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327

老爷该不会是脑袋秀逗了吧,这么不靠谱的主意也想得出来?
“老爷,”老富贵儿忍不住劝道:“这怕是有些不妥吧,农忙的时候人力最是稀缺,到时怕就是出再高的酬劳,也不会有人来接受咱们的雇佣。”
“实在不行的话,还是去买一些擅耕的奴仆回来吧,反正距离明年春耕还有几个月的时间,老奴现在就开始让人到集市上去找寻,总能买到几个合适的把式。”
买人耕地最是稳定,但代价却是不菲,而且想要恰好买到擅长耕作的奴仆并没有那么容易,完全要看运气。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老富贵儿也不愿意去做这种完全撞大运的事情。
李丰满微微一笑,轻摇了摇头,淡声道:“你们以为我疯了是不是,怎么会想到在农忙的时候去找人来帮忙这样的蠢主意?”
老富贵儿与王朝连忙摇头否认。
“放心,我没那么蠢,这么做自然有我的道理。”李丰满道:“现在是十月初,虽然晚了些,但应该还来得及。老富贵儿,你这两日就去招人,一千四百亩地,从即日起全部开始动土耕作,不种黍、粟,全都种上小麦!”
老富贵儿身子一冽,诧声道:“现在就种?!”
“对!现在就种,越快越好!”李丰满肯定点头。
“老爷,不可啊!”老富贵儿泣声劝阻。
王朝也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向李丰满,开什么玩笑,马上就是隆冬,这个时候耕种,怎么可能种得活?这简直就是在胡闹嘛!
“农务耕作,皆有天时。春耕秋收,古来皆是如此,岂能轻易更改?”老富贵儿切声劝道:“不按农时,不遵古训,到时必定会颗粒无收,平白耗费无尽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啊!”
“老管家说得不错,还请老爷三思。”王朝也忍不住出声劝说,“老爷不懂耕种,最好还是不要随意干涉农务上的事务,依属下看,这事还是全权交给老管家去处理比较妥当。”
如果李丰满不是他的东家,不是他的长期饭票儿,王朝想要暴揍他一顿的心思都有了,最恨这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哥了,净特么瞎胡闹,农务上的事情也是能这乱来的?
“对,对!”老富贵儿连连点头,“老爷身子欠妥,就不要再操心封地的事情了,老奴自有办法去解决,老爷放心交给老奴就是了。”
老富贵儿也是怕了,连冬天耕种的法子都能想得出来,若是让老爷再继续下去的话,一千四百亩耕地可就给玩废了。
李丰满有点儿被气乐了,两个没出见识的老顽固,看把他们给吓的。
冬小麦罢了,很稀罕吗?
史书上早有记载,早在汉武帝时就已经有了种植冬小麦的记载,为何现在都已经是唐朝了,老富贵儿与王朝这两个年过半百的人却还不知冬小麦的存在?
虽然这上时代的人似乎并不怎么愿意种植小麦,在来长安的路上,李丰满也没有见到田间地头有种植小麦的痕迹,但即便是如此,这些人总也不至于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吧?
“你们两个,可有耕作经验?”李丰满狐疑地打量着二人。
老富贵儿骄傲道:“老奴家世家为农,幼年时老奴也曾学过耕作。”
王朝道:“某亦是如此,十岁之前,也曾在土里刨过食儿,亦是耕作。”
李丰满再次扶额,这就难怪了。
一个幼年,一个十岁之前,两个全是没长开的小屁孩儿,有个毛的耕作经验。
“你们两个,”李丰满抬手指了二人一下,叹道:“一会儿你们可以出去找个熟悉农务的人去打听打听,冬小麦,古来有之,秋冬耕种,来年六月收割,现在耕种,正是时候。”
老富贵儿与王朝同时有些心虚,难道老爷并不是信口胡诌,这世上真有冬日里种植的农物?
说实话,他们俩个别看年纪一大把,但是这一辈子不是在逃难就是在打仗,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之后,一个成了东宫的管事,一个成了皇帝的暗卫,除了小时候的一些记忆,还真是从来都没有真正从事过农耕。
“还记得在涪川时我曾经说过,哪怕是在关中之地,想要实现一年两熟其实也并不是那么困难。而这冬小麦,就是一年两熟的关键。”
“一年两熟?!”
老富贵儿与王朝的身形同时一震,齐齐抬头向李丰满看来:“老爷不是在开玩笑,咱们这里也能一年两熟?”
这可能吗?
一直以来,只有在气候温润的南方才有两年三熟或是一年两熟的盛况,关中之地气候多变,四季温差巨大,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还能有一年两熟的特例!
第333章
寻衅上门
在涪川时,老富贵儿确实不止一次听李丰满提过一年两熟的话茬儿,但是他当时以为李丰满说的两熟只是玉米或是土豆这两种高产农物。
现在,突然又蹦出了一个他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冬小麦,实在是太过出乎意料。
“赵子虎!”王朝心神一动,突然高声冲着后院叫喊了一声。
随即,一道人影犹如飞燕投林,嗖的一下,以一个极为优雅地姿势飞身落在王朝的身前,“头儿,什么吩咐?”
骚包!
王朝眼睛一瞪,没眼色的东西,不知道先给东家行礼吗,以后的三倍工资还想不想要了?
赵子虎会意,连忙冲着李丰满躬身一礼:“小人赵子虎,见过候爷!”
“身手不错。”李丰满冲其点了点头,随声夸奖一句。
赵子虎之前在涪川时的身份是王朝府上的管家,李丰满曾见过几次,并不陌生。唯一有些意外的就是,没想到这个看上去老实忠厚的中年汉子,竟然也有一身不俗的武艺。
赵子虎道:“候爷谬赞,比起王统领,小人还差得远。”
“行了,别那么多废话。”王朝对赵子虎的马屁已经完全免疫,直接出声向他问道:“你之前不是一直吹嘘自己种过十几年地么,我来问你,可知道冬小麦怎么耕种?”
赵子虎微愣,好端端的这些人怎么想起来询问耕地上的事情了?
“自然是知道,九月下旬至十月旬,皆可播种。寒冬一过,待到来年六月初就能成熟收割。”
“不过,小麦需水多,不耐旱,而咱们关中一带春、冬两季都极易干旱,寸水稀缺,所以除非是一些靠近河岸方便灌溉的地界,否则很少有人会大面积地种植冬小麦。”
“咱们这里的庄稼多是以春粟为主,春种秋收,冬日耕地闲置保墒。”
一年一熟,这是古人最常用的耕作方法。
听到赵子虎的解释,老富贵儿与王朝的老脸同时一红。
丢人了。
枉他们两个还自谕了解农耕之事,没想到到头来他们所知道的竟还不如从来都没有下过地的废太子多。
“小麦的种子好买吗?”李丰满直声询问。
赵子虎道:“应该是不太好买,咱们这儿几乎都没有人种,一般的粮店也没有卖的。”
“不过,司农院应该会有一些储备,他们那里各样的种子都不缺,候爷若是想要,应该能讨一些回来。”
李丰满将土豆与玉米两样种子献给朝廷的事情赵子虎也极为清楚,司农院为此受益最大,应该不会驳了他的面子。
“如此那是再好不过。”李丰满扭头向老富贵儿看来,老富贵儿恭声道:“老爷放心,稍后老奴就去司农院,去求一些小麦的种子回来。”
“不过,老爷,”老富贵儿不放心地劝说道:“咱们候府的封地并不临河,若是全都种上了冬小麦,到时土地干旱了该怎么办?小赵刚才也说了,小麦不耐干旱,不宜在长安附近种植,还请老爷三思。”
李丰满不耐撇嘴。
谁说长安附近不适宜种值小麦了,关中的气候温度用来种植小麦那是再适合不过。
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之所以不愿种它,无外乎就是因为水利不足,不能及时浇灌田地。这是一个大部分农民全都靠天吃饭的时代,不浇地,不施肥,能够将小麦种好才是怪事。
“这件事情没得商量,封地里的那一千四百亩地,全都要种上冬小麦!”李丰满一语定音,容不得老富贵儿出声反驳。
老富贵儿面色一黑,忍不住又想要抽根福。
王朝与赵子虎也觉得李丰满有些冒险了,这么多年大家都不种植小麦是有道理的,似李丰满这般刚愎自用,迟早是要吃大亏的。
不过人家是金主,拿定了主意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一切都依老爷吩咐!”老富贵儿躬身依言,道:“待小麦种子取回,老奴就去雇佣短工回来帮忙耕种。”
一千四百亩地,想要短时间内耕种完成,需要的人手肯定不是小数,接下来有的忙了。
老富贵儿不怕忙活,他就怕忙来忙去一场空,得不偿失。
在心底里,他还是不太愿意将所有的田地全都种上冬小麦。
“不过,总是这么雇佣终不是长久之计,咱们府上这么大一片封地,没有专属的佃农守着,总不是回事儿。”
老富贵儿再次提起佃农的事情。
即使这一次他们可以雇佣来人,那下一次呢,只要老朱家的事情不解决,总是这么被人挑衅针对,迟早会有应付不来的一天。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被动防守,时间久了总会有疏漏。
李丰满轻轻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那个朱宏彦亦不能轻饶,咱们安平候府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王朝一挺胸膛:“老爷准备什么时候动手,要不今晚我就摸到他们家里去?”
这是一个绝对的行动派,唯恐天下不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