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10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044

  五只个头看起来与普通甲虫几无区别,但行动力却更强的甲虫正贴着卫星地表快速飞行着。
  这五只甲虫正是郑峰与埃德加、马塔、李青青、简的伪装。
  五人此行的目的是距离营地接近八十公里的一处矿坑,那里有一块重约五公斤的矿石,是制作二型重载蜘蛛外壳的核心材料。
  二型重载蜘蛛是卫星上的三级单位,平均个头大约成年人的拳头大小,采用介质飞行,具备一定的攻击能力,也可切割金属,更能织网编制口袋以转运更重的物质。
  在骺族的生产工具序列中,二型重载蜘蛛的功能比甲虫全面很多,地位也高很多。
  此时最领先的参赛队伍已经开始在经营高塔熔炼器和铲斗车了,飞虎队落后太多,郑峰决定铤而走险,跳过二级单位,直奔三级的重载蜘蛛。
  这当然是冒险之举。
  光只是寻找其中一种材料,就要去到八十公里开外,并且还得将这东西拖着慢慢运回。
  众人走得越远,在外面耽搁的时间越长,潜在的风险就越大。
  经过庞克特改造的甲虫虽然强于普通甲虫,但如果五人此时遇到二级单位——近两指长的反重力蜈蚣,就麻烦大了。
  反重力蜈蚣由十数个甲虫变形后嵌合组成,具备逆引力场,尾部拥有矢量介质喷射口,只能在星体近地表面活动。
  其口器可以吐出威力强大的物理毒素,且十分灵活。
  飞虎队之前在营地附近捡垃圾时,就曾亲眼见到另一支整编的倒霉小队在区区一只上下翻飞的反重力蜈蚣接连喷吐之下灰飞烟灭。
  经过一番波折,五人终于顺利抵达。
  就在五人忙忙碌碌地快速黏合附近的金属颗粒,制作捆绑矿石的钢丝时,郑峰突然收到一条来自竞赛系统外的紧急通知。
  他疑惑地点击播放。
  下一秒,郑峰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三天前,以骺族完美进化体为主战力的敌军特种作战部队突兀抵达第二战区外层,对人类驻扎于此的军队发动突袭,正是第一特战军。
  云顶战区第一特战军遭遇重创,损失惨重。
  第一特战军总指挥舰被重创,唐世民重伤,撤离时仅剩半边身体。
  乘风特战大队几乎全员阵亡,主舰被毁。
  郑一峰与梁芸,牺牲了。
第697章
人生自古谁无缺
  事情要从十五天前说起。
  当天,第二战区的外层巡逻单位同时在折跃空间、曲率空间与三维宇宙中侦测到指数极高的能量反应,其核心区的最高能级指数远超当初三大舰队抵达时的强度。
  这在云顶战区与帝国军部引发轩然大波。
  不过云顶战区的军队毕竟久经沙场,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应急响应,并在短短八小时内完成初步兵力调动,将第二战区附近的多个主战军团调动至异常方位,布下天罗地网。
  与此同时,其他各大战区中的高机动军队也陆续进入曲率通道,自四面八方云集来此。
  考虑到云顶星域的幅员面积,人类要完成完整的兵力调动,至少需要14天时间,不过先期来此的第二战区部队和以第一特战军为首的精锐兵力多少已经值得依赖了。
  军队抵达后,进一步加强了巡逻侦查,力求要将对方的行踪给揪出来。
  诡异的是,尽管人类已经将诸多最新型的探测设备功率开到最大,巡逻频率和密度给到最高,却依然无法发现敌军的踪迹。
  但是,前方的高能反应却一刻也不曾消失。
  如同一个灼热的太阳正在人们的面前燃烧,却就是看不见摸不着。
  十二天后,剧变骤生。
  复眼三大舰队同时冒险进行折跃机动,将阵线整体向前推,发动了一次超大规模的大会战。
  距离双方上一次超大规模会战才只过去不足两月。
  在上次大会战中,唐世民与郑一峰异军突起,率领高机动特战舰队连续攻城拔寨,战功彪炳。
  新上任的总指挥官安德烈·弗尔切克又力排众议给年轻的唐天心赋予重任,给唐天心配置了本该至少由上将指挥的军团级舰队。
  唐天心不负众望,将羚羊挂角的奇袭攻势与缜密精细的正面攻防完美结合,并且她还对各种新装备和新技术进行了高强度的完美运用。
  最终,唐天心部数次突破敌军重兵把守的阵线,持续切割战场,改变了区域战局走向,并间接影响到了全局,让人类在这次会战中给复眼军队以重创,取得了巨大优势。
  所以照理说,复眼舰队至少应该再休整个两三月才会采取下一步行动。
  再结合第二战区前方探查到的诡异高能反应,复眼者的这次行动很反常。
  每个人都知道事生反常必有妖。
  为了防止意外,云顶战区将刚刚整编完成的,拥有最好的侦查能力、最快的响应能力以及最强的特情应对能力,人类最精锐的第一特战军的守备阵线继续往前探,并且转入战时姿态,所有核心岗位24小时有人员在岗,算力分配持续保持高位,机师与战士等特战员保持高强度轮班巡逻,各个战舰的动力引擎也长期保持在高能耗的50%空转待机状态。
  指挥层寄希望于发挥优势兵力的龙头效应,让第一特战军成为定海神针,因为按照常理,只要前方有任何异动,都不可能完全瞒过第一特战军的耳目。
  但谁都没算到,三大舰队拼着在不适宜折跃机动的区域内强行折跃,两军尚未对垒就自损三分的大动作却压根就只是虚晃一枪。
  复眼者的真正目标,正是包括第一特战军在内的所有担纲绝对主力的众多刀锋部队!
  在能级指数图中,峰值核心点始终位于前方,但第一军中率先响起战备警报的却是位于阵线侧后方,始终开启了最高隐蔽形态的唐世民的指挥舰。
  就在警报响起的几乎同时,负责肉眼观测的舰外观察员看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在他面前,眨眼间,原本空无一物的舰船附近空间中,突兀出现了数以亿计的巨卵。
  这些卵长约两米,直径约1.5米,通体雪白,散发着金属光泽,静静地漂浮着。
  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不是巨卵的数量,而是舰外观察员发现,在自己的脑链情报投影中明明那里空无一物,视觉上看着却又已是千军万马兵临城下。
  并且这些巨蛋表层的光泽并非来自恒星反射,是其内部的能量反应。
  光泽也并非线性,呈现出非常奇异的震荡频率,正在悄无声息的扩散开来。
  观察员身上穿戴着的是具备极强干扰屏蔽能力的便携式防护甲,拥有多层实能级物理材料与能量护盾,但却对这雪白巨蛋对外释放的频率毫无抵抗之力。
  这名观察员本身也拥有高达55%的基因唤醒度。理论上,他已经对如同《世外之歌》这类复眼者曾经引以为依仗的奇袭手段天然免疫了。
  但此时他的心中依然产生了莫可名状的恐惧之情。
  要不是还有命运公约印记稳住他的心神,只怕他已经当场抱头癫狂惨叫了。
  在这名观察员打开汇报系统,将自己眼前所见的状况向上禀报时,雪片般的紧急情报已在指挥舰内海纳百川般汇聚到了唐世民和指挥舰舰长的眼前。
  舰长即刻下令动力全开,尝试突围,同时打开护盾,超负荷运转,舰船自带的众多能量武器、动能武器系统也同步开启。
  此外,舰长还调集在指挥舰附近负责巡逻守备的特战单位与数量同样不小的智慧战械向巨卵主动发起进攻。
  不少巡逻单位本来就在巨卵附近,只是战士与操作员与先前那名观察员一样,被心中莫名涌起的恐惧给震了一下,以至于反应慢了半拍。
  幸好智慧战械没有这问题,早已完成敌我目标判定,抢先一步发起了攻势。
  各型各状的武器打在巨卵外壳上,激荡起阵阵涟漪,但无论是能量武器还是动能武器,却都不能让巨卵动弹丝毫,这玩意儿仿佛长在了宇宙中。
  指挥舰中的技术人员面面相觑,虽然已有不少人类的武器打在巨卵上,但他们根本收集不到任何反馈参数。
  得不到信息,便无法分析敌机材质和性能,便找不出针对性的克制方案。
  另一边,指挥舰的导航室也传来噩耗,尽管介质引擎、曲率引擎的功率已经开到最大,但舰船却依然纹丝不动。
  至于折跃引擎同样处境不妙,根本识别不到对应的折跃点,无法进入折跃空间。
  “白色虫卵一直在对外释放干扰,我们周围的空间就像结冰的水流那样被锁住了!”
  唐世民当机立断,批准舰船外部的战斗员使用微型碎灭弹。
  但就在第一枚碎灭弹被引爆之前,巨卵外壳陆续自行碎开,露出一张张金属人脸。
  这些人脸无视了身边的攻击,张开血盆大口,以极快的速度将碎掉的卵壳啃噬得一干二净。
  技术组这边终于多少收集到了些参数。
  “这种金属身体结构的材质与机械文明骺族高度相似,推测其为骺族的进化体。它拥有大脑,但它的大脑组成部分又是……是迷族核心。好巨大的迷族核心!等等,它们向外逸散的思维量子风暴的频率与我们的人脑相似度达到了99.99……%。”
  正常的骺族并无固定形态,有些骺族看着只是一块方方正正的金属,还有些骺族看着如同人类曾经制造过的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机械,还有些骺族索性就是一大片分散开来的金属单质元素雾。
  至于半机械半生物的迷族的形态,与人类倒有几分相似,但个头要小一些。
  此时出现在众人眼前的这种新型生物,似乎聚合了骺族、人类与迷族的众多特质。
  最终还是指挥舰上的首席科学家欧旭阳给出了确凿结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9/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