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17

  向坤赶紧说道:“我和那伤者不认识的,就是刚巧路过,听到点动静,就过来看了一眼……”
  陈警官问道:“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去哪?”
  向坤说:“噢,我打算去富祥街那边吃点烤肉。”
  “你现在还住在华文街?一路走过来的?那可有点远啊?”陈警官奇怪道。
  “反正晚上没什么事,也不赶时间,就走路锻炼一下。”向坤说道。
  陈警官点了点头,又问了一遍他听到动静,然后发现伤者的全过程。不过这一次,就比之前那警察问的详细得多了。
  事实上向坤并没有听到什么动静,当他闻到血液气味的时候,凶手应该早就已经离开了,否则以他的听力,不可能什么都没听见。
  不过如果不这么说的话,实在无法解释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里实在是有些偏僻了点,他完全没有道理到这来,难道说是要过来随地小解的?
  这次陈警官没有把向坤带回局里做笔录,问完话后,给他留了个电话,然后交代道:“回头可能还会有需要让你协助调查,会电话联系你,你要是有想起什么的话,也可以打我电话告诉我。”
  向坤应了,便准备离开。
  在回答陈警官问话的时候,他观察到旁边的警察去对面街边的ATM机边上查看,而靠着强大的听力,他也听到了警察之间的谈话,知道了被害人被袭击之前,刚去ATM取了钱,凶手可能是在那里就一路尾随。
  向坤本来准备沿着之前的路线回去,但走了几步后,却又改了主意,他忽然有个想法想要尝试一下。
第二十三章
气味追凶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这一点向坤在这次嗅觉大幅提升后,感受更为清楚。
  不过他今天晚上才刚醒来几个小时,对于各种气味的分辨还很生疏,之前在犯罪现场,他就曾经想过,能不能找到行凶者的气味,然后循味追踪。
  但向坤缺少嗅源,当时那行凶者应该离开不久,现场还有残留味道,不过他没能从各种气味中分辨出来,或者说有太多个选项,没有办法确定。
  警察来了后,现场人多起来,自然更难追踪了。
  不过向坤之前靠着强大的听力,听到了警察间的交谈,知道凶器还没有找到。
  凶器上应该沾有被害人的鲜血,在现场来看,并没有发现用来擦拭刀刃上血迹的东西,所以那凶器上的血液应该还残留着,没来得及处理,或者擦拭后的纸、布也还在行凶者身上。
  向坤于是萌生了一个想法,想看看自己能否通过对血液气味的追踪,找到那行凶者或是凶器。
  受害者血液味道最浓的方向,自然就是之前的犯罪现场了。
  但向坤不会返回那里,而是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按他的判断,他看到受害者的时候,行凶者离开不会超过三分钟。
  而向坤在闻到鲜血气味之前,并没有见到可疑的人物,也没有听到的慌张奔走的脚步,显然那行凶者伤人后逃离的方向,不会是他这边。
  排除掉一边后,那行凶者还有两条路可以走,但其中一条巷道直通到外面的主干道,那边很热闹,这个时间段依然有不少行人,而且监控摄像头也不少,很容易就被定位。
  按照那行凶者没有直接在ATM门口动手,而是尾随到比较偏僻的地方再下手的风格来看,应该不会往那边去。
  所以向坤便选择了剩下的那条路,一路梭巡而去。
  不过他基本没法按着受害者血液的气味追踪,因为那么做的话,肯定还是往犯罪现场的方向而去。
  向坤倒也并不气馁,反正他本来也没有将抓到行凶者当成自己的任务或责任,只是尝试地练习一下嗅觉的追踪能力而已。
  向坤把自己想象成那行凶者,每到路口时,都几乎是下意识地选择一边继续前进。
  如此走了很远,犯罪现场留下血液的气味已经十分微弱,向坤也几乎要放弃追踪的时候,忽然一丝极淡的、“熟悉”的气味,夹杂在各种浓厚的、混杂的气味之中,被他嗅到。
  向坤立时精神一振,这气味就是那被害者的血液气味,虽然淡到几乎消散,但它的来源方向,和犯罪现场的方向不同,也就是说,他很可找到目标了。
  循着味道,向坤来来回回走了十几分钟,终于确定了那血液气味的源头在一个开放式的垃圾箱里。
  那垃圾箱显然是给附近居民扔生活垃圾的,有些装厨余的垃圾袋破开,里面的汤汤水水、食物残渣到处都是,一走近,各种刺鼻味道汹涌袭来,特别是现在向坤嗅觉增强了许多后,更是煎熬。
  他必须得保持着注意力的集中,才能始终锁定那丝丝被害者的血液气味。
  看着上面满是苍蝇盘绕的垃圾箱,向坤不由得有些犹豫,自己又没有义务追查嫌犯,干嘛要去翻垃圾箱?
  但犹豫了一会,他还是想看看,自己追踪的目标到底对不对,到底是不是沾有那受害者血液的东西,会不会是凶器?
  向坤叹了口气,凑上前将垃圾箱上的苍蝇赶走,然后开始俯身翻找。
  没多久,向坤就找到了沾着受害者血迹的东西,并不是凶器,而是一双带血的棉纱手套。
  向坤没有直接用自己的手拿,从边上扯了片熟料袋捏住手套,拿起来凑到鼻子边闻了一下,一股子夹杂着各种类型的臭味熏得他连打了三个喷嚏。
  不过他还是从这股子臭味中,敏锐的捕捉到了那一丝人的味道。
  那是手上的汗腺、皮脂腺等各种皮肤腺体的分泌物,闷在的手套内,这股子气味并没那么容易消散。
  至于受害者血液的味道,那自是不必说,哪怕不用闻的,直接用肉眼都能看到手套上沾满的血迹了。
  向坤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告诉陈警官手套的位置,但最后想了想,还是把手套再扔回了垃圾箱,也没有给陈警官打电话,实在是借口不好找。
  而且他觉得,以警察的搜索力度,应该很快也会找到这边来。
  当然,希望那时候这垃圾箱还没被环卫工清掉。
  虽然得到了那行凶者的气味,但向坤在附近转了几圈后,却始终一无所获。在城市里,不论声音还是气味,都有太多的干扰。
  第二天,向坤用陈警官给的号码加了他的微信,询问了一下案情的进展。
  他本来并不太抱希望,因为他知道警察一般是不会向外透露正在调查的案件进度的,但没想到的是,陈警官直接给他发来了一张照片。
  警方的查案效率,比向坤想象的还要快得多,就一晚上,已经确认了嫌疑人的身份!
  按陈警官的说法,那嫌疑人今年三月份刚刚刑满释放,四月份到了本市,没想到几个月后就又犯下了大案——昨晚那被捅伤的受害人,经抢救无效,已经于凌晨过世了。
  嫌疑人的照片和资料已经发给了车站、机场和各个酒店、旅社,稍晚的时候本地的电视台也会放出通缉的新闻,落网可以说是时间问题。
  陈警官也交代向坤,如果有看到那嫌疑人的话,不要冲动,打电话报警,或是直接打给他都可以。
  在向坤看来,那嫌疑人基本上已经预定牢饭了,如今这时代,摄像头遍布,到处都要实名认证,都要身份证开道,更何况背了命案,现在肯定有大量警力都投入在追捕他上面。
  既然这样,向坤也就没想着根据他得到的嫌犯气味去追踪了,毕竟这是一座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在没有确定范围的情况下,想靠气味去找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让向坤没有想到的是,在那嫌犯落网之前,居然先被他给遇到了。
第二十四章
遭遇
  人类的嗅觉器官是鼻子,而起嗅觉作用的,是鼻孔内部的各种神经细胞。
  一般来讲,要想让嗅觉更灵敏,分辨的气味更多更细,需要更多的嗅觉细胞。比如人类有约500万个嗅细胞,而狗的嗅细胞,多达一亿到两亿个,所以狗的嗅觉远比人类要强得多得多。
  向坤一直在琢磨着,自己力量提升,肌肉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增加,而且用力的时候,硬如钢铁,似乎比普通人发力的时候肌肉硬度要强不少,很显然肌肉纤维有着明显的增强和变化。
  那么嗅觉的提升,在器官上,又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嗅细胞或相关的神经?
  又或者单个的细胞获得了增强,功效比普通人的嗅细胞要强出许多倍?
  他现在鼻子的外形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所以后者看来可能性更大?
  如果向坤有医学方面的背景,并且有相关设备的话,估计现在就弄点自己的鼻腔样本去研究了,反正他现在恢复能力那强,取点样本根本没什么影响。
  说不定光这个发现,就可以得个诺贝尔奖什么的。
  ……
  8月2日,距离向坤7月31日晚遇到有人被捅伤已经过去了一天多。
  昨天和今天,他都依然按照自己的定下的计划和节奏,白天去健身房训练,晚上在街上游荡,训练听觉、嗅觉,同时也是收集各种声音和气味的“数据库”。
  而且,他隐约觉得,在晚上进行训练,似乎效果会更好。
  这一点还需要后续的实验来证明。
  自从昨天在微信上和陈警官聊过,知道那嫌犯已被通缉后,向坤便没怎么关注这事了,在他看来那嫌犯在真实身份已经暴露的情况下,没可能在警方这样的注意力下逃掉的。至于他前天晚上从那垃圾箱里的手套上“采集”到的气味是不是来自嫌犯,他也没想着去验证了。
  但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向坤并没想着去找那嫌犯,那嫌犯却出现在了向坤的视野里。
  或者确切点说,那嫌犯的气味出现在了向坤的嗅觉范围之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