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无眠(校对)第8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9/985

  虽然知道好处,但林道士还是习惯性鄙夷的说了句。
  “我们早晨接到的文件,说乡村是疫情联防联控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用好二维码,来往的所有人都要扫码,以后就算是有问题也能寻踪找到人。”
  “绿色的哈。”林道士见赵哲帮着自己弄好了健康二维码,笑呵呵的说道。
  “嗯,还有其他颜色。”
  “比如呢?”
  “黄色和红色。”赵哲说着,严肃了起来,“林道长,我听说要是红码就惨了,哪都去不了。”
  “怎么?还能像是居委会一样管着?”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赵哲道,“比如说刚才过去的16轮的司机,今天往后开始扫码,他一扫是红色,咱们怎么办?”
  “呃……隔离?”
  “通知上级,有红码的人,他肯定来自疫区或者高风险地区,咱们得注意了。然后再筛查,看看情况。要是绿码,就不用太担心。”
  “这么说好像也有点道理。”
  “可以细致到小区,我听说咱省城不是出了几个患者么。他们住的楼所有居民都是红码,买菜都进不去超市、菜市场。”
  “……”林道士怔了一下,这特么可是个宝贝啊。
  “现在都是居委会买菜,送到楼下,尽量避免接触。要等隔离时间到了,他们的健康码才会变成绿色。”
  “嘿嘿,从前好多人盼着自己红。”林道士想起来一件事,嘿嘿笑着开了一个玩笑。
  赵哲怔了下,随即哈哈一笑,“是呗,以后要是红码的话,麻烦可就大了去了。”
  “接下来怎么办?”林道士问道。
  “二维码张贴在各个村组卡点,来访人员需要扫描填写个人信息及受访人的地址、联系方式,减少了登记时间,形成可追踪数据,还可以有效劝返外来人员,杜绝外来人员串门、聚集。”
  “所有行程都能记录下来?”
  “我不知道,但是文件上说有后台处理数据。”赵哲说道,“最晚今天7点,咱们周围几百里就得贴上无数的二维码,扫码通行。”
  林道士已经渐渐习惯了朝令夕达的模式,完全没想到这在从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也是咱国家网络建设的好,您想啊,健康码要推广首要的条件就是所及之地都有网可以上。另外呢,还要人手一部智能手机。”
  林道士频频点头。
  “有效利用二维码管理手段,尽最大的努力精准管控、阻断疫情,最大限度保护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赵哲顺口把文件上的话都说了出来。
  “呦呵,背的熟练啊。”
  “哈哈哈,林道长您别笑话我了。听的多了,自然就记住了。从前觉得是扯淡的假大空,可这一闹疫情啊,尤其是国家说治疗新型肺炎免费,我琢磨着这都是真的。”
  林道士缩在军大衣里,在雪地上蹦了几下,让脚掌暖和暖和,避免被冻僵。
  “最开始怎么办?大家都知道这事儿?”林道士有些担心。
  “咱们车少,南方车多,我看视频里鹏城在高速入口用无人机刷着健康码飞。只要扫一下,提前出示绿码就可以。”
  “我去,牛逼啊!”
  在林道士想象中无人机这种高端设备只存在于短视频中,没想到竟然也被用在防疫工作里。
  “这不是春节后返程么,开始复工复产了么。鹏城那面的车一堵就是几公里,所以就用了这招,特别好用。”赵哲说道。
  “可家里的老人怎么办?他们会弄么?”林道士想到了一个漏洞。
第1094章
堵不如疏
  冯大妈跑了三个单元,帮着家里没有年轻人的老年人注册健康码。
  她不懂为什么,也不清楚健康码的具体意义。
  文件上倒是都写了,但冯大妈没时间看。
  但现在已经杀红了眼,只要上面安排下来的工作,冯大妈带着人风风火火的用最短的时间完成。
  连冯大妈自己都没想到老胳膊老腿的每天能上下楼几十次。
  虽然回家累的连饭都不想吃,可是每天跑来跑去,依旧虎虎生风。
  给社区门口贴上无数的二维码,冯大妈试了试,自己先扫了一下。最开始的确有点麻烦,冯大妈还特殊告诉看门的人一定要有耐心,尤其是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
  不过事情分怎么看,这群人不能遛弯、在家也闲不住,冯大妈每天一大部分工作都是驱散在社区里交头接耳闲聊天的人群。
  一想到那群人,冯大妈就头疼欲裂。
  几十号老姐妹,平时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现在要把人生生关在家里,谈何容易。
  基层的工作难做,绝对不是一道文件能解决的。
  必须要随机应变,根据现有情况做出对症的措施。
  “冯大妈,想什么呢?”志愿者小张见冯大妈在单元门口站着,他走过来问道。
  “唉,还要爬楼,现在一想心里就犯怵。”冯大妈叹了口气说道,“忙完后还要去外面把聚在一起的人撵开,你说说,平时怕死怕的要命,这回赶上事儿了还就愿意聚集。”
  “要我说啊……”小张说了个开头,笑了笑,停住话头。
  “你说什么?”
  “我就是建议啊,你拿主意。”
  “说吧。”
  “堵不如疏,冯大妈。”小张说道,“他们不是愿意溜达么,你老别光找党员啊,顺便把群众也发动一下。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愿意溜达就可劲儿的溜达,我家邻居有一只二哈。”
  “啥?”
  “年轻人,没时间溜。送来老头老太太家里,一早老头就去溜,回来后老太太带着去买菜。一天在外面跑十几个小时,二哈成天没精打采的,哪有力气拆家。”
  “……”冯大妈怔了一下。
  她的思维跟不上年轻人,但转念一想把她给逗笑了。话糙理不糙,这不一样么。
  “那行,一会我和她们说说。你说的对,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冯大妈越想越是在理。
  “我从小就听说小脚侦缉队。”小张见冯大妈听了自己的建议,谈兴大起,“刚解放的老太太们都是小脚,现在可能不适用了。但道理是一样的,冯大妈你别打我,我就是这么一说。”
  小张一脸坏笑的说道,“我最近可要复工复产了,年轻人一走,这么多活你老也干不过来不是。”
  “这么快就复工?”
  “总得有人干活不是。”小张说道,“我准备好了,去上班毕竟要接触人,我带着行礼去,直接住在单位,不给你、不给咱小区、不给家里人添麻烦。”
  “你说小脚侦缉队什么?”冯大妈没忘记这茬。
  “你们……我不是说你年纪大啊,反正退休了,没事瞎溜达呗。”
  “你说谁瞎溜达呢。”
  “就这么个意思。”小张笑道,“从前小脚侦缉队筛查特务,今天的侦缉队搜查肺炎患者,都是保卫人民群众平安么。”
  冯大妈怔了怔,想来也是这个道理,她点了点头。
  “这栋楼我帮你去弄健康码,你赶紧扩编侦缉队。”小张道,“对了冯大妈。”
  “啊?”
  “你可以小声告诉他们,来侦缉队有好处。”小张
  “好处?咱这么干活可不是为了好处。”
  “唉,就这么一说,你理解精神就行。平时为了一两个鸡蛋,这帮老头、老太太能精神抖擞的排队三五个小时。你跟他们说,来帮忙,一天五个口罩。”
  “……”冯大妈还没适应这种模式。
  “现在口罩可是硬通货!我看咱发下来的口罩是五菱产的,大妈我觉得以后这玩意肯定缺不了。”
  “为啥?”
  “你想啊,五菱是干嘛的?生产汽车的。人家说得好,人民需要什么咱五菱就生产什么。国家机器一旦开动,顶过去最开始艰苦的时候,口罩每天产能得上亿,这还是至少。”
  “呃,能这么多么?”
  “二战的时候美国是世界工厂,生产的飞机大炮坦克都用万来计算,好多十几万、几十万的。咱现在也是世界工厂,论生产口罩,谁还能比咱们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9/9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