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1/327

这就是程怀弼所说的那种世家子弟身上所独有的味道吗?
范同的目光不由又朝那位漂亮姑娘的席位上瞄了一眼,程怀弼这种身份的人断是不会信口开河,他既然觉得那姐弟二人是世家子弟,多半不会有假。
“程将军真是好眼力。”魏元忠去而复返,轻轻地凑到桌前,直声向范同建议道:“魏某也劝范公子一句,狄姑娘不好惹,轻易还是不要去招惹得好,当心会惹火烧身,到时候谁都救不了你。”
范同双眼一眯,不满地抬头向魏元忠看来,“怎么,莫不成你魏真宰也认得这姐弟二人?”
魏元忠拱手一笑:“还真让范公子说着了,狄、魏两家是世交,这狄公子与狄小姐,正是受魏某之邀才在涪川驻留了几日。”
“姓狄,莫非是太原狄氏?”程怀弼突然开口问了一句。
魏元忠轻点了点头,没有过份宣扬,程怀弼看了范同一眼,再次微摇了摇头,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门不当户不对,想要讨太原狄氏家的女儿做老婆,绝对是痴心妄想。
“怎么,太原狄氏,很有名吗?”
范同有点儿懵圈,什么太原狄氏,完全没听说过好吗?
要说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又或者是太原王氏,陇西李氏,他还能有些印象,但是这个太原狄氏,他是真的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想来并不是一个太过兴盛的家族。
说不定,他还有机会。
程怀弼没有说话,怕会再刺激到这个小兄弟的自尊心,所谓知道得越多就越自卑,像范同这样当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地头蛇,其实也挺好。
不过,魏元忠可没有那么客气,若是不狠狠地敲打一番,他担心范同这个无法无天的地头蛇,会胆大包天地对狄氏兄妹做出什么不利的举动来。
“太原狄氏确实不怎么出名,不过就是传承了三百余年的一个小家族,人脉不宽,嫡旁各系加在一起,只有区区五百余众。
在朝中的势力也很单薄,官位最高的孝绪公也不过是正四品的尚书左丞而已。下州的州郡刺史也不多,只有五位。像是别驾、司马以及县令之类的官阶也不多,只有二三十位而已,比起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之类的豪门世家,根本就没得比。”
魏元忠不急不徐,一点一点地为范同讲述着太原狄氏的大致规模,听得范同坐在那里一个劲儿地打摆子,心神震颤不已。
魏元忠说得不错,太原狄氏与赫赫有名的清河崔氏、太原王氏之类的大家族相比确实多有不如,但是与他们涪川范氏相比,那简直就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把他们碾压得连渣儿都不剩的庞然大物。
传承了三百余年的世家,族人逾五百众,尚书、刺史、别驾、司马、县令,几乎每个官阶都有狄氏族人任职,这特么哪里小了?
“这位狄姑娘与狄公子的父亲,正是现地的夔州长史狄知逊,范公子应该也曾听闻过吧?”
夔州与黔州相临,来往不过一大半日的路程,官场上的消息自然并不闭塞。
果然,范同一听到狄知逊的名字,神色不由一变,夔州长史,掌管夔州一地的军政要务,属于范征跟他提过的附近最不可招惹人物中的一个。
果然,不愧是我范某人看中的女人,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
只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得上我范同嘛!
范同仍不死心,心头反而更加热切了一些。
既然狄家这么牛逼,若是他能就此成为狄家的乘龙快婿,岂不是就一步登天,爱情事业双丰收,简直不要太惬意。
如果他能取到狄知逊的女儿为妻,想来他老爹每天晚上做梦都会笑醒吧?
“魏书生,”见魏元忠对太原狄氏竟如此熟悉,程怀弼不由也对其另眼相看起来,遂轻声问道:“既然你们魏家与狄家是世交,想必贵魏家也非同一般了,莫不成也是一个传承了数百年的士族之家?”
魏元忠谦虚道:“程将军误会了,我魏氏一族,虽然有些家业,但却传承不足百年,底蕴不足,不敢枉称世家之言。之所以与狄氏相熟,只因祖上与狄家有过一些渊源。”
世家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但在这个时代,却并不是什么样的家族都能称得上这世家二字。
别说是魏元忠,就算是程怀弼身后的程氏一族,哪怕有世袭的国公之位打底,哪怕程咬金这个一代国公依然健在,却也不敢说自己的家族已然是程氏世家。
没有深厚的底蕴与久远的传承,哪怕当前的势力再强大,在那些真正世家子弟的眼中,也不过是好运一时的暴发户而已。
只有那些能够传承三代以上,历经至少百年而不衰的家族,才勉强配称得上世家二字。
而魏家与程家现在,还欠了些火候。
停顿了一下,魏元忠轻瞥了范同一眼,继续说道:“而且,家父早年与狄叔父相交莫逆,在小生还未降世之时,就曾为小生在狄叔父那里定下过一纸婚约,算起来,小生现在也算得上是半个狄氏族人。”
程怀弼眉头一挑,想起刚刚狄家兄妹看向魏元忠的眼神,再看刚才魏元忠故意出声敲打范同想要让他知难而退的言语,不由探声问道:“莫非魏兄弟的那个未婚妻,就是刚才那位狄小姐?”
咔嚓!
范同仿佛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第227章
狄仁杰(1)
距离知味轩不远处的一座二层阁楼。
赵宣与范征相对而坐,桌上摆放着刚刚冲泡好的承德茶,还有尚未开局的围棋棋盘,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
不过二人的目光始终都在注视着同一个方向,那就是楼下不远处的知味轩与品膳阁。
中午李丰满前脚刚刚出门,赵宣与范征后脚就得了消息,并带人迅速赶到知味轩的附近进行监视保护。
“其实,大人不必亲自过来,这里由下官盯着就够了。”范征手执白子率先落子,轻声向赵宣道:“现在不管是李府还是废太子的身边,一直都有这么多人守着,刺客再度行刺的可能极低,大人完全不必如此紧张。”
“我知道。”赵宣喝了口热茶,淡声道:“不过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咱们这里一年到头也没有多少公务,我正好趁此机会出来走动走动。”
“况且,废太子身边也不一定就完全安全,至少在我看来,这个品膳阁出现得就极为蹊跷,难保不是有人派人专门针对废太子的,不能轻视。”
范征点头道:“大人说得不错,这品膳阁确实有些可疑,不过店家还有店里的伙计咱们不是都已经摸过底了吗,都是正经人家,底子干净,是刺客的可能性很小。”
自五日前品膳阁突然在知味轩的正对门开业以来,涪川县衙就没有停止过对这家酒肆的详细调查。
店主是本地人,请的大厨是长安城有名的正经御厨,收帐、端菜的掌柜与伙计大多都是本地人,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
“说起来,这品膳阁的酒菜其实也还不错,请来的那个御厨确实有几分真本事,一开业就稳稳地压了知味轩一头,搞得连着五六天,知味轩内都冷冷清清,没有几个客人。”
范征道:“在下官看来,其实这样也挺好,它要是真有本事所知味轩的生意给搅黄了,咱们倒也省心了,不用每天两头跑,顾完府里顾店里,搞得跟咱们在开店一样。”
范征有些牢骚,本来守着李府一个地方就已经耗费了他们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李丰满又不消停,大中午的还要往店里跑,折腾得他们连午饭都没吃好,午觉什么的就更没戏了。
“那有什么办法?”赵宣放下手中的茶杯,亦是一脸地晦气,“长安那边已有坻报传来,让咱们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废太子与晋阳公主的安全,除了这样严防死守,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知道本府现在最担心的是什么?”赵宣抬头向范征看来,见范征摇头,遂直声道:“本府现在最担心的是这种日子不知几时才能结束,若是晋阳公主要在这里呆上十天半个月的也就罢了,可是万一她就此再也不回去,或是干脆呆上个三五年了呢?难道咱们也在一直这么持续下去?”
每天提心吊胆,派人四处跟随护卫,谁特么能受得了?
若真如此的话,那他们涪川县衙一年到头什么事情也不要做了,天天都围着废太子与晋阳公主二人打转好了。
“赵大人说得极是,下官也有这个担忧。”范征叹道:“你说晋阳公主殿下都已经来了这么多天,如果只是简单地探亲的话,也该结束了啊,可是她为何却迟迟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呢?”
唉!
两个老爷们儿同时一声长叹,桌案上的棋局下得都没有一点儿意思了。
“咦,我家那小兔崽子也来了!”
范征习惯性地往知叶轩的门前一瞥,正好看到范同迈步进了知味轩,此刻正在与程怀弼说着话套着近乎,不由意外地轻咦了一声。
同时范征也很是欣慰,这小崽子还算是机灵,知道与程怀弼与刻意结交。
赵宣顺着他的目光瞅了一眼,轻轻点头,“令郎此番能与程家三郎攀上关系,也算是一场不小的机缘,日后若是有机会到长安去闯荡,就凭着今日的这般交情,平端的就会少了许多的阻力。”
“大人过誉了。”范征心里很骄傲,不过面上却不以为然:“这小崽子每天就知道花钱挥霍,纨绔的性子不改,下官可不敢让他到长安去冒险,稍有不慎就会为我范家带来泼天大祸。”
对待自己的儿子,范征还是很了解的,花个钱,听个曲,结交一些狐朋狗友他很在行,但是若真把他放到长安那种京畿要地去闯荡,要不了多久就得灰溜溜地跑回来。
“呵呵,范大人多虑了,我观令郎性格爽朗,有财却不吝财,平素里结交的朋友也多是一些仗义耿直之辈,颇懂识人之道。否则为何这满县城的公子纨绔,却偏偏只有他一人既与废太子相熟,又与程怀弼有交情?”
赵宣对范同的评价很高,那是一个很机灵也很有眼力架的小伙子,赵宣对他的印象很好。
范征的脸上笑出了一朵花,能得县尊这般夸赞与看好,他这个当爹的脸上也倍儿有光彩。
那个小兔崽子还行,总算是没有给他的老子丢人!
“咦?”赵宣的目光在知味轩的店中扫过,当他看到正坐在窗前用餐的那一对少男少女时,眉头不由一挑,嘴里轻咦了一声。
范征一怔,连忙低头向下探望,同时切声向赵宣问道:“怎么了,赵大人,可是有了什么发现?”
“坐在左首边第二个窗户的那一桌食客,你看到了吗?”赵宣抬手轻指了指,道:“就是一男一女两个十几岁的孩子,觉着眼熟吗?”
范征探首观瞧,很快就找一了目标,凝神注视,他们所在的位置很好,可以很清楚地观测到酒肆中的一举一动。
看到那对少男少妇,范征微微摇头,“似乎从未见过,不过那个女娃娃倒是一表人才,气质颇佳。怎么,府尊大人认得他们?”
赵宣不可能会无缘无故地就去注意到一对陌生的男女,哪怕那个女娃子长得漂亮养眼一些,他也不会这般明目张胆地说讲出来。
范征很清楚,这位小公爷素来洁身自爱,来到涪川上任的这段时间,从来都没见他上过青楼,或是养过妾室,风评尚佳。
“只是看着极为眼熟,好像是在哪里见过他们!”赵宣凝眉静思,他的目光没有放在小姑娘的身上,反而更多的都集中在了那个少年人的脸上。
“我以前一定见过他们,看他们身上的穿着和表现出来的气度,不像是普通人家能培养出来的”
说到这里,赵宣猛地一拍桌子,高声道:“我想起来了,他们是狄长史的家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1/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