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327

房玄龄突然开口向李世民请示,这次的事情非事小可,其中牵涉到的利益也不是一个小数,去的人身份如果轻了,房玄龄怕李承乾心中会有怨言。
当然了,有怨言的话其实他们也不怕,他们真正怕的是,怨言积得多了会涸泽而渔,以后人家再有好东西了就藏着掖着,不再舍得拿出来了怎么办?
李世民深以为然,用力点头道:“玄龄若是愿去,那是再好不过!”
第412章
求教房玄龄
第二天,房玄龄告病在家休养,连早朝都没有参加。
临近上午十点多钟的时候,在大多数官员都在认真忙碌着自己的政务时,房玄龄乘坐着一辆没有挂牌的普通马车,缓缓来到安平候府。
此刻,天空正飘着雪花,这是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扬扬洒洒下到了现在。
路面上的积雪已经有半尺厚,街面上的行人寥寥,倒是正合了房玄龄的心意。
来之前他已经着心腹手下做了详细的调查,一般这个时间点,安平候已经从知味轩回来,他要亲自在府里为承德幼儿园的孩子们准备午餐。
至于为什么没有直接在知味轩烹制,无非就是知味轩的食客太多顾不上来,而且小孩子的饮食跟大人的饮食毕竟有些区别,在知味轩做也不合适。
下了马车,风雪之中,房玄龄静身立在门前,吩咐小厮上前叫门。
片刻后,侧门打开,门房近前询问,小厮将房玄龄的名贴递上。
名贴送去不久,安平候府的中门大开,李丰满在老富贵儿的陪同下一起出来迎接。
“不知是梁国公到访,有失远迎,万望恕罪!”
隔着老远,李丰满就开始拱手向房玄龄见礼赔罪,脸上带着诚恳的笑意,这是他头一次私下里与房玄龄见面,对于这位在贞观看间做了二十余年宰相的老人,李丰满亦是好奇不已。
房玄龄拱手回礼:“安平候,久违了!”
看出房玄龄是轻车简行,便知道他此来并不想太过宣扬,况且外面大雪正酣,温度极寒,所以李丰满也没有多耽搁,简单地见过礼后,就将人直接请到了里面的客厅。
一进大厅,就仿佛是进入了另外一番天地,温暖如春。
对此,房玄龄并不陌生,不管是宫里的中书省,还是家里的厅堂卧室,不久前也全都铺上了地暖,室内的温度与此处相差不大,都让人感觉很是舒适。
熟练地脱去外面的裘衣交给小厮挂在门后的衣架上,房玄龄笑着向李丰满道:“今岁冬日,全都是托了李县候的福,让许多人都不必再像往年那般承受风寒之苦。老夫也因此多受裨益,一直都想当面向李县候道谢呢。”
不管是暖桌、火炕还是地暖,不管它们的造价是高是低,是廉是奢,它们的存在,总归是给这座长安城带来了无尽的温暖与舒适。
尤其是火炕,修建一座便宜些的甚至只需要数十文,着实解决了许多普通平民冬日间取暖防寒的大问题。仅这一个冬日,就不知间接救了多少幼儿与老人。
李丰满摆手谦虚道:“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玩意儿,当不得房大人如此礼遇,惭愧惭愧!”
“李县候过谦了,这些东西在你这里或许只是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儿,但是在外面,在很多大唐的子民家中,这些可都是可以救命的重要宝贝!”
房玄龄轻抚胡须,道:“就如安平候府在城西开办的那座养鸡场,初时看着并不起眼,但是谁能想到,只用了不到两个月的功夫,它就彻底改变了整个长安城及周遭数十个里县居民的饮食习惯。”
“大家都开始食鸡肉,吃鸡蛋,哪怕是再穷困的家户,也能隔三差五地吃上几个鸡蛋,喝上一口鸡汤。这在之前,纵是皇上也是不敢想像的事情啊!”
房玄龄的话音一落,李丰满与老富贵儿便不由自主地对视了一眼,梁国公这话,怕是意有所指啊。
落座之后,下人们端递上茶水,李丰满挥手将多余的家仆与丫环全都屏退。
“房大人贵人事忙,自不会无故到下官的府上来。有什么需要下官去做的,还请房大人直言。”
一番官面上的客套过后,李丰满开门见山,直接向房玄龄询问。
房玄龄微微一笑,道:“李县候不是已经猜到了吗,何故还要再明知故问?”
“老夫今日前来,代表的不止是老夫自己,这也是皇上的意思,县候放心,绝对没有携势相逼的意思,如果县候不愿,不管是老夫还是皇上,都不会强求。”
李丰满闻言,也不再继续打哑谜,直声道:“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房大人能够应允。”
房玄龄伸手示意:“请讲!”
李丰满道:“别的州郡我不管,但是这长安城附近,只能有承德养鸡场这一家养鸡场!”
“这是自然!”房玄龄点头道:“这是理所应当之事,纵是李县候不提,朝廷也会如此处置。以后的长安城,断不会再有第二家养鸡场。”
闻言,李丰满不再多言,回头冲老富贵儿示意了一下,老富贵儿直接伸手入怀,掏出一册足有一指厚的书册,双手逞递到房玄龄的身前。
“这是我家县候事先就准备好的《养鸡秘要》,里面详细记载着承德养鸡场中的一切隐秘,请房大人过目!”
房玄龄随手接过,并没有急着打开翻看,而是转递给身边的小厮暂且保管。
“安平候真是深明大义,老夫在这里代我大唐各地的千万百姓谢过安平候!”
说着,房玄龄从椅子上站起身来,神色肃穆地冲着李丰满躬身拱手行了一个全礼。
李丰满不敢全受,连忙起身让到一旁,“房大人言重了,小子可当不起!”
房玄龄行完礼后,李丰满没有坐下,反而又冲着房玄龄一躬到地,“房伯父当知小侄这是何意,还房伯父能够看在往日的情份上,为小侄指点一条明路!”
“殿下的路,殿下不是早就已经选好了吗,何故还要问老臣?”
房玄龄没有再避讳,直接出声点明了李丰满的真实身份。
“只是苟延残喘罢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翻船。小侄诚心向房伯父求一条活路,还请房伯父能够教我!”
房玄龄一声长叹:“早知如此,你又是何必当初呢!”
“也罢,我这里有上中下三策,每一策都可保你一世无虞,至于如何取舍,就全靠你自己的心意了。”
“伯父请讲,小侄洗耳恭听!”
第413章
兄友弟恭
李丰满将房玄龄请到了自己书房详谈。
只有他们二人,老富贵儿还有房玄龄带来的仆从全都被安置在门外,不许任何人进来打扰。
半个时辰后。
房玄龄出得房门,直接打道回府,李丰满并未出来相送,而是一个人关在书房里整整一天的时间,直到夜里雪停月出之时才推门出来。
没有人知道房玄龄到底跟他说了些什么,所谓的上中下三策到底都是哪三策,李丰满又做何选择。
老富贵儿心中好奇却也强忍着没有乱打听,他知道,这种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须知隔墙有耳,这安平候府里面,不知道藏着有多少别人的耳朵呢。
接下来几天,李丰满一切如常,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变化,让很多藏在暗中的眼睛多有失望。
数日后,中书省代皇上颁下诏令,着关内、河南、河东、山南、陇右等地,由地方官府出资选址,试建养鸡场以利天下万民。
一时间,安平候这个承德养鸡场的创始人再次成为长安城中人人谈论的对象,名气大增,民间的声望也在稳步提升。
当天夜里,有三名刺客潜入安平候府,刚刚翻入院墙就被胡莱带人击毙于墙下。
隔天晚上,刺客的数量增加到了十人,个个都是武力超绝之辈,胡莱、赵子虎一帮暗卫竟全然不是对手,拼死斩杀了三人之后,还是有七人冲破了防御,闯入了安平候休息的卧房院落。
最终王朝与根福同时出手,以雷霆之势迅速将七人斩杀。
这一役,暗卫折损五人,重伤四人,王朝震怒,李丰满的心思也渐渐变得冰冷。
李世民得知此事之后,亦大为震怒,下令江夏王亲自彻查,务必在三日内缉拿幕后真凶。
同时,尉迟敬德听说自家的监军校尉竟然被人偷袭行刺,一声令下,派出一支十人队的玄甲军入驻安平候府。
江夏王一脸苦逼,为了能及时破案,干脆也带着几个得力的护卫暂住进了安平候府,以防刺客再度行凶。
当日夜里,又有一红衣刺客孤身直入,不仅避开了玄甲军与暗卫的明哨暗哨,甚至连王朝都没有发现她的踪迹,若不是根福一直贴身守在李丰满的身边,红衣刺客最后那一剑直接就刺入了李丰满的心脏。
“我乃元德太子之后,今日不能杀汝,死后亦必索汝命!”
临死前,刺客高声悲呼,似与李丰满有不共戴天之仇。
李道宗闻声而至,听到刺客最后的高呼,面色大变,连忙出手阻止根福:“且慢住手!要留活口!”
结果,根福及时止住自己的拳头,而那刺客却丝毫也不犹豫,直接横剑自刎,死于李丰满的床前,鲜血溅红了整张床单。
事后,李道宗着人清查,不想红衣刺客竟真是元德太子的庶女,至于刺杀安平候的原因也很清楚明了,不是因为养鸡场,而是因为江南的土豆与玉米两样神物。
经过司农院三个多月的试种,土豆与玉米的产量终于得到验证,并且还一次性地收获了大量的种子,只待天气回暖,春回大地,就可以在大唐境内进行大量普及试种。
从此之后,不出两年,大唐境内当再无饥荒,大唐的根基也会变得前所未有的稳固。
而这一切的功劳,归根结底,全都在安平候一人身上。
所以李丰满才会被这些前隋的余孽给盯上,并数次入府行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