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阴传人在都市(校对)第1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1098

  现代科学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二十四个小时,每小时再细分为六十分钟,每分钟细分为六十秒。
  可以说,在一天之中的每个小时每一分每一秒,温度与湿度都在持续不断的曲线变化中,只不过这个变化是渐进的,每一秒钟之间的区别常人很难察觉,甚至不够精密的仪器也检测不出来,只有当时间拉长,才能渐渐的被察觉到。
  比如通常夏天早上的气温不过二十几度,到中午时便成了三十几度,到晚上又降到三十度左右了。至于湿度也差不多的情况,晚上气温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露珠,早上的湿度便低,到中午时,露珠又蒸发成水蒸气,湿度就又升高了。
  科学的观念却告诉卫天望,温度与湿度落实到人体上,便也可以理解为阴阳的变化了。
  有些人吃冰镇西瓜吃多了,导致体内积寒过重,出现腹泻的症状,医生通常就说是内寒。或者就是剧烈运动后又马上洗冷水澡,人便容易生病,中医上又常常说这是湿气被封在体内,导致阴阳失调之类。
  所以,卫天望认为,黄裳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只有午时的温度与湿度,才是最适合修炼九阴真经第二重的,乃至后面的第三重也是同样的道理。
  黄裳没有现代科学的精密仪器,更没有现代科学的观察理念,永远也想不到这其中奥妙。
  但卫天望却出生在当代,从小到大对科学技术耳濡目染,如今在这最需要的时刻,为了加快下一步修炼的速度而绞尽脑汁,他下意识的将科学的理念和并不科学的九阴真经两者结合到了一起去,碰撞出了所有九阴真经前任修炼者都意象不到的火花。
  另外对于季节而言,黄裳的记忆中,当冬季时他在寒冰洞中修炼的效果最佳。
  因此只要能够利用精密的现代仪器,通过细微的精确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空间内完美模拟出冬季正午时分的温度和湿度,并保持恒定,那他便能持续不断的进行高效率的修炼。
  虽然这个所谓最完美的温度和湿度到底是多少,还尚需摸索,但显然卫天望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只要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合适的练功房,哪怕前期依然需要去摸索温度与湿度,但通过不断的微调,去找到最佳参数,那自己的修炼进度将会达到古人根本不能想象的层次,就连九阴真经的开创者黄裳也做不到!
  卫天望心中涌起巨大的成就感,在此之前他一直都在单纯的享受着黄裳的劳动成果,只是一个按部就班跟着老师走的学生。
  而通过这些天持续不断的思考,他终于将自己拥有,而黄裳不曾拥有的巨大优势发挥了出来,那便是现代的科学的思维理念,将科学与武学结合起来,便有机会超越前人!
  卫天望这样的想法,就连那些隐世的大武学世家都不敢尝试。
  那些世家中人修炼前人留下的功法,本就由于武道落寞,先人的武道经验遗失,没有系统的指导,最多就是家族里的先辈言传身教,但这些先辈对武学本来也只是半灌水的感悟,教弟子也只能勉力为之。
  他们修炼起来无不战战兢兢,生怕走火入魔,严格按照典籍所言,按部就班的修炼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探索。
  这些世家中人和普通人比起来,算是精通武学,知晓科学。但他们自己所谓的精通武学,在如今的卫天望眼里不过是小儿科而已,这些人永远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只懂科学,不懂武学。
  世上再也没有另一个人能如卫天望这样,直接得到了开创出九阴真经的黄裳的全部记忆和武道感悟。
  卫天望拥有真正的武学大宗师的武道感悟,同时又活在当代从小对科学理念耳濡目染,这是他的得天独厚之处。
  卫天望虽然内力尚且低微,但他对武学之道的感悟远超世人,透过现象直达本质,在修炼之时不断将自身状况和黄裳相互对比,用底蕴深厚的武道感悟去体会修炼的奥妙,将修炼的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所以他才敢,也才能尝试着对修炼武学的本质进行推敲,而不用担心走火入魔。
  目前这世上之前将科学和人体结合得最深入的,无非也就是运动员的系统训练体系以及一些营养学,另外就是一些中医上的理论,但这些和卫天望这次的构思比起来,都浮于表面。
  卫天望将科学系统的理念和内家武学相互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家功夫与科学的结合,是前所未有并且独此一家的。
  卫天望满心期待的去了网吧,既然想亲手建一个符合自己心中要求的专属练功房,当然要先大略知道要多少钱了,现在咨询如此发达,上网查查便知。
  但这本不是卫天望的专业,这种事情对一个毫无工作经验,社会经验大半停留在打架斗殴上的人来说,还是太难了。
  他倒腾了到半夜,也没弄出个头绪,后来卫天望算是认命了,自己果真不是做这块事的料,要是有个厉害的人能帮帮忙就好了啊!
  正这样想着,他一拍脑门,怎么把罗雪这个专业人士忘记了。她经营企业这么多年,想必对厂房或者设备这些东西了若指掌,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分工而治,不正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么。
  于是他转换思路,回家拿出纸笔,将自己全部要求都仔仔细细的写下来,写了几大张纸,准备改天拿给罗雪,让她来算算到底要多少钱。
  第二天早上卫天望起了个大早,又仔细研读了一番易经锻骨篇第二重的修炼纲要,再在脑子里仔细回忆推敲一番黄裳当初的修炼历程,在脑子里模拟着当自己遇到各种情况时应该采取何种手段应对。
第159章
少阳丹
  临出发去海江超市之前,卫天望在家中酝酿了许久情绪,力求将自身状态调整至最佳,十点半的时候他又在家中自己做饭做菜吃了个饱,然后径直赶往海江超市,和郑佳华打了个招呼,便裹着棉袄进了冷库。
  郑佳华紧张的厉害,干脆搬了个凳子在外面等着。
  进到里面,卫天望将几袋冻鱼搭在下面,脱掉棉袄,盘膝坐在上面开始按照第二重的要求修炼起来。先用移魂大法封锁心神,迅速达到静心绝虑的状态,随后便是真气三十六个周天运转,片刻后他浑身轻轻一震,气海命门两穴同时打开。
  原本静如止水的冷库里的寒气突然无风自动,在空中旋转着,渐渐汇聚成一个巨大的漩涡,这漩涡肉眼难见,但却真实存在。
  卫天望位居漩涡正中,此时他隐隐察觉到前面的气海穴与后面的命门穴同时传来冰凉刺骨的之感,让他很不适应,甚至有些刺痛。
  卫天望咬紧牙关,知道这是第一次修炼易经锻骨篇第二重时必然会遇到的状况,熬过这个槛,后面就轻松了。
  果然,此时围绕他的漩涡已经发生了变化,漩涡依然存在,但旋转着的寒流在接近卫天望身躯时,会渐渐凝固成两股,两股寒流自身又开始旋转起来,成为螺旋状的气柱,随后便分别涌向他的气海命门两穴,在进入两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和穴位四周的肌肤发生接触,这便是卫天望那冰冷的刺痛感的来源了。
  并且他的经脉也很快传来不适之感,寒流不同于真气,突然涌入自然会对他的经脉带来考验。
  熬过初期的适应阶段之后,卫天望渐渐能感受到丹田之中多了点东西,正是他吸纳入体的寒气。
  这些寒气进入他的丹田之后,正如秘籍所言,渐渐凝聚成了一个雾状寒球。这寒球似云似雾,与丹田中原本存在的真气相互交错着。
  寒球也位居原本的真气团正中,仿佛国中国。
  渐渐的雾状寒球随着寒气不断涌入,越变越大,卫天望觉得丹田中传来鼓胀的感觉,即便第一次修炼吸纳寒气的技巧还显得不甚熟练,吸纳的寒气总量远不及黄裳修炼熟练时的水准,已经让他有难以承受之感。
  一炷香时间,也就是十五分钟之后,卫天望终于觉得再也难以承受,及时的封闭了气海命门两穴,时间上倒是刚好和秘籍所言一致。
  此时围绕着他身边旋转的寒气漩涡也停歇了下来,仿佛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
  寒球已经比刚形成时大了许多,正在他的丹田中飞速旋转着。随着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寒球内部的寒气和卫天望自身的真气不断碰撞摩擦,在碰撞的过程中,寒气的性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于此同时,寒球也随着旋转变得越来越大,直至充满了卫天望的丹田,再从丹田渐渐往外面弥散开去,渐渐离体而出,一个隐约透明的圆形气罩以卫天望为中心慢慢扩张着,直到片刻之后,气罩和冷库的墙壁发生碰撞被挤压得变了形。
  对此卫天望也很无奈,根据秘籍所言,这些寒气要扩散到离体三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但冷库没那么大,所以他也只能将就了。
  再支撑了片刻,他便重新鼓动真气,将那些性质被转化得介乎于寒气和自身真气之间的气收回体内。
  在这一出一进的过程中,卫天望不断在脑子里与黄裳的修炼过程相互印证,去调整自身真气的节奏,甚至让真气以与寒球相反的方向在丹田内逆向旋转,不断增加真气与涌出去的寒气的碰撞摩擦的强度。
  这般真气逆向旋转,之前的九阴真经修炼者无不是在易经锻骨篇修炼到第二重后期时才敢尝试,因为他们只有当自身武学境界和功力强横到一定程度时,才能一点点增强对自身真气的控制力,避免逆向旋转的节奏掌握不好,让真气和寒气从相互融合变成相互冲突,弄到在丹田内发生爆炸,修炼不成,反而伤及自身。
  但卫天望从掌握九阴真气的那一刻开始,便继承了黄裳的武道感悟,对真气的掌控力直逼顶尖高手,再加上他反复的印证,第一次尝试便将真气逆向旋转的节奏控制得几近完美。
  一切过程都很美好,但最终形成的转化后的寒球比散出去之前的寒球小了太多,几乎连百分之一都没有,比卫天望预想中的保留一半简直是天差地别。
  对此他只得苦笑一番,造成这结果的主因还是这冷库里毫无生气,与黄裳当初修炼的寒冰洞相比看似接近,但细微的环境差异便会造成谬以千里的效果差别。
  要知道当初黄裳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找到一个寒冰洞,随后才在里面摸索出易经锻骨篇第二重的修炼之法,最后再偶然发现正午时分进行修炼比别的时候修炼效果强上许多,才最终完善了易经锻骨篇第二重的修炼纲要。
  这冷库里没有真正适合修炼易经锻骨篇的温度与湿度,更没有生气,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只能说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
  最终这个小号的寒球便悬停在了他的丹田之中,接下来有两个办法处理这寒球。
  其一是让其在丹田中自然的与真气相互进一步融合,约个把小时后自然就全部转化成了属于他自己的真气。另一个办法就是卫天望继续催动真气,加速这个融合转化的过程,这点分量的寒气,几分钟就没了。
  包括黄裳在内的所有九阴真经前任修炼者,都是以第一种办法对待这寒球,反正一天之中其他时间也不能修炼,做其他事情时这寒气本就会自然而然的被消化掉,自然不会再单独花时间去加快融合。
  但卫天望却惦记着之前的构思,干脆接着一口气将这寒球全部融合完毕,看时间大约是下午两点钟,他便马不停蹄的再一次尝试。
  之前寒气进出时从卫天望自身五脏六腑扫过,果然让他有阴寒入体的感觉,让他的内腑感到非常不适,但他此时正值壮年,又从一大早便在调整状态,正午时体内阳气充溢,但刚好抵消了阴寒气息对身体的伤害。
  第二次尝试果然是失败了,原因自然是阳气不足,修炼才进行到一半时便浑身被冻得僵硬,要不是及时收手,甚至可能大病一场。
  明天也没有来尝试的必要了,在这冷库里修炼的效果实在太差,带着遗憾的心情,卫天望走出冷库,在外面等得心烦意乱的郑佳华一见他出来时脸色苍白,担忧的说道:“你没什么事吧?要不要我送你去医院,你到底在里面搞什么啊?我都后悔没在冷库里面安装监控了。”
  卫天望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不用担心,“郑总你放心吧,我有分寸的。我有事先走了。”
  “哎,你等一下。”郑佳华在后面拉住他。
  卫天望停步问道:“还有什么事吗?”
  “明天中午剪彩的事情,你可记住啊,别忘了。”郑佳华满心期待的说着。
  卫天望盘算了一下时间,倒是发现这样安排刚好,上午先和车队游一圈县城,估计到时候武达朗会因为太丢人而飞速歇菜,大家就随便找个地方休息,中午到这超市来剪个彩,武达朗也能顺便露露脸,满足下他那番虚荣心。
  当下他便点头答应,信誓旦旦的说不会忘了,他再打电话给武达朗说了这安排,回到家中开始琢磨起滋补阳气的方子来。
  通过在冷库中这次失败的修炼经历,卫天望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出去走走了,只有多走些地方,找到一个真正适合修炼的环境,再把那环境的状态记录下来,将来才能在自己修建的练功房中将这环境模拟出来。
  若是不想按部就班的学古人慢慢熬,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练好易经锻骨篇第二重,阳气、环境、武道经验三者缺一不可,而现在的卫天望只拥有了最后一项武道经验而已。
  幸好补充阳气的丹药也可以从黄裳的记忆中提取,阳气便不缺了。
  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准备好足够份量的丹药,再一路向北,往气温低的地方而去,去每一个可能合适的地方,在正午时分尝试一番,也许找不到最好的环境,但总能找到更好的环境,再把这环境给记下来,将来就能对其进行模拟,这样就能补齐三要素中的环境一项。
  有了主意,他已经迫不及待想出发了。
  黄江县内诸多杂事,在他心中都并非最重要的,自身的修为才需放在第一位。
  回到家中仔细回忆一番,卫天望写出了一份名为少阳丹的炼制配方。
  这丹药顾名思义,正是为了给人补充阳气所用,乃是黄裳晚年偶然得到的奇门配方,他随手改良后炼制过两次,后来由于这丹药性质纯阳,对功力大成后的黄裳用处不大,倒也不怎么受重视。
  现在少阳丹倒是解了卫天望的燃眉之急了。
  名字说起来神妙,但其实也是由目前世面上常见的十数种中药材炼制而成,只是由于配方奥妙万方,其药效比寻常滋补阳气的药物要稍微强上一些。
  市面上也有另一份少阳丹的古方流传下来,但与卫天望手中这方子相比,市面上的方子重在助人调理身体机能,药效也没有古方中的记载的那样神奇,和六味地黄丸之类差不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10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