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校对)第3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9/617

  走了没几步,刘诗铃忽然想起什么,仰起小脸问道:“妈妈,‘漂亮姐姐’为什么说‘天下没有散不开的凉席’,为什么凉席都会散开?咱们家以前的凉席没有散开过呀?”
  诗铃妈妈一愣,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第四百一十九章
身虽宅家,心却翱翔(上)
  彭城。
  某栋大厦的地下。
  “良先生”看着几个显示屏上,信息收集和分析部门的人整理发来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简报,快速地进行着筛选。
  这些简报,都是各地在几日内发生的异于寻常、有怪异的事,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分析后,再递交给他做决定,看要不要派外勤小组进行进一步调查,又或是信息组继续跟进,做更详尽的信息挖掘。
  在移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当今,每天都有大量用户发布各种各样的怪事、怪物、怪人的信息,或文字,或图片,或视频,各种形式。
  不过大多数信息,都是很明显的假消息,进行分辨和过滤并没有什么难度。
  甚至电脑AI通过预设的规则,就可以帮助筛选掉大部分无效信息。
  但因为总的信息量太大,人工筛选的工作量依然还是不小,毕竟“良先生”对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容不得他们随意应付。
  而信息收集和分析部门的人,也不想丢掉这个报酬无比丰厚的工作,所以做事都是非常地仔细和卖力。
  能到“良先生”面前的信息,都是基本可以确定确有其事的,工作人员会将通过网络以及其他渠道初步调查的结果,制作成简报,呈交给他,供他进行进一步判断。
  “良先生”要判断的,自然是在这些事件背后,是否潜藏着“食血生物”的存在。
  当然,即便是已经经过一轮筛选,已经进行了初步调查,绝大部分的简报也是和“食血生物”没有关系的。
  “良先生”快速地进行着选择,直接抬手在屏幕前划动就行,并不需要接触。
  在一个简报前,他的手停了下来,那是今天最新的消息,来自于某社交媒体的个人帐号。
  事情发生在星城市,消息源称他的朋友昨天不小心掉到了江里,然后发生了很奇怪的事,他朋友被江水“主动”地“甩”上了岸,而且他朋友还说,江里好像有东西。
  当时江面上一片雾气,而沿途的路灯,也都变暗了,非常的诡异。
  他回家后,查了这十几二十年来发生在江边的公开新闻和民间故事,觉得这江里可能真有些什么东西。
  但这东西救了他朋友,应该也是好东西。
  这条消息在社交媒体上没激出什么水花,没引起什么讨论和关注,毕竟没图没视频,发消息的又不是大V,只有零星几个那人原本的朋友转发和讨论。
  不过信息收集部门的人,通过其他渠道进行验证,却发现他谈到的经历,在基本事实上,可能没有出入,于是做了简报,上传给了“良先生”。
  除了那人发在社交媒体上的消息,简报上还有信息部门的人找到的,事情发生时当事人在路边违停的监控画面。
  从监控视频可以看到,三男一女先后从那辆车上下来,时隔十几分钟后,三人搀扶着一名浑身湿透的男子回来,上车离开。
  而从另一个角度的监控,还可以看到男子坠江的整个过程,明显不是意外坠江,而是主动跳江,似乎是情侣吵架,一时冲动。
  也看到了另两名男子从车上下来后,三人沿堤岸奔跑时,路灯的光亮变化。
  可惜并没有能够拍到江面上的具体情况,看不到跳江男子被甩上岸的画面。
  但这些也已经可以证明那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的部分真实性。
  “良先生”又仔细地查看了一下两段监控,若有所思。
  是水里诞生的“食血生物”?
  不,如果是水里的生物,它应该不会救人。
  但如果是人类变异而来的“食血生物”,又为什么会在水里。
  或者这事和“食血生物”没有关系?
  有可能那跳江的男子在落水后又后悔了,自己游上岸的,毕竟那段流域的水流速度应该不快。但因为顾及面子,就跟同伴说是被水给甩上了岸,借口江里有东西,转移同伴的注意力。至于路灯、江上的雾气,也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
  “良先生”把那简报右划,留了下来,准备回头安排人去跟进调查一下。
  一般这种信息,如果是有很高把握确认有“食血生物”出没的,他就会直接派外勤调查小队过去进行实地调查,就像秦岭无人区和伍舒山发生事情之后的反应。
  当然,有些时候,他也会自己亲自出动。
  正当“良先生”准备继续浏览其他简报的时候,其中一个液晶屏上出现了有外部呼叫请求的画面,画面显示的是“何浩民”。
  “良先生”思考了几秒后,才接通了这个通话请求。
  “阿良?”一个浑厚的男声响起。
  “我在。”“良先生”用他标志性的、如金属摩擦般的声音回道。
  “还在彭城吗?”
  “在。”
  “我听说你确认了2月14日在海西省刺桐市紫桓山出现的燃火飞行物,是早前在伍舒山造成游客坠崖的‘巨型猛禽’?”
  “是的。”
  “它现在在哪?”
  “暂时不确定,还在调查。”
  对面的声音忽然变得有些严厉:“你是不是把规定忘了?任何可能危害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食血生物’,都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管制和监控;任何已经危害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食血生物’,都必须采取强制措施,阻止危害继续发生!”
  “良先生”回道:“我已经派了调查小队……”
  对面却是立刻打断了他:“方博士的那个调查小队?别忽悠我了,我看过她那个调查小队的人员配置,没有任何采取强制措施的能力,你根本就没打算让他们捕捉‘变异猛禽’。”
  确实,相比起进入秦岭无人区的外勤调查小队,方苹芳所带领的调查小队,人员配置实在太寒酸了一点,根本没有抓捕大鸟的能力。
  “羊城那个郭天向,你没有提前发现,这不怪你,毕竟他隐藏得很好。但这些已经有过危害行为,已经暴露行踪的‘食血生物’,你一定要重视起来。”对面名叫何浩民的男人语调转缓,变得语重心长起来:“阿良,具体研究方面我不插手……也不能插手,这些都靠你自己来把握,但有些事情,你要注意把握分寸。对那种已经展现出巨大危害性的‘食血生物’,不论你有什么样的研究计划,都不能采取‘放养’的方式,做研究也要有底线。不要忘了,当初是沈院士力排众议担保你来做这件事,虽然现在沈院士已经不在了,但我希望你不要辜负他……还有很多人对你的信任。”
  “良先生”一直沉默地听完了对面的话,才说道:“老何,放心,我会亲自去追踪那只鸟的。”
  结束通话后,“良先生”调出了一个操作界面,输入了一串代表着那只“巨型猛禽”的编码,让电脑推演一下,根据已知的信息,预测它现在有可能出现的区域。然后再将预测结果发给信息收集部门,让他们再通过人力调查和分析,选出可能性最高的结果。
  何浩民的猜测其实没错,对那只“巨型猛禽”,“良先生”确实有点想要“放养”和做一些相关试验、研究的想法。
  不过倒不是他故意把“巨型猛禽”放跑,只是没有用全力进行追踪追捕而已。
  因为他对那只“巨型猛禽”有些猜测,但这些猜测没法跟他手底下的研究员、外勤人员说,同样也没法告诉老何。
  现在既然老何已经提出了措辞非常严厉的警告,那他必须得对“巨型猛禽”进行优先处理了。
  他知道,老何的支持对他是非常重要的。
  在等待信息收集部门反馈的当口,“良先生”没有眼皮包覆的眼珠转动,视线落到旁边一个金属台上的兔子木雕上。
  他从除夕开始就一直待在这座建筑物里没有离开,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研究这个木雕,他相信这个木雕有问题,肯定和某个“食血生物”有关,但不论用什么方式,都找不到问题在哪里。
  他也假装自己“睡着”,躺着一动不动,放松全身几个小时,但并没有“做梦”,更不用说看到幻觉了。
  他也尝试过让司机老谢帮忙做实验,在老谢睡着的时候,把木雕放在他身边,但他醒来后,不要说“和兔肉相关的怪梦”了,连梦都没有做。
  是这个木雕能察觉到他的威胁,所以“不敢”反应。
  还是因为这么长时间过去,它的“特性”已经消散了?
  ……
  “小苹果”拿着手机,听着里面播放的小胖妞刘诗铃在昨天下午唱的“学猫叫”,脸上露出了和当时唐宝娜、杨真儿一样的“姨母笑”。
  虽然歌声有点断断续续的,很多忘词的地方,各种喵喵喵蒙混,严格说来还没有之前“小苹果”第一次教她时唱的好。
  但不得不说,小胖妞这憨萌憨萌的声音,实在是太可爱了。
  即便“小苹果”看不到杨真儿发在群里的视频上,小胖妞那一边唱歌一边有些局促不安和紧张的表情,单听声音就觉得很欢乐了。
  就连听到声音也走进房间,站在边上,看着手机上播放内容的李洋教授,也是忍不住笑开了花:“这个小女孩真是可爱啊,让我想起你小时候了,她就是你跟我说过,跟你学唱歌的那个住在星城的小朋友吧?”
  “小苹果”说道:“是啊,她叫刘诗铃,我们都叫她小铃铛,特别可爱、特别懂事的一个小女孩。以前她住在向叔叔家旁边,和向叔叔很熟,所以这次娜娜姐、真儿姐、冰姐跟向叔叔去星城,就去找她玩了。”
  李洋点了点头,看向站在“小苹果”肩膀上,似乎也在一块看视频的“金闪闪”,问道:“对了,你这段时间经常把‘金闪闪’单独放出去?”
  仿佛听到在讨论自己一般,“金闪闪”啾了一声,然后扑棱着翅膀飞到桌上的敞开着门的鸟笼里。
  “啊,是啊,偶尔我会让它自己出去透透气,不然老和我一块关在屋里,可能有点闷吧……”“小苹果”有些慌乱,赶紧找了个借口说道。
  她每次放“金闪闪”出去做她的“耳目”,遨游周边,都是找的老爸不在,杨阿姨也在忙的时候,还以为老爸没有发现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9/6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