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2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1/327

“想要给他多少那是你的事情,我只要结果,三天后,我要入驻一品书斋,有问题吗?”
“没问题!”王朝顿时兴致高涨,信誓旦旦向李丰满保证:“老爷您放心,不需要三日,明日此时,您就会成为这一品书斋的新东家。”
三十万贯的经费,买门店的话甚至都用不了二十万贯,东家这是相当于在变相地给他们送福利啊,不要白不要。
合该那个吴守仁倒霉,一百万贯的便宜不要,非得自己作死。现在好了,二十万贯都不一定能够拿得到手。
王朝嘿嘿直乐,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惩治这种黑心的商贾,想要让吴守仁主动让出自家的商铺,他有的是办法。
“略作惩戒就好,该给的钱一文都不能少,我不希望这家门店以后会有什么不好的纷争。”
见王朝笑得有些邪性,李丰满忍不住提醒了他一句,他可是正经生意人,杀人越货的买卖咱不做。
王朝的脸一黑,把老子想成什么人了?
老子赖好也是暗卫的副统领,会做那么没品的事情吗?
“老爷放心,绝对是你情我愿的正常买卖,不会有任何尾巴留下。”王朝好奇问道:“不知老爷为何一定要买下这家一品书斋?”
“开饭店。”
“饭店?”王朝自行脑补:“老爷说的是酒肆吧?这个位置也太偏僻了吧?刚才属下可不是在信口胡诌,这个地方少有商旅来往,出入皆是平民与奴仆,在这里开酒肆,真的不合适!”
李丰满的酒肆王朝并不陌生,里面的菜价绝对都是天价,在这个地方开店,能够吃得起的人又有几个?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西市的最西处,有钱人寥寥无几,都不一定会有涪川那座破县城的那些乡绅富有,在这里开酒肆,注定会清洁溜溜。
李丰满淡然回道:“没关系,我,李丰,有钱,不怕赔。”
王朝瞬间败退。
第330章
新的财路
李丰满最终还是没有告诉王朝他为何一定要买下这个偏僻得不行的小书斋。
只用了一句看着顺眼不怕赔钱把王朝给打发了。
不是不能说不想说,而是即便说了也没有人会相信,甚至还会把他当神精病一样看待。
难道要告诉王朝,我之所以很中意这家一品书斋的门店,就是因为这家书斋所在的位置,正好就是未来一千三百多年之后他另外一个身份的家族产业?
因为念旧,所以不舍,因为不舍,所以才会千方百计地想要将之收归名下?
这样的理由,比看着顺眼,家里有矿任性的理由还要荒诞无稽,别人能信才有鬼。
王朝也没有多问,美滋滋地跟在李丰满的身后,巴不得李丰满能再多看上一些类似的产业,这样他与手下的那帮兄弟也好多赚点儿外快。
仅买下一座一品书斋,他就能赚至少十万贯的现银,论出手的阔气程度,这位废太子可要比他老子大方得多,以前在李世民手下做事的时候,不是缺这就是缺那,有时候甚至还要自己倒贴一部分,想想都觉着有些心酸。
坐拥四海又怎么样,国库里没钱还不是一样穷酸得一批?细想下来,还是跟着现在的废太子比较有前途,至少在废太子将府里剩下的那近两千万贯现银全都败光之前,前途大大的有。
“以前怎么没发现,我王朝竟然会这么喜欢败家子!”
王朝感觉自己坠落了,已经被万恶的金钱给迷了眼,否则的话,以前最是仇富最是忌富如仇的自己,为何会觉得李丰这个人竟也不错?
这不科学,完全不符合他自己的处事原则啊。
“有没有信得过的木匠?”站在一处卖鸡蛋的摊贩前,李丰满蹲下身挑拣着篮中的鸡蛋,同时轻声向同样蹲在旁边看鸡毛的王朝问了一句。
王朝一愣,买鸡蛋的时候脑子里想着的却是木匠,这是什么节奏?
“木匠有很多种,有的擅长做家具,有的擅长做茶具,还有农具、玩具,不知老爷想要找的木匠偏重哪个方面?”
“精雕!”
王朝的脑袋不笨,一下就想到了之前在一品书斋时李丰满的言语,“老爷还是在想着雕版印刷的事情?”
见李丰满点头,王朝干脆利落地回道:“还别说,属下还真就认识一位极为擅长雕刻印章图案的老木匠,以前是在工部呆过,手艺精湛,而且也很懂规矩,口风很紧。”
王朝已经完全领会了李丰满的意思,所谓信得过,无外乎就是口风紧,不会随意泄露东家的秘密。
“晚上把他叫到府里来见一见,合适的话以后就让他留在府里,俸银方面绝对不会亏待了他!”李丰满满意地瞥了王朝一眼,有这样一个趁心的属下,就是省心。
明知道王朝是李世民派来的探子与保镖,李丰满却仍掩饰不住对这个大光头的欣赏,武功又高,心眼又活,除了有点儿碎嘴外,简直就是一个十全保镖。
最主要的是,王朝在长安城似乎吃得很开,当初连程怀弼见到他都显得多有忌惮,昨日在太医署,那个叫陈顺的校尉一看到王朝就跟耗子见到猫一般,老实得一批。
这样的人留在身边,很多事情做起来也能变得舒心许多。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老富贵儿在长安虽然也有一些面子,但毕竟已是物是人非,以前的人情脸面,现在并不见得还能那么好用。倒是王朝这样各方面都吃得开的人,现在正是合用。
想来李世民把王朝放在李丰的身边,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到底是亲爹,不管什么时候,心里终还是惦记着自己的儿子。
所以对于王朝,李丰满用起来很顺手,这厮对自己虽不如老富贵儿及根福那般死忠,但也绝对不会害自己,可以选择性地信任。
王朝并没有直接应下,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把人叫来帮下忙倒是没什么问题,不过老爷若想让他留在府里,怕是有些难度,那老头儿做了一辈子匠人,不缺钱。”
虽然很多匠人一辈子都是苦哈哈,但是王朝所说的这个老工匠却不在此列,绝不是高一点儿的俸银就能留下来的主儿。
李丰满丝毫不担心,淡声道:“无妨,你只管将人请来,我自有办法能将他留下。”
“是。”
李丰满站起身来,指着他挑出来的十只鸡蛋轻声向摊贩问道:“老丈,这些多少钱?”
摆摊的是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农,皮肤黝黑,脸上满是褶皱,听到李丰满问价,憨厚的笑道:“小郎君给十个大钱就好,一文钱一个,俺不敢多要!”
“一文钱一个?!”
李丰满有点儿吃惊,不由扭头向王朝看来,王朝还以为这败家子是嫌便宜,以为便宜没好货,遂轻声劝道:“老爷放心,这鸡蛋虽然便宜了点儿,但绝对新鲜,你看,这蛋壳上的鸡屎都还没有全干呢。”
李丰满无语,我特么看你就像是一泡鸡屎,恶不恶心?
不过他也从王朝的话中听到了他想要的信息,一文钱一个的鸡蛋,在王朝这里竟然还是便宜的,眼前这个老农并没有诓他。
只是一文钱一个,这也贵得有些忒离谱了些。
在涪川时李丰满就曾做过预估,这个时代的一文钱,依着米面的价格来算,它的购买力相当于后世人民币的两块钱左右。
花两块钱买一个鸡蛋,哪怕是土鸡蛋,也贵得有些离谱了,真当你家的鸡是吃虫草长大的啊?
“老丈,你家的鸡多吗?”
“不多哩,总共也就才养了三只母鸡,今儿带来的这一篮鸡蛋,可是俺们庄子好几十户一起凑出来的。”
“一只鸡多久能下一次蛋?”
老农奇怪地看着李丰满,咧嘴轻笑了起来:“你这小郎君奇怪着哩,买个鸡蛋嘛,咋还问这么多问题?”
“跟你说了吧,俺家的鸡,两天就能下一枚蛋,下的蛋都不舍得吃,全都攒着,一齐拿到城里来卖。你们城里人舍得花钱,哪怕是多交些税,也值得。”
老农看似淳朴,没想到竟也是个话茬子,或是看李丰满顺眼,竟当街跟李丰满唠起了闲嗑。
李丰满时不时地搭上一句,一老一少,聊得到是很融洽。
王朝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无限感慨,跟一个穷得叮当响且穿着脏乱的老农都能聊得这般投机,放在半年之前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废太子,真的变了!
听了一会儿,不是鸡就是蛋,感觉好无聊,王朝继续蹲在地上看鸡毛,别人盛放鸡蛋的篮子里放得是稻草,这老农的篮子里放的却是鸡毛,五彩斑斓,煞是好看。
一刻钟后。
李丰满大手一挥,连鸡蛋带篮子,全都给人买了下来,老农喜笑颜开,这顿嗑没有白唠。
与老农辞别之后,李丰满背手在前,王朝轻松地拎着篮子跟在后面,现在的他,越来越像是一个小跟班了。
“一只鸡蛋一文钱,一只鸡两天才下一只鸡蛋,一家农户只有两到三只鸡,很多农户甚至连一只都不养,都嫌糟蹋粮食还少下蛋,不划算。”
李丰满喃声自语,心里默默算计,“养殖户稀少,产蛋率极低,生产鸡蛋的成本居高不下,这才造成了鸡蛋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普通人根本就吃不想,也舍不得吃。”
“看来我之前的判断不错,在这个时代创办养鸡场是可行的,集中养殖,科学配料,一只鸡一天至少能产一枚鸡蛋,好点的甚至能产两枚鸡蛋,一万只鸡一天就能产至少一万枚鸡蛋。”
“长安城现在的常住人口就有百万之多,别说是一万枚鸡蛋,就算是十万枚也不够分的,这里面的商机,无限!”
“王朝!”李丰满突然止步,转过身面向王朝:“你说,如果一文钱能买两只鸡蛋的话,这长安城里会不会有很多人都愿意买来吃?”
王朝点头:“那是自然,如果一文钱真能买到两只鸡蛋的话,肯定会有很多人愿意去买几个尝尝,这长安城里的住户,其实并不缺那几文钱。”
“只是鸡蛋怎么可能会那么便宜?老爷今天买的这些就已经是够便宜的,平时那些商贩的售价可是三文钱两只,都快赶得上豚肉的价格了,所以大家宁愿花那么多钱买肉,也不舍去买鸡蛋来吃。”
鸡蛋再好,它还能有肉好吃?
所以,在鸡蛋与猪肉的价格相差不大时,除非是那些喜欢吃素的贵人,正常人家都会选择买猪肉而非鸡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1/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