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月(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327


第150章
药补不如食补
王朝第二天就得到了消息,昨夜程怀弼被李府众侍卫暴揍了一顿,据说是受了严重的内伤,全身瘫痪动弹不得。
顿时双脚一软,有一种想要收拾行礼立马跑路的冲动。
太暴力了!
不就是趴个墙头吗,至于这么狠么?
之前被发现了,最多也就是受一些皮肉之苦,老富贵儿爷俩儿下手还是很人分寸的,皮肉虽痛,却并不会真正地伤筋动骨,所以他们两家才能这么一直愉快地玩耍下去。
程小三昨天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竟然遭到了如此残暴的对待?
是因为李府里面现在有了女眷吗?
王朝突然想到,现在的李府已经不同以往,以往李家的宅院里面除了几个还没长开的小丫头,剩下的全都是大老爷们儿,就算被趴了墙头其实也没什么所谓。
但是现在,除了昨天入住的晋阳公主,李壶他们那些新来的护卫也都有带家眷过来,发现有人竟然敢在夜里暗中偷窥,不发飙才是怪事。
“看来以后要稍微收敛一下了,程怀弼那小崽子肯定不会为我守秘,保不齐被抓到的第一时间他就已经把老子给卖了!”
“一个废太子也就罢了,就算生气也拿老夫没办法,最多也就是让根福再来胖揍一顿,老子皮糙肉厚,没所谓。”
“但是若是消息传回长安,让圣上知道我老王竟然在这里偷趴晋阳公主的墙头,估计不死也得脱层皮。”
李世民对于晋阳公主的宠爱,整个长安城谁不知晓,她可是唯一一个被李世民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的公主,谁敢轻视?
王朝平日里虽然天不怕地不怕,跟谁都敢耍无赖,但是李世民的虎须,他还是没有胆子去捋。
“真是麻烦啊!”王朝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怨声道:“明明都已经成了废太子,却还是这么爱折腾,招来了一群护卫,招来了一个公主,甚至还招来了一群刺客,一刻也不得消停。”
“要是一个月前就那样安安静静地溺水死掉该有多好,老子也就算是彻底解脱了!”
如果李丰满知道在他的旁边住着这样一位时刻都在盼着他去死掉的邻居,估计一定会寝食难安。
早上。
刘敬一大早就跑过来拜会,带上了李丰满昨天交待的那一大堆药材,还有他辛苦了一夜才整理出来的哮喘病治疗方案。
李丰满带着他直接钻到厨房,让刘敬在旁边帮着整理清洗那些药材,他自己亦开始一样样地处理即将用到的食材。
十几分钟之后,一切准备齐当李丰满终于开始了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将要烹制的第一餐药膳。
药膳,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营养套餐。
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适时地给最需要的营养补给,调理脾胃,强健自身,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点地改善着患者的体质。
比起单纯的中药或是西药,药膳中所蕴藏着的药力或许很低微,但是正因为药力低微,所以它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做为一种辅助的医疗手段,只要能够长期坚持服用,它的疗效亦很可观。
更重要的是,药膳是药力与食材的完美融合,在医病的同时亦能最大限度地为病人补充营养。
一般的病人得了重病,气虚体弱,身体只是越来越瘦弱。而那些坚持服用药膳的病人却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除非是那种得了极为严重的肠胃病变,不能正常进食的患者,否则精通药膳的厨师,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刺激患者的味蕾,让他们及时补充营养。
这就是一个专业营养厨师存在的必要性,也是李丰满当年在读营养学的主攻方向。
哮喘病,西医上的病理分析称之为气道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炎变,是炎症病变中的一种。中医上的叫法是“咳嗽、哮喘、哮证或是喘症”,叫法多样,但病理相通。
所以针对哮喘患者的药膳,主要是以平喘止咳、清热化痰以及固肾纳核心来准备相应的药材与食材。
“你给我记一下,哮喘病的饮食有很多禁忌,有些东西一定不能乱吃。”处理食材的时候,李丰满突然向刘敬交待道:“诸如鱼虾,鸡蛋,豆腐,还有牛内羊肉之类的食物,全都极易引发过敏反应,应当尽量避免。”
婴幼儿身上的哮喘反应,有一多半都是过敏性哮喘,李明达自幼就喘疾缠身,虽有遗传因素牵扯在其中,但是也不能排除她是不是对某些过敏源有过敏反应。
就算以前没有,也要尽量防止以后会不会发生。
刘敬恭声应声,用心牢记,经过昨夜一整夜的细心研读,刘敬现在对于哮喘病的了解,已然到了熟烂于心的地步。
他本身就是一位医师,而且一生痴迷于医术,各类医学典籍,凡是他能接触到的,无一不是熟记于心。
天赋不够,努力来凑。
三十余年的积累,再加上李丰满抄写给也的那些后世远远超出这个时代的医学知道与医学理论,让刘敬的医学知道一朝爆发,他的医术水平也在以惊人的事情在急速飞升。
过敏性哮喘,刘敬在昨晚的教材之中也有了解,所谓过敏,其实就是一种外在的诱因,可以勾引体内的湿邪之气,从而引发出来的一种急剧病变。
中医治病,其实也有所谓的忌口一说,其目的与预防过敏反应其实是如出一辙。
刘敬在为晋阳公主提出的治疗方案中,也不止一次提到一些饮食上的禁忌,只是没有李丰满所说得这般详细罢了。
“食补的见效虽缓,但却极为稳妥,《黄帝内经》上就曾说过‘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可见古之先贤亦是十分注重食补之事。”
刘敬小声地拍着李丰满的马屁,道:“少主能够想到用药膳也为四姑娘调理身体,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与先贤的思绪不谋而合,着实让人钦佩!”
李丰满飘然一笑,虽然明知道这是马屁之言,可是他听着还是觉得十分愉悦。
明代的李时珍就曾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中特意提过,“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要根据病患的病情,酌情选择调养身体的手段,而不是一味地先择用药食药。
而李明达现在的情况就是,食药过巨,药毒堆积于内,已伤及脏器,再过度用药的话,只会病上加病,不能长久。
这绝对不是李丰满愿意看到的景象。
第151章
强势(1)
楚钰与陈挚早早地过来为晋阳公主请脉。
这是自出长安以来,他们师徒二人的日常,唯恐晋阳公主的病情在突然间有了太大的起伏变化。
小娥打开房门,躬身请二位太医入内。
一番诊断之后,楚钰神色淡然地冲晋阳公主点头,轻声安慰道:“殿下无碍,那刘三蜇前两日针灸的效果还在,殿下的脉搏平稳,只是进食不多,脾胃有些欠妥,稍后微臣开一济方药,稍加调理即可。”
“有劳楚太医了。”晋阳公主轻轻点头,每日喝几碗汤药,早已经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又要吃药?”小娥心疼地看了晋阳公主一眼,道:“楚太医,既然那位刘医师的针灸有效果,难道就不能让他过来继续为殿下诊治吗?”
“公主殿下这些年每日都是以药养身,食欲减退得厉害,这三年来也就昨天在中山郡王这里才稍微开了些胃口,晚间多吃了半碗饭菜,再继续用药的话,我怕殿下的身子会受不了……”
楚钰与陈挚对视了一眼,彼此眼中都显出一丝无奈。
这种事情连不懂一点儿医术的小宫女都发现了,他们两个太医又岂会不知?
谁都知道是药三分毒,可是当疾病缠身的时候,哪怕明知道药毒有伤,却也不得不一日三饮。
这就像是饮鸩止渴一般,饮了可暂缓一时,不饮,可能立时就会毙命。两权相害取其轻,他们也是毫无办法。
“殿下容禀,刘敬的针灸虽然有效,可也只是暂时压制住了殿下的病情。”
狠瞪了小娥一眼,并没有直接理会于她,陈挚轻站起身,缓声向晋阳公主解释道:“就算再请刘敬过来,最终还是免不了要用药石养身,而药石之道上的造诣,说句不客气的话,那刘敬又如何能与楚太医署令相比?”
“当初我与楚署令执意要请刘敬过来为殿下诊治,最看重的,其实并非是刘敬本身,而是有可能隐藏在他背后的医道高人。希望能籍此为殿下寻得更好的名医,大家集思广益,共同为殿下医治。”
“谁成想,刘敬背后的高人却是……”
陈挚没有说完,晋阳公主却已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谁也没有想到,刘敬最后引出来的所谓高人,竟然是她的太子哥哥。
李承乾是什么,他懂不懂得医术,别人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又岂会不知?
所以,在得知了李丰就是李承乾的消息之后,楚钰与陈挚直接就放弃了对刘敬的关注。
阿是穴确实很神奇,但是它只能临时性地缓解病痛,并不能彻底地根治病情。随着李承乾的身份被拆穿,刘敬之前所说的那些关于哮喘病的言论,直接就被贴上了假大空的标签,不足采信。
最终,晋阳公主殿下的气疾之症,还是得靠他们师徒勉强维持。
晋阳公主也回头瞪了小娥一眼,然后轻声向楚钰与陈挚宽慰道:“两位太医多虑了,本宫并没有不信二位太医的意思,这些年全是靠着楚太医的精心调理,本宫才能苟延残喘到今日,我怎会因一个乡野郎中之言而猜忌你们二位?”
“方才是小娥太过忧心本宫的病情,所以才关心则乱,言语间冒犯了二位,本宫在此替她向你们赔个不是!”
楚、陈二人连声推脱不敢,小娥则直接跪倒在地,磕头致歉,小脸吓得苍白。
刚才一时口快,并没有顾忌太多,现在见晋阳公主竟代她向两位太医道歉,小娥才意识到她刚刚不止是逾越了,而且还引起了两位太医的不满。
病者得罪自己的主治医师,不管在什么地方都绝对是大忌。
晋阳公主身份尊贵,楚、陈二人或是不敢如何,但是她一个小小的宫女,却是绝对吃罪不起这样的罪责,一旦此事传扬出去,不用圣上开口,宫里的那些管事都绝对能够扒下她一层皮来。
“殿下言重了,小娥姑娘也是担心殿下的身体,忠心可嘉,我等断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与之计较。”
楚钰深知宫中的规矩,轻瞥了小娥一眼,轻声为她说了一句好话。医者行医,难免会与各式各样的病患及家属打交道,若是连这点儿气量都没有,还出什么诊,看什么病?
两位太医不再计较,晋阳公主这才松了口气,又令小娥给楚、陈二人道歉一番,这件事情才算是告一段落。
“砰砰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3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