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1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1044

  金唱片中乐声悠扬。
  陈锋听起来却如催命的死神镰刀刮过水泥地板。
  作为一名不称职的,也没什么艺术造诣的音乐搬运工,陈锋并未听过这些代表不同文化的古典音乐。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音乐进行鉴赏。
  每一首音乐都代表了一种文化与思维模式,都是真正的传世经典。
  譬如巴赫的“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莫扎特的“Die
Zauberflote”(魔笛)、忧郁蓝调、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伯牙的古琴曲“流水”。
  陈锋以前没听过这些古典乐曲,毕竟这些都是他抄不了的,听了也白听。
  但他不用想都知道,这些曲子应该都很动听悦耳。
  此时的他却感觉分外的扭曲。
  乐声当然是悦耳的,可他内心深处经过千锤百炼而得的精准音乐鉴赏与还原能力又让他下意识的觉得毛骨悚然。
  仿佛哪里不对劲。
  不,哪里都不对劲。
  这些音乐里都被加了料。
  这料似乎是一种几乎微不可察的背景音,让原本应该美妙的乐风显得有些阴森,格外令人不适,好似手指甲刮过磨砂玻璃。
  这让听者头皮发麻,牙帮紧咬。
  真正对人们进行思维渗透的东西,是林布所说的辐射波,仅靠人耳是听不见的。
  它悄无声息般隐蔽,但又无处不在。
  陈锋现在所听到的,是将辐射波转化为人类能听见,能分辨的声波形式。
  其实这等若将其信号强度放大了无数倍,但陈锋却并未被控制。
  他没觉得自身的感情受到了抑制,反倒只对这种声音无比的厌恶。
  他的心理与生理都在抗拒,这让他不至于像别人那样在无声无息间中了招。
  陈锋虽然坚持得很痛苦,但他没有退路。
  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死过那么多次,万里长征好不容易才能见到缕曙光,他怎能再轻言放弃。
  他强忍着不适,努力的集中精神,去强行记忆这个声音中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背景音。
  渐渐的他发现了规律。
  背景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沿着某种奇妙的韵律与节奏而变化着。
  如果他努力在心中去主动屏蔽背景音,不适的感觉会消退很多。
  背景音似乎才是令思维渗透生效的本体。
  响亮的原版音乐,只不过是幌子,又或者是让渗透的力量绕过人类大脑防御的载具,恰似极苦的药丸表层覆盖的糖衣,又或是病毒用来伪装成人体细胞可吸收的普通蛋白质的蛋白外壳。
  不知不觉,九十分钟过去了。
  公元3020年10月27日上午九点三十三分。
  陈锋耳中的音乐声完成了一个循环,又从第一曲开始播放。
  陈锋对“背景音”的初步分析也已经完成。
  这或许是陈锋有史以来曾听过的最复杂,结构却又最完整,最诡异的音乐。
  这首“乐曲”长达九十分钟,看似律动简单,但却又无一处重复。
  其频响范围的变化幅度之大,衔接过渡的过程之精细,完全超乎了陈锋这个“顶级音乐人”的认知。
  它的变化并未按照人类的音调而定,没有明显的升key降key,甚至压根没有key,也没有ABCDE的音高音低。
  其递进与变化时的频率变化,并不能准确的用具体多少赫兹来形容。
  假如一定要以赫兹来衡量。
  以某一秒钟为时间节点,在这一秒之前,频率是255Hz,这一秒后,频率是257Hz。
  变化的过程是将一秒时间无限分割成无限多个刹那,在这无限多个刹那中,频率发生了无限次数的变化,递进了无限多次的小数点后无限位数的细小单位。
  从点对点的角度看,就是简单的255Hz到257Hz,但如果要去探究其细节,便根本无法估量。
  在这简单的一首乐曲中,充斥了太多的无限。
  陈锋佩戴的耳机并不能精准的表达出这样庞大的信息量,是简化了同样无限倍之后的简单诠释,但幸运的是陈锋作为人类,拥有无限的想象力,他又是个音乐人,所以即便耳朵里听不到这么大的信息量,心中却能构想与脑补出来。
  此外其音色也是陈锋从未接触过的。
  这似乎是来自大自然里的声音,但找不到任何参照物,似乎将所有声音凝聚融合到了一起。
  现在让陈锋去弹奏它,陈锋做不到,他甚至没办法写出曲谱。
  陈锋真正的收获,是他捕捉到了这首漫长乐章的来源。
  其内在韵律变化,的确脱胎自《地球之音》里的所有乐曲。
  并非单纯的线性叠加,而是让每一个刹那,都蕴含了二十七首古典乐的所有的特征。
  其律动覆盖了地球人的人文思维,其音质又覆盖了地球大自然的律动,综合到一起,便形成了这堪称绝对控制的乐章,可以用极其隐蔽的方式,与主宰人类思维的大脑形成共振。
  是的,这首歌捕捉的,正是所有古典歌曲中用来控制人心的那部分。
  音乐有两面性,其中一面,可以被命名为“控制”。
  所谓控制的定义,就是用音乐从外部去操控一个人的情绪甚至想法。
  譬如一个原本低落的人听到欢快的乐曲时,依然会下意识的咧嘴微笑。
  一个原本嘻嘻哈哈的人,骤然听到首悲伤到痛彻心扉的乐章时,依然会眼眶微微湿润。
  这,就是音乐中属于“控制”的那面。
  通过音乐来控制一个人并非奇闻怪谈。
  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就有明确结论,通过音乐来做到心理暗示,操控人去做事并非不可能。
  又比如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狂人希某某,他对古典乐的运用便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他一面扬起屠刀,另一面又在他的国民中推广古典乐,利用音乐来粉饰自己的暴行,让人忘了他的残忍,只记住了他的复兴壮志。
  美国作家苔丝格里森创作的悬疑小说《焚曲》,便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女主角的女儿在听到了百年前的小提琴协奏曲之后,一再的做出伤害女主角的事情。
  故事虽然凭空杜撰,但心理学的研究却有理有据。
  这首入侵者送给人类的《世外之歌》,便正是把《地球之音》中所有的古典乐里偏向于控制的那面,发挥得登峰造极。
  既然找到了根源,那么陈锋就能开始去想应对的方法了。
  就在此时,他却浑身一震,扭头看向前方。
  那里依然虚无。
  他直觉的感到某种变化正在发生。
  陈锋的湛蓝星辰猛然变形为狙击形态,一枚中子子弹被他发射了出去。
  子弹依然在他身侧不足一米的距离外分解为基本粒子。
  肉眼看起来与先前一模一样,但他内心深处的感知上,这半米余的距离,却又仿佛无比的遥远。
  陈锋的头盔里同步出太空舰上模拟计算出的粒子弥散雾的情况,那雾在他眼前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飞快远离。
  或许一刹那,就穿越了一光年,只在虚无的宇宙空间里,留下一条长长的属于能量辐射的痕迹。
  陈锋的耳朵里响起依然在太空舰里的欧青岚的大喊。
  “入侵者屏障正在飞快的往后退却。不对,是我们的空间正在被拉长!”
  陈锋根本听不懂欧青岚在说什么。
  自己不还好好的吗?
  虚无的宇宙空间怎么能被拉长?
  “不,是太阳系的空间正在恢复成它本来应该的样子。在这五百年里,我们整个太阳系一直不断的在被入侵者屏障压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