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血族是什么体验(校对)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617

  他之前引导变异的方式,是进行针对某一身体或大脑功能的高强度、长时间、持续性的训练,“告诉”身体自己现在所处的环境需要这种能力,让身体的变异和进化往完善这些功能的方向发展。
  而现在,经过这个实验,他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借情绪的沉浸,直接用意识来“告诉”自己的身体,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中,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增强哪方面的功能。
  这种内在式的“沟通方式”,肯定是要比单纯外在式的训练方式引导要更有效率。
  向坤一边思考着,一边往山下走,他并没有再进行一次下山的练习,因为他注意到自己的膝盖关节有些疼痛,可能是出现了损伤,需要给它们一定时间恢复。
  向坤想要拿起手机看下时间,忽然发现……
  “哎?我手机呢?”
  他一脸懵逼地发现手机居然不在身上了,然后回溯记忆,好像是刚刚在山下情绪到了,脑海里听到孙德胜大喊“骑兵连冲锋”后,就随手把手机往旁边一扔……
第一百一十二章
木雕
  凌晨三点多,外面一片漆黑,而向坤的卧室里依然如常地亮着灯光。
  在一盏台灯下,向坤正拿着细砂纸缓慢而小心地打磨着一个20多厘米高的木雕。
  那是个女性的人形木雕,穿着一身有二次元风格的裙甲,杵着一把双手大剑,目视着前方,头上还有一根翘起的呆毛,从整体形象来看,应当是一个动漫人物。
  这是一个向坤从头到尾自己雕凿出来的人物木雕。
  今天是10月3日,而明天10月4日,是唐宝娜的生日,这个木雕,就是向坤准备送她的生日礼物。
  在9月13日,收下了唐宝娜她们几人送的“误会生日礼物”复合弓后,向坤就开始想着要怎么还礼了。
  然后他通过她们的一些网络信息,以及之前偶然看到的驾驶证等证件信息,得到了她们三人的生日时间。
  杨真儿1月3日,夏离冰则是4月份,都还很早。只有唐宝娜10月4日生日,没多久就要到了。
  他原本的想法,是送一个价格大概预算在两、三千左右的礼物,于是根据他平常的观察,以及唐宝娜各种网络帐号在网上留下的信息,来进行分析,推测她可能会喜欢的礼物。
  最后得出的选项是:1,手办或其他唐宝娜所喜欢的动漫周边;2,音频录制设备;3,一些有设计感的小饰品或小摆件;4,音乐相关的周边或她喜欢的绝版专辑。
  但问题是,从向坤的了解来看,唐宝娜虽然不是那种大手大脚花钱的人,但确实一向不怎么缺钱,1、2、4这几个选项的东西,如果是她喜欢的,基本上早都已经买了,而且她自己选的,肯定都是更加心水的。
  这么看来,似乎只有买个看起来和她平常穿衣风格比较搭配的小饰品,或是比较有设计感的小摆件,是比较稳妥的选项。
  他也私下问过杨真儿和夏离冰,前者表示有心意就行了,送什么无所谓,娜娜也不缺什么,到时候做一顿大餐就好了。
  而夏离冰则和上次调查口味时差不多的回复:“随便都行,她不挑。”
  确实,向坤知道自己不论送什么,唐宝娜应该都不会介意的,就是送了一个她其实已经有或是不那么喜欢的手办、周边产品,她应该也会欣然接受。
  不过想到自己之前收到那把复合弓作为礼物时的心情,这“随便”总让他有点不得劲。他很清楚,礼物的价值并不单是市场上的价格,更多的是取决于接受者对礼物的喜爱程度。
  于是琢磨了一番后,向坤准备自己亲手制作一个唐宝娜最喜欢的、用来做了头像的动漫人物Saber阿尔托利亚的木雕。
  并且这个制作的过程,本身也是他进行几个尝试实验的过程,两全其美。
  当然,为了避免10月4日的时候他还没能把木雕制作出来,他还另外准备了备选项PlanB,实在不行的话,就送一个他觉得唐宝娜应该会喜欢的施华洛世奇的水晶摆件做为礼物。
  向坤是有一定美术功底的,画个瓶子,画个人脸素描什么的没太大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懂得雕刻。
  不过也正是因此,他想要试下一下,通过与工具建立超感联系,是不是能帮他更快速地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
  所以在9月16日饮血之前,他买了五把形制不同的雕刻刀和三把凿子,进行了关联。
  为了成功关联,他专门把这几把工具的身和柄拆开来,进行完关联后再重新装回去。而他也发现,同类型、同功能的物品,关联完其中一样后,另外几样的关联时间便会减少很多。
  9月17日晚上醒来之后,向坤先是快速看了十几个小时的各种教程和视频,然后找到一个saber的人物3d图做参照,开始对之前就准备好、开成大致形状的几块练习木料进行雕凿。
  虽然建立了联系的凿子和雕刻刀,控制起来确实有着近乎内行人的娴熟,能够将他的在教程和视频里学到的内容稳定地应用出来,手随心动。
  但前四个木料,依然在进入细坯之前就被凿坏了,不说头顶那根呆毛和那柄杵在底座上的双手大剑,单就手臂都很难做好,一不小心就歪掉或是断了。
  第五个木料,向坤本着先出个成品看看缺点的目的,做到了细坯的半成品,但看着那脸歪嘴邪比例失调的木雕,他却是不由想到了之前在找参照图的时候,在网上看到的那张“邪神saber”……
  从实验结果来看,单纯对工具进行联系后,只能做到对工具的控制和掌握娴熟,但涉及到其他一些应用变量的时候,却依然需要适应和练习才能发挥出应有的能力。
  由此也可以推知,如果以后他能够完全与一辆车的所有部件都建立联系的话,那他或许对这辆车的车况会非常了解,驾驶的时候也能够如臂使指。但如果跑去和别人赛车,依然需要先了解具体路况、赛道的路线、对手的情况、比赛时的天气状况等各种信息,才能完全发挥出驾驶的实力。
  而现在,他虽然控凿、操刀都很熟练,但对木料的材质熟悉程度,以及轮廓的雕凿把握还有问题。
  向坤知道,如果他进行大量练习的话,在能够熟练操作几柄凿子和雕刀的情况下,先从结构简单、容易的作品入手,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进步。
  但他的目的并不是要成为一个木雕大师,所以暂时停下了木雕的制作,毕竟他每个饮血期要做的事情很多,不单是学习雕刻准备礼物。
  在9月22日的饮血之前,向坤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与两块买回来、已经简单开好料的黄杨木建立了联系。
  而在开始建立联系之前,他先从这两块木料上取了很小的样本,然后进行软化、切片、染色、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了解这两块木料的围观结构。
  之前他用纸巾、A4纸和其他东西做过实验,除了对重量、尺寸、成分等信息的了解能够提高建立联系的速度,观测目标物的围观结构,同样也能大幅提升速度和成功率。
  向坤打算这两块建立了联系的黄杨木如果再做砸了,就只能是用PlanB,送买的水晶摆件了,不然再深研下去,他真要成雕师了……
  好在9月23日醒来,他在用了十几个小时做废一块木料后,第二块木料终于是基本达到了他的预想,一步步向成品完善。
  与他建立了超感联系的雕刻刀在建立了超感联系的木料上运作,确实要更加地自如和稳定,就像两个老朋友的沟通交流一样,“配合”娴熟。
  事实上,在9月27日他就已经把这个木雕的成品做好了。
  而今天,他只是重新拿出来,再检查一遍,做一些细微地打磨然后上油,让整个木雕呈现最好的状态。
  虽然以他有些轻微强迫症的眼光来看,这个木雕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瑕疵还是不少,但作为第一个作品,基本可以算合格了。
  不知不觉已经天亮,向坤拿起布满磕痕、屏幕裂了一道的手机,看到他和唐宝娜她们的四人群里,唐宝娜说已经在机场了,今天晚上10点多就能到本市。
  向坤其实之前是打算今天晚上先提前请唐宝娜、杨真儿来吃顿饭,亲自下厨做几样新开发的菜式的,然后顺便把礼物给她。不过唐宝娜这几天全家去了国外参加一个亲戚的婚礼,今晚才能回来,那就只能是明天再找机会给她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被攻略的金酱
  向坤把木雕小心地放进一个他自制的木盒子里,并且固定好,让它不会在盒里晃动,那根呆毛要是磕断了,这木雕可就废了。
  到了上午八点,他坐到电脑前打开QQ,给一个好友发了消息:“已经做好了,回头你验收一下。”指的自然不是木雕,而是一个软件外包的活。
  这大半个月,他自然是不止在琢磨给唐宝娜的木雕礼物,在上个月15号的时候,主动接了个外包的活。
  向坤以前在现实里不太喜欢参与社交活动,但在网上,在几个纯技术类论坛里的某几个分区,却算是比较知名和活跃的老资格会员。
  不少程序员都和他一样,是一种在线下比较孤僻,但在线上却喜欢抱团的生物。
  向坤经常会帮助解答一些技术类的问题,也经常会发一些自己对新技术的看法和应用体会,一些实例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写成长篇大论的教程或总结的文章。
  这倒也不是因为他就特别无私喜欢帮助别人或是显摆自己,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去用更通俗的语言表达这个事物背后的逻辑,这个过程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检验和总结,既可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也同时在整理思路,找到一些之前自己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是获得一些新的想法。
  有很多人都认识网上的他,或者说认识他的技术,知道他大概的水平。
  而他也知道很多人的风评,知道他们的工作、做过的项目和做事的习惯,交流起来比较方便。
  所以向坤要接活,不会直接在猪八戒、CSTO、sxsoft这一类的平台接,也不会去论坛或QQ群上找发布需求的客户,而是从那些同样在各个论坛上有交集、知根知底的同行那接。
  通常都是二手的活,或是一个项目里的其中一部分,收入上相对会少一些,但交流起来却可以省却很多麻烦,需求比较清晰,对市场行情也了解,不用费精力去和可能的外行客户扯皮。
  他之前不想接这种活,一是因为刚刚变异,还处在身体探索期,需要考虑的更多的是生和死的问题,而他也还有一些积蓄,并不会马上面临还不上放贷、交不起电费的情况;
  二是因为这种活太耗时间,而他又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各种针对自己身体的实验和训练,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去做。
  不过现在,身体的变异方向已经慢慢步入他的引导方向,饮血的周期也都比较固定,生死看来已是无碍,而他又准备进行那个看起来仿佛空中楼阁般的“AI助手”项目,正好可以借外包的活来让大脑找到更高效的、适应编程的思维习惯。
  另外也是他现在开始缺钱花了……
  想搞“AI助手”项目,要配新电脑,要I9
9900X,要双2080TI,要更多的终端设备,要更贵的云服务。
  想要以后去乡下开养殖场,也需要一定的本金,也要搭建适合自己的住所而不单单是养殖厂房,要建个小健身房、小机房、小的实验室——至于卖房子的钱,大部分都得留给父母养老。
  而他自从买了显微镜后,看到什么东西都忍不住想要切片一下看看能不能观察,之前看的各种生物类书籍,也让他产生了做更多实验的冲动,以至于没事就想上“实验淘”去看各种设备……然后被价格劝退。
  有需求,自然就产生了动力。
  不过这次接的活如果算上尾款,总共也就两万五,相当于1.25个黄毛通缉犯。
  当然,他耗的时间也少,两天里抽出总共不到十五个小时就做完了。
  如果是换成从前的他,就算没有全职工作,专注地做,估计也要至少15-20天才能搞定,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6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