥,让他你小心提防一下此人。
“行了小妹,人各有志,既然小魏不愿离开,咱们也就不必勉强,正好这段时间我用着还挺顺手,就让他继续留下好了!”
李丰满拍板把事情定下,他也看出小妹出言相助,似乎并不是因为欣赏魏元忠的才学,而是纯粹地想要把这个不安定因素从他的身边支走。
想想魏元忠国子监生的身份,这样围拢在一个废太子的身边,确实有可能会引来一些有心人的猜忌。
小妹这也算是用心良苦了,不过李丰满并不在乎这些,有些人真要疑心,真要猜忌于他,就算是没有魏元忠这个国子监生,也一样是阻挡不住,他们总是能够找到这样那样的借口来致他于死地。
魏元忠现在人言轻微,还没有能够引动长安那些人注意力的资格。
前几日遭遇到的刺杀,先前李丰满还一直都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是在昨夜知晓了李丰之前废太子的身份之后,一切就全都明了。
新太子上位,废太子自然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这个时候若是出了点儿什么意外,似乎也没什么。
“多谢东家!”魏元忠拱手道谢,又能在这里白吃白喝几个月,真是值得庆贺。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晋阳公主的目光留意到魏元忠手上拿着的书册,开篇“三字经”三个大字跃入她的眼睑:“三字经,还是手抄本,是蒙学吗,以前怎么从未听说过?”
晋阳公主伸手向魏元忠讨要,魏元忠躬身双后递上。
“人之初,性本善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读了开篇几行,晋阳公主不由猛地抬起头来,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魏元忠:“这篇蒙学章,是你所作?”
魏元忠尴尬摇头,躬身禀道:“四小姐太瞧得起学生了,这篇三字经,其实是东家亲笔所书。据说是东家为了教育府里的小姐少爷,费了数日之功才编纂出来,学生见之也是甚为钦佩!”
“大哥?”晋阳公主一怔,不由扭头向李丰满看来:“大哥,这三字经真是出自你手?”
不应该啊,李承乾的学识水准,晋阳公主可是知根知底,若说时政、民生,甚至是骑射、厨艺之类的学识技艺,李承乾或是还有一定的过人之处,毕竟当时的太子太师与太子太傅都是当朝的知名老臣,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便是再差劲也要比寻常的国子监生强上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