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1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5/327

就这还是在白天,如果是在晚上,怕是连鬼都会被他给吓得再死一次。
怪不得之前老是听根福说是王朝的坏话,老阴货、老阴批之类的不绝于耳。开始柳亭还觉得根福有些过份了,怎么能对一个老人家如此无礼,但是现在,柳亭自己也开始在心里不停要腹议:王朝这老阴货,真是阴得一批!
“就你这心理素质,还学人趴墙头?怂包一个!”王朝再一次鄙视了柳亭一眼,根本没把柳亭的报怨放在心上,“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身要稳,心要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随时注意周围的动静,否则被人吓死也是活该!”
又来了!
王朝这种好为人师的独特癖好一直都让柳亭对其敬而远之,他只是担心东家才偶尔爬爬墙而已,有必要搞得这么专业吗?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农而已!
看到墙的那头连个人影都没有,柳亭轻摇了摇头,准备顺梯下来,跟王朝这个老阴批他实是聊不到一起,尤其是在一起趴墙头的时候。
“等等!”王朝伸手按了一下柳亭的肩膀,柳亭的上半身瞬时僵直不动。
“不要着急嘛!”王朝轻拍了拍柳亭的肩膀,轻声道:“今天小李家有好戏看,可千万莫要错过哟!”
柳亭瞥了王朝一眼,眼神之中全都是浓浓的怀疑味道。
“不相信?”王朝道:“老夫刚刚得到的消息,有人要在今天对小李子下狠手,现在也差不多要到了!”
啪啪啪!啪啪啪!
果然,王朝的话音方落,李府的前门就传来了巨烈的敲门声,然后又是一阵轰轰轰的杂乱脚步走,好似有许多人都在向李府的后院位置汇聚。
柳亭的面色大变,挣扎着想要爬过墙头去向东家示警,却被王朝一把按住,身子再次僵直,喉咙里连声音都再发不出半点儿。
柳亭目露惊疑,不可置信地看着王朝,他从来都不知道,王朝这个老阴批竟然还有这种诡异的手段。
“稍安勿躁!”王朝对柳亭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压低声音道:“老夫知道你很忠心,但是你现在出去也是于事无补,根本帮不上半点忙,反而还会引火烧身,连累到你的妻儿也就罢了,连我老王也会受到牵连。所以,你现在最好还是老实些,看看你们东家会如何应对眼前的这场危机。”
柳亭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来,而此时,前院已经有大批差役执着刀剑向后院冲来,想要报信也已不及柳亭只好安静下来,瞪大双眼看着对面院子里的情况。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而为,不一会儿的功夫,李宅的所有人,包括李丰满、晋阳公主,还有楚钰、孙思邈等人,都被人或请或赶,全都集中在了柳亭与王朝所趴墙头的这个院子。
李丰满的神色平静,领着几个孩子缓步走来,根福与老富贵儿一脸戒备地紧随其后。
晋阳公主小脸阴沉,满面不喜地在小娥的搀扶下,与程怀弼几位护卫一同也缓缓进了院子。看到李丰满已到,晋阳公主便主动走到了李丰满的身边,小声叙话。
待所有人全都到齐之后,刘英在赵宣、范征等一干本地官吏的簇拥下,最后到达这个院落,一副趾高气昂,天下尽握的姿态,牛得一批。
院落的四围,足有上百差役严阵以待,将整个院子围得水泄不通,柳亭的心,一下就变得无比地紧张起来!
第247章
做戏
身在局中,李丰满的心情可没有王朝那么惬意。
刘英突然翻牌,而且一出手就如此强势,似乎并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见过晋阳公主殿下!”
刘英现身,迈步进入院门之后,率先走到晋阳公主近前躬身施礼,对李丰满的存在视而不见。
对此,赵宣等人并不觉有什么不妥,既然已经有足够多的证据证明李丰是假冒废太子,自然也就不是什么皇室血脉,不值得他再卑躬屈膝。
晋阳公主轻瞥了刘英一眼,淡声道:“刘总管身负圣意,本宫可当不得此礼。有什么话,还是直接挑明了说吧,本宫听着。”
刘英恭声道:“公主殿下言重了,您是主,老奴是仆,这一点儿永远都不会改变。”说完,顿了一下,刘英抬手指了指后面的僻静厢房,道:“不知公主殿下与李丰公子能不能借一步说话,老奴有些事情想要与二位当面交待一二。”
李丰满没有说话,直接抬步进屋,晋阳公主想也没想紧随其后,根福与小娥做为二人的贴身护卫与丫环,也紧步跟随。围拢的差役散开一条通道,让他们四人安危通过。
见根福与小娥也跟着过去,刘英眉头轻挑,并没有多说什么,转身向赵宣等人交待了两句,刘英也随后进了厢房。
进屋,关门,关门之前,令门外的众人后退数步,以防有人偷听。
“好了,有什么要说的,现在可以说了!”晋阳公主最先开口。
刘英并没有急着说话,抬头看了晋阳公主与李丰满一眼之后,扑通一声,直接跪倒在地,向二人请罪道:“这些日子老奴多次僭越,再三找寻中山郡王与晋阳公主的麻烦,老奴在此先行向二位殿下赔罪了!”
晋阳公主一愣,这是要搞哪样?
刚才还牛批轰轰一副天老大我老二的雄姿,怎么现在说跪就给跪了,刘英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李丰满多少也有些意外,不过并没有太过吃惊,低头看着趴跪在地上的刘英,淡声向其问道:“这一切,可都是父皇的意思?”
如果真是李世民的吩咐的话,那么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这几日刘英都是在演戏,演戏给外面那些人看。
而现在,这处戏似乎已经到了要谢幕的时候,所以刘英才趁此机会揭开谜底。
刘英颇为意外地看了李丰满一眼,没想到他这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中山郡王殿下还是一如既往的聪慧机敏,老奴佩服!”小拍了李丰满一记马屁,刘英神色恭敬地从怀里掏出一份圣旨,双手呈献到李丰满与晋阳公主的身前,道:“这是圣上亲手所书的密旨,仅限中山郡王殿下与晋阳公主殿下二人观看!”
晋阳公主神色逐渐恢复,伸双手将圣旨接过,迫不及待地低头观看,而她的心情,也随着圣旨的内容渐渐变得轻快。
“行了,你且起来吧!”晋阳公主冲刘英摆了摆手,而后扭头向李丰满说道:“确实是父皇的手迹无疑。本宫就说,父皇怎么可能会这么糊涂,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助太子哥哥脱身!”
说着,晋阳公主把手中的圣旨递交到李丰满的手上,李丰满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
这是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桃代李僵之计。
如果真能顺利执行的话,确实可以让李丰满彻底摆脱废太子身份的魔咒,从此与皇家再无关系,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再也不必担心李世民归天之后他这个废太子的安全问题。
这确实是一条可以一劳永逸解决所有的麻烦的妙计。
李丰满抬头深看了刘英一眼,轻声质问道:“既然有这么一道圣旨在,为何刘总管在初来涪川的时候没有提早告知,而是选择此时此刻才将之拿出来?”
“两位殿下恕罪!”刚刚才站起来的刘英刷的一下又跪了下来,“一是为了保密所需,两位殿下不知道,外人就更不可能知道,这样对外所展现出来的一切才会显得更为逼真。”
“二则是,老奴心中的一些私心,想要故意难为一下中山郡王,试一下郡王殿下是不是真的失忆了,以及,郡王殿下是不是真的有被掉包的可能。毕竟在老奴看来,郡王殿下这半年以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公报私仇就公报私仇嘛,还非得说得这般冠冕堂皇,虚伪。
李丰满在心中鄙视了刘英一番,探声向其询问道:“现在既然已经把事情挑明,你想要如何继续下去?”
刘英恭声道:“老奴斗胆,想请郡王殿下配合老奴作一出戏。”
不等李丰满与晋阳公主询问,刘英便主动开口讲道:“稍后出了这间厢房,老奴会拿出一些针对郡王殿下身份疑点的证据,老奴希望,郡王殿下到时候能够当着众人的面,亲口承认自己的冒牌身份。”
“到时候,老奴会在后院挖到一具重症而亡的尸体,称真正的郡王殿下早已病逝,现在的李丰只不过是老管家找来的一个替身。”
刘英深切地注视着李丰满,只要李丰满亲口承认自己的冒牌身份,这一切就都圆满了,他也能返回长安向皇上交差去了。
“其实,事情到了现在这种局面,我承认不承认,已然没什么差别了吧?”李丰满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再次向刘英询问。
人证,物证,甚至连废太子真正的尸首都准备好了,他答不答应,应不应承,结果似乎都是一样。
“郡王殿下所言极是,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不管是真是假,老奴都能定了您的罪。”刘英道:“不过,老奴以为如果郡王殿下能够亲口承认,并且揽下所有罪责的话,效果可能会更震撼一些。”
看出李丰满似乎有些顾虑,刘英接声说道:“殿下可放安心,圣上的旨意上已然有了交待,殿下虽是冒充,但是却并非本意。而且殿下这段时间在涪川的一些作为,于国有功,功过可以相抵,最终并不会真的把殿下怎么样,更不会有什么危险。”
“事实上,先前老奴向老富贵儿讨要承德茶的炒制方法,将承德茶收归国有,也是在为稍后的抵罪做准备。圣上为了郡王殿下的安危,可真是操碎了心,还望郡王殿下能够稍稍配合,莫要辜负了圣上的一番心意。”
李丰满双目直盯着刘英的眼睛,似乎想要判断刘英话中的真假。
晋阳公主在旁边轻声劝道:“大哥,刘英所言似乎还有些道理,大哥不是也一直想要摆脱现在这个废太子的身份吗,小妹觉得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计策确实不错,操作得当的话,确实能让为兄摆脱眼下这桩天大的麻烦,为兄也甚为乐意促成此事,只是”
李丰满又盯着刘英看了片刻,最后的话藏了一半,淡声道:“也罢,试一试又有何妨,父皇当不会害我!”
“郡王殿下睿智!”见李丰满应承了下来,刘英面色一喜,接着又是一记马屁奉上。
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刘英起身后,恭敬地向李丰满与晋阳公主行了一礼,伸出双手将密旨再度收回,而后挺身昂头,再度变回了了之前那般嚣张跋扈的姿态。
第248章
斩立决!
圣旨作不得假。
晋阳公主是经常呆在李世民身边的人,是血脉至亲,深得李世民的疼爱,对于李世民的笔迹她很熟悉。
所以李丰满愿意相信晋阳公主的判断,况且在这件事情上,刘英似乎也没有撒谎扯骗的可能,圣旨是实物,既然让晋阳公主看了,那就说明他不怕回到长安之后会露馅,除非他胆大包天,想要把晋阳公主永远留在涪川不回去。
现在看来,刘英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就算他想要对晋阳公主不利,程怀弼也不会袖手旁观。
经过这几日的观察与试探,李丰满很明显地发现,不管是在程怀弼那里,还是在后来的裴裳那里,他们对刘英的态度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友好,如果不是刘英是携旨而来,他们可能连理都会理他一下。
刘英并不能真正地指使得动他们。
所以,这段时日以来,刘英才会很少呆在李府,而是到外面与赵宣、范征这些本地的官吏打成一片,他这种类似于钦差的上使身份,在这些本地官吏的眼中,反而更好用一些。
吱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5/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