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没想当救世主啊(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1044

  爆炸云被从中撕裂开,淌流向两边,如同一刀断水,中流分劈。
  时间仿佛静止。
  但变化从未停止。
  约莫五六分钟过去,陈锋的巨盾形态承受的正面压力终于迅速变小,直至完全消失。
  他扛住大爆炸了。
  他赶紧脱离逃生舱的引擎喷射口。
  此时晨风系统巨盾形态的正面大盾受创极深,看着光泽依旧,但其实比之前已经薄了不少。
  他背后的护甲也没落得多好,满布斑驳,有些位置似乎稍微用手指一碰,都会破开个洞口。
  奇妙的是,即便装备受损,他也依然可以切换形态,只不过变形后的太空战机体型看着小了不少,幸好动力依然强劲。
  他切换形态,动力全开,重新挂上逃生舱,走!
  两个飞行载具再度合二为一,几乎垂直于黄道面,沿直线向宇宙深空逃去。
  到得此时,他才有空和舱内的人们交流。
  “引力波场探测仪有什么发现吗?”
  陈锋问道。
  里面响起欧青岚冷静的回答:“没有,刚才爆炸发生时外部能量变化过于剧烈,现在这种波动依然并未完全停歇,探测仪精度太高,过于灵敏,我们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
  非常奇妙,原本较为感性,情绪波动起伏很大的欧青岚,竟迅速的镇定了下来,并且还能集中注意力主持完成工作。
  陈锋深吸口气,“我懂了。不过我肉眼观测到了一些结果。下面我说说我的分析,你们记牢了。”
  舱内众人齐声迎合,“好!”
  “爆炸源自战舰外部,这应该是一种如同水底诡雷的攻击方式。威力很大,可以轻易撕裂战舰复合能量场盾,并将战舰完全吞噬。”
  “其数量有限,只攻击冲锋战斗舰以上级别吨位的作战单位。现在蜂群战机和晨风战士的编制并未严重受损。大约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晨风战士受到爆炸余波的冲击而阵亡。”
  “在攻击战舰时,这种炸弹的引爆点,几乎都是战舰动力舱附近。入侵者并未漫无目的的埋设炸弹,而是精准的点对点投放。”
  里面的唐天心率先提出质疑,“可敌舰还在我们面前,为什么地球附近会率先受到攻击?然后再向我们的位置蔓延,这个顺序不对啊。”
  “别急,你可能还没想通他们布设炸弹的方式。”接下来,陈锋将自己的分析娓娓道来。
  比起过去,这次陈锋还是带来了一些质变的。
  结果看似一致,都是被瞬间炸没了,但入侵者更换了攻击方式。
  对方的炸弹并非提前预置在指挥官身边的潜伏炸弹,而是临时投放的“隐形炸弹”。
  这看似是个无意义的发现。
  毕竟对方布设炸弹的方式极度隐蔽,覆盖面积却大得完全不讲常理。
  其覆盖面能从地球附近扩散到天王星一区舰队的驻地。
  还不仅如此,在天王星轨道的另一面驻防的三三两两巡逻舰队,依然没能幸免。
  这间隔了整个天王星公转轨道的直径,超过五十亿公里!
  在对方掌握了这种等级的科技水平之下,当前的人类的确不可能逃离与躲避。
  哪怕陈锋再下一次尝试,不解决这个问题,结果依然还得是毫无希望的瞬间灭亡。
  但是,陈锋仔细回忆上次面对入侵者战舰的过程,发现了一些异常。
  爆炸发生的时间线有明显差别,入侵者战舰的动态也有区别。
  上次战舰降临之后,几乎毫无停滞便向前一路摧枯拉朽的推进。
  他本人顶在最前方,早早就牺牲了,不过后面的发展想来也就那样。
  但这次入侵者出现后,却在原地至少停滞了超过十分钟,接下来才发生连环爆炸。
  这区别看似很小。
  如果陈锋和其他人类战士一样,第一次面对敌人,自然什么都分析不出来。
  但他不是。
  陈锋仔细的对比前后差异,脑海中诸多情报逐一闪现,他透过这蹊跷的时间差,发现了一些真相。
  原本的潜伏炸弹,被替换为了隐形炸弹。
  那么,这就意味着,在这几分钟之内入侵者完成了隐形炸弹的全部布设工作。
  并且这种埋设炸弹的方式,会受到战舰的防护层以及金属表层的干扰。
  所以为了保证炸弹定位精准,且又相信其威力,入侵者将炸弹放到了战舰外部,靠近动力舱的位置。
  还有另一个疑点,入侵者的球型战舰的位置,在天王星轨道之外不远的地方,距离地球极其遥远。
  阳光从太阳到地球需要八分钟,到天王星需要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左右,那么以光速飞行,从天王星到地球的距离,至少需要一个小时。
  但不足十分钟的时间过去后,地球附近的武装太空站与战舰却先行爆炸了。
  对此只有一个解释。
  隐形炸弹,也就是涉粒子炸弹并非入侵者战舰制造出来后再向外释放,而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直接跨越遥远的距离,在打击目标的附近就地制造,并引爆。
  这种跨越距离凝聚能量的方式,陈锋在另一个事物上也看到过,是戴森膜上同样跨越距离的光电效应。
  所以陈锋认为入侵者布设炸弹的方式,是通过量子层面的干扰来实施,包括引爆炸弹的方式,同样如此。
  这件事情,打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只不过过去入侵者需要通过太阳系屏障来间接的实施干扰,布设炸弹。
  那种布设炸弹的方式是间接的,实施起来的难度更大,或许更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往往会在指挥官本人脱离战舰,站在完全暴露的环境下后,才逐渐受到影响。
  最终,炸弹依托这些指挥官的小爱好承载物而生。
  那种改变人心的心理渗透特殊频率微波,促使人脑产生量子风暴,再进而间接的制造出涉粒子。
  那的确是制造涉粒子的方法。
  当操作难度较大时,过去每一个被渗透的指挥官,就是一个定位的思维道标,一个媒介。现在因为距离拉近,且是直接行动,所以操作难度降低了。
  整个行动方案,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为什么入侵者要等到自身战舰抵达之后,再开始行动?
  当然是因为这次入侵者将屏障中绝大部分能量都提前运用到了失败的S菌战略上,所以才在正式清剿时改变了行为模式。
  为什么会从地球开始引爆,再往远处蔓延?
  问题又回到涉粒子炸弹的制造方式上。
  与人有关,与人的思维风暴有关。
  整个太阳系里,哪里的人最集中?
  地球附近。
  刚才,除了这些显性的变化之外,还发生了哪些隐性的变化?
  幸存者性格的改变。
  唐天心是顶尖的职业军人,刚才在遭逢大变后迅速恢复冷静,是在情理之中。
  但欧青岚是学者,并且经常情绪失控,性格暴躁,十分小女生。
  她本该情绪波动很大,竟也很快的从恐慌迷惘的状态中脱离,并重新投入工作,这里就有些蹊跷了。
  只有一个解释,入侵者战舰在抵达之后,通过超低能级超快速传播的量子纠缠的层面,重新播放了《世外之歌》。
  并且这个《世外之歌》的功率压过了木卫四上的大喇叭恒定的功率,完全压过了四百多年前S菌诞生之前,《晨风》与《世外之歌》的平衡,以十分霸道的姿态,迅速的强行布下心理渗透。
  但这次时间太短,入侵者并未营造出每个目标对象的兴趣爱好承载物,而是将所有人的心性发生突然改变时产生的思维风暴汇聚到一起,定位出无数个思维道标,并最终完成隐形炸弹的快速投放与引爆。
  迷雾,再次被陈锋撕开了一大片。
  可惜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也不确定能逃多远。
  但这次已经把事情做到了这个地步,他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陈锋用极快的语速将自己的推论一股脑的抛了出去,只略过了自己可以不断重复体验末日的部分,所有解释不清楚的环节,全部一概以直觉学派的理念蒙混过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10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