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1044

  光,则正是这种能量中,人类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形态。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5.5亿年,也被太阳的光芒照耀了45.5亿年。
  在地球这悠长的历史中,生命起源,细胞结构复杂化,形成微生物、植物、动物……
  其中的植物,正是生产者。
  所谓生产者的含义,正是利用太阳光为能源,完成光合作用,以形成有机物,并最终被动物与大自然利用消耗,再回归为热能。
  这些热能又不断的通过大气层,弥散到宇宙之中。
  假定大气层是个向内封闭的存在,热能无法弥散,那么其实地球的质量,必定一直在增加。
  增加的这部分,就是光的重量。
  光线照在地球上,除了被反射回宇宙,也会被地球吸收一部分,那么地球会受到光压的冲击。
  这个光压或许极度微小,但却客观存在。
  这正是光这种能量的质量化表现。
  在植物诞生后,叶绿素的出现,让地球对太阳光的吸收效率得到质变。
  光合作用,在人类掌握反物质技术之前,依然是人类所见最高效最不可思议的能源利用方式。
  它充满了大自然的玄奇。
  它的诞生,仿佛宇宙仁慈的馈赠。
  在光照到树叶,投进叶绿素的瞬间。
  光被吸收了,转化为一段纯粹的能量。
  这段能量跨越时空的局限,在光的层面湮灭,又在叶绿素的层面自虚无中诞生,准确的命中了那个测不准的电子,将其击飞,最终催化完成一系列的反应,生成ATP。
  谢尔盖的灵感,便源自于光合作用,源自于对这个从光到物质的转换过程中,那足以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桎梏,不可思议的超高效率量子转化。
  谢尔盖吸收了前人所有的知识,尤其是另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赖闻明的全部成果,模拟设计出了一段人造DNA序列。
  这是一种不应该自然出现在宇宙中的伟大生命。
  两百余年后,生命科学院的那一代专家将这段DNA序列从理论转化为现实,并合成了两粒种子,分别由不同的飞行器载往太阳系内空间南北两极直线对应的两点。
  这两粒种子在宇宙真空中吸收光线,发芽生长,长出一片薄如蝉翼,却又能承受太阳风与宇宙辐射的巨大的膜。
  几十年过去了,两片膜最终在黄道面完成精准的对接,成为一个橄榄型的巨蛋,笼罩了土星与天王星之间的轨道。
  它既是机械,又是生物。
  它在宇宙真空中存活,并完成光合作用。
  与发生在一棵树里的量子反应不同,戴森膜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量子反应,更令人惊叹。
  可以这样理解,一缕光在太阳轨道的这一面照射到戴森膜上,汇聚出的那一抹能撞飞电子的能量,可能在太阳轨道对角线的另一面诞生。
  这瞬间,能量跨越了三十亿公里的距离,是光速的无限大倍。
  与普通的植物又不同,戴森膜上被撞击出来的电子,并不会马上去撞击元素生成ATP,而是会盘旋汇聚成一道巨大的电流,绕着戴森膜盘旋运动,并最终形成了一个符合安培定则的巨大线圈,形成了与太阳南北极磁场同轨的巨大电磁场。
  这个推动电流流动的电压,在人类目前的理解中,是无限大。
  人类利用这个电压差,在戴森膜上构建并联电路,在太阳系空间内构筑出庞大的超远程微波输电网络,将电流送达到各个星球与太空基地上,为人类提供能源。
  在唐天心的快速穿梭机前往天王星外轨道时,时不时的变向,就是在避开那肉眼无法看见的微波输电网。
  另一面,伴随电流的螺旋涌动,电子汇聚在戴森膜南极的生物核心上。
  电子流在这里出现了分类,先是再度回归本源能量,然后重新凝聚为物质。
  夸克诞生了。
  原子、中子、电子又再度诞生了。
  在戴森膜的南极,能量直接生成了质子与电子组合而成的氢以及氢的同位素。
  这些同位素又如同太阳里的氢元素一般,发生着剧烈的聚变反应,生成元素周期表上更大原子量的同位素,最终生长为如同果实般的巨大生物电池。
  质能转化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纯粹的能量,变成了真正的物质。
  这相当于直接将太阳辐射从能量转化为物质,又属于新的,可以无限利用的新能源。
  其产量无限。
  太阳不灭,永恒不止。
  陈锋安静的目视着戴森膜,想象着里面宏大到超乎理解的沛然电流,深吸口气。
  只能感叹一句伟大。
第182章
沉默的牺牲者们
  嘀嘀嘀……
  嘀嘀嘀嘀嘀嘀……
  兴许是他搁置个人信息系统里的通讯请求太久,另一边的人彻底失去了耐性。
  对方开始疯狂的“敲门”,仿佛恨不得迎头撞进来。
  敢这样砸他门的,不会是别人,只能是欧青岚。
  接通。
  果不其然。
  “陈锋!你个混蛋!你怎么可以这样!人渣!败类!逃兵!你对得起我们吗?”
  画面中的欧青岚刚冒出头,便劈头盖脸的狂喷起来。
  若是以前,陈锋一定要与她生气,争辩,甚至将她拉黑。
  但这一次,陈锋却表现出了莫大的宽容。
  只因立体投影中的欧青岚,看起来状态实在太差了。
  此时的她已经变成了满头银发,甚至发量都有些稀疏,仿佛数年陈酿的资深程序员。
  她原本挺可爱,充满胶原蛋白质感的娃娃脸,此时脸色灰败,色素沉积得厉害。
  自从成为涉粒子项目后,欧青岚几乎不眠不休的奋战了九个月,让她的个人状态变成了这样。
  她面带泪痕,显然是刚哭过一场。
  等她冷静下来,陈锋这才问道:“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说说吧。”
  欧青岚瞪他一眼,这才娓娓道来。
  良久过去,陈锋才说道:“好吧,刚才不接你的通讯,是我的错。但中止涉粒子项目是科技部和世界政府各大领导人共同的决定。他们既然没邀请我参与会议,那么自然就没打算考虑我的建议。就算我也参会了,恐怕也改变不了什么,项目还是会被叫停的。”
  欧青岚点头,“我知道,只是心里不甘心。”
  “那你还骂我?”陈锋奇道。
  欧青岚略不好意思的勉强笑笑,“我就发泄一下,现在我心里好多了。”
  见陈锋似乎想骂回来,欧青岚赶紧又说道:“你等等,除了我们自己的项目,还有些别的事要通知你。”
  良久后,她刚讲完,没等陈锋再说话,便蹭的站将起来,表示自己马上要登舰,回头再说。
  话音未落,欧青岚便跑得没影儿了。
  陈锋才知道,在自己与林布大战至今的数天之内,科学城里究竟发生了多少事情。
  涉粒子项目已经解散,科学部决定放弃了。
  这个项目组的科研人员们正在各自奔赴前线,去往不同的舰队,担任技术人员又甚至是战士。
  欧青岚与董山,则在来陈锋这边的路上。
  陈锋不打算责骂欧青岚。
  他知道她付出了多少努力。
  最终项目没成功,不能怪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