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17

  或许是因为和那只巨型猫头鹰的两次搏杀,身上多次遭受重创,让身体觉得自己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极需提高恢复能力,所以这次他的刀伤恢复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从12分23秒,到了10分55秒——这还是在白天恢复能力受到抑制的情况下,若是按照以往日出后恢复速度大约受20%抑制来推算,日落后的恢复时间应该在9分05秒到9分06秒左右,提升可谓巨大。
  嗅觉和听觉的提升,暂时还没办法做一个很具体的统计,不过主观来讲,可以感觉到提升很明显。
  还有另外一点让向坤意外发现的,就是自己的骨骼似乎都发生了变化,在电脑上对比变异最开始时和现在的照片,肩宽和臂长,似乎都发生了变化,再仔细对比,好像身高也变高了点?
  向坤站在墙边做好了标记,然后用米尺量了一下。
  179.7cm,确实变高了。
  之前公司体检的时候,身高数据是177.5cm,虽然早上、晚上不同时间段测量,不同的测量仪器测量会有一些差异,大学时体检的时候也曾经测出过178.9的身高,但即便是以那个身高做参照,他现在也是长了近1cm。
  可惜第一次变异后,他没有对身高、肩宽、臂长这些数据做测量统计,毕竟当时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连骨骼也会发生变化。
  不过在经历过昨晚与那巨型猫头鹰的搏杀后,他对于自己现在开始骨骼二次发育,倒并没有太过惊奇。
  他现在其实一直在思考着自己昨晚喝了猫头鹰的血睡着后,做的一个梦——这是他7月11日身体发生变异以来,第一次做梦。
  刚醒的时候他没有太过在意,但现在再回想起来,他却忽然意识到,那可能并不只是个梦。
  梦里的画面,就和之前向坤尝了一口猫头鹰血后,所看到的那个1秒多钟的画面类似,都是以猫头鹰的第一视角在活动。
  这次,在梦中,向坤看到的就不再只是1秒钟的画面了,而是非常多、但是时间顺序十分混乱、似乎没有逻辑关联、场景跳跃性很大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堆垒着让他看。
  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空中翻飞或俯冲的画面,老实说,体验并不怎么好。
  但现在向坤一回忆那梦中的画面时,却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再把梦中“见过”的画面再调出来,重新“观看”。
  这和回忆自己现实里看过的画面,或是其他记忆时的感受完全不同。
  就好像是在自己的大脑里另外开了一个小窗口,可以用第一人称浏览别人的经历。
  是的,他在梦中看到的那些画面,应该就是那只巨型猫头鹰的记忆。
  之前只是舔了一口血,所以只获得了1秒多钟的画面。
  而后来向坤几乎可以说是饱饮了猫头鹰的血液,于是直接做了一个梦,得到了一大堆原属于那只巨型猫头鹰的记忆画面。
  记忆信息难道真的是储存在血液里,喝的越多得到的越多?
  他之前喝过鸡血,喝过兔血,可是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画面。看来这种特性只存在于他和那只巨型猫头鹰这类变异生物中,如果那只猫头鹰喝了他的血,是否也能看到他的记忆?
  只是这些画面没有时间排序,毫无规律,实在是让人看着很头大。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猫头鹰智商还不够高,所以记忆混乱,又或者是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记忆,都是这样。
  那些记忆里的有用信息还需要消耗时间慢慢分析、提取,不过有几点却是已经可以确定的。
  一是那只猫头鹰并非生下来就如此特异,它和向坤一样,都是后天发生的变异。只是具体如何变异、是怎么变异的,还需要慢慢去挖掘那些记忆画面。
  二是猫头鹰确实和向坤一样,变异之后都是靠喝其他生物的血液为生。从他看到的画面来看,至少这只猫头鹰变异后所猎杀的生物数量、所进食的次数,要远比向坤多得多。
  三是那猫头鹰原本确实生活在一片深山中,后来也确实是在垃圾场发现向坤杀死的兔子,从而盯上向坤,只是它似乎并不能准确地追踪到向坤的位置,在湖边撞见寻狗而来的向坤,应该只是意外。
  至于它为什么离开深山,进入城市的范围,暂时没找到答案,不过从那些画面来看,向坤确实是它袭击的第一个人类。
  很显然,这只猫头鹰能变得那么大,还能继续飞行,便是得益于和向坤身上一样的变异。
  对于猫头鹰这种需要捕猎为生的猛禽而言,它们的生存方式就是狩猎,变异的方向自然是拥有更强大的猎食能力——在体型变大后,它的猎物也确实变得更加的丰富,锋利的利爪甚至可以刺透野猪的硬皮。
  这只猫头鹰的智商,也随着变异有一定的提升。
  向坤忍不住猜测,历史上那些精怪传说,其原型,是不是就是这类变异后的动物?
  向坤甚至在想,如果某只变异的动物,本来就是人类豢养,有着强烈的与人交流的冲动和需求,是不是有可能通过一次次的变异,进化出说话的能力?
  而死后会变成粉末、彻底消散这一特点,或许也是传说始终是传说,没有证据的原因?
  当然,这些都只是猜测。
  向坤之前一直想要找到和自己一样的“病例”,却没想到到头来找到最近似的,竟然是只猫头鹰。
  而且这猫头鹰还想杀自己,最后又死在了自己的手里,血还被自己喝了。
  向坤又忍不住想,会不会自己是第一个变异的人类?
第四十五章
出行
  向坤复盘了一下与巨型猫头鹰的两场搏杀。
  第一场在湖边是遭遇战,猫头鹰虽然占了先手,但也不能完全算偷袭,毕竟向坤当时已经靠着气味锁定了它,有了反应的时间。
  从应对上来说,他做的没什么问题,躲过第一次扑击后,没有选择继续逃跑,把后背亮给巨型猫头鹰,而是选择直接贴身肉搏,靠力量硬拼。所以他虽然失了先手,又是仓促应对,依然靠着以伤换伤的方式把猫头鹰拼跑。
  第二场在山林里,向坤变成了主动求战的一方,他甚至放血来诱惑巨型猫头鹰攻击。然后利用猫头鹰从上而下扑击的瞬间,抓准了时机和空档,直接跃起穿过双爪,抱住猫头鹰,将螺丝刀捅入了眼中。
  看起来好像是在行险,但实际上向坤靠着强大的动态视觉,对猫头鹰的动作判断得很准,加上算准猫头鹰一眼伤势还没恢复,对视线有影响,空间和距离的判断会有偏差和延迟,他成功的把握更大。
  总结下来,向坤认为:
  1,动态视觉能力需要继续加强,正面搏杀或是遇到危险的时候,能起到关键作用;
  2,力量还需要提升,但与此同时,灵活性和速度、弹跳也不能受影响,这需要平衡两者之间的训练量。在进行力量训练的同时依然要大量灵活性、敏捷性和奔跑速度的训练,这样才能避免体重和块头过度增长;
  3,他之前关于搏击技术的判断确实没错,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大部分成体系的搏击技术,都对他帮助不大,因为那些技术针对的是正常人的身体。他不需要打比赛、打擂台,像昨晚那种搏杀,一旦接触,生死都只是一瞬间决断,就是更快、更强、更狠、更准,再多的技术都不如一根螺丝刀、一块铁器来的有用。不过也不是什么技术都不需要了,他同样需要自己总结和学习,找到适合自己、更好发挥自己身体机能的方法;
  4,遇到巨型猫头鹰这种变异猛禽或猛兽,不能蛮干,更不能露怯,要针对它们的弱点,找准后就全力以赴,要比它更狠,更凶。
  回想之前面对那只巨型猫头鹰的两次搏杀,向坤发现自己除了最开始看清那只猫头鹰的样子后受到了一些惊吓外,其他时候不论是在湖边跟它以伤换伤,还是在山里飞身刺杀,有紧张、有兴奋,但却没有一点害怕和恐惧的情绪。
  被猫头鹰重创的伤口很疼,但那疼痛却又让他很兴奋,甚至感觉到自己能爆发出平时更强的力量来,越疼思维反而越灵敏。在疼痛、伤口愈合后,还会有种以前长跑或健身后的快感。
  他感觉到,自己似乎很享受那种命悬一线的搏杀。
  这应该是身体变异带来的变化,因为以前的他,行事一向小心谨慎,直白点说比较胆小也没有问题。
  这也让他暗暗给自己敲响警钟,需要注意监控自己的情绪。
  遇到危险,该狠、该凶、该拼命的时候要拼,但平常的时候却需要克制,以免被这种嗜斗、凶狠的情绪影响。
  接下来,向坤花了几个小时时间,将他所得到的那些来自巨型猫头鹰记忆的画面进行了一个粗略的整理。
  各种猫头鹰变异后的记忆画面里,景色至少横跨过四季,所以这只猫头鹰变异的时间应该至少在一年左右。
  而画面里,猫头鹰变异后捕杀、饮血的大小猎物在两百一十三只。
  如果以向坤为参照的话,那它应该经过了至少两百一十三次变异——可能还有不少捕杀、饮血的记忆画面没有被向坤得到。
  而它经过的人类城市,除了向坤所熟悉的本市的一些地方,还有另外一个它刚离开深山时经过的、相对落后的县城或村镇。
  虽然画面里没有任何可以供向坤判断方位的标志性建筑或店铺名,但看到了路上行驶的几辆汽车牌照前的汉字和字母,知道那是邻市。
  向坤想起了昨晚在湖边被巨型猫头鹰袭击后,回到家中用电脑搜索时,找到的那条贴吧消息,正是邻市某县的县城贴吧里发的贴。
  于是向坤找到那贴,直接给那人发了短消息,表示自己是新闻网站的记者,想要采访他。
  然后找他之前发的贴子,并用他的用户名、所在地、年龄等方式进行全网搜索,找到了他的微博帐号,确定了他家是在邻市某县某村。
  下午收到京东发来的新手机后,向坤便直接出门,搭公交前往车站,买了前往邻市的车票。
  到邻市车站后,向坤又转车前往那发贴者所在的县城。
  在车上,向坤终于收到了那发贴者回的私信,不过对方很显然不相信向坤是记者,觉得他是骗子。
  向坤也不废话,直接让他发个电话号码过来,给他充100块话费当采访红包,并表示之后采访还有其他报酬。
  那人将信将疑地发了个号码过去,结果马上就收到运营商短信提示,果然充了100块的话费。
  紧接着向坤的电话就打了过去,询问当时的情况,以及他看到那树上怪人具体在村里的哪个位置、哪棵树。
  发帖者便将他之前贴子的话又详细地说了一遍,向坤不时插嘴提问。
  “那个站树上的怪人有移动过吗?移动的方式是什么样的?”
  “那怪人的形状怎么样,比如头大不大、四肢能看到吗?”
  “你后来有走近树边观察吗,那边有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比如脚印啊、爪痕啊,或是粪便之类的?”
  “它消失之前,有没有看到它运动的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那发帖者都一一回答了,末了很奇怪地问:“您是哪个网站的记者啊?怎么会对我那个贴子感兴趣,那帖子也没几个人回,没多少点击和热度啊?”
  向坤随口诌道:“我是UC新闻的记者,我们最近在做一个乡村怪谈的专题,所以专门到处收集类似的故事,得有现实依据、有亲身经历者的,所以在网上找到了你那贴子,我觉得可以挖掘一下……你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