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617

  把手机收起,站在刺桐市火车站外,看着进进出出的旅客人流,看着外面穿着棉大衣维持秩序、值守各处的警察和车站安保人员,向坤一时间也是有些恍惚。
  他想起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也是在除夕前一天才赶回家来。那时候忙着加班,已经连续好几天工作到凌晨,睡眠时间不足四个小时,所以整个人非常的疲惫,思绪也都放在工作和项目上,根本感受不到所谓的“年味”,没有一点过年的氛围。
  但细细回想,似乎从中学之后,所谓的“年味”就越来越少了。并不是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而是所处的人生阶段变了,心态也变了,没有办法再那么单纯地因为过年、放假、分压岁钱、有好吃的、有新衣服、和伙伴一起玩而快乐了。
  今年的向坤,没有了工作的压力,不需要记挂着项目,虽然又担上了可能要关系生死的秘密,但相比起来,心境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
  至少他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身之外了,可以发现他进进出出无数次的刺桐市火车站,这些年其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是新增了许多建筑,外面被整葺一新,整洁、干净、开阔许多,周围的环境同样也有极大的改变,那些强拉客的、偷蒙拐骗的、小偷小摸的,都少了非常多。
  向坤慢慢地从门口的楼梯走下,各种感官信息自动被收集汇总,让他清楚地悉知周围的情况,感受着一个个旅客的状态,从那有限的信息,窥探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试图从他们的身上,感受到一丝的“年味”。
  忽然,前方出站的人群中发生了一阵骚乱,出站的旅客被人向外围推开,让出了一片空间,有人在大喊:“有人晕倒了!有位老先生晕到了!有医生吗?这里有医生吗?”
  向坤迅速根据声音,锁定了喊话的人,以及那不在他视线之中,躺在地上的老者。
  远远的通过切换红外热成像模式穿过人墙,看到那地上的老者后,向坤便飞速地做出了判断:那位老者应该是心脏出问题了。
  出站的旅客中有个瘦高的年轻人高喊着“我是医生让一下”挤了过去,俯在那老者身前一边检查,一边询问那之前求助的人:“你是病人的家属吗?他有什么病史?”
  “呃,我不认识这位老先生,我刚刚走在他身后,他突然晕倒了,我看他手好像捂着胸口……”
  “打120,叫救护车。”年轻的医生说着,快速翻了一下老者的衣兜和裤兜,又抬头对其他旅客高喊:“有人有硝酸甘油含片或者速效救心丸吗?”
  年轻医生又检查了一下,发现老者的呼吸和心脏都已停止,面色凝重,开始做心肺复苏。
  向坤通过红外热成像视觉模式、通过他收集的各种感官信息建立的认知模型,判断这位老者怕是凶多吉少了。
  人生无常啊。
  向坤心下有些感叹,有专业的医生在,他也不觉得自己能有什么起死回生的能力做得更好。
  但正当他准备继续往外走的时候,心下却忽然冒出了几个方案来。
  现在遇到事情,只要他有想要解决、应对的念头,大脑就会迅速地根据他的需求,将收集的各种感知信息,通过各种已建立的认知模式之间的联系,进行推算和分析,做出几个基本的方案来供他选择。
  这是他通过大量的训练以及多次的变异进化后,所具备的“本能反应”。
  而通过自己出的那几个方案,向坤忽然发现,刚刚在车上所“感悟”到的,得自小胖妞刘诗铃的那个能力,可以协助他处理眼前的问题,有可能救下这个老者。
  向坤飞速进行权衡,如果他不出手,按照他所得信息进行推测,这位老者99%的概率是活不过来,年轻医生的心肺复苏只能是徒劳,等到120赶到,也已经来不及。
  而如果他出手,也没有100%的把握能把老者救回来,但成功的几率要大不少,至少在70%以上。
  在一瞬间的权衡之后,向坤有了决断。
  他回忆着之前观察的车站监控角度,以及周围拿着手机在拍视频的人镜头的角度,一边低着头往那老者的位置挤过去,一边戴上了外套的兜帽,摘下了眼镜,在挤到老者附近时,他忽然大声道:
  “我是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心外科的医生,让开让我来!”
  他的声音十分坚定,听起来极有说服力。
  那原本正在做心肺复苏的年轻医生听到这声音,下意识停了下来,让开了位置。
  然后向坤单膝跪在老者身侧,微俯下身,靠着兜帽和背的遮挡,不让周围的镜头拍到自己的脸,双手手掌按在那老者胸口上。
  看起来他似乎要代替年轻医生进行心肺复苏?
  年轻医生快速地给向坤介绍他所推测的病人情况,但三、四秒钟后,发现向坤仍是保持双手按在老者胸口的动作,并没有任何按压和急救的措施,不由急道:“医生?……”
  但下一秒,向坤却忽然起身,拨开人群,向外走去。
  周围的人还以为他是要去拿什么工具,很自发地让开通道,但没想到的是,那个自称“心外科”的医生,竟然越走越远,直接快步往车站外走去了?
  年轻医生愣了一下,也顾不得说什么,赶紧俯身继续抢救老者,但两手刚按到老者胸口,却愕然发现,老者的心跳和呼吸都已经回来了。
  人,抢救回来了!
  这时候,春运期间值守的车站医生也赶了过来,在老者身边检查了一下后,一脸赞赏地说道:“病人的心跳恢复了……”
  听到这话,围观的人都是兴奋地鼓起掌了,显然他们和那车站医生都同样认为,老者是被年轻医生给救过来的。
  至于刚刚那个戴着帽子、自称是心外科医生的高大男人,谁知道是干嘛的。
  唯有年轻医生目光望向车站门口,寻找那个身影。虽然不知道对方是怎么做到的,但他很清楚,老者的心跳呼吸恢复,就是在那位心外科医生摸过一下胸膛后发生的。
  但那人早就无影无踪,哪里还能看到。
  此时,已经快步离开车站,切入另一条街道,开始叫车回家的向坤,心下也是暗暗松了口气。
  既然出手了,他还是希望能有好结果的。
  下次遇到小胖妞,可以偷偷跟她说一下,她帮助救了一个老爷爷的命,给她小记一功。
  在刚刚他俯身的时候,左右两手的手掌心,已经各有四枚硬币紧贴,同时还有十几粒建立了“超感联系”的球珠从包里运动到他的手臂中,藏身于衣袖下。
  我们的心脏正常情况下也会产生电活动,以保证心脏进行有规律的跳动,当因为各种原因,使得心脏跳动的规律受到影响,甚至骤停的时候,就需要用AED来进行除颤,利用高压脉冲电流快速通过心脏,将心脏先前的异常电活动消除,寄希望于心脏的最高“长官”窦房结重新接管心脏,进行正常心跳活动。
  打个比方,正常的心跳,就像人在正常行走。而发生心脏疾病或突发障碍时,就像是人绊倒了什么东西,左脚打右脚,右脚踢左脚,跌跌撞撞,失去了节奏,甚至摔倒。
  这时候,我们就抬起一脚把他踹停(除颤),让他停止行进,站住了,重新再走起。
  如果摔倒了(心跳骤停),那就只能是使劲踹,看看有没有可能把他从地上再重新踹起来,踹起来的话,就有办法再重新走起来。
  而有些人,是手脚不协调,这时候就要有人帮着喊口号,一二一,一二一,这就是有些情况下,心跳起搏器的作用。
  向坤通过刚刚得自小胖妞“开发”的能力,通过多件“超感联系”物品形成的磁场进行针对性影响,帮助老者的心脏再次跳动,就相当于一个人摔倒了,向坤直接把他扶起来,然后准确帮他起左脚、落左脚,起右脚、落右脚,然后推一吧,哎~,对,走起!
  因为直接深入心脏内部,所以本身所需的能量就比较少,但更精密准确。
  也亏得向坤之前有看过几本医学相关的书,有些基本的了解,否则的话,即便他掌握了小胖妞“开发”的能力,也没法做到。
  虽然刚刚他过去之前,摘了眼镜戴了帽子,但如果真有人要找他,还是能通过前面进出站的监控,通过他的衣着来辨认出他,甚至通过他下车的位置,来判断出他所在车次的大概车厢,核对买票的实名信息,来推测他的身份。
  但向坤认为,他的行为应该不会让人大费周折去找他的切实身份,就像之前他在大巴车祸现场时的表现一样。
  何况,因为他的刻意表现和引导,现场的大部分人,应该会认为救活老者的,是那位年轻的医生。
第二百九十四章
我们老夏还小
  因为有车站医生接手,救护车也及时赶到,又通过老者没有设密码的手机联系到了他在本地的亲人,年轻的医生周毅清便没有跟着去医院。
  他今天回来,是提前约好了要去长辈家吃晚饭的,看了下时间,已经有点晚了,赶紧出了车站,打车往长辈家去。
  坐在车上,他还是忍不住回想起刚刚出手救人的那个心外科医生。
  虽然他并不是相关科室的医生,但作为正牌医科大学毕业,有过几年从业经验的医生,心脏问题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他还是知道的。
  那位心外科医生的“操作”,实在是让他有些看不明白,两手按在患者胸前,也不是标准的胸外按压手势,也没有看到什么具体动作,没有看到用力下压,就只是那么按着,是怎么把那患者救过来的?
  是有什么自己看不清、没看懂的手法?
  又或者那患者只是刚好回复了心跳,那医生感受到了,所以直接起身离开?
  可是看他的样子,也没有正常的检查心跳和呼吸的动作啊?
  何况在让开位置,给那医生接手前,他还确认过,老者的心跳和呼吸确实都还没有恢复。
  算了,干脆回头去医科大附属医院心外科找下那位医生,当面跟他请教一下就是了。
  可惜,当时没看清那医生的长相,也没有问那医生的名字。
  不过一家医院心外科的医生总共也就那么几位,他一一询问过去,很容易就能找到了。
  ……
  腊月廿九,很多地方也都称作“小除夕”,亲朋好友会往来拜访,聚在一起吃顿饭。
  夏离冰父母在国外没法回国过春节,她留在刺桐市,却也并不是完全的孤单一人。
  她三叔三婶一家也在刺桐市,这种时候自然会让她一块到家里来过。
  夏离冰本来是以晚上要在医院值班为由婉拒的,但身为副院长的三婶还是动用了一点她的权力,用了点自己的人情,调整了一下值班的顺序,并且亲自开车从医院把夏离冰接到了家来。
  夏离冰的三叔三婶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大的女孩在上初中,小的男孩小学四年级。
  这俩孩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在整个夏家都是有名的熊孩子,三叔三婶管起来也是非常的头大,特别是大的那个,现在处在叛逆期,各种跟家长拧着来,不让干什么就偏偏要干,打不怕,骂不怕,停零花钱也不怕,软硬兼施,没有办法。就在期末考试前,还跑去打了一排的耳钉,气得三婶一巴掌扇在了门框上,把手指给弄伤了。
  但就是这俩熊孩子,从还光着屁股到处跑的时候开始,每次见到夏离冰,就都是乖得不得了,有种老鼠见到猫的感觉。
  一直到现在也是,见了夏离冰,就是老老实实,不敢闹腾,什么叛逆劲,什么熊孩子气,通通收敛得一干二净。
  三婶自然是非常地好奇,但从小时候就一直问自己的俩孩子以及夏离冰,却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答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6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