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327

金世繁已经没了耐性,现在他只想要赶紧闹明白王朝的目的,然后赶紧完工回家。
现在这安平候府绝对是一座是非之地,久呆必不详。他虽上了年岁,可是却完全还没活够,不想找刺激。
“还跟以前一样,是个急性子。”王朝摇头轻笑,道:“候爷正在书房相候,二位这就跟我来吧!”
安平候府是个老宅,是前朝时的王候府坻,已然有近二十年都没有人居住。
这些天候府上来虽然做了打扫修缮,但细看上去仍然显得有些破旧。
金世繁的心思微动,这次安平候唤他来此,该不会就是为了修缮这座旧府吧?
几经周转,三人终来到到了后宅的书房静地,王朝率先进去通禀一声,之后又出来将祖孙二人领了进去。
书房很大,坐西朝东,是前隋时贵族府邸的经典布置,对此金世繁已然见得太多,不足为怪。
在书房的最里侧,一方足有五尺长的方形书案前,有一个看上去极瘦但却又极有精神的年轻人正在安然而坐,手持玉笔,低头伏案。
金仲义好奇地抬头打量,待看到李丰满的仪态之后,心中不免有些失望,这跟他之前心中所想的孔武有力的大英雄有着很大的出入。
原来真正的安平候,竟然是一个身形如此削瘦的人。
果然,人不可貌相,在见到安平候之前,谁能想到,一个身形如此瘦弱且相貌平平的人,竟然能做出对抗雍州府衙的狂霸之举。
“见过安平候!”
祖孙二人规矩上前见礼,李丰满搁笔抬头,目光向二人扫来。
一老一少。
老的面相慈和,稳重有度,躬身站在那里,稳若沉渊。
少的活泼灵机,两只眼睛四处乱瞄,好奇心重。在他的身上,还背着一个跟医师药箱差不多大小的棕色工具箱,陈旧却很厚实。
“听闻金老擅长雕刻,论起手上的技艺,整个长安城都无人能出其右。”李丰满温笑着恭维了金世繁几句,“此番冒然将老先生请来,或是多有失礼之处,如有冒犯,还望老先生勿怪。”
李丰满很清楚王朝的为人,什么世交故旧,什么肝胆相照,有九成的可能都是他自己在自吹自擂。
现在看金世繁脸上显露出来的那一丝郁闷与不情愿,用脚趾头也能想到,他之所以能把金世繁给请到府里来,所用的手段绝对不是那般光彩。
金世繁干巴巴一笑,低头道:“安平候说笑了,老朽不过是一个卑贱的手艺人,哪来的什么冒犯不冒犯,有什么吩咐,您直接说就是了,能做的,老朽绝不推辞。”
来都已经来了,还说那么多做什么,让咱们来直奔主题吧。
李丰满点头轻笑,金世繁这话中有怨气,看来他的猜测没错,王朝并不是用什么正经的手段将人请来。
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个的时候,李丰满伸手将他刚刚写好的一张纸拿起,转手递给就近的王朝,让他拿给金世繁看。
“这是我刚刚抄写的一篇诗文短句,不知金老丈能不能将之雕刻在一张木板上,也好让某长长见识。”
金世繁秒懂,安平候这是想要试试他的手艺,看看能不能达到他的要求。
话说,已经有好些年都不曾有人会这么置疑他了。金世繁的心中涌起一丝无名的火气。
“怕是要让安平候失望了。”金世繁没有接纸,身体微躬,歉声道:“老朽年事已高,其实早在前岁时就已经搁刀了。现在我金家的手艺全都传承给了我孙儿仲义,候爷若是信得过,可以让他来试试。”
金仲义这时也气鼓鼓地看着李丰满,很显然,对于李丰满对他爷爷的质疑与试探,让他很不意思。
这孩子的喜怒,全都写在了脸上,想看不出来都难。
李丰满深看了金世繁一眼,没想到这老人家还挺骄傲,话都还没怎么说呢就直接摆工了。
“也好。”李丰满没有强求,目光移到还有些孩子气的金仲义身上,淡声道:“不管是谁,只要能达到我的要求,一切都好说。”
王朝眯着眼睛看瞟了金世繁一下,然后伸手把李丰满写好的诗句递到金仲义的身前。
金仲义伸手接过,凝视观瞧,忍不住轻声吟诵了出来:
“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
这也算是诗?
不怎么压韵也就罢了,怎么读起来就好像是邻家老伯在对他说教,直白易懂,简单明了,一点儿也没有他之前读过的那些诗句繁复晦涩。
金仲义感觉很新奇,他以前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简单直白的诗句。
金世繁与王朝听了,身形不由一震,心中多有感触,对于诗中的劝诫之意,他们每个人都是深有体会。
没想到啊,安平候看上去看岁不大,在生活上的感悟却比他们这些上了年岁的人还要深刻。
“字数虽然多了一些,但还难不倒我!”金仲义挺直了胸膛,让自己看起来尽量自信成熟一些,“不知安平候想要阴刻还是阳刻,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阳刻。”李丰满道:“要求不多,只需你在同一张面板上将它们雕刻出来,字体越小越工整越好。”
金世繁眉头一挑,阳刻的话相对来说更费功夫一些,而且要求字体小而工整,这就很考验手艺人的技巧了。
不过他对自己的孙子有信心,毕竟是他手把手教导出来的,只是精雕几十个字而已,难不倒他。
果然,听到李丰满的要求之后,金仲义二话不说就打开了自己斜背着的工具箱,在里面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工具。
两把刀,一个圆柄斜尖,一个圆柄平角,每把刀的刀尖都打磨得很是锋利,离得老远都能看到尖端处泛起的寒光。
一块巴掌大小的普通柳木,是金仲义平时练习用的材料,现在也被他给随手拿了出来。
扭头向金世繁看了一眼,见老爷子点头,金仲义这才低下头,摆了的架式,一点一点地在柳木上雕刻起来。
第339章
第一块雕版
一般来说,阳刻要比阴刻更考验匠人的手艺,因为只有阳刻才属于是真正意义上的雕琢。
每一笔,每一划,都要小心打磨,在雕刻的过程中只要稍一分心,手下的刀锋就有可能会把整个面板给破坏掉。
而且刻字的话,雕刻出来的字体还必须是反字,只有这样,刷上印泥之后印出来的印章才会是人们正常看到的字体,这无疑又给匠人们在雕刻的时候增加了许多的难度。
所以,别看匠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不高,但是他们的手艺却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学得会的,只有毅力能吃苦还不够,还要有足够的天赋与灵性。
金世繁既是木雕大师,同时也精通石雕,毕竟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印章都是玉石材质,哪怕是大师,也要迎合市场。
金仲义得了他的传承,自然也是木、石皆通,手上的技艺业已达到了可以出师的准备。
换句话说就是,金仲义在木匠这一行当上的天赋,很不错。
李丰满站在旁边静看了一会儿,见金仲义将手中的刻刀玩得跟文人用笔写字一样灵活轻巧,不禁微微点头。
他不歧视年轻的匠人,年轻虽然意味着经验的欠缺,意味着失败的机率会大大增加,但是年轻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的精力更充沛,手指更灵活,观念更新颖。
当然,更重要的是,李丰满自己也是年轻人。
“这几句诗文需要多久才能刻完?”李丰满轻声向金世繁询问。
金世繁道:“候爷莫急,雕刻本来就是一个水磨的功夫,急不得,否则不但容易出错,也不易得到精品。”
王朝瞪了他一眼:“墨迹个什?直接说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就不完了?”
这个时候,金世繁很想甩袖子啐这厮一口,跟这两个外行说什么都是多余。
“半个时辰就差不多了。”金世繁瞄了一眼自己的孙子,道:“安平候若是无暇等待,可以先去忙别的事情,半个时辰后再来验证不迟。”
候府的外面现在还摆着数十具半死不活的差役,雍州府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金世繁觉得,现在的安平候应该会有更加重要的事情去应对,没道理一直呆在这里看他们雕刻。
“无妨,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正好我对木雕也很感兴。”李丰满无所谓地摆了摆手,很有兴致地盯着金仲义手中的刻刀。
金世繁有点儿懵,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这是定力十足,还是没心没肺?
招惹上了雍州府的官差,竟然还跟没事儿人一样地站在这里看人刻字玩儿。
不得不说,这位年轻的安平候,确实长着一颗异与常人的强大心脏。
不怪金世繁心惊,这个时代殴打官差,其实就跟后世有人袭警一样,都是极了不得的大事,完全是在挑衅执法者的威严。
这种事情,往小了说是触犯了唐朝的律法,往大了说那就等于谋逆不臣,绝对不是小事。
金世繁现在身在安平候府都有些心有不安,深怕稍后雍州府大兵压境时他们祖孙也会受到牵累。
可是看看人家正主儿,该说说该笑笑,轻松得一批,就跟没事儿人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