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网络娱乐(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1278

  一节有“蓝衡”教授讲解的“人民币升值”课题,今天到此结束,并且,留下了一个当今国内,也是世界当中一直热门的话题。这个话题,也就是“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应不应该升值?
  如果对于中国来说,这个一直靠出口保持经济增长的国家来说,还真不想升。
  因为,人民币升值,必定会造成中国产品更贵。外国人士想要购买同样的中国产品,那么,他就得花更多的金钱。而且,人民币升值虽然有利于资源利用,有利于科技进步。但是,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对于国人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人民币升值加聚通胀,最后物价居高不下,苦了一大堆老百姓。2011年的时候,国内大众,那可是深受通胀之苦。
  不过,现在是2003年,人民币还没有进行调整。
  只是,一大堆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为了缓解他们的出口压力,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每每在外交上面,动不动就拿人民币升值说话。甚至,直到后来,美国促使人民币升值,已成为了美国对于中国最好的威胁武器。
  “我了个去,看起来,人民币顶不住压力,就要升值了。”
  四人回到宿舍,张元聪大叹了一口气。
  “我看也是,要不然,除了国外有人喊升值之外,一大堆国内专家也跟着喊了起来。”
  杨勇听到张元聪说道,跟着长叹连连。在他们心里,可是诅咒了那一些专家全家女性。但是,经济学观点本来就是左右不清。你又不能说他们是错的,而且,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表现出来的观点也不相同。就算这一些专家受了一大堆国外人士的鼓惑,你也不能质疑他什么。
  “陈兄,你说,政府顶得住压力么?”
  这时,张元聪问起了陈佳一,他想听听陈佳一的高见。虽然,在平时上课,陈佳一都不表示什么。甚至,很多一些课,陈佳一都不上。但是,张元聪暗地里却知道,陈佳一正是国内一大经济大师“蓝衡”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只不过,这家伙太内秀了,一直不表现出来罢了。
  “这个,估计很难。”
  从后世的情况来看,陈佳一知道,外界,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他们其实一直都在泄放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直到2005年,人民币汇率开始浮动,展开了一条升值之路。之后,经过08年全球经济危机,人民币的升值停了两年。直到2010年,2011年,国内又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人民币升值。
  陈佳一摇了摇头,看了看宿舍了几位兄弟,“刚才大家不是注意到了么,连国内一些经济学专家,他们都跳出来,要人民币升值,更不用说国外。可想而知,政府对于外界传来的压力,那可是巨大。而且,美国一直利用着自己的霸权主义,再加上其他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国家的利益,几乎是联手向国内政府施压。再强的政府,他也顶不住呀。
  现在社会,全球各国之间的较量,都是在经济上的较量。国内政府就算他再坚强,他也顶不住一大堆国家的压力。毕竟,中国有这么多东西要出口给他们。如果他们将进口目标转移到别的国家,或者禁止一些东西出口,恐怕国内一大部分企业都要完蛋。”
  “说的是。”
  宿舍四人都是学经济的,他们对于国家的经济策略,已然摸到了一些门路。虽然在具体的策略上,他们并没有多大的方法。但是,在大方向上,他们还是能够看得清的。譬如这一次人民币升值的话题,他们心中也估膜着,可能不需要多久,人民币就可能升值。
  “而且,上一个月,美国财务部长斯诺访华,估计为的也是人民币升值的事情。”
  9月,美国财务部长“斯诺”公开表示,希望人民币选择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认为盯住汇率制度最终会损害到中国经济。随后美国的商务部长、劳动部长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此外,美国的一些利益集团,以健全美元联盟为代表,在要求人民币重估方面表现最为积极。
  这一大堆,那可是赤裸裸的逼着人民币升值。
  几人讨论了一下,觉得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且,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会在今年,或者是明年,就会启动人民币升值之路。一时之间,几人皆是感叹。
  “就是不知道,国内政府有没有别的办法?”
  如果光是硬顶着,就是不升值,肯定没用。到头来,一大堆欧美企业来一个经济制裁,国内还有得苦头吃。但如果不硬顶,没有其他的办法之下,人民币肯定会升值。
  “有呀,搞一场世界级的经济危机,到时候,美国自然不叫嚣让人民币升值了。”
  这时,张元聪随口一说。
  “汗,不会吧,元聪兄,你也太狠了吧。”
  “哪里,哪里,只是现在世界经济表现这么好,怎么可能会有经济危机呢?”
  “这可不一定,说不定什么时候,美国突然出现一场事故,也就成了。”
  听到张元聪随口说的一句经济危机,陈佳一心中有了一丝丝主意,因为,陈佳一想到了美国的“次贷危机”。只是,暂时陈佳一没有具体的策略。加之,这样的事情那可是全球性的计划,陈佳一不敢随便整出来。
  如果计划不妥的话,美国倒霉了,恐怕就连中国,也要跟着倒霉。
  毕竟,全球经济都是相连的,而且,中国还有一大堆东西,都得出口至美国。特别是制造业,中国现在都已成了全球工厂,无数的中国制造产品,纷纷倾销到了全球。这个关系处理不好,对于中国制作业的打击,将会是无比之巨大。
  次日,下午课毕。
  “青云,晚上有一个宴会,你跟可羽和其他师兄,一起过来吧。”
  “好的。”
  现在的陈佳一,可是正式拜入蓝衡门下。而真正师从蓝衡之后,他才发现,经济学里的东西,简直是一片大海。好在陈佳一大一的时候经济学基础打的不错,一时之间,倒也突飞猛进。就连一些跟着蓝衡几年的师兄,大都时候,都要自愧不如。
  当天晚上,陈佳一和秦可羽等一干师兄,跟随蓝衡来到了北京一家豪华酒店。
  “可羽妹纸,今天啥宴会?”
  走在半路,陈佳一暗暗的滴咕了一句。
  “妹纸你个头,姐大一还是你班主任呢。”
  秦可羽白了陈佳一一眼,但还是接着说道,“今天摩根士丹利有几位高层来到北京,听说是想在境内开设一家投资银行。这一次宴会,其实就是一个碰头会。邀请到了国内不少的银行家及经济学家,似乎这一个宴会,还要讨论现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呢。”
  “哦,原来如此。敢情这个摩根士丹利是来国内投石问路来着。”
  “差不多吧。”
  秦可羽点了点头,同意了陈佳一的说法。
  “唉,早知道是这个,那就不来了。”
  “怎么。”
  “这个宴会肯定郁闷呀,而且,我们也插不上话。”
  “汗……我说青云同学,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呀。你要知道,今天在会场的,哪一位都是国内金融一界的大亨。而且,不少还是政府高官,你总该明白吧。”
  “好吧,明白了。”
  对于这一点,陈佳一何尝会不知道。不过,这对于秦可羽他们,算是不错的机会,但是,对于陈佳一来说,也就平平常,可有可无。不过也好,看看那个“摩根士丹利”如何,怎么说,这家公司也是世界知名的投资公司。而且,其母公司“摩根大通”,更是牛的不行,旗下控制的上市公司一大堆,如果要拿他的总资产来比较,顶得上10个全球最大市值上市公司。
  没过我久,几人跟随“蓝衡”就已进入宴会大厅。
  “哟……蓝老。”
  这时,早有几位上层名流人士迎了过来。
  “李行长,刘行长,还是这么客气呀。”
  蓝衡与两位握了握手,然后指了指带来的“秦可羽”他们,说道,“乘着这个机会,今天带来了几位学生,也好让他们长长见识。”
  “哈哈,事隔多年,蓝老又培养了几位国家栋梁呀。”
  两人笑了笑,很客气的看了看“陈佳一”他们,并且,其中那位“刘行长”直接说道,“我看,蓝老,你这一批学生,全部到我工商银行吧,去年你的那一批学生,可全去了老刘那。这一批,怎么说,你也得让给我吧。”
  那位老刘,却是“建设银行”的副长行刘开鸣。
  “老李,这可不行呀。反正我们建行也经有几位蓝老的弟子,现在再加几个也熟套。去你们那工商有啥意思,还是大家一家人,仍到建行吧。”
  两位行长虽是客套,但足见对“蓝衡”的重视。
第三百九十四章
挑起“次货”危机
  几人客套了几句,随后却说起了正事。
  两位行长也知道蓝衡带几位学生来长长见识,并不避开,而是直接说道,“蓝老,今天摩根这一场宴会可不是好宴呀,说不定一会就要大开汇率之争。”
  这位工商的李行长说完,建行的“刘行长”便接过话来,“只是,这一场宴会,要与他们论斗,有蓝老及各位经济大师,我们倒也不怕。只是,据消息称。摩根这一次派出的代表,可能是年轻一辈的奇才,到时候蓝老及我们……”
  这话里的意思,陈佳一等人自然一听就懂。无非就是他们碰到那几个美国年轻一辈的代表,他们这一些老一辈的,不好以大欺小。只是,美国与中国的教育本就不一样。年轻一辈的,一直都处于历练当中,还没成长起来。而美国那一边,对于一些奇才,那可是加倍关心……所以,我们看到,美国教育中年轻一辈的奇才多如牛毛。而中国,就算是有,也很难在年少的时候露面,只有水到渠成时,如他们这一些行长这样的年龄,这才能够表现出气势。
  如此一来,国内这一方年轻类代表,自然很难敌对美国那一方年轻人才。
  “嗯,两位行长之前有没有做什么安排?”
  “安排倒是有,毕竟我们培养的年轻一辈,也有几个不错的。唉,温老,如果何冲在的话,说不定,我们就放心了。”
  “何冲”是谁,陈佳一当然知道。
  那可是“蓝衡”之前最为得意的门生,此前一直在国内某大型投行工作。后来,不知有何迹遇,居然去了美国。目前已经在唐朝量子基金那边担当重要的职务。随后,何冲便在这个基金下,日益显出盛名。听说,国际上几次大型金融狙击战,时常出现“何冲”的身影。
  不过,对于现在,蓝衡在各弟子当中,最看重的已转到陈佳一的身上。听得刘行长说完,蓝衡看了看陈佳一一眼。心中却摇了摇头,暗道“青云虽然天资俱佳,奈何经济只研究了两年,时日尚短,还欠一些火候。”再看得身边几位,秦可羽表现最佳,但天资有限……也不行。
  “来了。”
  几人在这里闲聊了一会,摩根士丹利的几位便已来到。
  “欢迎各位前来参加这一次宴会……”
  这一次宴会,是摩根士丹利宴请。所以,摩根士丹利担当了宴会的主人。第一位走到前台发言的,却是摩根士丹利的副总“杰克孙”。
  “美丽的中国,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发展太棒了,简直是世界的奇迹……”
  杰克孙并不会中文,他用的是英语。不过,来这里的,无不是社会当中的名流,就算有高官不懂英语者,也有人在其边上进行同声翻译。当然,像陈佳一等,身为清华的学子,对于英语却也不差,听起来并没有撞碍。
  “只是我却感觉,这里的政策实在是太紧了,我们的许多投资都不能顺利的开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12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