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27

“您就是李掌柜吧?”
抬头看了看李丰满背后店面的牌匾,二人上前向李丰满询问,待确定了正主之后,两人长松了口气,这才按着李丰满的要求,把两个巨大的灯笼分别摆放在了“知味轩”的大门两边。
灯笼全是竹制框架,外面是一层涂了颜料的油布,里面由一层薄薄的白纸紧贴密封。
材质很轻,但是这么大的体积,累加起来也有二十几斤的分量,再加上今天的天气晴朗,只有微风吹拂,放在地上,根本不必担心会被吹倒。
灯笼放下,送货的二人就告辞离开,李丰满围着大灯笼绕了两圈,满意点头。这位木匠师傅的做工不错,完美地达到了李丰满心中的预期。
根福这小子虽然有点儿浑,但是找到的这些工匠还是蛮靠谱的,先前的老铁匠冯才,还有现在这个素未蒙面的木匠,手上的技艺都很不错。
这时,又有一个身穿灰布长袍的小伙计来到“知味轩”的店门前,看到李丰满站在两只大灯笼前打转,不由轻身上前:“您就是这‘知味轩’的李掌柜吧?”
见李丰满点头,小伙计躬身道:“小人德安,见过李掌柜。这是您昨日在小店定做的横幅,对就是横幅,小人给您送来了!”
横幅这个词小伙计有些陌生,不过他的记性不错,昨天根福去的时候曾说过这两个字,小伙计全都记了下来。
“有劳有劳!”李丰满冲其拱了拱手,然手双手把横幅接过,在小伙计的帮助下一点一点地展开了其中的一幅。
大红的布匹,足有一米宽,十米长,上面用金色的笔墨书写着数个醒目不已巨型大字。
“八方风味,四季香飘。”
接着是第二幅,第三幅,第四幅,全都一一展开。
“肴香四海,名盛五洲。”
“上客闻香至,捧肴出厅堂。”
“盘中餐粒粒皆美味,杯中酒口口都香甜。”
字体工整,颜色醒目,正是李丰满所需要的效果,看着周围不时驻足的人群,李丰满就知道,初步的宣传策略,已见成效。等他把这些条幅全都悬挂起来,到时候彩旗飘飘,必然能够吸引到更多人的注目。
心里满意,李丰满便从怀里掏出几个大钱做为打赏,小伙计顿时欢天喜地,一个劲儿地恭喜道谢,满嘴的吉祥话。
条幅重新卷起,再次交到李丰满的手中,小伙计这才起身告辞。
李丰满笑着把所有的条幅全都收起,一个一个地摆放在大红灯笼旁边。
酒香不怕苍子深,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开业之初,做一些适当的宣传也没有什么坏处。
“知味轩”刚刚开业,还没有什么名气,只有先把食客们的目光吸引过来,店里才有可能会有生意。只要有客人进门,李丰满就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把人留下。
像是以往那种仅靠着客人们的口碑口口相传路子,过程实在是太过缓慢,有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于几年的时间才能够把名气打出去,李丰满等不起。
想要快速崛起,必要的广告无疑就是一条不错的捷径。
“根福,出来帮忙了!”
李丰满高唤了一声,根福“嗖!”的一下就从屋里窜了出来,四肢着地,脑袋昂起:“少爷,有什么吩咐?”
“帮我把这些条幅全都绑到这两个灯笼上!小心点,千万别把灯笼给我弄破了!”
第78章
开张(3)
涪川县。
日上三杆时,有差役骑着大马,拿着铜锣在县城内主要的街道上大肆宣扬游走。
走在最前端的三个差役手举长枪,枪头上各插着一个用白灰腌制过的人头,游街示众。
“万青山盗匪头目,赵寒、张厣、孙胜,皆已伏法!朱毛志一案所有案犯全部伏首!”
“众位乡里可放安心,府君不会视众乡里的安危于不顾,再有人胆敢视律法于无物,此三贼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咣当咣当咣当!
“众位乡里!万青山盗匪头目,赵寒、张厣、孙胜,皆已伏法!朱毛志一案所有案犯全部伏首!”
“众位乡里可放安心,府君不会视众乡里的安危于不顾,再有人胆敢视律法于无物,此三贼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每走一段,差役们就会高声宣扬一次,引来无数人的围观,众人纷纷对着长枪上的人头指指点点,竟然少有感到恐惧害怕者。
过了这么多天,朱毛志一案终于有了一个说法,五条人命,因为万青山众匪的伏法伏诛而尘埃落定。
心中的恐慌驱散,人们心中欣喜,再也不用每夜提心吊胆,唯恐自己也会遇到这些亡命之徒。
人群涌动,对现任的明府歌功颂德,对已经伏首的盗匪鄙夷唾弃。
望江楼上,站在三楼的临窗位置,刘万山淡然地注视着楼下街道上差役们的精彩表演。
看着被高高挑起的三颗人头,刘万山不由轻声嗤笑:
“不过是三个替死鬼而已,咱们的这个府君还真是好手段。不过三五天的功夫,不仅除了万青山的经年隐患,还顺带把朱毛志的案子给平了个干干净净!”
别人不知道朱毛志的命案是怎么回事儿,刘万山可是一清二楚。
行凶之人分明就是李丰府上的护卫,毛亮亲眼所见,断然不会有假。可是现在,府君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仅借着几个山匪的脑袋,就于无声中帮李丰摸平了所有的麻烦。
“姐夫说得极是!”王茂才也轻声叹道:“小公爷虽然年轻,但是这自带的手段却是极为老辣,天大的一桩命案,竟然这么轻描淡写的就给他抹过去了,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既有功绩,又有声望,同时还保下了他想要保下的人,可谓是一举三得。这样的心智,以后咱们可要小心了。”
咣当咣当咣当!
外面的锣声依旧,望江楼内的食客也有很多都出去瞧热闹去了,看着有些空旷的酒楼,刘万山轻声向王茂才询问:“茂才,那个李丰的酒店,可是要今日开业?”
王茂才点头:“确实是今日,昨天还从柳三那里定了许多的蔬菜与肉食。听说他还把柳三的那个庶子给拐走了,现在就住在李府旁边的宅子里。”
刘万山不满地看了王茂才一眼,一个小小的庶子提他作甚?现在他最关心的是李丰的酒店生意如何。
“咦?你们看西边,那是什么?”
“哇!好大的灯笼,怎么飞起来了?上面还挂着那么多的布条,这是要做什么?”
“真是没见识,那是孔明灯好不啦,三国时就有的东西,只是从来没人做过这么大一只!”
“布条上好像写着一些字,什么什么开业大吉!,什么鬼?”
“肴香四海,名盛五洲。,盘中餐粒粒皆美味,杯中酒口口都香甜。,好大的口气,这是哪家的酒楼,竟然这么嚣张!”
“”
街道上顿时一片宣闹,原本凑到街上看人头的众人,越来越多的把目光移到了县城的城西方向。
在那里,两个巨型的大红灯笼高高飘起,飞了足有二十米高。灯笼之间有一条横幅相连,上面写着“恭祝知味轩开业大吉”九个大字。
灯笼的下面,四个方向上全都拉满了条幅,什么“八方风味,四季香飘”,什么“特色佳肴,虚席以待”,让人一看就知道这里当是一家餐馆儿无疑。
只是不知道是哪一家餐馆竟然如此地风骚,能想到用孔明灯来打响自己的名气。
而且条幅上的那些话也太嚣张了吧?
肴香四海,名盛五洲,这样的赞誉之词也敢贴在自己的身上,脸皮忒厚!
一时间,知味轩的广告已是风满全城,完全抢过了差役们游街的风头。
因为整个涪川县都没有能高过二十米的建筑,知味轩门前的两只巨型孔明灯犹如鹤立鸡群,那么地鲜明醒目,所有的人只要一抬头,基本上就能够看到它的全貌。
再加上条幅宽大,字迹又是金色笔墨,在阳光的照射之下,褶褶生辉,眼神稍好一点儿的人都能看到上面所写的字迹。
刘万山与王茂才也察觉到了街道上人群的变化,心中一动,不由齐齐动身登上顶层的楼阁,目光西扫,城西的一切尽收眼底。
“这这这个李丰,真是好大的手笔!”
王茂才面露惊色,抬手指着飘在空中的两个硕大灯笼,高声惊呼:“他怎么会想到以此来宣扬酒店的名声,孔明灯,长条布匹,闪着金光的庞大字体,经此一役,怕是整个涪川县的居民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知味轩的存在!”
“是啊。”刘万山面色阴沉:“西街虽荒,但是经他这么一折腾,知味轩已是人尽皆知,凭着他手中的菜谱,想要超越咱们望江楼,怕是根本就用不了三两个月!”
“而且他这时机选得也太巧了,偏偏赶到县衙剿匪功成,街上行人最多的时候。无形中让他的这些机巧准备发挥到了最大的作用。”
刘万山的目光不由朝着县衙的方向扫了一眼,心有戚戚,喃声自语道:“这其中,也未免没有府君在故意配合的意思。”
王茂才面色微变,神色不由自主地变得慎重了许多。
如果刘万山的猜测不错,那这个李丰可就真是有些了不得了。连一县之府君,且来头甚大的小公爷都这么小心翼翼地明里暗里的帮衬着巴结着,他们望江楼凭什么去跟别人去争斗?
“这样!”刘万山收拾心情,郑声向王茂才吩咐道:“知味轩不是今日开张么,你去替我准备一份厚礼,稍后我会亲自过去恭贺!”
“知道了姐夫,我这就去!”王茂才躬身应声,然后急步转身下楼。
刘万山没有急着下去,目光又回到了城西上空的那两个巨型灯笼以及那些随风飘舞的长形条幅上,心中思忖,这个主意真是不错,以后望江楼在别处开新店的时候,倒是可以借用一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