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网络娱乐(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278

  临川晚报虽然发行量少,但是该有的部门还是有的,这位客服小姐,便在临川晚报呆了三年。从她来这里上班开始,记得来时接了几个电话之后,就再也没人打电话过来。平时没事的时候,都是拿着杂志什么的,一边看,一边吃瓜子。
  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有人打电话过来。不过,自己本是个客服,虽然平时没事看报纸,读杂志之类,那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如今有人打电话过来,自然,职业素质还是要有的,便快速的接过电话。
  “我想问的是,你们今天报纸上连载的小说,明天还连载不连载。如果不连载,我马上退订。”
  “小说,什么小说?”
  临川晚报,平时也没什么内容。就算是临川晚报的工作人员,他们自己都懒得看自己的报纸。在那位朋友问道小说一事,这位客服小姐,却是不知道的。好在这位客服也很聪明,急中生智,说道,您稍等,我去向编辑部反应一下,一会给您答案。您可以先行挂机,之后我们会联系您的。
  “好,我等你们电话。”
  客服放下电话,急急忙忙来到编辑部。
  “李主任,有报友打电话过来,问,我们报纸上连载的小说,明天还连不连载?”
  “连呀,当然连载,你告诉他,这部飘渺之旅,我们每天至少连载6000字。”
  这是李明给予客服成员的答案。
  而在客服回到工作台时,随后更有一大堆电话打来,就连分机号,也都不时的响起。临川晚报看到于此,又加派了几个人手,暂且冲当客服,这才勉强应付过去。
  而这些电话,大都数人所问的,都是有关于飘渺之旅。其中,他们第一句话,往往都是,那飘渺之旅,明天更新么?
  除了这些,最令临川晚报编辑部欣喜的,还有一大堆打电话寻问,如何订阅他们的临川晚报。
  这种破天荒的创举,让临川晚报的员工心神大振。这是从来都没有过的现象呀,自晚报发行以来,要不是临川晚报是为市委直属,而且当时广告得力,说不定,还真没人订阅。而如今,在报纸之上,连载了区区一部小说,就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影响。
  看到这一切,李明知道,这一次,自己是赌对了。
  第二日,临川晚报还没有对当天的报纸进行排版,报社便已收到了100多人的订阅。而且,不少报刊亭,还一直打电话过来,说是,他们这边报刊亭明天需要好几份报纸,希望临川晚报,多印一些。
  而临川晚报听得这些言论,心中简直是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报社以前的窘状,全市都知道。怕临川晚报印得少,还故意打电话催印。不过,现在好了。有了这一部小说,一切都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市委领导,在临川晚报进行创新之后,虽然没有明白的示意赞同。但却用话语说道,“这次你们在报社之中进行的改革,我已看见。但是,你们要记得。在发行量上去之时,不要丢下了临川晚报设立的方向。”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诉他们,你们一边连载飘渺之旅的时候,一边还要将新闻继续做下去。要不然,临川晚报就不叫临种晚报了,而应该叫今古传奇什么的杂志。而且,大可以借这次机会,将临川晚报的名气,彻底的打响。
第三十章
报纸提名天下知
  至此,临川晚报在连载飘渺之旅的小说当中,取得了重大性突破。日发行量,先是由平时的一千份,只用了三天的时间,却是达到了三千份。而且,随着飘渺之旅的更新,庞大的修真体系终于拉开,更加吸引了无数读者。
  “今天看了飘渺之旅了么?”
  飘渺之旅,本来只是网络上的一部热门小说,一下子,却是转移到了现实生活当中。不管是街头平民,还是生意商人,走到哪里,都在谈论着飘渺之旅中的情节。最为搞笑的一些中学生,闻得临川晚报连载了一部小说,却是将这一份报纸,带至了学校。
  而学校老师,初时看到这么多同学看报纸时,心中还大感欣慰。看来,自己教育的不错,这些学生,已经关注起时事了。只是没过几天,在他无异之间,看到临川晚报连载的小说之后,一下子傻了眼。
  当然,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看客,都在关注飘渺之旅。三天过后,李明本以为临川晚报的日发行量,这几天的暴发试增长之后,以后也只能慢慢增加时。去不想,前三天的增长,仅仅只是个开始,第四天,便突破了5000份。原来,三天的时间,飘渺之旅这一部小说,已然传至了千家万户。这种滚雪球的方式,积累到一定地步,那展现出来的暴发力量,那可是无比的恐怖。
  随后几天,临川晚报再度发威,一举突破10000大关。周边城市,临川市下属县级市区,都不时发来订阅,也因为如此,临川晚报经过这次重大改革之后,彻底的取代了临川市第一大报,临种日报,成为临川市报刊行业的带头大哥。并且,在超出“临川日报”发行量之后,这种增速仍在继续,后劲实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飘渺之旅在临川晚报的顺利连载,又有其他市区,纷纷寻得唐朝信息的顾小雨,与其签订合约,也要在他们的报纸之上,进行连载。而陈佳一看到如此局面,自然乐得欢心,也就全面交由顾小雨去签订合约。
  随着飘渺之旅在江西境内不断的外行,大都报社的日发行量,不断的刷新着新高的局面。终于,外界,及全国各省的媒体,开始观注于此事。某一重量级报纸,便有批露,说是江西省多个报社,已然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革。然后,又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
  有学者提到,说是,地区性报社面对着日发行量过低之时,这个创举,也算是被逼无奈。不过,从这个创新当中,我们却是看到了。若要发行量的提高,还得在报刊当中,设立万众感兴趣的栏目。比如,这部飘渺之旅,他就抓住了别人的眼球。
  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反而严肃批评。说是现代社会,就连报社,都开始不务正业。如果只想提高发行量,你直接发行小说好了,何必开办什么报纸?
  这份报导,是由人民日报主办,特别请来专家学者,进行辩论。
  而正是人民日报的加入其中,却是让飘渺之旅得到了最大的爆光。全国的人士,都在观注,由多家报社连载中的部飘渺之旅。皆想,这部小说,真的有这么好看么。如果不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争先阅读。这种局面,恐怕只有当年金庸先生在香港连载小说之时,才可能媲美。
  一部飘渺之旅,闹的满城风雨。有大骂临川晚报与飘渺之旅这部小说,只是哗众取宠而已,大家不必围观。也有称改革无罪,创新有理,力赞诸多报社者。
  不管外界闹的如何凶,也不管别人怎么骂,总之,飘渺之旅这部小说,全国观众还未阅读,便已功成名就。也因此,广东的羊城晚报,却是发函来到唐朝信息,说是要将飘渺之旅的全国报纸连载版权,一次性买断,价格为200万人民币。
  陈佳一看到此举,心中一阵不痛快,暗道,200万对别人说。或许很多,但对于陈佳一来说,就是那么一点点。想用200元,就想将我的飘渺之旅买断,那是不可能的。直接回给他们,说道,飘渺之旅这部小说,可以在合作之初一分钱不要,也可以将全国报纸连载版权卖于羊城晚报,但是,两边利润分配,要五五分。这个五五分,自然是飘渺之旅连载之后,所增加的利润。
  而羊城晚报的负责人,听得唐朝信息的回应,叹了一口气。他原本开出200万的高价,就是看中了飘渺之旅在报社上的商业性,以为可以一次性买断下来。没想到,唐朝信息这一边,早就知道飘渺之旅这部小说的价值。打死也不松口,而是以利润分成的方式,进行合作。
  说起来,羊城晚报这边,本来是地方性报纸,但是,随着广东经济的发展,连带着报社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广东省政府这一方,在最近几年,已然给羊城晚报下了任务。说是,无论用什么办法,务必要将羊城晚报,杀进全国报社五强,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报社。只是羊城晚报,创新来改革去,日发行量虽有提高,但与政府定下的那个目标,还是相差甚远。
  好巧不巧,本来羊城晚报这一边,以为看不到任何希望。但临川晚报的创新,却令羊城晚报眼前一亮。临川晚报可以创新,我们羊城晚报,为什么不可以?一想到这个创举,羊城晚报,便联系到了唐朝信息有关飘渺之旅的负责人。
  只是没想到,唐朝信息果然名不虚传,并未将300万放在眼里。随后,羊城晚报这一方与唐朝信息又谈了几次,唐朝信息怎么也不松口。无奈之下,如果再耽误下去,说不定,飘渺之旅的版权,就要被别的报社买走。最后,羊城晚报只好接受了唐朝信息开出的要求,进而展开了合作。
  这一次,是由一家资金雄厚的报社,发行量那可是恐怖的很。飘渺之旅一经羊城晚报连载,没过几天,便给羊城晚报,带来了一大份订阅。日发行量,节节攀升。
  当然,随之而来的,那便是飘渺之旅一书的全国成名,还有飘渺之旅的作者,陈佳一。
  最后,本来与“读者”杂志合作,在陈佳一主为,是最困难的一个。没想到,到了如今,却变成了最顺利,也最简单。
  在唐朝信息说明来意之后,读者栏目,也进行了一次创新。将月刊,改变成了半月刊,并且在报刊的最后,连载了这部飘渺之旅。如此一来,半月刊的份量比之月刊,自然是减少了一些。但,每一坐读者的价格,也少了一块,只要2块钱,就可以购买。
  而“读者”这一边,进行连载“飘渺之旅”后,却是引起了文化圈的注意。
  如果说报社加入其中,只是想提高发行量的话,那么,做为“读者”,有许多人便会猜测。做为青年读者的大型杂志,如今连载飘渺之旅,那便是对飘渺之旅一书的认可。
  为此,不少媒体,也相聚采访了读者编辑部,读者编辑部给出的答案,说的是,“飘渺之旅这部小说,开创了另一种小说写作模式,我们相信,在飘渺之后,中华大地,会有无数的跟风之作产生。说不定,后市就会产生与武侠小说相抗横的一种小说体裁。”
  而看到一大堆报导的陈佳一,心中不时微笑不已。因为他知道,随着他的重生,飘渺之旅已然比前世更红,更火,更热。不过,陈佳更知道,飘渺之旅,只是他在网络小说上的第一次尝试,未来,还有更多的惊喜。
第三十一章
新概念作文大赛
  “佳佳,你成名了,过来看。”
  上课休息十分钟时,木婉儿拿了一张报纸出来,指着“陈佳一”三个大字,说道。
  “唉,我也想出名呀,可问题那不是我。”
  陈佳一是老油条了,做出一幅叹气的表情,一下子就将木婉儿给骗住了。
  “佳佳,没事,那人不就是写了一部小说嘛,佳佳唱的歌比他好多了。”
  木婉儿以为她打击到了陈佳一,便在一旁为他鼓气。
  “是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说真的,木婉儿对自己的关心,陈佳一是挺感动的。只是眼前的木婉儿,只是小萝利,陈佳一却是没有多少感觉,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对了,一会语文课,上星期的作文,今天就会发布。”
  “不就是作文么?”
  陈佳一对木婉儿无奈了,一点小屁事,也要说。
  “不是,你个臭佳佳,你难道不知道,这一次作文,就是决定由谁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么?”
  “啊,新概念?”
  陈佳一觉的是莫明其妙,怎么扯到了新概念了?
  “哼,你就天天睡吧,恐怕到时候毕业证你也领不到。”
  木婉儿瞪着陈佳一,还是解释道,“新概念作文大赛就要在过几天开始,我们临川二中,向来是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常客,自然,对于我们文科班来说,也有不少的机会。前几天的作文,为的就是看看大家的作文水平。”
  “这样呀。”
  陈佳一伸了个懒腰,对木婉儿说道,“我都忘了我写的是什么了,我看那新概念作文大赛,绝对是与我无缘。”
  两人小声的说着话,过了一会,上课铃响了起来。
  “同学们,上次说到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大家准备的非常好。很多同学,都将自己的创新展现出来,其中也有很多同学,写的非常不错。只是,新概念作文大赛,毕竟是为全国性的一场大赛,竞争很激烈,就是我们临川二中,名额也很少。所以,对于大部分不能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同学,我们觉得,也是非常遗憾。不过,只要努力,明年,还是有机会。下面,我宣布,这一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名额,是为陈佳一。”
  “不会吧。”
  不只是全班同学不相信,就连陈佳一自己都不相信。最为好笑的是,在木婉儿听到是陈佳一之后,却是张着大大的嘴巴,直瞪着眼,话都说不出来。
  “好了,大家安静。做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怀着向人学习的态度,而不是抱着对他人否定的眼光,生活于这个社会……”
  语文老师虽然是一介女流,但是,几年的教书生涯,早将她培养出了那种浩浩师威。虽是平淡不怒,但自有一翻威严。7班众多学子听得语文老师批评之后,不由得,觉得心下惭愧。当然,也有一些消息灵通的同学,在听得语文老师说后,暗道,果然如此。
  原来,自上次那场考试之后,二中就流传着关于一个绝世牛人的传闻。只是,传来传去,大家都不知道是谁。而在有心人士的打听之下,似乎正指向于这个从来不说话,有些自闭的陈佳一。如今听得陈佳一赢得此次大赛之选,更加证明了他们的猜测。
  随后的时间,语文老师再没有多说什么,仍是进行讲课。待下完课后,陈佳一便悄悄的来到了教师办公室。
  “陈佳一,鬼鬼祟祟的干嘛。”
  “这个,萧老师,我找您商量个事。”
  “嗯,什么事,说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