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3/327

只有父皇多来立政殿,才会与轻寒她们几个丫头建立更好的祖孙关系,就好比现在的豆豆,一旦入了父皇的眼,必然会得享极大的尊宠。
为了几个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程,太子哥哥也算是打尽了算盘不遗余力了。
“好啊,正好朕的肚子有些饿了,今晚就在你这里吃一些吧。”李世民没有推辞,龙行虎步,径直迈向正厅。
大殿中,一张圆型的餐桌上,摆了一小盆还冒着热气的白米粥,一碟由白萝卜红萝卜掺杂着腌制起来的小咸菜,还有一盘煎得两面金黄的水煎包,一盘红得透亮的东坡肉。
份量不多,但胜在新鲜,全都丰热气,像是刚刚才盛装出来。
李世民的目光直接就被那道看着极为眼熟的东坡肉所吸引,不用晋阳公主招呼,直接坐到正首主位,接过杨震递来的筷子,毫不客气地夹了一块放在口中。
“呼!”
有点儿烫嘴,可是李世民却舍不得将之吐出,就这样唏唏嗦嗦地将一大块东坡肉全都吞咽了下去。
“嗯,口感差了点儿,不过软糯合适,勉强能够做到入口即化的水准,还算不错!”
虽然只有那个逆子五成的水准,不过也一样能够解馋,至少要比御膳房里那些御厨做出来的菜色要可入口得多。
听到李世民的称赞,小娥激动得有点儿不能自己,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有一天她做出来的饭菜竟然能够得到皇上的赞扬,这对一个小小的宫女来说,已然是无上的荣光。
感谢太子殿下,是他的慷慨大方,才让我这样一个小小的奴婢有了为圣上烹饪的机会。
小娥心中感恩不已,她知道这样的机会是谁给他的,这样的恩惠与实惠,她也将用一生来铭记。
“父皇喜欢就好。”晋阳公主面露笑意,回头看了一眼小娥,道:“这是小娥第一次试做,难免会有些不太如意之处,不过儿臣相信,只要再给她一些时间,这些菜她一定会越做越合口。”
李世民点头表示同意,小娥这丫头确实有几分厨艺上的天赋,否则那个逆子也不会将这些烹饪的手艺传授给她。
“不过,父皇。”看到李世民还想要再去夹第二筷东坡肉的时候,晋阳公主连忙伸手阻拦,小脸肃穆道:“安平候有过交待,这东坡肉父皇每次最多只能吃一块,绝不可贪口多吃。”
李世民一怔,不满道:“这是为何?难道朕想要吃什么,还要经过他一个小小县候的同意不成?”
这个逆子真是管得越来越宽了,老子好不容易才遇到一个对胃口的菜肴,凭什么不让老子多吃?
见李世民似乎生气,晋阳公主轻笑道:“父皇误会了,安平候也是一番好意,父皇可莫要忘了,安平候除了有一手不俗的厨艺之外,他还有一身非凡的医术,连儿臣身上的顽疾都是经他的手才有了完全康复的希望呢。”
“所以呢?”李世民示意晋阳公主继续。
晋阳公主道:“安平候说父皇的血压似乎有点儿高,血糖应该也不低,还有血脂肯定也有点儿超标,不宜多食豚肉,饮食应以营养清淡为主。”
李世民一窘,血压是什么玩意儿,血糖又是什么东西,还有什么血脂,完全没听说过啊。
“具体的儿臣也不太懂,不过这东坡肉您是绝对不能再多吃了,每顿吃一块就已经是极限了,再多吃怕是会有头晕、胸痛的风险。”
晋阳公主说得不太明白,不过最后这个头晕、胸痛的毛病李世民却是听了一个清楚明白,面色当时就有了一些变化。
还别说,平日里他还真有头晕胸痛的毛病,太医说他这是“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视”,说这是肝肾上的毛病,是痰火过甚所致。
难道这就是安平候所说的血压、血糖与血脂?
“他真是这么说的?”李世民放下筷子,探声向晋阳公主询问。
在自己姑娘的跟前,李世民并没有强装身体硬朗,事实上,他这个头晕胸痛的毛病是近两年来才开始显现,只是为了宫中还有朝堂上的安稳,李世民从一开始就下了封口令,宫里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只有太医署令楚钰还有现在的内侍总管杨震以及暗卫统领赵德全三人知晓。
这三人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正常情况下绝对不会将这个消息往外泄露半分。
现在那个逆子能够看出端倪,想来他在医学上的造诣也是极为不俗,难怪他能医得过连楚钰都束手无策的气疾之症。
晋阳公主用力点头:“这是安平候的原话,儿臣不敢隐瞒。安平候还说,不止是这东坡肉,就是连酒水,父皇以后也不能再多喝了,否则的话三高飙升,会有性命之忧。”
说着,晋阳公主的小脸上显出了一丝忧色,对于李丰满的话她可是深信不移,所以现在她才会这般不遗余力地劝说。
李世民微点了点头,楚钰也提出过类似的建议,这两年他已经不再似以前那般贪杯了。
只是楚钰可并没有说过不许他吃东坡肉啊,这么美味的东西竟然也要忌口,这不是想要急死人吗?
那个逆子一定是故意的!
李世民心中恶狠狠地想着,以前他可是从来都不吃豚肉的,若不是今日那个逆子进献东坡肉,他又怎么可能会知道原来豚肉也能做得如此美味?
美食当前,却又不让多吃,这个逆子一定是在报复他!
李世民又眼巴巴地看了一眼一满盘的东坡肉,一咬牙一扭头,不再去多看它一眼。
再好吃的东西,跟他的性命比起来也就不算什么了,年纪越长,李世民反而变得越发地惜命,对身体的健康也越发地重视。
晋阳公主趁机为他盛了一碗白粥递上,道:“父皇可以多吃一些米粥,这咸菜和煎包也能多吃一些,都是安平候留下来的手艺,同样很美味呢。”
“还有,安平候擅烹药膳,他说回去后他会为父皇调配出几道合适的药膳来调理身体,争取早日将父皇体内的三高降下来。”
李世民接过米粥,闻言眉头不由一抖,嘴角不着痕迹地悄悄勾起了一丝,口中含糊不清道:“还算这个逆子有些良心!”
哧溜!哧溜!
吃了一口咸菜,扒拉了两口米粥,李世民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意,这米粥配咸菜的味道,其实也挺不错!
第376章
二宰临门
张大象的办事效率很快,隔天,承德幼儿园的牌子就在雍州府衙的旁边竖立了起来。
因为是奉皇命开办,又有张大象这个户部侍郎从中斡旋,开办学堂的一应手续皆是一路绿灯,无人敢从中作梗,仅半天的功夫就全都给落到了实处,并在雍州府衙备了案。
开园的当天,江夏王李道宗派人送来了贺仪,并着几个雍州府的差役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到底是自己的大侄子,适当的照顾还是当给的。更何况,以后这座幼儿园中出入的学生,皆是皇子皇孙一级的人物,李道宗也不敢怠慢。
如果真的教导得好,说不准以后他自己的孙子也会被送到这里开蒙识字,提前与他们打好关系,有备无患。
魏元忠受到邀请,一大早就换了一身新衣,兴冲冲地拉着同窗张柬之一同过来,在园长办公室见到李丰满,遂躬身上前见礼:“学生魏元忠,见过李县候!”
张柬之好奇地抬头打量了李丰满一眼,这是他头一次见到《三字经》的原著者本人,见李丰满的年纪竟真如魏元忠所言,只比他们大了些许,不由心中更为钦佩。
如此年轻,就写出了《三字经》、《弟子规》、《茶经》等足以传世千载的经典之著,实乃天下少有的大才。
唯一的缺憾就是,此人实在是太过于瘦弱,身上没有二两肉,脸上更是颧骨高耸,丑得一批,一点儿也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标准。
此人要是能再丰满些就好了,五官还算周正,脸蛋上若能再多些肉,虽不能称得上是美男子一枚,可至少也不会再被人给看成是丑逼了。
形象啊,很重要!
不管是为官还是取亲,丰满一些,富态一些,总是能够让人高看一眼。
见李丰满的目光向他扫来,张柬之连忙收起心中的胡思乱想,也躬身拱手,随身见礼:“学生张柬之,见过李县候!”
张柬之?
听到这个名子,李丰满的眉头不由一挑,眼睛也不由张得更开了一些,上下仔细地打量了张柬之一番。
张柬之,这个名字感觉也好熟悉啊,这特喵的不会是武则天时与狄仁杰齐名的那个大唐名相吧?
若是李丰满记得不错,在此后的若干年以后,就是这个叫做张柬之的人,带着一帮子文武大臣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结束了武则天的政治生命,端是牛得一批。
叫张柬之,又与魏元忠是同窗好友,看年纪不过才二十余岁。时间,名字,还有人际关系全都对得上,看来那个张柬之,十有八九就是眼前这个张柬之了。
这个人在唐朝历史之中的名声,一点儿也不比魏元忠差,魏元忠虽然也同样历经高宗、武后、中宗三朝,两度出任宰相之职,仕途之路要比张柬之通顺得多,可是武后时期他遭受排挤,一度远离长安的权势政治中心,并没有机会参与造反武则天的壮举,名气反而不如张柬之来得响亮。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二人都是将来的宰相之材,是大唐未来三朝的肱骨之臣,潜力不可限量啊。
李丰满没敢托大,站起身来与二人拱手还礼。
魏元忠是他的老祖宗,又在涪川有过一段接触,彼此很是熟识,与他叙话大可以自在一些。但是张柬之李丰满却是头一次见,该有的礼数断不可少。
“来来来,二位且到里面来坐!”
热情地将二人招呼到里间,吩咐宁远端上热茶,李丰满直言出声相询:“日前某曾向魏兄发出邀请,有意请魏兄过来敝园执教启蒙,不知魏兄的意思是?”
魏元忠刚刚端起茶不,还没来得及饮上一口就又轻轻放下,正色拱手向李丰满回道:“承蒙安平候不弃,这个时候还能想起元忠,元忠敢不效力!”
“好!”李丰满击掌大笑,高声道:“元忠大才,肯来助某是某之荣幸,以后这幼儿园中孩子们的课业就全都交给你了!”
幼儿园的阿姨不好找,延时也只能让魏元忠过来凑个数,毕竟有过几个月的执教经验,又与轻寒她们几个相熟,更容易上手。
“县候谬赞,能来县候的学院教书,是元忠的荣幸才是。”魏元忠与李丰满客气了两句,然后一扭头,便将话题落到了旁边的张柬之身上,“不瞒县候知晓,孟将兄是元忠的同窗挚友,听闻县候这里正在广招私塾先生,他也有意过来一试,不知……”
李丰满眼前一亮,刚刚见到张柬之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曾泛起过这个念头,只是毕竟是初见,彼此不熟,也就没好开口,不想人家现在却自己送上门来了。
“此言当真?”李丰满面露惊喜之色,扭头向张柬之看来,切声问道:“柬之竟也有意要来敝园,那可真是大大的喜事,你们都是国子监的大才,只要不嫌我这幼儿园狭小简陋,我自是求之不得!”
“安平候过谦了。”张柬之微微弯身示意,轻声言道:“承德幼儿园是奉皇命所办,教授的对象皆是长安城中的皇亲贵胄,能够在这里挂名执教,是柬之的荣幸,柬之亦是求之不得。”
张柬之是个务实的人,把话说得极为通透。
承德幼儿园虽然不大,可它招收的学生皆是皇亲国戚,是皇家的子嗣后代,能给这样的皇亲贵胄开蒙启迪,落一份实打实的师生之宜,这可是许多人求都求不来的机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3/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