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网络娱乐(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278

  听到倪匡之言,陈佳一内心却是汹涌澎湃。他本是有点担心,随后一想,一时狂喜。若是四人猛烈的夸奖自己,定能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名气。虽然名气太重反被其累,但陈佳一每日三省己身,明心见性。自问名气再大,对他来说,神马也是浮云。所谓的名,所谓的利,皆是陈佳一的身外之物。而若是能将这些身外之物好好利用,那将是一把无上利器。
  最起码,对于这一次网络文学的争论,定能一举占据上风。而且,以后自己为网络文学证名,也算说得过去。毕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也是一个有份量的人了。再也不是那个出身草莽,不入大方之家的山野小子。换回来的,那将是文学一界举足轻重的文化名人。
  “好,好,好……有气魄,我喜欢。”
  看到陈佳一到了这时,仍能镇定自若谈笑风声,大合倪匡的口味。连说了三声好字,看来,陈佳一的言行,他是打心里喜欢。
  “走吧,我们一同进去。”
  几人纷纷站起,进入到了节目现场。
  欢迎收看湖南卫视大型综艺类节目“两地学者话武侠”,这里,我们邀请到了如今网络当红作者陈佳一与国内学术界泰斗徐良,袁潭秋两位老先生,更请到了我们早已熟悉的金庸金大侠及香港奇才倪匡,一同来到我们节目组,与您一同言话武侠。
第一百六十九章
何为武侠
  至湖南卫视第一次与唐朝网络联手打造了一期“游戏时间”之后,湖南卫视收视率再创新高。如今接到顾小雨的策划,又看到网络当红名人陈佳一及国内文学泰斗来访,一时大喜过望。节目还没开播之前,便已打好了广告。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惊喜只是刚刚开始。
  就在今天,节目组又收到了袁潭秋的消息,说是“两地学者话武侠”的节目,再增加两位嘉宾。湖南卫视本没有多意,增加就增加吧,反正多给几句台词就是了。而且,与两位老先生同台的想必也是一方之名人。若是能够一同前来,自然是多多益善。
  可是,待节目组得知两人名单之后,一下子却是石化呆住。
  “金庸,倪匡?”
  不会写错了吧。
  这两人,那可是华人眼中的偶像呀。虽然他们两人可能在学术上面,不如眼前的两位。但是,金庸与倪匡在声望上,却比袁潭秋及徐良强上了不只一点半点。在他们再三确认之后,始才知道。袁潭秋与金庸,倪匡本是多年好友。如今能够被他请来,还有什么不相信呢。
  一经确认过后,湖南卫视节目组简直就是大喜过望。这样的两位大家,以前就是花钱请也请不到的。如今居然从香港免费跑到湖南卫视,湖南卫视不好好炒作一翻,那就是傻子。当天几乎是所有节目播出过后,都时不时的弹出一个广告。
  说什么,“两地学者话武侠”节目,再添文坛巨匠。金庸,倪匡,与你畅谈心中的武侠。
  金庸的文学地位,传到现在,基本上可以说是武侠的代名词。后世很多人尊称金庸,认识的或者都叫金庸为查先生,不认识的,或者纯粹崇拜金庸的读者,恐怕突口而出的呼呼,便是“金大侠。”
  再有香港奇才倪匡,别以为倪匡就是写卫斯理的。若是他只写了一部卫斯理,那倪匡怎么敢叫奇才。除了卫斯理以外,倪匡写了一大堆小说。像什么侦探,科幻,神怪,言情,市面当中的有的小说,他都曾经写过。就连武侠,也有一部出色的作品。或许你就曾经读过,这篇名为“六指琴魔”的武侠作品,便是出自倪匡之手。
  当年金庸写天龙八步的时候,与妻子去旅游,于是便将天龙八步交给倪匡代写。从中可见,倪匡的笔力何等的精湛,一般人还真发出不了。这里有一个趣闻,那就是倪匡非常讨厌金庸笔下的阿紫,于是,在他代笔期间,他灵机一动,做了一个小小的修改。而金庸回来之时,他对金庸说道,“不好意思,我将阿紫给写瞎了,你看着办吧。”
  可以说,两人在文坛的名气,恐怕国内只有还未逝世的巴金才能比得上。
  ……
  节目在主持人的开场白之后,一翻向别人介绍,终于拉开序幕。
  湖南卫视为了播出这一期节目,特地撤销了当天晚上播放的电视剧。为的就是在黄金时间档推出一款打造湖南卫视文化品牌的电视节目。如果这一期节目筹办成功,或许未来一大堆文化名人,或者其他有重大成就的学者,也都有可能上得湖南卫视。
  最近央视搞出了一个“百家讲坛”,说实话,湖南卫视可是眼红呢。只是自己地方电视台没啥名气,一些大家也不愿来。就算湖南卫视想搞出百家讲坛一类的节目,也无能为力。如今有了袁潭秋及徐良加盟,本就让湖南卫视欣喜异常。现在又来了金庸,倪匡。
  如此来看,湖南卫视还真有可能与央视的百家讲坛拼得一拼。
  当然,陈佳一嘛,却是被湖南卫视无视了。并不是说陈佳一名气不怎么样,纵所周知,现在陈佳一的名气可是火爆的多,比当红天皇巨星都火得多。但是,陈佳一毕竟才刚刚展露头脚。未被正统文学承认。
  也就是说,陈佳一再有才,写的小说卖的再火,也没人承认他的合法地位。
  “说到武侠,我们便会产生一个疑问,到底什么才是武侠。”
  主持人第一句话,紧扣这一期节目,问出了何谓武侠。
  “为此,我们请到了两地重量级的佳宾与大家一起讨论,什么才是武侠。”
  这时,节目组持人首先便将话题,抛给了陈佳一。
  “您好,陈大,我可以这么称呼您么?”
  “可以,大都读者一直都称呼我为陈大。”
  “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读者对于网络作家称之为大大呢?”
  想必不任是主持人,就算是读者恐怕也不知道,为何将作者称之为大大?
  “大大应该是读者对于网络作者的一种尊称,字面上的意思是大能,大才之类。只是又不能直称我们这些网络作者是为大能,或者大才之类,于是,便有了大大的称谓。”
  “原来这样,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一层含义。那么,陈大您对武侠的理解是什么呢?”
  “在我的理解当中,武侠是一种文化。而不是先有武侠小说,才有武侠文化。应该是先有武侠文化,后有武侠小说。其中的武指的是武力,侠,我认为是中国一直传承的学问。其中他包括道,德,义,理,信,诚……
  众人听到陈佳一如此分析,皆是暗暗点头。这样的解释,应该很恰当。虽然很多人对于武侠的理解各不一样,但若是听了陈佳一这一种解释,想必也不会反对。
  停了停,陈佳一继续说道,武与侠是相辅相成的,当侠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武可能就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当武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那么侠便体现了他的高大。正像金庸老先生写的郭靖郭大侠,他便是侠之大者中的人物。他用他的侠义,聚集万千侠客与他一起共守襄阳城,这便是只有侠才能做到。若只是武,恐怕这个时候也难有作为。”
  “好,说的好。”
  听到陈佳一说完何谓武侠,一众大家,皆是拍手撑好。特别是倪匡,表现最为激动。而这时,主持人也将目光放到了倪框的身上。
  “请问倪先生,您这么激动,不知对武侠又有何意见?”
  倪匡也是一个写武侠的高手,虽然武侠小说产量不多,但怎么说,在武侠小说派别当中,也算有一定的地位。
  “唉,武侠嘛,我对武侠文化哪有查兄理解深刻。再说,我写武侠也不如查兄。要不然,我就不会另想新法,写卫斯理了。”
  言下之意,就是金庸这家伙的武侠体系太牛了。牛的倪匡也没办法,只好另开新路。强如倪匡这样的奇才,能没得办法打破金庸的武侠体系。还好倪匡聪明绝顶,在科幻小说市场闯出了鼎鼎大名,倒也并不羡慕金庸。
  倪匡说完,大家却是笑了起来。
  若是一个比较娱乐的节目,主持人还真想说一句,“金大侠呀,为啥你要将小说写的这么好。你可知道,你写的别人都没有活路了。”
  “我们不妨问问两位研究学术的大家,看看两位旁观者,又对武侠有什么样的理解?”
  这时,主持人将话语转向了袁潭秋,问道,“袁教授,您在研究学术的时候,有没有专门研究过武侠文化,或者武侠小说文化。”
  “武侠文化虽然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但前几年的时候,我代了一群学生,也做过关于武侠文化的课题。特别是金兄为代表的新派武侠作品,这些小说当中的角色已经深入人心。就像小龙女,杨过,郭靖之类的人物,已经是武侠文化的一种体现。
  而什么叫做武侠,这个我们也很难定义。若是引用,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之说,似乎也不太准确……后来,我与徐兄对武侠一词专门讨论过。为此,我们得到过相同的观点。认为,武侠就是武侠。就像江湖一词,其实并不要刻意的去做一种解释。”
  自古中华学问,皆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奥义。而这个武侠,便与江湖一样。是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文化。
  “看来,大家对于武侠的理解都不一样。那么,我们还是来问一问,金庸金老先生。不知金老先生对于武侠的理解,又是怎么样的?”
  “其实不管是佳一小友对于武侠的理解,还是袁兄,徐兄对于武侠的理解,我都基本认同。你要问我对于武侠的理解,恐怕我只能用我的十五部作品来回答您。”
  金庸一生写出了十五部武侠作品,应该还算完整的解释了什么才叫武侠。
  这个解释,或许才是最贴切的。
  “不错,我想,也只有金老先生这十五部作品才能解释什么才是武侠。只是至金老先生封笔,梁老先生退出武侠一界之后。如今不管是内地还是港台,优秀的武侠小说似乎只出现过一部英雄志。其他一类,皆是平平无奇。更有人喊着,金庸之后无武侠的口号……”
  回首当年金庸,古龙,梁羽生,一系列的武侠大师。只是至他们之后,武侠类作品就此断层。真是十年武侠今何在,路人不禁问金庸。
  “我想,主持人,你现在不能说这个口号了。因为,现在出了一部诛仙。”
  这时,徐良坐在一边,大力推崇起陈佳一的诛仙。
第一百七十章
中国作协
  “徐先生说的不错,现在正有一部由陈大执笔的当红武侠小说诛仙。徐老先生,您认为诛仙是仙侠小说还是武侠小说?”
  “如果按网络小说来划分,应该是仙侠小说。如果以传统文学来划分,我认为应该划分到武侠小说当中。就像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同样是为武侠小说。”
  既然如此,那我们来看一看这一部被世人称之为后金庸武侠圣经的诛仙。
  主持人说完,大屏幕中便开始对诛仙介绍起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诌狗。”
  一句道德经中的名言,自陈佳一引用之后,瞬间红遍中国。而诛仙一书也在短短几天的时间,成为国内搜索量第一的关键字。更为惊人的是羊城晚报凭着诛仙一书在报纸当中的连载,居然打入了全国报社销售前三名。除此之外,许多读者拜读之后,纷纷被诛仙一书所吸引。这些读者,有市井平民也有知名学者,有莘莘学子,更有无数的社会青年。网络评论当中,说诛仙一书开创了当代武侠的先河,更有粉丝称其为后金庸武侠圣金。
  大屏幕说到后金庸武侠圣经之后,便到此结束。于是,主持人就将话题牵到了后金庸武侠圣经一词当中,“请问陈大,对于粉丝称诛仙一书是为后金庸武侠圣经,您怎么理解?”
  这个名头之大,大到没人敢于接受。就算陈佳一有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当仁不让。因为,粉丝说是粉丝说,你自己要是承认了,那就是脑残了。
  “若将诛仙称之为武侠,勉强可以担当。可若是称为后金庸武侠圣经嘛,着实太过于夸奖。”
  “看来陈大过于谦虚,我们不仿来问问其他几位大师。”
  主持人看了看,首先问起了倪匡,“倪先生,您怎么看待这个后金庸武侠圣经一词。”
  “这个后金庸嘛。”
  看到主持人将话题抛给了他,倪匡笑呵呵的说道,“刚才你不是说了一句,十年武侠今何在,路人不禁问金庸?从这一句话中,想必是金兄武侠小说之后,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一本可以拿得出手的武侠小说。或者有一两本,表现只是一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1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